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绥宁那些带“铺”字地名的来源


湘黔驿道大西线上的定远桥


绥宁那些带“铺”字

地名的来源

 

绥宁县境内有不少地名带“铺”字,通常人们把这些带“铺”字地名的地方理解为有商铺或开设了客栈的地方。这样的理解也没有错,“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后期确实朝这方面发展,如现在的绥宁县城为长铺子,就是指老街的那一条长长的经商铺子。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铺”字的含义却另其特殊含义。

“铺”是旧时的驿站,如三十里铺,是古代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的地方。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元史·兵志四》。又如:铺司(古代负责掌理公文邮件等传送事宜的官员);铺兵(古代担任传送公文、邮件的兵士);铺舍(古代掌理传送公文邮件的处所);铺马(驿站中专门传送皇帝诏书的马匹);铺递(传送公文的驿站)。

据《绥宁县志》(同治版)记载:“明以有马者为驿递,无马而以人传者为铺递,其人谓之亭长,又谓之馆吏,后世谓之铺司,有兵器者谓之铺兵……,绥邑旧设驿马,又立腰站,背久废,惟铺司存焉。”由此年来,绥宁境内带“铺”字的地名都是设过铺司的地方。湘黔古驿道绥宁段在清以前设有驿站,清时因道路坡陡,险峻崎岖,多羊肠小道,“驿马多有倒毙”(绥宁县志语),不利于驿递,到清时都是用人步行传递,因此只存有铺司,没有真正义意上的驿站(腰站)。

古时,绥宁有湘黔古驿道穿过全境,湘黔古驿道就相当于今天的国道。湘黔古驿道兴于西汉,至明、清臻于完善。湘黔古驿道横亘山川,连绵千里。在公路、铁路等近代交通方式出现以前,“上控云贵,下制长衡”。据史料称,到明末清初,国内驿道有三百多条,驿站达三千五百多个。云南驿和湘黔驿是古驿中的两大交通要道。其中湘黔驿闻名遐迩,史家誉为“西南丝绸之路”。据《湖南通史》记载,湘黔古驿道共有一干线三支线自东向西,其中的一条干线两条支线贯穿了绥宁的全境。湖南境内的起点为长沙府,一路往宝庆府,在宝庆设资阳驿(今驿传街)。自资阳驿西行,经枫林铺、长阳铺、岩口铺、紫阳铺(设驿站)、入洞口龙潭铺、黄桥铺(设驿站)、过荆竹铺、石羊铺、至武冈。在武冈分为西线、南线两路。西线主干线也称为大西线,越过枫门岭(绥宁、城步两县界山)、关峡、磨石岭、田心、黄石(今绥宁县城)、寨市(绥宁旧县城)、大冻、莲荷、天堂界、乐安、寨牙、直隶靖州城,去贵州开泰,此称为大西线。南行过城步至广西兴安,称湘桂线。这两条驿道为湖南通贵州、广西的干线。

据《绥宁县志》(同治版)记载,湘黔古驿道大西线进入绥宁境内设共设十三处铺司,驻司役共五十八名,每最少四人,最多七人。由东至西分别是:

高坪铺,从宋时开始设枫门驿站,元时改为枫门岭铺,明末清初时仍然有枫门岭铺,后迁至距此地十里的高坪,枫门岭铺易名老铺场,意思是老铺司所在地,而高坪虽曾设铺,后来地名中不带铺字。这两地今属关峡苗族乡芷田村。

会哨铺,地址位于今插柳村(原文家村境内),今名会哨坪,地名中铺字不存。

关峡铺,设关峡砦内,今乡政府机关所在地。关峡铺后来地名中没有铺字。

磨石铺,磨石铺位于大山的岭上关峡乡和长铺子的分界处,按当地人的说法是:“上七里下八里,上八里下七里”,意思是从田心到磨石铺要上七里的坡路,从磨石铺到关峡方向要下八里的坡路,反之亦然。这将近二十华里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皆穿行在大山里,官府又如何将这里设为铺司而派兵把守呢?据《绥宁县志》(最新版本)记载: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十日,青坡司(原住地在今枫木团学校,时已迁至今武阳镇)巡检余宝赴县衙祭祀孔子生日,归途中在磨石岭的庵寺门处,被人劫去行装,夺走印信,新上任的知县高应冕带领兵马和捕快搜山十余天,无功而返。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也就是青坡司巡检余宝行装和印信在磨石界被劫的第二年,高应冕以防备苗瑶造反为借口,在绥宁设立三堡,其中就在磨石界设立了蓝溪堡(一说蓝溪堡为现关峡芷田一带中,另设立的两个堡为江口堡、多龙堡),令官兵驻防。磨石铺之名,现在仍然沿用。

双溪铺,双溪之名为蓝溪和巫溪,即今江口塘,后因时李家团地界曾,设立李家团为双溪村,双溪村有双溪官渡,为巫河上的官渡。据《绥宁县志》(同治版)记载,双溪官渡曾长期拖久船工工钱,绥宁县以不是其必经渡口为由(当时绥宁属直隶靖州)不肯全部承担费用,后经宝庆府与靖州协调,此官渡所开支费用由绥宁和城步划出同等数量的田亩,其收入作为官渡船工工钱。双溪铺所在地今改为李家和田心两个村。

黄石铺,昔日曾为黄石峒,即今绥宁县城所在地长铺镇,黄石铺后改为长铺子至今。在黄石铺巫水河上亦有一官渡,称为黄石官渡,是连接黄石铺到青坡司的一条官道,也是湘黔主干道和小西线(后文有介绍)的互通连接线。

小水铺,今长铺子苗族侗族乡小水村境内。今地名不带铺字。

恶石铺,距老县城寨市十里,后改名为十里铺,沿用至今,属寨市苗族侗族乡,现有十里铺村。

县前铺,设在县城寨市城郊之东,今属东门村,现只有小地名流传民间

大冻铺,县城寨市之西,今属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冻村,寨市、乐安本地人依然称大冻为大冻铺。

莲荷铺,今属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境内,民间依然流传此称谓

天堂铺,今属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境内的天堂界,已无铺字称谓。

乐安铺,地址在乐安铺苗族侗族乡乐安村,现乐安苗族侗族乡沿用名。

界牌铺,今乐安铺苗族侗族乡文江村与靖州县交界处,今以小地名留存。

湘黔古驿道有两条重要的支线穿着绥宁北部,称为小西线。

湘黔古驿道除从武冈经枫门岭进入绥宁的大西线外,还有三条支线,其中有两条穿过分支线进入绥宁。一条是从的自龙潭铺起,经石下江(设驿站)、竹篙塘、硖口关(今洞口塘,设驿站)、入雪峰山、过千丘田、越曝木隘、丝茅界、宝瑶(设驿站)、仙人桥、进入绥宁青坡里(设青坡司铺)到达商埠洪江,此乃小西线之一。另一条从龙潭铺起,至高沙市(设驿站)、经蓼溪关(今洞口花园和绥宁红岩交界处)、入绥宁红岩,又分两条线,一是过塘家坊、官路(瓦屋)至水口,到洪江,另一条从红岩到李熙、武阳至关峡(从武阳又分两线,一线往关峡与主干线汇合,另一线往枫木团、河口进入会同、洪江)亦是小西线之一。还有一条没有进入绥宁的,从长阳铺起,过滩头、黄家桥(今山门镇设驿站)、越马颈骨、茅塘界、入溆浦,同属小西线之一。进入绥宁的两条小西线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驿道和商贸通道,是湖南跨越湘资两河流域,连接沅水流域,通往云、贵、川的主要通道,称“烟银特道”,其商贸通道的价值远远大于官方的政治价值,也是湖南雪峰山以东地区,连接“4000年前的南方古丝绸之路”(已故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研究认定的)的陆路便捷通道。

这两小西线也设有铺馆。分别为阳武店铺、蓝溪铺、青坡司铺、分水塘铺,其现地名都已不带铺字。

绥宁至广西义宁县(19517月撤义宁县,其地分别划入广西临桂县和灵川县)有义宁大道,分别设有多龙铺、架马铺、中团铺、临口铺、硬头铺、镇夷铺、陡包铺。除多龙铺现还在绥宁境内,其他已划出归通道县,多龙铺现称多龙,原有多龙村,最近并入天堂村

绥宁县城寨市至城步的官道有南线之称,设有梨子沟铺、黄桑坪铺、赤板铺、竿子隘铺、牛路铺,现在此地的地名都不带铺字。

湘黔古驿道小西线、义宁大道和绥宁到步的南线官道设铺馆总共有十六处,馆役三十二名,每个铺馆两人,比当时的“国道”湘黔古驿道上所设的铺馆人数要少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方丝绸之路”——湘黔古驿道访古
双溪渡,湘黔古驿道绥宁渡口
六路宝庆六十四铺,你的家乡在哪个铺?
探访渝黔古驿道——今遵义老城为古时湘川驿
漫话湘黔古驿
【关注】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最爱的城市,邵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