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眼!盱眙博物馆的战汉美玉!

盱眙博物馆藏的玉器以战国、秦汉时代玉器居多,器型有玉璧、玉璜、玉蝉、玉握、玉带钩、玉龙、玉虎等。从用途上分既有佩玉,也有葬玉,其中也不乏礼器。

中国的玉器,以其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人们视玉为宝,身上佩戴玉,室中陈设玉,相互交往中赠送玉,礼仪活动中使用玉,玉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玉器在设计上新颖独特,构图主次分明;在雕琢上高浮雕、浅浮雕、平雕及镂空等多种技法并用。这里的每一件玉器都演绎着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虎形玉佩 汉

长20.8厘米,高9.9厘米,厚0.7厘米

新疆和田玉,这件汉代虎形玉佩为白玉质地,属于礼玉,据《周礼》记载,礼玉是专指璧、琮、圭、璋、璜、琥,称为六瑞。该虎形玉佩即为琥。虎的头部较长,椭圆形眼,虎口镂雕成心形,足蜷于身下,背部有翼,形如抽象的凤鸟。虎身饰阴刻勾连云纹,玉质滋润,局部有沁色,器物较大,是难得一见的玉器精品。国家一级文物。

凫形玉带钩 汉

长4.4厘米,高2.8厘米,厚0.8-1.1厘米

佩玉。白玉,玉带钩呈扁平状,有深褐色沁斑。整体为一回首站立的凫鸟形,头部变形夸张,小眼,长喙,曲颈,短腹,收拢双翅,腹部两边各有一朵阳纹水花。我国使用带钩的历史悠久,良渚文化出土玉器中有钩状器物,带钩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此玉带钩造型新颖别致,凫鸟为s形,活灵活现,跃然而起,器物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自然,充分体现了汉代玉雕工匠的精湛技艺。国家一级文物。

龙凤纹玉带钩 战国

长9.3厘米,最宽处4厘米

佩玉。由钩首、钩身及钩钮三部分组成。带钩是古人用来束腰或钩挂饰件的,同时还有避邪之说,故又被视为祥瑞之物。此带钩为碧玉,局部有褐色沁痕。

椭圆形柱状钮,钩首为龙首状,龙眼圆睁,耳、角贴于颈部;钩主体浅浮雕一回首侧立的凤鸟,凤鸟粗颈细身,圆眼钩喙,长尾下垂,腿足粗壮。钩体出廓透雕一S形龙。龙圆眼,张口,三角形耳自然弯曲,纹饰优美、生动,琢磨精致。国家一级文物。

舞人形玉饰件  战国

高4.8厘米,宽2.4厘米,厚0.4厘米

佩玉。白玉,玉饰为片状,阴刻线。玉人为椭圆形眼,鼻大、口小,长发从一侧下垂,紧贴臂部,舞者身着右衽交领长裙,双臂舒长袖而舞,一臂抬起,绕过头顶,一臂置于腹前,婀娜多姿,翩翩舞动。下肢两侧出廓镂雕衣饰飘带,人物衣服上花纹、佩饰及褶皱以单线阴刻勾饰,玉佩从上至下有一垂直穿孔。玉舞人佩饰大约始于春秋战国,西汉时期较为流行,东汉以后渐渐消失。该佩雕工精细,神态逼真,品相完好。国家一级文物。

鸡心佩  汉

长7.2厘米,最宽处5.8厘米,厚0.4厘米

佩玉。白玉,该玉佩为近似椭圆的片状,有灰白色和黑褐色沁,阴刻线及镂雕。佩身中间有一圆孔,周围阴刻流云纹;佩两侧有出廓的镂雕纹饰,一侧为云纹,另一侧为兽鸟纹,鸟巨头、长尾、短身,占据大半部分,其对面为一长尾小兽,昂首,作匍匐状。鸡心佩又称鞢形佩,大约始于西汉时期,在造型和纹饰上变化较多,多见主体两侧透雕龙凤、云气等。国家一级文物。

勾连云纹玉环  汉

直径8.3厘米,孔径6.0厘米,厚0.4厘米

佩玉。白玉偏黄,为扁平圆环状,有淡褐色沁。内外边缘各刻一周阴刻线,器身阴刻勾连云纹。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玉质纯净。国家一级文物。

螭龙纹玉剑格  汉

长5.5厘米,高2.4厘米

剑饰。白玉,正视为倒“凹”字形,侧视为棱形,中部较为凸起,上下贯通一长方形孔,以镶嵌剑柄。剑格局部有红褐色沁斑,采用浅浮雕及阴刻线雕刻技法。

一面浮雕螭龙纹,螭龙头似狐首,圆眼、张口,龙身修长弯曲,四足有力,绞索纹长尾,另一面刻勾连云纹,线条流畅,玉质细腻温润,洁白无瑕,质如羊脂,做工精美。国家一级文物。

子母螭龙纹玉剑璏  汉

长9.7厘米,宽2.4厘米,高1.9厘米

剑饰。新疆和田白玉,长方形。考古学者认为,剑鞘中部的玉饰即为剑璏,玉剑璏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常见的纹饰有谷纹、兽面纹、动物纹及云纹等。此剑璏正面浮雕S形一大一小子母双螭龙纹,双螭相互顾盼。

二螭龙头形似狐首,母龙圆眼、张口,龙身修长弯曲,四足有力,绞索纹长尾;子龙身体蜷伏,尾巴微卷曲,整体形态优美,线条流畅。器物背面有长方形穿孔。玉质细腻润洁,抛光精细。国家一级文物。

谷纹玉璧  

直径23.7厘米,孔径7.4厘米,厚0.7厘米

青玉质地,礼器,是国家二级文物。该玉璧呈深绿色,器形较大,制作精良,保存完好。玉璧边缘及孔边缘各饰一周阴刻弦纹,器身满饰谷纹。

玉璧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玉制礼器之一,汉墓里出土的玉璧相对较多,一般置于墓主人的胸部、腹部或头部,有避邪防腐之说。谷纹盛行于战国到两汉时期,早期的谷纹较为尖锐锋利,发展至汉代,谷纹逐渐变得圆润,多见于玉器纹饰。

螭龙纹玉剑珌  汉

长5.62厘米,高3.4厘米

剑珌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和秦汉时期。汉代贵族以玉作剑饰,象征着身份等级,用玉制成的剑饰称为“玉剑具”,一套完整的玉剑具由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部分组成。

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螭龙在汉代具有一定的象征之意,一说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螭龙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

这件汉代螭龙纹玉剑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有片状褐色沁,采用浮雕技法雕琢,磨制细腻,抛光极好。器物通体浮雕螭龙五只,相互交错,形态各异。螭龙耳、尾多弯曲,四肢有力,底部有二圆孔,大孔较深,小孔斜通大孔。该藏品雕工精细,构思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国家二级文物。

玉蝉   汉  

长6.7厘米,宽3.2厘米

这件汉代玉蝉呈扁平状,中间较厚,寥寥几刀,雕出蝉的头、腹、尾及双翘,形象逼真,线条简洁明快,雕工技艺娴熟,是典型的汉八刀工艺。该藏品通体晶莹,有少许沁斑,是汉代玉器中的珍品。国家二级文物。

玉蝉历代皆有,但以汉代玉蝉最具魅力。汉代玉蝉除少数作为配饰外,基本上都用作口含的葬玉。其多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雕成,用料讲究、形制古朴、质地上乘;造型抽象、简约,线条干练;雕刻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专家论坛: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饰玉(古方2006)
美玉大观|南越王博物院藏 玉器
春秋战国玉器:“装饰品、礼仪器、实用品、殓玉”属“四大天王”
古玉界:东周玉器大赏
汉代玉器的种类及其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