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念亲:“六瑞”之玉圭2

  到周朝时,天子为便于统治,命令诸侯定期朝觐,以便禀承周王室的旨意。为表示他们身份等级的高低,周天子赐给每人一件玉圭,在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通过不同尺寸的圭,显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级,同时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称(如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显示了周王室安邦理国的信念。《周礼》记载:“王执镇圭,为六端之一”;“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五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另外,不同名称的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如:镇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镇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镇圭;谷圭——古代诸侯用以讲和或聘女的职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土圭——用以测日影、四时、土地。

图4 汉代 玉圭

  春秋晚期,在一些诸侯国内,被称为卿大夫的高级贵族拥有很大的权势,他们往往代表新兴势力,不把诸侯王放在眼里。在“礼崩乐坏”的冲击下,这些卿大夫相互争夺土地和人口,瓜分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当时普遍盛行一种“盟誓”活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有人形容春秋时期为“世道交丧,盟诅滋彰”。所谓“盟誓”就是古代为了某些重要事件而举行的集会,会上制定公约,并对天发誓,谁也不能违反天命,否则将受严厉惩罚。春秋时期一些卿大夫为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誓时,主盟者将辞文写在简策上,称作“盟书”,并杀牲取血,将牲口和简策放在坑内埋起来,以取信于鬼神。目前发现出土“盟书”的遗址,有山西侯马和河南温县两处。这些“盟书”不但使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的盟誓制度,更重要的是出土的“盟书”均用玉石制成,从中可窥视当时的用玉制度。首先,盟誓仪式属于礼制活动,作为盟书的玉礼器有圭和璋,作为玉币(专用于祭祀和会盟仪式之玉)的玉礼器有璧、璜、环等;其次,作为盟书的圭和璋,在形制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小和宽窄的尺寸相差很大,有很多都是用废料改制成的,可见当时并不重视盟书的用玉质料和尺寸,而是重视圭、璋上面所写的内容;再者,作为玉币的璧、璜、环等玉器,制作规整、精致,说明这些玉器并不是制作出来就作玉币之用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璧、璜、环是用作了装饰玉,所以在盟誓时只不过用了现成的璧、璜、环等来充作了玉币。

图5 明代 山形纹玉圭

 图6 明代 谷纹玉圭

  战国以后玉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图4),多用于陪葬。汉代以后,玉圭渐渐成为道教的法物,于是出现许多有道教意义图纹的玉圭。宋至清代,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定陵和一些藩王墓中,出土有刻谷粒纹的谷圭(图6)、山形纹的镇圭(图5)等,这些都是按《周礼》等古书杜撰出来的仿古玩物。

  在《周礼》中,还有圭与璧联用的记载。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比较盛行,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在胶东半岛东北端的荣成市龙须岛镇,有一处突入黄海的犄角形小半岛,岛上有一座三峰山,称为成山头。在山头上曾出土过两组玉器,每组都由1件玉璧和2件玉圭组成。《周礼》云:“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可知这两组圭璧与祭日活动有关。古人因受地理知识限制,认为太阳出于万顷波涛的大海之上,渐渐形成了海边祭日的习俗。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等多次亲临东海之滨,进行祭日活动。今日胶东半岛沿岸遗留了不少祭祀遗迹。

  秦始皇曾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两次东巡至成山,刻石歌颂秦皇及求仙药。秦始皇还到过芝罘岛祭日。芝罘岛在烟台市附近,在岛上曾发现过一个祭祀坑,里面有1件玉璧、1件玉圭和2件玉觿,玉圭插于璧内孔中,圭尖指向芝罘岛主峰,这些玉器都是在祭祀后有意掩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礼通考 卷六十八
玉石名词术语
仪礼注疏卷二十 聘礼第八
《周礼》玉器类名物词与周代玉文化
儒家“三礼玉论”(五)
烟台街·舆地广记 | 方山积石堆形似古代祭祀的礼器,有何神秘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