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地质学一代宗师丁文江突然死在长沙?安葬岳麓山?
中国地质学一代宗师丁文江
突然死在长沙?安葬岳麓山?

    人物档案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1902年,丁文江受江苏泰兴知县湖南人龙璋的知遇,随同湘潭胡子靖(即长沙明德中学创办人胡元倓)一同留学日本,后转往英国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归国,后任北大地质学教授、中研院总干事等。1923年,在席卷全国的“科学与玄学”大论争中,丁文江与胡适、吴稚晖和陈独秀等成为鼓吹科学的时代英雄。1933年,丁文江与翁文灏、曾世英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综合地图集《申报地图集》(即《中国分省新图》),这部分省地图集在今天仍有较大的影响。

    岳麓山丁文江之墓

    1936年5月4日,湖南《国民日报》刊发丁文江于本日葬于岳麓山的消息。

    4月5日,清明节。按照旧有的习俗,很多长沙人会到岳麓山上扫墓。岳麓山的烈士墓,最著名的为黄兴墓和蔡锷墓,但许多人不知道,岳麓山上还安葬着一位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

    他为何会突然死亡,死后又安葬何地……成为当时《国民日报》等媒体重点跟踪报道的事件。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位中国地质学的一代宗师在当时的地位,以及身后人们对他的尊重。

   壹 他看过的清华大学南迁校址左家垅,竟成了他的墓地所在

    1935年12月,一受铁道部委托,解决即将通车的粤汉铁路在湖南境内的燃料问题,二替清华大学在长沙选择南迁的校址,时任北大地质学教授丁文江奔往湖南。谁也没料到,这次公差竟是他最后一次生命之旅。

    1935年12月2日深夜,丁文江在小吴门火车东站下车后,被湖南省教育厅长朱经农等强邀住进湖南省政府交际处(今湘江宾馆)。第二天,丁文江在朱经农陪同下,看了长沙几处清华大学即将南迁的校址,包括岳麓山南的左家垅。但他是否和朱经农交流,确定左家垅作为校址,今天已不可知。唯一能确定的是,他看过的左家垅,竟成了他的墓地所在。 

     贰 丁文江在衡阳病重,胡适得知后“手足冰凉”

    12月7日下午2点半,一向重视亲力亲为的丁文江深入到位于湘潭东南55公里的谭家山煤矿洞底调查。因洞底极热,丁文江内衣汗湿,出洞后又极冷,丁文江只得在煤矿公事房烤干衣服,即坐车奔往衡阳。第二天晚上,49岁的丁文江睡在粤汉铁路株韶段衡阳官舍,因劳累且畏寒,丁文江将门窗紧闭,生起壁炉取暖。因难以入睡,丁文江服用了三片安眠药。谁也没注意到,当天晚上衡阳风雨交加,壁炉烟囱中的煤烟不能散发出去。

    次日早上7时半,等丁文江被人发现时,早已面色紫红,呼吸急迫,显然是煤气中毒。旁人赶紧召来衡阳医生对丁文江进行强力揉推式人工呼吸4小时,并施以西医急救,谁知因人工呼吸压胸揉断一根左肋骨。虽然数天后,丁文江全面清醒,能喝牛奶吃鸡蛋,但觉得胸口疼痛。

    几天后,丁文江转往湖南医疗条件最好的湘雅医院诊治。湘雅医生因卧床的丁文江已能说话进食,疏于检查。12月23日中午,丁文江强烈要求起床后,却突然出现心脏衰退,1936年1月5日下午5点停止呼吸。经解剖查实,丁文江去世原因除煤气中毒、人工呼吸过度折断肋骨外,还有脑血管疾病。煤气中毒前,已经出现脑出血症状。

    叁 “清华校内有一科学先驱之坟,可引起青年人之景仰”

    丁文江病逝后,丁文江的夫人史久元本拟将丁文江遗体运回南京安葬,湖南省主席何键也已将轮船安排好。这时,丁文江在南京的朋友却记起,丁文江在两年前就立有遗嘱,遗嘱除财产分配外,特别提到,他要求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

    于是有了丁文江葬在衡山和长沙之争。因丁文江是在衡阳煤气中毒的,有人强烈建议其葬在衡山。不过1月13日,湖南《国民日报》已出现丁文江将葬在岳麓山左家垅的说法。其实1933年前,岳麓山南面的左家垅只是一片偏僻乡村,从1933年开始,湖南高等农业学校变卖了长沙北门外文昌阁、大王家巷的农场,在左家垅购得农田山地,开办了附属幼儿学校等。

    1936年4月12日湖南《国民日报》报道,“地质学者丁文江先生葬地已勘定岳麓山清华大学分校农学院旁地基一块,准备即日安葬。其家族拟备价向省府购买。昨闻省府因丁先生乃著名学者,为示优异起见,对于该地,作为省府赠送,免予备价。”

    湖南省教育厅长朱经农写信给丁文江的好友胡适说,丁文江的墓地,建议在清华新校址内,一是便于照料,第二,丁文江先生也因选择清华校址而来湖南而逝世,自应在学校中留一永久纪念。“岳麓山风景不坏,营葬亦相宜。清华校内有一科学先驱之坟,可引起青年人之景仰,增加研究科学之兴趣。”

    朱经农的建议最后得到大家认可。

     肆 长沙左家垅:丁文江墓所在地、清华大学南迁的校址

    1936年5月4日,丁文江安葬于岳麓山左家垅,同时清华大学宣布左家垅为清华南迁的校址,为后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西迁云南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埋下重要伏笔。

    虽然丁文江在遗嘱中说不办追悼会,但湖南省教育厅、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湖南分会、地质调查所等部门,仍坚持要开追悼会,缅怀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在丁文江的葬礼上,执绋者除湖南省主席何键、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教育厅长朱经农等人外,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纷纷出席。

    顺便要说的是, 胡适曾为丁文江“创作”了一首白话诗:“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 这是丁文江“最喜欢的句子”,适合作墓志铭,但想必今天的丁文江墓并没刻下这首诗。

    后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与湖南商谈购买左家垅“高农”的校产,以作清华大学南迁之址。“高农”被迫迁往溁湾镇。从1936年以后至上世纪50年代初,岳麓山云麓宫南坡下直到左家垅老街地域,即成为清华大学校产。

    长沙的清华大学校园内,除有丁文江墓外,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毕业生、殉难的宁乡籍中国远征军将军齐学启也安葬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校产归清华中学托管,后被矿冶学院购得。清华中学得到购款后,购买了清水塘西面的大片土地,并与省立一中合并,组成长沙市一中。

    左家垅与清华大学的渊源,已不大为人所知。而丁文江墓,今天仍为一些中南大学学子祭扫景仰。

    ■文/任大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曾有个清华中学 新生自称“七十二贤”
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细数那些葬在岳麓山的英魂
谈古论今话湖南2022-5 长沙左家垅 麓山南路 中南大学的历史变迁
你可能在岳麓山上路过他的墓,却不识他本人
骑行湘北鄂南-1,长沙
长沙岳麓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