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骚人李群玉

    一代骚人李群玉 

                                                                                                                                             
  

    因《岳阳楼记》名噪天下的范仲淹,四岁失怙,家境贫寒,随继父朱公赴任县令,到安乡发愤攻书,后移居澧州。“适来武子之乡,尝慕文山之学。”武子,即晋朝囊萤苦读的车胤。文山所指何也?乃本文所叙晚唐著名诗人李群玉。

关于其生平诗作,《李群玉传论》,《唐诗鉴赏辞典》,《全唐诗》,《李群玉诗集》有考。结合地方志书和古迹勘查,得其生卒年龄为813-960,只活57岁。生于澧州车溪七里庄,20岁成婚后迁于澧县仙眠洲水竹居。舅家原为距澧州七十里之澧北九里伏牛山的叶氏,即今之九里楚墓群遗址。山如伏牛,牛背留有读书台,山坡沿尚有洗墨池。而死则于江西南昌,时有一洪井,投井以亡。

    冥冥中,诗人溺水似有遗风,屈原效彭威而沉江;李白抱月而投井;又有近代,陈天华蹈海而殉国。何也?皆愤世嫉俗矣。换今人的话说,眼不见为净。

    对李群玉的做人和做诗,当时的名流,如杜牧、裴休、周朴、令狐陶、李商隐、李虞、方干、姚合、段成式、李频等的肯定,足以说明,人非等闲。令狐陶启奏《荐处士李群玉状》曰:“佳句流传于众口,芳声籍甚于一时。”周朴诗赞: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志书上说他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又说他桀骜不训,于求权贵。幸运腾达并没有落到他的头上,嗟乎死后,光化三年,唐昭宗诏准大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噫兮,文山公九泉之下已四十载矣,是否出了一口长气?

    李群玉是李唐的诗才,是澧州永存的一道风景。挖掘群玉思想,宣传先贤文化,无论存史效贤为楷模,还是茶余饭后做谈资,不无益处。

读 书

    幼时聪敏异常,能背《诗经》《论语》楚辞汉赋,唐诗每每一见即背得。听师讲座,聚精会神,自能神游陶醉其中。逢生员比试,点题背诵,李生琅琅如玉敲连声。五岁能接句,七岁能书文,10岁著华章。常行楷书,兼致隶书。同辈小儿,相差远矣。

    母亲一次教其做人之礼,人前应鞠躬,开言要尊问,随便不插言,背后不放肆。有天遇一乞丐讨吃,他躬身施礼,言老公公稍等,即撮一升米与之。母亲说,对乞丐不必施礼。李生反驳道:“乞丐是老者,我是晚辈。”母亲道:“你怎么犯上说话呢?”他鼓起嘴不顶嘴;但心里不服。

    李群玉的父亲以农为业。略知诗书。适逢父亲来访朋友早闻其子读书有天份,便考问屈原何人?名作是什么。李生双手一拱,回答:“屈原名平,三闾大夫,任过左司徒。楚王不听屈原良言,自失江山。屈原悲痛莫名,写下《离骚》,而沉汩罗江。”不错,父友拿出贾谊的《屈原赋》说:“这本书你读过吗?”李生说没有。父友说:“学问要多学。”李生长揖一礼,记住了他的开导,自此广泛涉猎,子史经集,无所不通。

        外祖父叶知秋素爱聪明的外甥,将群玉接至伏牛山避署,此山不高,脉通龙凤山来,如一条安闲的水牛卧着。眼睛平视,那是兀石;腿逢交错,那是沟谷;牛角上翘,那是两峰。东首西尾,毛发飒飒,丛林青青。登山可瞰官亭湖水,攀岩尽览澧阳平原。群玉最喜登山读书,渲染旷达博大之气,布鞋因常常磨破而屡屡更换。他过意不去,一次竟打赤脚上山。外祖母心疼,一步一爬把鞋送上山来。群玉见了,十分感动,连忙跪下来行礼。外祖母喃喃自语:“不成龙也要成牛呵。”他一时兴起,站立哦句平台,指着牛头喊:“站起来呵!立牛,立牛,立牛!站起,雄纠纠;慈心天不负,傲气我长留!”

赴举

    李群玉16岁便中了秀才,风华正茂,春风得意。21岁中了举人,地方里野,常有人请他题诗作辞,撰书匾额。几乎点笔面文,名声肆外。他也乐于助人。某年干旱,秧苗枯稿,隔丘之水引不过来。群玉父了想了一个办法,截竹引水。将楠竹节疤打通,再小头插大头,几根连接起来成水管下面施木架,将山泉之水引过来。人在下南走过,可听到竹管里面涌动的水声。农田得到了滋润,农民欢呼雀跃。父亲要儿子作诗一首以记。不过两刻,诗从口出:

一条寒玉走秋泉,

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

行人头上过潺湲。

    由于声名大求婚者不断。巧在有缘。李群玉到澧州治所去玩,在庙会中,恰遇一母为女抽签。其女如出水芙蓉,群玉身不由已也跟随抽签。巧在二签都说婚姻如意,路逢知已。母女回家,群玉悄悄尾追,山回路转,原来是一好去处曰:“仙眠洲”。水清旖旎,绕洲白鹤,竹掩茅舍,童笛吹风。好景必出美人,好景必助诗兴。神仙亦在此眠,我学神仙如何?于是,他千父为其约媒,与朱民女结为百年之好。光彩夺目23岁上,他在仙眠洲修了一幢房子整个儿迁了过来。越明年生子。又翌年出游,广交天下师友。

    会昌三年(839),他以秀笔墨宝,获淮南节度合李绅重视,收为幕僚。但李绅颐指气使,虽以李群玉为才,但觉其傲,不甘服自己,因此待之不厚。且有唆之群玉未中进士,不合官阶。李群玉不服,只三年便离开了幕府。再做游人学士。他经历官府一遭,便认识了侍者有斗角,官声最勾心,不少为官者并无真才实学。用者则贵,不用则贱。

    何必呢?李群玉步金陵苏杭,转开封洛阳,“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一路诗歌,一路酝酿,一路文友,一路艰辛。回得家来,开始整理《文山诗文集》,作个布衣诗人算了。

    唐大中二年(848)京官外放的杜牧,回朝任司勋员外郎。他与李群玉早有结交,闻其诗名。在睦州任刺史时期,到澧州看望堂兄驸马杜棕时,与李游山玩水,见其诗作《放鱼》: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钩。

    杜牧携李群玉同行,一复官,一赴考。李群玉备足劲头进考场一试。胸有成竹,洋洋洒洒。哪知揭榜之日,榜上无名。诗人不满,花了一个月功夫,了解个中缘由。原来贿赂暗行,考官徇私舞敝,露掉金了,撮起砂子,不中为奇。其姨父行商懂窍门,密告他说:“一举不成有举,二举之先必送礼。”群玉火了:“就剩你(礼),哪有我呵!”拂袖而去。他彻底悟醒,死考不如快活,就此止步。

借款

    唐时不为官的读书人,很有名气,也是受人尊重的。不少地方官吏附庸风雅,好结文人墨客。澧州长史艾乙就是这样的人。他很恼火的李群玉不巴结他,他也不便叫他来,又不甘屈尊拜访。

    适逢一天,有江陵幕客向某来访,并呈上李群玉的信。长史很高兴,展开一看,是这样写的:“小生炎夏露体,身染火毒,奇痒难受,抓之不止。望悬壶拯救,甲乙不等。”长史看不明白,便问向某。向说,李先生要买点书纸,手头拮据,想找您借点。哦!艾乙晃然大悟。原来李在“艾乙”姓名上开了玩笑。5月端午卖艾蒿,艾蒿的叶和茎常用来煎水洗浴,败火毒。“甲乙不等”,是指给多给少随便。长史心想,人穷嘴还硬,放肆!脸上却露出笑容,问询向学生与李学士如何?向说,李学士如雷灌耳,诗书兼佳,某已受其款待多日。长史不觉击掌曰:“好好好,我便去拜访李学士。”说罢,他拿了银子,邀了师爷,同向某一起,直奔仙眠洲而来。到了李家。群玉于门外迎接。群从齐观大门对联:

弄竹刨笋,要点散闲凭水逝

杯洒唱诗,不争功利竟仙眠

   “高手名不虚传。”艾乙坐下来后说,“带来一点薄礼来访学士。还求为本府上题几个字。”

    李群坟笑说“献丑了”,便运笔传神写了“廉则生明”四个楷书字。

    字实写得好。师爷趁此吟一上联曰:“楷真千古话。”意思是,楷书真人迹,内涵千古不朽的话题。李群玉环顾众人而曰:“伪友一回交。”真正的朋友,应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以一时私欲苟且,是交不到长远知已的人。

    他们步出庭外,只见竹林上空炊烟缭绕。长史出了一个上联:“竹疏烟补密。”此时,虽冬末初春,梅树上仍有雪飞琼枝,白衬红点,与绿竹相对应,显得壮丽,晶莹,骄艳。群玉灵感顿生,合了下联:“梅瘦雪添肥。”向某一旁兴趣促发,突然蹦出一句:“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奇句好!众人皆惊,列以应对。李群玉见北风凛冽,竹子摇曳,一转眼想出了下句:“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对联是从律诗中分孽出来的。大唐盛产律诗。为了培养律诗功底,学生自幼必当参加对课学习。从对课到作对联写对联,写格律诗,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是逐步提高领会生活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创造灵感的进化过程。李群玉的对联功底十分厚实,例如其呤荷对——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即景顷刻,妙趣横生。年少曾以“八斗米”对“五车书”画夹圈。有少年以“一担油”对“八斗米”,虽对行好却缺乏旨趣。李对能用典帮故,且合律对仗,是把书读活了。

    李群玉还当场用行草题了一首住居诗:

长爱沙湖水竹居,暮江春树绿荫初。

浪翻小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绿叶疏。

拟春之作,标志着春风迫近。大中三年(849)杜牧遣信要他京都为官。

官运

    自古功名为重。一个读书人,未获取功名,打击可谓大了。总不能白读一世书,总要把能力显示一番,看我文山是金还是石。于是,他二上京师,将自己累编的诗集呈给杜牧。那时候,科举诗为全考。杜牧很重视,仔细敲推完毕后,欣然题一诗以表对其外表及内才的赞美: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浮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李群玉深深鞠了一躬,人生知已少呵!不觉又做了三年幕府吏员。因为訏直为人,扬才遭嫉,复被去职。忧愤之余,他抛掷了一首抒怀诗: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上人间一片云。

    其诗不径而走,街巷风传,配以曲调,为歌伎添一倾诉。从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清高、不合流,以及人生走向的悲剧。

    李群玉自北而南,与其许多历史悲才样,浪迹江湖,写下了很多感时之作。有目睹农工辛苦经营的,有追忆歌舞技乐的,有交友叙情的,有抨击官场的,以至于羡慕处士的隐逸情怀和僧道的分外生活。

   在这一阶段,有几首传世之作,值得欣赏:

沧洲”

童儿待郭¤,竹马空迟留。路指云汉津,

谁能吟四愁。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分随烟霞老,

岂有风云求。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

方穷力命说,战胜心悠悠。不然蹲会稽,

钩下三五牛。所期波涛助,¤赫呈吞舟。

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自云凌烟露,

采掇春山芽。圭璧相叠压,积芳莫能加。

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霜枝,

越八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生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

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

持瓯抹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寄杜员外郎”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黄陵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畔。庙中供奉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二妃子因追踪舜帝溺于湘水,遂“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李群玉立庙远眺,触动心思——重新编辑,携来长安,并呈《进诗表》。京官令狐绹与裴休极力推荐,宣宗皇帝恩准,命李群玉晋见献诗,得授弘文馆校书郎。今录《唐宣宗授李群玉校书郎敕》。

    制曰:李群玉放怀丘壑,吟咏性情,孤云无心,浮磬有韵,吐妍词于丽则,动清律于风骚。冥鸿不归,羽翰自逸;雾豹远迹,文采亦奇。信不饬而愈精,能久幽而独乐。念其求志,可以言诗,用是絷维,俾之进校,可授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终于如愿以偿。吹笙吟诗,泼墨题书,留得美名,傲尽公侯。嗟乎,又不过两年,受宦官诋毁,含冤莫白。是里,裴本罢相外任。他自知已不能容于世,便称病去职,乞归故里,欲得仙眠。

投井

    文人感怀总忆旧。他过云梦泽,视洞庭,走江陵,拜姊归,便想起了屈原与宋玉。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浪迹沅澧,上下求索。宋玉辞赋绝伦,事奉襄王,斥之赐田。跟踵贾谊,才华横溢,为人所嫉,贬出就华。忠直呵,天才呵,都死得凄,奸佞当道呵!忠有何用?正有何用?君王不买帐。

他行经巫山,幸而遇到了仕友段成式。段向他吐露了一桩心事:心仪之女子依附了权门。李劝他不要持在心上,折磨自己,与动摇姽妖的小人作伴危险,与心猿意马的女人当真失策我们都是不合流的人呵。第二天,他给段赠诗一首:

曾留宋坟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段会意点头,心胸不觉云散日出。提起宋玉他说想到江南宋玉城走走,看个究竟。李群玉自然同意。他们又折而游了黄陵庙。二人望着湘妃二塑像,久久不能离去,如此忠贞,万世不易。

    也们横济沅水,入九澧,进津市,终于到了澧县老家仙眠洲。在家休息了数日,然后过澧水,越白虎山。踏梅溪桥,沿浴溪河,到了宋玉城。

   宋玉城已残垣断壁。东西长约三百米,南北长约500米。在四门,庙已坍,南门外山丘有宋墓。或说宋玉,或说宋王。对于这一公案,李群玉早已听说。今来实勘,却见荒草遮蔽,不见碑碣,几经扒开荒草,才露真面,字经风雨浸蚀,阴文已渐磨平。特别是宋玉的“玉”字,点已蚀去。通过反复验证,证明为宋玉墓,碑为汉初所立之青岩料,行文楷体。李惊呼:“雨蚀玉文旁没点,至今错认宋王坟。吾辈若不重修,后世无所考矣!”李推断坟之所以不立在城内,城原为宋生时所建。宋玉虽被放逐,归楚襄王所赐予之田养老是合情理的。

    校书朗素以宋玉为师同感怀才不遇,理所当然就奔走于州、县长官及村野贤士大夫之间,嘈动群起捐资修墓,又在城东门外建宋玉庙。

    是夜,梦见宋玉吟《唐高赋》,而给段的赠诗,李沿不知有亵渎神女之罪。兀自飘飘不羁,转而东南降汩罗,涉水至湘阴,不见二妃,却见巫山神女相约汗漫漫上,弹清高之韵。大梦初醒,李群玉犹在点首,却以十分诧异。至此,身附鬼魅,恍恍忽忽。

    860年初春,李群玉再次出游,一律北行,折而东去,渡越漫漫洞庭一湖,合岳阳,上鄂州(武昌),到鄱阳湖,又赣江坐船入洪州(南昌)。与友人会集,杯盘觥筹,诗书易交,兴者存,失者亡,不胜感慨。徐步临江名楼滕王阁,不能不吟起王勃的《滕王阁诗》。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令人回味。忽夜又恍恍忽忽,见神女来,奉二妃之命,提起“汗漫”之旅。汗漫者,无边之水域也。李群玉施礼道:“我本无心在樊笼,本宜早觅为龙去。”神女笑曰:“你就自己给自己放生吧。驿外有一洪井,放生入此,可通汗漫。”群玉大惊,醒来日已一竿。他收拾完毕,独往洪井一观。其井天然,清冽如鉴,或潜泉泡冒出。可揣度井底回旋有余,庶几连通汗漫。李群玉想起当初黄陵之行,梦中与湘妃之约,今又指津,路已走尽了,今乃践约之日,便纵身一跳!

    且录下段成式《哭李群玉》诗一首:

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

老无儿女累,谁哭到朱台。

    逝者长已矣,存者叹声声。文山公虽然科场遗珠,但努力进取,博得实名,当而无愧。至于官运不通,不是未逢伯乐,而是不合时宜。若言“不乐仕进,”未免虚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常德》之七十八:屈原吟诗涔阳古镇
李群玉妙语对塾师
《放鱼》赏析-[唐]李群玉古诗
湖南省棉花现场会在澧县召开‖现场会沿途解说导游词(上)
唐代李群玉的神女诗
李白、刘禹锡都曾被贬常德,却又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这样的武陵古郡,究竟有什么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