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林自有不朽业 今古无多独行人

705

山林自有不朽业

今古无多独行人


                                       刘正平/文


        梁漱溟行书七言联“山林自有不朽业,今古无多独行人”,见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秋季拍卖会“古籍文献名家翰墨——百年名家书法 ”专场,尺寸 122×32cm×2。 


        题识:志敏同学属,廿四年梁漱溟。

        钤印:梁漱溟印、寿铭。

        拍卖公司说明: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昨天说过了梁漱溟,但意犹未尽,今天再说一下。


        梁漱溟总结“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和“思维的八层境界”,通俗易懂,不妨与大家分享:


        梁漱溟说: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们丢掉了这三件东西。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是控制欲望而知足安乐;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是投入去爱而感恩;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或者说要解决内心的灵魂如何安放。


        箪食瓢饮只是在第一个层面认识颜回的快乐。梁漱溟所说的“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体现了一个哲学家的对人和物本质的思考,直指产生快乐的本源。



        一个哲学家之所以能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这就是他的高度,通俗地讲,就是所谓“有学问”。梁漱溟说:“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所以,梁漱溟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了“思维的八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正是有这样深邃的思考,才有梁漱溟坚毅挺拔、一身傲骨的性格,梁漱溟的书法也有这个特点。“山林自有不朽业;今古无多独行人”几乎是梁先生一生特立独行的写照。


        梁漱溟素以独持己见不随流俗而闻名,虽因犯颜直谏而遭受打击,但却九死而不悔。据说当年全国“批林批孔”运动盛行时,他作为孔孟之徒也受到了无休止的斗争和批判,当最后问他的感受时,他居然引孔子的话作了有力的回答:“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体现出一种难得的独立人格和一代大儒的风范。


        对比梁漱溟总结的“思维的八层境界”,我们扪心自问:我在哪个层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漱溟: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
第290期:思维的层次和境界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梁漱溟论八个思维层次,能够达到的那一层,决定了你的一生成就!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