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隶中之草-----石门颂

背景资料: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2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为表彰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它与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该刻被称为草隶鼻祖和楷模,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既整齐规范,又富于变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绳墨,笔势纵放,奇趣横生,笔画粗细虽区别不大,但每一笔画却变化多端,用笔挥洒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画瘦硬,结构疏朗,飘逸有致,笔隶中带篆、带草、带行,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

 

笔画:《石门颂》继承了古隶的率意性与篆书的简洁性用笔,以圆笔为主,并把方笔与圆笔巧妙地融合,起笔逆锋,含蓄蕴藉;收笔回锋,少有雁尾而具掠雁之势;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其实这是汉代竹简帛书的作风。《石门颂》字多用一分笔,提按粗细变化的幅度也不大,如果初学者笔力不够,容易流于纤细油滑,失却汉隶凝重浑厚的风采。

 

结字:结字极为放纵舒展,具飘逸新奇的风韵,瘦处多,肥处少,且喜用长势,多用圆笔,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结体大小不一,笔法瘦劲恣肆,雄健舒畅,颇饶趣味,布置巧妙,错综变化。

 

章法:具有汉隶的典型风格,字形扁方,转折、波磔较为明显,但符号化、抽象化、造型的浪漫性和装饰意味及用笔上的抒情强烈。字、行间距都较小,纵有行,但横则不一定成列,格局错落。

 

行气: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

 

气息: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石门颂》正是以她不拘一格,随意发挥的艺术气质为后人所称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恣肆奔放的摩崖石刻《石门颂》赏鉴
东汉“隶中草”——《石门颂》
汉隶专题其四·石门颂
隶书的演变、发展简史(精选)
隶书简史
东汉碑刻讲座 19 奇纵恣肆隶书——石门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