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软硬兼具 人民币将踏上新征程

书名:《人民币为什么行》

作者:王文 贾晋京 编著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这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全球五大储备货币之一。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对于人民币、对于中国和中国的未来将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被纳入SDR,说明人民币的信用获得了全球央行的“背书”,上升到了类似于黄金的地位。但是,接下来的11月和12月,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接连下跌的趋势,让人捏了一把汗。那么,汇率的短期波动是否会影响人民币的长期走势?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如何?近些年人民币都经历了什么?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如何?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民币汇率”课题的研究成果《人民币为什么行》。

这是一本探讨人民币所处的世界形势、改革大局与管理方略的书,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本书从汇率的概念和原理谈起,阐述了我国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问题。特别是对外汇的相关问题,比如汇率的历史、人民币国际化、汇率理论的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等问题都进行了专业性的解读,对我国货币政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作者回答了关于货币的根本命题:什么是世界货币?它怎样才能稳定?

货币是用来交换其他物品的,它的交换能力(购买力)的强弱,决定了它的“受欢迎”程度。例如,人民币可以用来购买中国的产品,而中国生产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也就有很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愿意持有人民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的货币发行国只有几万人口,相应地其货币也就不可能在国际上有很大使用量。

一种货币的用处大小,要看用它到底能买到些什么。用美元可以买到石油以及美国的产品;用欧元可以买到欧洲的产品;用日元可以买到日本的产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欧洲、日本等各个国家的产品却在发生变化,于是,不同货币的用处大小也就发生了改变。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重心越来越向中国转移,许多原先主要在西方国家生产的工业产品,变成了主要由中国生产。相应地,人民币作为与“中国制造”关系最密切的货币,也就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所需要。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货币,能买到的工业品则相对变少,能买到的债券倒是越来越多。

作者认为,货币之间的关系,反映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不过,却并非即时反映,而是要把“历史积累”和“未来趋势”这两大因素考虑进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主要经济体的货币都是高币值货币,也就是说,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币值通常要高于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

币值的变化过程,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势有相关性:经济上升期,则货币长期为升值走向;经济下降期,则货币长期为贬值走向。如果放在全球大格局中看,币值的长期升值(强势),代表着国力在全球的上升;币值的长期贬值(弱势),代表着国力在全球的下降。如果截取当前期来看,则可以说,高币值货币代表“家底厚”,低币值货币代表“家底薄”。

汇率堪称“国势的温度计”:汇率的涨跌体现着短时段国势的涨落,汇率的长期走向体现着国势的升降,而“温度”的高低即币值高低则体现着国势的历史积累。反映在人民币上,就可以说,短期来看,人民币有涨有跌;长期来看,人民币必将是强势货币。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财富总量的积聚,中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出国,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作为投资、贸易以及储备货币的需求日益强劲,可以说,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将涉及方方面面。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坦陈了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比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股票市场发展尚不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凸显,银行呆坏账增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风险……而世界经济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5年以来美元进入升值空间,大多数国家货币对美元贬值,近期美元的加息预期更导致我国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作者指出,随着人民币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央行常态化干预的退出以及跨境资金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在众多市场主体的博弈下产生预期分化,双向波动将逐步成为“新常态”,这也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必然会经历的阵痛。不过,对市场预期要重视但不能盲从。人民币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加强对市场预期的沟通与引导。

在这样的图景中,作者认为,掌握人民币走向强势货币的节奏至关重要。中国从贸易和加工为主导的低成本优势向产业链优势和金融优势转化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但关键是要稳定人民币价值,增进国家、企业和居民福利,保持内外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总之,货币的地位,一方面靠硬实力,即能买到什么;另一方面靠软实力,即制度安排。现在,人民币已经兼具“软、硬”两方面条件,毫无疑问,将踏上里程碑之后的新征程。(见 著)

文章由第三方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本平台立场。阅读者应独立判断并自担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欧洲央行的一小步,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货币“三分天下”的未来格局
人民币升破6.7创去年4月以来新高,6.6值得期待吗?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利弊一览
还剩4天,这件事要抓紧干
币值稳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