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这七句话,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

一、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

二、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这里,王阳明提出了“心体”的哲学概念,其内涵是心与理的合一,具体说,王阳明虽以心为本原,但不认为心仅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自然本性),而是以理为其内在的规定,将道德引入心体,而不仅仅是个体的自然本性。

三、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我们对待志向,要像对待心痛一样,时时刻刻都记得。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四、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只是个辨别是非的心,是非只是个喜好和厌恶。只要明白了喜好和厌恶也就明白了是非,只要明白了是非也就能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

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句话中,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的存在。当你心中无花,你看到花,花处于“虚寂”的状态。当你意识到花,即心体通向此花,花的形态与你心中的花的形态相互印证,颜色才会逐渐清晰。

六、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

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七、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心学 实践之学
天下无心外之物―――王阳明“心学”之我见(社子)
王阳明这12句箴言,说尽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学高明境界!
《知行合一——王阳明:1747——1529》 (2019年4月整理)
做人有良知,才能当明白人,做正确事|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