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德梅城的古城墙
 
 

梅城沿江古城墙以及“澄清门”、“福运门”大小两座南城门的挖掘和测绘工作完成后,古城墙的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此事引起了考古专家、报刊记者及许多热心人士的密切关注,同时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省内外游客来梅城参观游览。不少曾经在梅城生活、学习和工作过,与这座古城有缘的人们,闻讯后也纷纷从外地赶来观看重见天日的大小南门和古城墙,关心古城保护工程的进展。

对于古城墙和古城门的保护,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人认为,这点破破烂烂的古迹,保存和复原它没有多少价值,何必花那么多的精力,花那么多的冤枉钱。另一种则认为,这是可贵的历史遗产,是古城千年文化的象征,必须尽全力将它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我是支持后一种看法的。

城墙和城门,作为古代城市防御外敌侵犯的人造屏障,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在看来,好像它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但在以往人类还没有发明飞机大炮的年代,它们的防御作用却是不可轻视的。除了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之外,全国关内外许许多多古城,都建筑过大小不等、设置各异的古城墙。只不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城墙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后逐渐消逝了。如今,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南京和许多著名的古城,真正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古城门,已经寥寥无几。梅城的这段古城墙和两座城门,还得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梅城大坝的建设工程将其原封不动地掩埋在坝体之中,能够保存至今,应该说是侥幸的。

梅城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城。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历史年代,梅城因她位于浙江母亲河中段三江口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了钱塘江中游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古城墙和城门则是这座古城的历史见证。

梅城最初建筑的古城墙离现在至少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据《新唐书》记载,“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余杭镇使陈晟攻睦州,逐刺史韦诸,据睦州(今梅城)十八年,筑罗城。城周十九里,高、阔皆二丈五尺,度地形山势,圈而围之,故曰罗城。”这也许是梅城古城墙最早的文字记载。

此后,梅城古城墙多次受损,又经过多次整修,而规模较大的改筑整修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北宋末年。

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在淳安率领农民起义。十一月底,义军逼近睦州城。胆战心惊的睦州知州张徽言,仓皇把防守州郡的重担推给新任通判叶居中,自个连夜出逃。十二月四日,城里百姓为配合义军入城,攻进了知州衙门把叶居中捆绑起来押至西门,并打开城门迎接义军。之后,方腊以睦州城为据点,兵分几路,乘胜进击,攻占了吴越地六州五十二县。

方腊的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宋徽宗皇帝对睦州老百姓开城门助方腊反叛朝廷心有余悸,认为睦州人不睦,于是在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派周格出任知州,以皇子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领遂安军节度使(军治在梅城),以从严治理属邦百姓。

周格和赵构来梅城后,便对原来的城墙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和整修,将原先全长十九里的城墙缩为十二里二步。修城门八个,并分别赋予了含义深厚的美名:东门称为望云门,大小南门分别称定川门、安流门,大小西门分别称安泰门、和平门,北门称嘉贶门,东北方向的门称百顺门,西南方向的门称善利门。善利门旧有复城,改造后将它平掉了。吸取了原州府衙门因防守失利被攻克的教训,这次改建中便将州府衙门由原来的城西南移至城西北,并在州府衙门前面建起了严州府城楼,四周兴筑了内城墙(子城),等于是在府衙的四周加了更加牢固的第二道防线。

第二次是在元末明初。

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三月,朱元璋部将李文忠会邓愈、胡大海兵取建德,原驻守梅城的谢玺献城投降。后改建德路为建安府。之后,李文忠就几次击退张士诚率部进犯,保住建安府的安危。

为了府地的长治久安,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李文忠改筑了建安府城垣。根据历史经验,为使得城墙的设置更加易守难攻,更加牢不可摧,这次重修城墙对老城墙的设置又作了重大的改动。

这次重修,将原来的城墙全长由十二里二步再次缩至八里二十三步六分(注:古代一步折合五米)。城墙的西北面向正东方向移进三百五十步(即从西山岭到一里亭一线向正东方向平移至汽车站到鸭塘里到严州中学西侧一线),正北面向正南方向移进八十五步(即从城北赤山一线向正南方向平移至严州中学北侧一线),正东面则移出一百六十步(即从东湖东侧公路一线向正东平移至现在的护城大坝一线)。为安全起见,改建后的城墙,除了南门依仗大江、西南面依仗西湖的天然护城河外,在城墙的东面、北面和西北面也新挖掘了又深又宽的城濠(护城河)。又将原来的八个城门改为五个,将南面的安流门(小南门)、东北方向的百顺门、西南方向的善利门都封闭了。另外留用的五个城门,除了北门附山不设月城,其余均在城门顶部覆盖城楼,建筑月城(瓮城)以双重保护城门。改建后的城门另赋予了新的命名。东门称兴仁门,南门称澄清门,大西门称和义门,小西门称武定门,北门称拱辰门。

从明代至今,因战乱和洪水毁坏原因,城墙和城门也经过多次修缮。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知府聂镐敏又重开小南门,榜名福运门。然而,城墙和城门的位置和总体设置没有改变。因而,梅城所留下的古城墙和城门的遗迹,应该是宋代和明代的建筑。

到了人类发明了飞机大炮的近代,古城墙的使用价值已经消失,古城墙遭受了人为的拆除和破坏。

古城墙被大规模拆除,是在抗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日寇轰炸机首次轰炸梅城,投放了炸弹,炸死炸伤梅城无辜百姓,炸毁了民居、街道和桥梁等各类设施。此后,梅城就常常遭受日机空袭。一听到空袭警报,老百姓就仓促逃往乌龙山上和七郎庙下岩洞避难。那时候的城墙,非但没能保护民众安全,反而成了敌机轰炸的目标和居民逃生的障碍。于是,在19381220日,国民党梅城镇政府下令拆除老城墙。城中百姓响应并开始逐步拆除了老城墙东段、西段和北段的大部分。考虑到南城墙临近大江,即使拆了也无处可以疏散,这段城墙还有防洪的用处,因此就保留了下来。

我小时候看到的老城墙南侧这段,一直往西延伸到火腿仓库那头,然后向北转向。西湖的东侧湖岸边,还可以清晰看到被拆除的城墙留下的基石和高高的土墩。在严中念书的时候,也常常爬到学校西侧那段遗留下来的半截老城墙上去玩。如今,由于母校教学大楼的扩建,老城墙的遗迹可能不复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府城墙:一座古城千年兴衰的记忆
【旅摄】松潘古城墙
中国古城墙大全(中)
追溯始于春秋时期的"苏州8大古城门"
赣州古城的历史你知道吗?
宁都500年历史遗迹即将修复完毕,将再现昔日宁都州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