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解码《道德经》-乌鸦子版(10-18章)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章 祷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神与形一致, 能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专注以致柔和能像婴儿吗)? 

涤除玄览 能无疵 cī 乎(洗涤玄妙的历史之镜, 能无瑕疵吗)? 

爱民治国 能无为乎(爱民治国, 能不折腾吗)? 

天门开阖 hé 能为雌乎(大开大合的宽广心态, 能如女性吗)? 

明白四达 能无知乎(明白通达, 能不用欺骗吗)?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创造它养育它,创造而不占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有作为而不自恃, 助长万物而不独断专行), 

是谓玄德(这就是最深奥的德)。 

注释: 这是道,德的祷文。 无为,有不折腾,不好大喜功,不妄为的意思。

 唐诗:

回作玉镜潭,

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

可以绝嚣喧。 

-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一章 无之以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 gū(三十根辐条围轴做成轱辘), 

当其无有车之用(正因为中“空”,才能造就有用的车)。 

埏 shān 埴 zhí 以为器(烧粘土做成器皿), 

当其无 有器之用(正因为中间有”空“,器皿才能有用)。 

凿户牖 yǒu 以为室(开凿门窗建造房间),

当其无 有室之用(因为中间有”空“,房间才有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所以“有”之利, “无”之用)。 

注释: 呼应第一章。 “无“-”有“,都是平等的设计元素。 只“有”的设计,是没法用的。多多益善的设计,往往会悲剧。 

唐诗: 

我有万古宅,

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

挂在东溪松。

-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诗注: 前辈西晋刘伶说过“我以天地为栋宇”。 李白露营,也不能输了气魄。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美色令人目眩而盲); 

五音令人耳聋(佳音令人耳顺而聋);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令人舌头麻痹);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骑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令人失德)。 

是以圣人之治 为腹不为目(所以圣人治下,务实而不做秀), 

故去彼取此(这才是明确的取舍)。 

注释: 务实为本。 观察内在,聆听信息,不放纵贪欲。 

唐诗:

贵人难得意,

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

探他明月珠。

-陈子昂《感遇诗》 

诗注:贵人心思,变得太快;十分难得。 唐高宗尚在的时候,武后尊道。 高宗最后一年,道家陈子昂初出茅庐,名振京师。然而高宗去世以后十多年,武后称帝以后,转而尊佛毁道。陈子昂仕途越走越坎坷。所以有感遇诗(感伤遭遇)几十首。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宠辱若惊”)? 

宠为上 辱为下(宠使人心高昂, 辱使人心低落),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得宠则惊喜, 失宠则惊恐)。 

是谓宠辱若惊(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我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心态,是因为我有身体)。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如果我没有身体, 我还有什么“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所以珍惜自身而推广至天下的人),

则可寄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爱以身为天下者(爱惜自身而推广至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注释: 类似第七章,这章继续讨论自私与无私的关系。 《道德经》并不认为无私是有道,有私是无道; 反而认为,保护自己的身体,是最最基础的责任。自保以后,才能有担负更大的责任。 这一章的“宠辱若惊”的惊字,是道家独特的危机感的反应。 《道德经》分析系统,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析系统危机。而“自我”是分析系统的动机。没有“自我”的人,天下如浮云,不可以托天下。 

唐诗:

四十九变化。 

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 

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

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

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

轩窗日月庭。

-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 

诗注:《道德经》五十章,也会收录这首诗。 这首诗的老庄引用,实在多。至人与真人一样代表道家理想化人格。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四章 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 名曰夷(看它,不能看见,名为“夷”); 

听之不闻 名曰希(听它,不能听见 ,名为“希”); 

抟之不得 名曰微(抓它,不能拿到,名为“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这样的东西不可描述), 

故混而为一(只能“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其下不昧(它的上面不光明, 它的下面不暗昧), 

绳绳不可名(像远古的绳子纪录的历史一样深奥难懂), 

复归于无物(回归“无物”的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这叫无状态之状态), 

无物之象 是谓恍惚(无物象之物象, 这叫“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面对它看不见它的头), 

随之不见其后(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掌握远古之道,可以驾驭今日的所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可具体知道的历史源脉, 就叫”道纪”)。 

注释: 《道德经》是历史学的纲领。 这一章是作者,一个历史专业人士,写给历史学的情书。 先打个长长的哑谜“视之不见。。。”,然后给出答案“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唐诗: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诗注:怀古不能当饭吃,可是陈子昂怀古,却奠定唐诗改革;才有来者李白和杜甫。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为“道”的人),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微妙玄通, 高深莫测)。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正因为高深莫测, 我尽力描述): 

豫兮若冬涉川(谨慎,如寒冬过河), 

犹兮若畏四邻(犹豫,如惧怕邻里), 

俨 yǎn 兮其若客(客气,如出外做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涣散呆萌,如要融化的冰), 

敦 dūn 兮其若朴(敦厚朴实如一块木头), 

旷兮其若谷(旷达开阔如山谷), 

浑兮其若浊(浑浊晦暗如脏水)。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谁能将浊水净化静等它徐徐沉淀呢)?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谁能安然感悟长久动荡以后生机呢)?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道”的人不会自满地先入为主), 

夫唯不盈 故能敝而新成(正因为他不会自满地先入为主,才能不断纠错,取得新的成就)。 

注释:《道德经》是 2500 年前历史学的集大成者。 这一章是作者作为历史专业人士,写给历史学前辈的赞歌。 时间空间跨度大,历史学追求透视因果逻辑。故而学者必须让历史数据沉淀,力求纠错;忌教条偏见先入为主。 

楚辞:

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屈原《天问》 

诗注:《道德经》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作品。 两百年后战国末期屈原的时代,《道德经》已经传遍华夏。以后的两千年,不断有《道德经》出土,很多在原楚国地域,可见其影响之大。《道德经》务实求真的态度,自主自由的人格,也造就了屈原。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六章 吾以观复 

至虚极 守静笃 dǔ(“道”看似很虚, 其实坚守“静”,即可)。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万物自有轨道, 我观察他们的循环)。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万物芸芸,各自遵循自己的周期)。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周期的观察需要“静”; 只有“静”才能复盘生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复盘生命就叫永恒的规律; 了解永恒的规律,叫“明”)。 

不知常 妄作凶(如果不知道永恒规律, 妄作必招祸)。 

知常容 容乃公(知道永恒规律,才能包容; 包容,才能公正), 

公乃全 全乃天(公正才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天道),

天乃道 道乃久(符合天道就是得“道”; 得“道”可以久远), 

没身不殆 dài(终身无凶险)。 

诗注:循环周期,是历史最大的课题。 不理解循环周期,就不理解历史。追求久远可再生sustainability. 

楚辞: 

内惟省以端操兮,

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

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

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

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

名声著而日延。 

- 屈原《远游》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太上 不知有之(最好的领袖,民众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 亲之誉之(其次的,民众亲近他,赞美他)。 

其次 畏之(再次的,民众畏惧他)。 

其下 侮之(更次的,民众蔑视他)。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信用不足, 自然不受信任)。 

犹兮其贵言(还是要谨慎少言啊)! 

功成事遂(事情办好), 

民众皆谓:“我自然”(让民众都说:“我自然”)。 

注释: 历史学家总结的领袖论文。 少说而守信,利民以顺其自然。 

晋诗: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 西晋末年刘琨《扶风歌》 

诗注: 松木质软易变形,非栋梁之木,洛阳非长治久安之都。 西晋违逆自然,内屠戮异己,贪淫横生,乃至八王内战;短短五十年一路堕落从“不知有之”,到“亲而誉之”,到“畏之”,到“侮之”。 外引进五胡雇佣军,自取其辱,祸乱中原长达三百年。 这首诗可以总结西晋亡国的教训,可见作者自己及其一代人的性格弱点,视角可谓独特。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废 有仁义(大道废弃, 会出现伪仁义的骗子)。 

智慧出 有大伪(崇尚谋略, 会出现伪聪明的骗子)。 

六亲不和 有孝慈(家庭不和,会出现伪孝慈的骗子)。 

国家昏乱 有忠臣(国家昏乱, 会出现伪忠臣的骗子)。

注释: 历史学家总结的社论。 要透视花团锦荣的表面现象,去观察内部的危机。很多善意的措施,往往会收获反效果。 这一章极具前瞻性。即使偶然出现的一点伪数据,也足够破坏理论的整体逻辑。 何况很多时代,政策鼓励各种造假? 自然前仆后继的骗子们粉墨登场。 

唐诗: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 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诗注:陈子昂去世于公元 700 年。李白出生于 701 年,于此唐朝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文艺复兴的价值观,是《道德经》的审美价值观,极简为美,率真自然为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诗魂陈子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悲歌
影响李白和杜甫的诗人,欣赏陈子昂 10首诗,感受苍劲有力的诗风
从唐诗中读懂孤独的意义
大V的力量:大唐诗人的艰难求名路
大唐诗人讲演录(11-20)
唐诗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