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何喜欢用60进制?兼论今冬气候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60进制,大家想到的就是60甲子,60甲子是10天干配12地支,以成60之数,至少成熟于中国3000多年前的商朝,至于百科上的说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的说法,大家听听就好,别当真。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60甲子太玄学的东西,而希望接近这60之数的产生根源。中国文化起源于天文,我们来看看天文上有哪些60之数。(注意,为了更好理解下文,最好先读一下往期文章:《除了12年周期外,月亮还有哪些影响我们的重要周期?》)

朔望月:一个朔望月周期为29.53059天,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朔望月周期近29天半,所以通常2个朔望月凑个整数为59天,还有一个很小的余数0.06118天,则其积累约17个月可闰1天(16个月积累0.49天,结合第17个月的0.53天的余数,合为1天),出现两个相邻的月份都是30天,这成为60甲子之数。朔望月的这种特性,30天为小周期,60天为大周期,与60甲子的性质是一致的。天干地支相配60甲子表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商朝对月相的观测记录、月相授时、月相卜事(待验证)已经非常之多。另外个人给出一种推测,阴历、阴阳合历只会出现在古代中国地区的东面、南面等中低纬度且湿润的地方(月亮对这些地方的影响非常显著),而仅用阳历的情况只能出现在北面、西面等纬度高、干旱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不大可能原生阴历和阴阳合历的,高原地区还另外有特色)。

商朝甲骨文对于60甲子表的记录

半近恒周期:以往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约为8.85年的恒近周期了,其为月亮近地点落在地球不同纬度的周期,由于月球对地球对称的两点产生几乎相同的引潮力,即月球近地点如果落在南纬28度,则对称的北纬28度也受到相同大小的引潮力(经度相差180度),因此我们通常取恒近周期的一半,约为4.425年,合为59.16个恒星月。半恒近周期也是今年全球各地高温干旱、地震、火山爆发(日本樱岛火山等今年爆发)的天文原因之一(见上一篇文章,具体原理我们后续还会谈到)。半恒近周期为59.16个恒星月(一个恒星月为月球经过28宿或者12星座的周期,周期长为27.32166天),这个周期近59个恒星月,闰余为整则为60之数。同时其一半为30个恒星月,这是月球近地点从赤道运动到最高纬的平均时间,一些气候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

做一点发散思考:如果将10个恒星月解释为女娲时期的一年(恒星月为女人生理周期,10个恒星月即是女人的怀孕周期,另外,恒星月周期能够很好地在中原和沿海地区预测天气,因此这一假设是有一定实用性的),则半恒近周期将被解释为6年,恒近周期即是12年。

再者,半恒近周期对气候的影响需要以一年的四季变化为主,在一年四季变化的基础上叠加半恒近周期对气候的影响。而31年正是半恒近周期和一年四季周期(阳历一年)的复合周期(另还有一个不太规整的9年小周期),正对应7倍的半恒近周期,同时也是和地球近日点的重合周期(地球近日点周期实际是近点年365.25636天,和阳历的回归年365.2422天十分相近),即月球近地大潮和地球近日潮汐同时叠加到最高纬度。若取恒近周期,其复合周期即为62年。今年一些地方的夏秋季极端高温就刚好是30-31年或60年-62年内的最高温,其影响和机制我们有时间再谈。但是月球的运动是不均匀的,注意今年冬至前后1个月,月球近地大潮、朔望月大潮、地球近日潮汐同时叠加到27-28度附近,气候或许还有异变(11月24日朔月大潮,11月25日月球近地大潮,两者只相差一天,真正的变化或许已经开始)。

由于有个不太规整的9年小周期,今年冬天的气候或许大致可以参考2013年的气候:

2013年近点月和恒星月曲线

2022年近点月和恒星月曲线

以上可见2013年和2022年近恒周期的情况有较多相似,但是2013年的赤纬最大为20度,但是今年的赤纬最大为28度,所以2022年的极寒极热或许都会比2013年更极端,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比如冬至前后会出现近地大潮与恒星月赤纬最大重合(远地点与恒星月赤纬最高也会伴随气候异变),气候上要注意冬至前后、大寒前后的气候变化,以及对身体健康、疫情的影响。而对应的月球在赤纬0度附近的时间大约在12月2号、12月17号、12月30日等时间(包括之前的几天),此时对应北风南下,或有寒潮大降温天气。

2013年气候:全国平均降水量653.5 mm,较常年偏多4%,比2012年略偏少;冬季降水偏少,春、夏、秋三季偏多。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为1961年以来第四暖年,较2012年偏高0.8℃;冬季气温偏低,春、夏、秋三季偏高。2013年,东亚冬季风偏强;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弱;南海夏季风爆发早,结束晚,强度弱。2013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长江中下游入梅晚、出梅早、雨量少;华北雨季早、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少。2013年,我国暴雨、台风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比较突出,局部地区灾情重。总体来看,2013年气象灾害为中等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受灾面积均偏少。(参考:
http://qxqk.nmc.cn/html/2014/4/20140411.html)

近交周期:交点月和近点月的重合周期为6年(79.5个近点月或80.5个交点月),其表示月球近地点在黄纬的运动周期,交点月取整数周期则为12年整一个大周期(6年为小周期,具体看往期文章《如何从月球运动规律中破解六气与十二地支的原理?》),这与五运六气中的地支属性相同。另外近交周期的影响,不能取引潮力(不能取半周期),其实际影响地月的相对运动(包括地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目前科学已经研究得出地心运动有一个6年周期,原理尚不清楚),个人对这种6年周期对我们的影响方式尚只有一些猜想,暂不多说。6年周期和12年周期正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地支的属性,地支也是60甲子的成分。

地球自转的30年、60年周期:地球自转轴扰动的30年周期、60年周期和90年周期,这算是非常有根据的。当然,地球自转轴的扰动只是表象,背后可能是其他天文因素的影响。

杨冬红,2009

近日点周期:地球近日点的距离并非不变的,也存在近日点距离的变化周期,其也是准60年,而日地距离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光照和高能物质,也会稍微影响引潮力。这都会对地球气候、生物有所影响。

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周期、各种会合周期、太阳系质心与太阳质心的相对运动周期等可能蕴含更多30、60的周期,甚至他们或许就是其他周期背后的根本原因,但本文暂且不论。我国古人有丰富的天文观察和记录,世界上的16世纪以前的太阳黑子记录都只能查中国的历史。而本文以上涉及的各种月亮周期,至少中国汉朝时期就有明确记录并且有着较高精确度,再利用阴阳合历相似的求复合周期并置闰的方法,得到上面的各种周期也不是不可能。天文除了预测短期天气、长期气候,更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地震、疫病、洪灾旱灾、高温极寒、蝗虫灾害等等诸多事宜(还有更多看似玄学实则有理的预测内容)。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至于说什么60进制是古埃及发明的,12星座又如何,圆周角360度制又是西方某某古文明发明的,大家还需要保持怀疑的谨慎态度,同时加强我们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中国的传统文化远远不止文学诗歌和儒家,而古天文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源头性学问。

注:3个多月没更新,不是才思枯竭,实际还有太多已经准备好的话题和个人成果,但个人还需要为了生计奔波,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都不容许个人投入太多,这只是个人的业余爱好。即便如此,也没有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复兴传统文化运动中的微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搜搜问问
你可能不知道的农历
古今历法概述(一)日、月、年
关于月球,你不知道的一些事实
XIV:寻找月亮的踪迹
新月满月知识及2011-2013年时间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