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拉麦里荒漠的精灵
 西北平原
 
  2007年8月24日,一条《新疆警方悬赏万元缉拿撞死普氏野马肇事者》的新闻,轰动全国。新疆森林公安部门宣布,悬赏2万元征集撞死2匹普氏野马的线索和目击证人。原来,8月15日和17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两匹普氏野马相继在216国道312公里处和330公里处遭遇车祸死亡。公安机关调集了车祸发生路段附近收费站的图像资料。对事发时间段通过的车辆逐一排查,同时展开多方调查。 
  2008年1月11日上午11时许,新疆警方在接到举报后,经过缜密侦查。迅速赶到由举报者提供的地址——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沈某家,警方整整蹲守了4天4夜,终于将刚从内陆出差回来的沈某抓捕归案,并连夜审讯。沈某就是去年轰动全国的车撞野马的第一个肇事司机。他撞死的也就是5匹遭遇车祸的野马中的第一匹——51号野马。 
  据沈某交待说,他是玛纳斯县一家公司的货车司机。2007年8月15日晚上,他开着半挂车在国道216线由北向南行驶时,正跟车上的人聊着野马,突然就跑出了一匹马,因为是下坡,车速又快,还没来得及踩刹车就撞上了。货运车的右大灯和保险杠也被撞坏。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沈某迅速逃离现场。他说自己本来想自首,但看新闻后得知,撞死野马的赔偿金很高。因此打消了自首的念头。他家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妻子收入也不高,家庭完全靠他的收入在支撑。据警方了解,事发后,沈某给公司汇报说自己撞死了一头牛,车辆修理费由保险公司承担。 
  2007年8月17日,第二匹野马被撞。这是一匹不到一岁的小野马,后腰脊柱被撞断裂。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救援人员看到,小野马瘫倒的不远处。它的族群一直守望在那里。这个群落的头马117号种马,始终回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迟迟不肯离去。小野马靠两个前蹄在那儿扒拉,就是站不起来。日近黄昏,在停止呼吸之前,小野马掉了好多眼泪,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忍心再看下去。 
  2007年9月1日凌晨1时左右,又一匹放归的普氏野马在新疆216国道上遭遇车祸殒命,这是半个多月来,死于车祸的第3匹野马。1日上午10时,阿勒泰地区森林公安局接到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的通报。1个多小时后,警方就在北屯市至阿勒泰市之间截获了肇事车辆和司机。这匹被撞的野马当年年初才出生,保护区管理部门尚未给它编号。 
  2007年9月8日清晨6时,那匹刚失去孩子的野马群的头马117号种马又在216国道上被当场撞死。这对于这个野马家族近乎是灭顶之灾。由于案件发生时。有过路司机目击到了肇事车牌号。警方在当天就抓捕了两名肇事逃逸的司机。 
  2007年10月6日下午5点左右,一匹4个月左右的普氏野马再次在216国道325.3公里处被一辆拉牛羊的白色福田货车撞倒,伤势严重。这已经是第五匹在216国道上被撞的野马了,好在它没有当场死亡。 
  短短三个月内五匹野马相继被撞。这不仅令人震惊、惋惜,更令人愤怒。因为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存活的唯一野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意义。全世界目前只有1400多匹,被誉为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动物。民警称:司机是过失还是故意,需要司法部门进一步确定。 
  2007年9月8日清晨撞死117号种野马的司机杨某,是陕西人,受雇于乌鲁木齐一名个体车主。他当天驾驶着一辆半挂车,准备从乌鲁木齐市前往富蕴县拉货。在被抓捕后,他痛不欲生地说:“我知道闯了大祸,吓得手脚都软了。” 
  导致第三匹野马死亡的肇事司机哈某,54岁,是个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一向开车小心谨慎。据他说,自己当时开了辆新车,天还没有亮,迎面来了一辆车,开着灯,让他看不清前面的路。这时他迷迷糊糊觉得有个东西突然跑上了公路,还没来得及刹车就撞上了。他知道撞死野马是天大的事,吃罪不起,已经向有关部门缴了22万元。“可能我一辈子都还不清这笔钱了!”他连声叹气,后悔莫及。 
  在先后抓获3名撞死野马的肇事司机后,警方感到的却是无奈。因为依据现有法律,竟然无法对肇事者进行惩处。新疆森林公安局法制科科长马学军说:“交通事故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森林和野生动物的范围内,司法解释和法律条文都没有具体的解释。森林公安局的职责是保护野生动物,在公路上撞死野生动物我们却没法处理。” 
  “说这个行为触犯了刑法吧,又够不上;看起来是交通肇事案,可是严格来说,也够不上,珍贵的野生动物被撞的法律空白让我们很难处理。”阿勒泰地区森林公安局局长韩志栋也无奈地对记者说。 
  交通肇事撞死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到底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普氏野马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赔偿是按照资源管理费的12.5倍计算的。也就是说,经过初步核算,野马的资源管理费是6万元,那它的实际赔偿价值就是81万元(资源管理费+资源管理费×资源管理费的赔偿倍数)。这是有关赔偿的唯一法律依据。然而无论怎么说,野马的价值不能只用金钱来测算,它们的生命是无价之宝啊!肇事司机们面临的不仅是81万元(后来降为75万元)的巨额赔偿,很可能还要负刑事责任,因为他们还肇事逃逸。
野马祖先,辽远西部的草原精灵 
   
  普氏野马属大型有蹄类,是世界目前唯一真正的野生马种。也是新疆土生土长的野生动物,原产于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因此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 
  1878年,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率领探险队先后3次进入准噶尔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带,捕获、采集野马标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定名为普氏野马。 
  由于普氏野马生活于极其艰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还有低温暴风雪和狼群的侵袭及人类的捕杀。尤其是人类的捕杀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更加速了它的消亡进程。在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野马的分布区急剧缩小,数量锐减,在自然界濒临灭绝,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普氏野马在世界上仅存1400多匹,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1986年8月14日,中国林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负责野马还乡工作,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建成了占地9000亩的亚洲最大的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并花巨资从德、英和美等国引进了18匹普氏野马,开始进行人工繁育,从而结束了野马故乡无野马的历史。目前,生活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野马群,皆是人工繁育放生的。 
  野马的家庭是典型的妻妾成群,只能有一匹成年公马,这是野马避免近亲繁殖的一种基因遗传特性。每年3—4月间,卡拉麦里荒野一片风刮残雪,春寒料峭,野马却早早就开始了它的恋爱季节。从春到夏约5个月的时间里,由七八匹公马主演的爱情连续剧,集集精彩。 
  浩空是一匹英俊、强健而且责任心极强的公马。它的王后是娇小靓丽的紫萱。浩空很爱自己成群的妻 妾和子女,为它们尽着好丈夫和好父亲的天职。然而,它也很残忍,曾经蓄意杀死了紫萱与前任丈夫“11号”所生的子女,紫萱为此奋起搏斗过,但最终也没能阻止丈夫凶残的本性驱使。在这一点上,野马与狮子、老虎、豹子和猴子等动物相近,都千方百计要杀死别的雄性动物的子女。以保护种群的血统纯正。浩空因体能消耗过大,于2002年3月去世。紫萱为此忧伤了好久。接替浩空王位的,是一匹年轻健硕的公马。新任丈夫初来乍到,紫萱正在为前夫守节,任凭新郎如何引诱、挑逗,它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神情,拒其于千里之外。直到有一天,新郎采取野蛮手段与其强行圆房后,紫萱才一改往日的傲慢和矜持,开始紧随其前后。卿卿我我,形影不离。 
  在卡拉麦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带着马群的种公马,隔两三公里就能敏锐地感觉到其他公马的接近。每当这时,它就会旋风一般地冲上去与潜在的情敌决斗。只见两匹公马腾空而起,四只前蹄在空中对打,嘶鸣声、撞击声惊天动地。打完了再撕咬,撕咬不解气还要狠狠地踢。最后。肯定是强者胜,但它仍不轻易放过败北的弱者。直到追得它不敢再在附近露面才肯罢休。旷野里唯一的那群母马,就是他们抢夺的目标。 
  夏日正午的戈壁滩上。地表温度高达40度以上。热得沙土和野草都快要冒烟儿。野马驹生性喜欢晒太阳,但它们毕竟年幼无知,常常不知不觉中被烈日晒晕,乃至晒死。母马最怕这个。因此每当儿女晒太阳时,它们就站在儿女身旁,用高大的身躯挡住直射过来的阳光,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地为孩子遮荫。 
  两匹小马驹在远处顽皮、打斗,母马便“呃,呃……”地发出一阵阵焦灼的长嘶。两匹小马驹听到母亲的召唤,便停止打闹,一前一后地往回走。见孩子回来了,母马马上发出另一种“欢儿——欢儿——”的叫声,声音充满了喜悦和快乐。 
  野马放生,未来繁衍的最好方式 
   
  野马如果一直生活在温饱无忧的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将会面临三大危机:一是近亲交配的阴影一直笼罩在野马群头上;二是野马的野性大大流失,变得喜欢与人类接近、嬉戏,有被彻底驯化沦为人类宠物的可能;三是由于长期温饱无忧,没有天敌,圈养场地狭小,野马素质降低,体力下降。要想彻底解决这些忧息,最好的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野放。 
  2001年8月25日上午11时整,普氏野马野放开始。所有在场的人们无不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观看野马冲出圈养地奔向大自然的壮观场景。然而。围栏打开后,被野放的27匹野马却似乎并不领情。它们围成一团,面面相觑,不肯行动。这时,只见一批身着橄榄绿的武警战士,每人挥一面小红旗进入围栏,手挽手结成人墙,开始有序的驱赶。野马恐怕生来就没见过这么多人,显然更受惊了。马群在公马的带领下,忽而奔东。忽而奔西,懵懂乱闯,急得人们大呼小叫。野马们左冲右撞了好大一会儿,这才发现敞开着的栅栏门,由公马领头不顾一切地冲出围栏,朝西北方向狂奔而去,留下了滚滚沙尘……那一幕壮观的情景,看得人热血沸腾,心跳加速。
野马逃离了围栏,如囚徒获得了新生,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啊!然而,未来的野马,面临的将是怎样的挑战和困境呢?人们又不得不深深地担忧。 
  6年弹指一挥间。经过6年的野放生活,曾经流离失所的普氏野马在它们的故乡——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普氏野马野生种群。自2001年8月首次野放以来,已经有三批(55匹)野马自由驰骋在原生地的戈壁荒漠上。随着野放野马的种群不断扩大,孕育在野外的第二代、第三代小马驹开始陆续诞生在野外。 
  卡拉麦里荒原没有老虎和狮子等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也鲜见有雪豹和熊等,但是有狼。喜欢团队合作捕获猎物的狼,也许是野马最可怕的天敌。 
  然而,野放6年来,尚未发现野马被狼攻击的先例,却有5匹野马在短短3个月间被人用车活活撞倒。 
  2007年8—9月间,卡拉麦里接连损失5匹野马,令新疆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朱福德非常难过。他将野马在国道上频繁遭遇车祸归结为3方面原因:第一,216国道经过2005年重修投入使用后,没有设置限速标志,车速过高,野马成群活动时遇到危险在所难免。第二,下雨后国道两边野草丰盛且有水源,野马往往会横穿马路。第三,游客前往阿勒泰旅游时,大多会停下来与野马合影,导致野马没有危险和躲避意识。对此,朱福德建议:在野生动物经过的路段设置限速标志和减速带以及动物经过的警示标志,司机在这一路段行驶时自觉减速,注意过路的野马。同时,考虑给野马固定的水源地,避免野马横穿马路。 
  2007年9月22日,两块野马野放地,请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被高高地竖起在216国道300公里和320公里处,明确要求车辆经过野马野放区时,限速每小时50公里。新疆交通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野马等野生动物的生存、迁徙安全。交通部门投资修建了公路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和安全标志设置。以避免野马这种珍贵动物被撞身亡的悲剧不断重演。 
  除设置保护动物的警示牌外,新疆交通部门还在国道沿线新增了8块保护动物的告示牌、16块禁令标志牌。并重新划出减速标线12组242平方米,8枚太阳能双闪灯也开始正常工作。在216国道沿线。根据普氏野马和其他野生动物穿行规律设立的专用通道——4座小桥和沿线路基两侧增设的铁丝网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交通、公路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为野马等野生动物精心准备的。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会开着车沿216国道来回巡视。我们将通过对野马等野生动物进行导向指引,使它们能从桥下安全通过国道。”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放站站长王臣说。“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不能够以罚代管,简单了事,必须从源头上抓起,防患于未然,并形成良好的公众保护意识。” 
  216国道依然车来车往,普氏野马的生存危机依然没有解除。一个世纪前,因为人类的错误猎杀,它们曾在这里消失,如今人类的侵害,它们又面临灭种的危机。面对一匹又一匹倒在车祸中的野马,我们不能就这样束手无策,或仅限于做亡羊补牢的善后工作,因为普氏野马是珍稀的荒原生灵,是中国最后的一群野马。 
“野马女孩”的卡拉麦里之梦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茫茫戈壁中,有一间小白屋格外醒目,这就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新疆“普氏野马”繁殖中心的研究试验室。被誉为“野马女孩”的张赫凡在这个小白屋里一干就是12年,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大学生变成今天坚韧不拔的女工程师。是什么让她最终留在了卡拉麦里? 
  追寻梦境来到野马中心 
   
   卡拉麦里,哈萨克语中是“黑色的大地”的意思,地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横跨准噶尔盆地,南北连接天山与阿尔泰山,面积约1.7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植被丰富,人迹罕至,这里是新疆野马和野驴自由生活的地方,这里也承载了一个“野马女孩”的梦想。 
   1995年,21岁的赫凡在新疆师范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前夜,做了一个奇异的梦:一匹黑色的天马从遥远的云端直飞到她的面前,它长鬃飞舞,浑身的毛乌黑油亮,身披灿烂的阳光,矫健的四蹄在白云间飞舞。天马俯下身子,用那漆黑深沉的大眼睛直视赫凡的眼睛,仿佛有许多话从它的眼睛中流露出来,赫凡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和宁静。 
   当年7月,赫凡被分配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这简直太神奇了,以后的岁月中,我常常将这个梦回味咀嚼。心想,我真的是追寻着那个奇幻的梦境来到野马中心的吗?” 
   为此,赫凡还作了一首诗:“梦中早就与你相识/我黑色的天马/高大矫健的天马/奋蹄嘶鸣的天马/循着你的身影我来到这里/带着你的灵气我来到这里/你是我的挚爱/你是我的精神/让烈日将我晒成你的颜色/直到灵魂也变成你的颜色。” 
   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一个少女的梦幻。到林业局报到时赫凡才知道,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在离城市100多公里之外的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西地村。到单位一看,天哪,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整个野马中心在编人员15个人,只有她一个女性。这里没有长明灯,夜晚只能点上熊熊的篝火;没有商店,去60多公里外的市区买生活用品一趟就得四五个小时;没有图书馆,只能啃大学带来的专业书;没有娱乐,只有和野马朝夕相处;没有电话,只有和日记对话。这里有的只是草原、长空和野马,还有每月300元的工资。 
   当天夜里赫凡大哭了一场,她觉得自己像迷路的孩子,被抛弃了。刚去的几个月,活泼开朗的赫凡封闭了自己,排解她孤独寂寞的方法就是:一个人在戈壁滩上漫无目的地乱走。“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戈壁滩上的野马一样,空有自由奔放的心灵,傲啸西风的勇气,却被圈在围栏里等待回归。只有在梦里重新回到北塔山下,在旷野里飞奔,在夕阳里嘶鸣。” 
   也是这一领悟让赫凡决定暂时留下来。她了解到:野马的祖辈栖息在中国,1878年,因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首次在新疆北部戈壁猎获了野马标本而被冠以一个外国名字——普氏野马。新疆野马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经历了6000万年的进化,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新疆是野马的原产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捕杀、战乱等原因,野生野马种群上世纪70年代灭绝。目前全世界仅存的1300余匹野马是十九世纪末从准噶尔捕捉到的野马后代,均圈养在欧美等国的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内。因长期脱离原产地,近亲繁殖,野马的生活力、繁殖力明显下降,出现明显物种退化趋势,被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组织列为世界濒临灭绝物种。 
   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物种,1985至今我国共从国外引进野马24匹,实施野马引入工程。野马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工饲养繁殖野马,努力发展野马种群,进行野化研究实验,总结放养、繁殖、发展野马种群的经验,优化提高繁殖种群质量,并逐步扩大饲养繁殖其他珍稀动物。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把中心建成我国野马种源和科学研究基地。 
   知道了野马背后的血泪故事后,赫凡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她发现大围栏里的野马经常会隔着栏杆,远眺草原深处,或者攀爬围墙,将头颅伸向更高处。它们在憧憬着什么?它们又在诉说着什么? 
  “雪莲花” 打消辞职念头 
   第一次进马舍时,一匹刚出生不久的小马驹从远处突然飞快地跑到她的身旁,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她。张赫凡到这里后第一次笑了。她蹲下来试探地摸着小马驹的头颈,小马驹伸着脖子亲吻她的衣襟,她给小马驹起了个名字:野马公主。随后,另一匹可爱的小公马驹也跑到赫凡的身旁,两匹小马驹围着她开始了玩耍,她又给这匹小马驹起了个名字:野马王子。赫凡感到了快乐,她动荡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亲手将野马送回野外。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孤独”是野马中心的主流生活。决定留下后,事业的重重困难也曾让赫凡动摇过。1997年元旦,研究中心出现经费危机,她决心离开这里。正当她收拾行囊的时候,一匹名叫“小黑碳”的公马右前肢脱臼了,在马厩里哀鸣。看着“小黑碳”痛苦的眼神,赫凡决定留下来照顾这匹小马,春节都没回家。几个月后,小马的伤情稳定了,赫凡也不忍心走了,她觉得小马是在用这种方式挽留她。
“我知道,中心不仅缺经费,更缺人,特别是技术人员,我不忍心离开那群马!”赫凡这样解释自己当初的选择。可第二年秋天,研究中心比先前更难熬了。已经24岁的赫凡再一次递交了辞职报告,一方面感到研究中心总是这样循环,前途渺茫;另一方面,家里人说,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临行前的几天,一匹名为“班娜”的母马在生产完小马驹后,因为酷热患日射病引起心力衰竭死亡。看着小马驹扑在已死去的母亲的怀里找奶吃,赫凡心痛了。中心决定将小马驹隔离人工饲养,她作为唯一的女性,操起了奶瓶,拿起了毛毡,像照顾自己的孩子。小马驹的故事被当地青少年协会的朋友知道了,1.4万名小朋友每人捐出一元认养,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雪莲花”。“我还能说什么呢,小朋友都这样了!”赫凡又拿回了自己的辞职信。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发誓从此不再写辞职报告。 
   讲起野马来,赫凡有时会流下泪水:“那么多野马在卡拉麦里的爱情故事,比起人间毫不逊色。有一匹叫‘红花’的母马,生下了第一头小马驹,却因为难产而死;即将离开尘世之际,它突然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英俊的兄弟‘大帅’面前,和它蹭了蹭脖子,‘大帅’含着眼泪,悲痛难忍;‘红花’和所有的野马做了最后的告别,然后恋恋不舍地闭上美丽的眼睛。” 
   随后的工作平静又自然,赫凡开始动手整理野马系谱,建立并管理野马的系谱档案和技术档案,即弄清每匹马的族谱及家谱关系,诸如它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生于何时,产有几子等。这份看起来简单却关系到野马工程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保持野马血统的纯洁,维持野马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此工作出现差错,发生混乱,将会让野马研究工作前功尽弃。 
   赫凡先从识别野马开始,凭着对野马的热爱和对野马工作的顽强执着精神,将中心建立以来的200多匹野马一一记在心里,成为中心惟一一个能全部识别野马的技术人员,这对野马的组群、繁殖、野放、疾病控制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正是张赫凡这些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工作,让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马近交系数控制在了0.2以下、在册野马年均增长率21.12%,平均繁殖成活率达86%。野马的繁殖成活率和近交控制程度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2005年德国科隆动物园园长兹莫曼博士来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事先对系谱工作表示怀疑。但在认真运算了几遍近交系数后,兹莫曼博士发现新疆普氏野马近交系数控制得比欧洲还低,吃惊地竖起大拇指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在和野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赫凡感觉最好玩的就是给机灵的野马打防疫针,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每次都是想尽了办法。有时他们躲在草垛里发射飞针,有时在围墙上凿洞,在围墙另一侧通过眼洞瞄准射击。春夏之交的大围栏里总在上演着人类与野马斗智斗勇的游戏。 
  “养马日记” 书写悲欢离合 
   
   几年前,央视播出《野马之死》,讲述了被誉为“中国第一马”的“准噶尔一号”,由于长期被圈养导致过度肥胖、肌肉无力,最后难产而死。媒体指责野马中心的圈养模式不当,“放野”才是唯一办法,赫凡和她的同事们承受了巨大压力。“放养无可非议,但操作上存在很多难点。野马在新疆已经消失了100多年,而新疆的生态环境,和百年前大不一样。” 
   与野马慢慢融合在一起后,赫凡掌握了野马的生存、繁殖、生活习性、族群关系、恋情、婚姻、疾病等情况。作为一个养育野马者,通过自然状态下入微的观察,她获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完成多项科研项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野马事业,赫凡还用笔记下自己与野马之间的故事,记下了自己的心灵轨迹,最终写出了一本8万字的书《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这本书获得了中华环保名流口碑金奖,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野马也会吃醋,这位因与黑豹相恋而出名的新婚妻子秀秀就是一位吃醋的高手。黑豹跟这位娇妻度完蜜月后,仿佛又有些清醒,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对前妻又有些温存,致使新来的秀秀醋意大发……她大概在想:‘男人’都是这么好色吧!” 
   野马的故事,随着赫凡的日记获得关注。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官方机构和民间个人纷纷解囊捐赠,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国际明星成龙也到这里认领了两匹头马。一直缺钱的野马中心得到了官方与民间的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赫凡枯燥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她给每一匹野马取名字,每天和它们说话,这样的话一说就是12年。“如今,这个让我无数次想逃离的地方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我精神的故乡。戈壁的空旷、博大、深邃、宁静无不让人向往,研究中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让人留恋,我已经对野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每匹野马的长相、脾气、爱好、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状况等,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一般熟悉,无论走到哪里,那些可爱的野马的样子总会活生生地显现在我的眼前,或是常常进入我的梦里。”
 如今,习惯了戈壁生活孤独与寂寞的赫凡平日里除了看书,就是听收音机,不管什么波段,不管什么语言,直到电池耗尽。有时,把炉火烧得轰轰作响,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安慰。 
   赫凡每月只有1100元的工资,已是野马中心年轻人里的高收入了。按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政策规定应该有风沙补贴、野外补贴、误餐补贴,可因为经费短缺,这些都得不到兑现。那里的领导和职工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奉献着,让那片覆盖烈日风沙的荒原承载起自己所有的艰辛、苦涩、孤独,当然,还有一份与众不同的快乐。赫凡现在正在攻读养殖专业研究生课程,她每天都在野马中心的宿舍里念外语,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出国进修,来充实和提高自己。 
   24匹野马回归故乡卡拉麦里之后的第16年,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野马种群壮大到百匹以上,野马放野的时机逐渐成熟了。百年之后,野马终于第一次回归了自然。然而对于已经圈养了100年,丧失了基本野性的野马来说,前方辽阔的大自然,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对于放归自然的27匹野马来说,是一场生死未卜的考验。把野马像自己亲生儿子、女儿一样带大的赫凡,现在要把它们亲手送走,心里的滋味真不好受。但她深知,没人有权利剥夺野马的自由。赫凡深情地说:“挽救和复活这个物种,保留演化了6000万年珍贵的古老基因,让它们与人类和谐相处,就是最大的意义。” 
   2008年的夏天,当酥油草再次长满广阔的戈壁,平坦的谷地上将会传来清脆的马蹄声,这里的新疆野马将会再次续写卡拉麦里的传奇。这就是“野马女孩”张赫凡最大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终特稿】普氏野马回家三十年
新疆20匹普氏野马放归卡拉麦里山
新疆12匹野马外出觅食,受伤公马遭3只饿狼追杀,母马围圈守护它
爱上一匹野马,可惜它当了和尚
〔连载〕北疆漫记D9-2 普氏野马
百年前各国疯狂盗猎中国野马,一爱斯基摩人用特殊方法活捉80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