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气热,孩子动不动就满头大汗!除了喝水,一定要试试2杯茶,补水又补气!

进入三伏天后,天气越来越热,全国各地都发布了高温预警。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孩子们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汗流浃背,很多家长都留言问我,孩子在夏季大量出汗后要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汤调补一下?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夏季气温很高,特别是进入三伏天后,气温动不动就升到35℃以上,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一阵子就会满身大汗。而孩子是“纯阳之体”,新陈代谢旺盛,出汗量本来就是成年人的3倍,一旦到了暑夏,孩子出汗的情况就会更为明显,这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注意出汗后顾护好,及时把汗擦干,更换衣服,避免汗出当风。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是说我们出的汗是由身体的阳气将阴液推动到外部形成的。汗液对孩子而言,有调节体温平衡、排泄代谢产物、滋润肌肤的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出汗当然不是越多越好,过汗容易耗气伤津,所以,不止病理性的汗证需要调理,即便是正常的生理性流汗,一旦流汗过多,同样也是需要调补的。

 

流汗多,不调补?小心孩子气阴两虚!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出汗多、出汗少无关紧要,是很小的事情,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出汗的多少与体质密切相关,孩子过汗是很容易伤津又伤阳的,家长要注意。

一是因为孩子大量出汗后会耗损体内的津液,不及时补水很容易就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状态,如嘴唇红、手足心热、入睡困难、脾气暴躁、大便干燥、羊屎便、便秘等症状。

二是因为流汗是消耗阳气的过程,阳气耗损过度,抵抗力自然就会变弱,一旦有外邪侵扰,孩子就很容易生病。

长期以往,津液与阳气持续耗损,会让孩子的体质变得气阴两虚。而气阴两虚的孩子又很容易会有自汗、盗汗等汗证,如此一来,就会陷入“出汗多、身体虚”的恶性循环。所以,到了炎夏,孩子出汗以后,家长一定要注意给他及时调补。

 

孩子流汗多,3招有效调补

强调了这么多过汗调补的重要性,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孩子大量出汗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及时帮他把汗擦干,避免“汗出当风”,受寒生病。另外,还要及时帮孩子补气、生津。接来下介绍的这3招,家长现在就可以用起来了。

● 最直接的补津方法:喝水

孩子出汗后,家长要及时帮他补充水分,但要注意,一次不能喝太多水,更不能牛饮。因为水进入身体后,需要靠脾去运化,才能变成对身体有用的津液。

但小儿“脾常不足”,脾的功能天生就是疲软的,如果喝水很多很猛,脾在短时间内无法运化吸收这么多水,也没办法正常排泄出去,就会停滞在体内,久而成“湿”,湿邪困脾,孩子的脾也会变得越来越虚弱。

孩子正确喝水的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地喝,一次一小口,喝三次左右为宜。

临床上,很多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不爱喝水,尤其是白开水,怎么哄都不愿喝。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给水里加点“味”,利用好柠檬、蜂蜜这些食材。日常保健可以给孩子喝一点蜂蜜柠檬水,能够生津解渴、补充水分,很适合夏季这种大汗淋漓的时节。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喝我的秋柠饮,秋柠饮由陈皮、柠檬、蜂蜜组成,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柠檬性平,味酸、甘,归胃、肺经,能下气和胃,生津止咳;蜂蜜性平,味甘,归脾、肺、大肠经,能补中缓急,润肠止渴,滑肠通便。三种食药材搭配起来,能起到健脾理气、生津开胃的作用,在孩子大量出汗后,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点,到户外玩耍,也可以直接带成品,既方便又好喝。

● 滋阴生津:用乌梅、麦冬煮茶

到了夏季,我特别推荐家长用的养阴生津的食材是乌梅和麦冬。

乌梅性温,味酸,归肝、脾、肺、大肠经,能润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夏季多汗都容易伤津、上虚火,家长可以用乌梅和麦冬煮茶,及时生津养阴,酸梅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家长可以每周给孩子安排1次,味道酸酸甜甜,还能解渴消暑,孩子也很爱喝。

很多家长都问我,乌梅味酸,有收敛的功效,大便干、羊屎便、便秘的孩子能不能喝。如果孩子是积食导致的大便干、羊屎便、便秘,是不建议喝酸梅汤的,应该及时地安排新三星汤消积通便;但如果孩子是脾虚导致的大便干、羊屎便、便秘,也同样可以喝酸梅汤,因为其中的麦冬能生津养阴,能平衡乌梅收敛的功效,不至于加重孩子大便干硬的问题。

 

酸梅汤

材料:乌梅1个,麦冬10克,陈皮1克,冰糖适量

功效:生津除烦,理气燥湿

宜忌:

◆此方可作为夏日保健用方,每1~2周喝1次。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 补气益气:用太子参、五指毛桃煮汤

大多数的孩子的体质都是气虚质的,大量的出汗又会耗损阳气,加重孩子气虚的情况,所以在夏季,及时帮孩子补气是很重要的。补气的食药材,我推荐太子参和五指毛桃。

1、太子参

太子参,也叫“孩儿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而且它益气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比人参更适合孩子娇嫩的体质,对小儿的补益功效非常显著。夏季,家长可以用太子参给孩子煲麦斛饮,消化好、无病痛的情况下,每周安排1~2次。麦斛饮由石斛、麦冬、太子参、白术组成,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对出汗过多的孩子能起到不错的补益作用。

 

麦斛饮

材料:石斛8克,麦冬6克,太子参6克,白术8克

功效:益气养阴

宜忌:

◆适用于面色差、汗多、少气懒言、皮肤干燥、口干、大便干的症状。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又名“南芪”,性平、微温,味甘,归脾经,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等功效。它性质相对温和,很适合孩子的体质,而且还能祛湿,力道也不会过强,健脾功效也很不错,十分适合湿热的夏季使用。孩子夏季在户外出了很多汗,阳气耗散加快,但家长又担心用太子参会容易上火,就可以给孩子煮一碗五指毛桃脊骨汤,既能补气,也能补津液。

 

五指毛桃脊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75克,脊骨120克,蜜枣1枚

功效:健脾益气

宜忌:

◆适合气虚骨弱的孩子。

◆3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补气补津的前提:消化良好,脾胃健运

脾乃气血生化之源,气虚则固摄能力不足,孩子就会出汗多。因此,出汗过多的孩子大多都是气虚的,而归根到底都是脾虚所致。中医讲,虚则补之,所以出汗过多的孩子要注意补脾补气。

我经常强调,任何的补益都需要在孩子消化好、脾胃好的前提下进行,补气和补津也不例外。

首先,家长每天都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如果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就提示积食了,要及时地给孩子消食导滞,可以用好5招助消化,让孩子吃少、吃热、吃烂、吃素、吃新三星汤,连续坚持2~3天,孩子的积食情况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其次,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要积极健脾,可以每周安排白术佛手汤、健脾养胃方,或直接使用我的健脾经验方成品——新四神汤,每周安排2~3天,一天1~2条。新四神汤由山药、芡实、白扁豆、南杏仁等材料组成,山药、芡实可以健脾;白扁豆可以祛湿消暑;南杏仁能润燥、通便,四种食药材搭配起来能健脾祛湿、固肾益气、利肠通便。

临床上,很多家长反映没有时间给孩子煮食疗,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选择新四神汤。新四神汤的使用非常方便,开袋即饮,味道香甜,口感丝滑,孩子很容易接受,很适合日常健脾。

最后,就是要积极调补,在孩子消化好、脾胃好的时候,用好对证食疗,有针对性地帮孩子改善体质。暑假期间,如果孩子有流汗过多的情况,家长就可以做上面提到的食疗方,帮孩子补津补气,避免气阴两虚,孩子在才能安心玩耍、健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随津脱,出汗多的孩子,要气阴兼顾!
夏季调理第一汤
五指毛桃:入汤赛人参
台风天,给孩子喝这碗汤,祛湿防病、健脾补气!
入秋不补,等于白过!增强免疫力,用好2碗“补气汤”
大雪后用好2碗汤,帮孩子提升免疫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