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者评论:土地执法不能过度依赖“天眼”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昨日在部署2009年度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工作时表示,将通过全面掌握违法用地情况,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对违法严重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员实施问责,以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各地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面对土地违法现象的泛滥,一种时尚执法——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横空出世了。眼下,利用“天眼”来监测土地使用情况,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行政执法行为,这不仅能利用高科技加大监管力度,也能扭转土地违规失控的局面。
从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来看,卫星监测的确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涉嫌在6年前挪用2000余万元公款及资金建造别墅群,中建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陈道林,于去年10月2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受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提供这一大案线索的“线人”竟是来自卫星的遥感监测。
在赞叹卫星有相当“侦察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一个事实,尽管全国各地纷纷用卫星这种高科技监测手段,但违规和违法用地情况却有增无减。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地方为对付卫星监测,煞费苦心,频出“损招”、“阴招”:有的地方曾经将非法用地用绿网盖上,以对付卫星检查;有的地方搞假拆,把违法建筑物的墙扒掉,地基、柱子等,用土埋上一埋,“ 照顾卫星”。这意味着,卫星监测仍然是“马后炮”,并非是根除土地违法现象的“灵丹妙药”。
事实上,对于国家或者大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果说动用卫星遥感监测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一些区、市乃至县,也“租”卫星监测,就让人们难以理解了。就目前一些地方违法用地的现状,根本无需用卫星监测,如果执法者主动出击,开着车转上一遭,恐怕就会有发现大多数违法者,更何还有第三只眼——公众的监督和举报,可以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可靠信息,其准确性并不比“天眼”差。
所以,土地执法不能过度依赖卫星监测,而在于严厉的问责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资源领域卫片执法知识汇总】一文了解卫片执法及相关知识
卫片执法:卫星那么远,是如何发现地面违法用地的?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2014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释疑
“图斑执法”出现不顾农业生产实际行为,经济日报: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住建部:启动卫星遥感监测违法建设 各省所有城市全覆盖|住建部|违法建设|卫星
用“星”守护“饭碗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