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颖超84岁写下一封情书,收信人却已不在人世,骨灰也散落在四地_【快资讯】
邓颖超84岁写下一封情书,收信人却已不在人世,骨灰也散落在四地
今人说古关注
2022-06-22 18:08
1988年4月,重游中南海西花厅的邓颖超,一回家就提笔写下一篇散文情书,《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而这封情书的收件人,已离开人世12年了,骨灰也没有保存下来,散落在全国四个地方。
这封信是给谁的?想必大家都猜得到,邓颖超写情书,还能写给谁?
国共两党的高官中,唯有两人一生只爱一人,唯有两人一生只爱一位夫人,一位是张治中,一位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张治中与周恩来的关系也是甚好,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认识,引为知己好友,有着数十年的交情。
周恩来与邓颖超,从1925年开始订下终身,相互厮守51年时光,感情甚笃。
邓颖超和周恩来都很喜欢孩子,但他们却没有生育下流淌着他们血脉的优秀孩子。
其实,周恩来与邓颖超,是有过两个孩子的。
他们相识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天津,之后的1920年,周恩来去法国勤工俭学,邓颖超留在天津当起了小学教员。
他们彼此之间,刚认识没多久就产生了相互的爱慕之情。不过阴差阳错间,双方都没表露出在一起的意思。
邓颖超认为,周恩来常标榜自己是“独身主义”,即便是谈恋爱,应该也是会同他身边另一个关系密切、交往频繁的女孩子在一起。
而周恩来呢,认为双方虽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但接触还不够多;又因为“五四运动”,心里暗暗定下“不恋爱”的底线。
邓颖超在东方的中国,周恩来在西方的法国,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写信交流。反而因为距离,迸发出更浓郁的思念。
两人的通信往来,谈论更多的是政治、思想、国内外局势,关于异域的风情看不到多少。
突然有一天,远在大洋彼岸的周恩来给邓颖超,寄来一封书信,将自己的浓烈爱意大方表达出来,并提出能否结为情侣,成为明确的恋爱关系。信中,周恩来还表示自己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希望邓颖超尽快回复。
收到信的邓颖超,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将此事告知了母亲,听听作为过来人的母亲的意见。
邓母听后,笑着跟邓颖超说:“现在不要答复,等他回来,让我看一看再说。”
但邓颖超对周恩来也是有爱意的,向来主张自由恋爱的她,不愿情郎苦苦等待,于是没接受母亲的意见,很快就回信答复了周恩来,表示同意他的告白,两人正式成为一对恋人。
1956年,周恩来大大方方地,告诉侄女周秉德:“我刚到法国时,同一个一起来法国留学的姑娘十分亲近。但我早已许身革命,我就觉得作为革命者的终身伴侣,她是不合适的,她不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工作,更经受不起革命的艰难和险阻。这样,我就选择了你的七妈。”
1925年8月,自欧洲回国后的周恩来,担任着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军委委员的同时,又被委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彼时的广州,是中国大革命的中心,是国共首次合作的重要地点。
1925年的周恩来,正值27岁,不论是在民国,还是晚清,都应该有个小家庭、有孩子了。
当时邓颖超在天津,由于她的革命活动不断,影响力颇大,遂被北洋军阀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北洋政府还对其进行了通缉。
于是,考虑到邓颖超的人身安全,及与“老大不小”周恩来的恋情,党组织便将她调到广州来,并同意二人结为合法的夫妇。
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经过简单的婚礼仪式,周恩来和邓颖超正式结为夫妻。
很快,邓颖超就怀孕了,有了与周恩来的爱情结晶。
那时,第二次东征开始,周恩来是中共在地级地方行政长官中的第一人,事务繁忙,操持着大大小小的军政事务。
周恩来刚踏上东征的道路,邓颖超就感到身体不舒服,常感到恶心、反胃、呕吐,浑身酸软没劲,精神有点萎靡。
丈夫周恩来不在身边,这事也不好同其他人商量,邓颖超独自一人来到医院,检查身体是哪里出了毛病。
医生笑容满面地恭喜她:“身体没什么问题,多注意休息就好。你身体不适,是怀孕初期的不良反应。你们家又要添一口人了,恭喜恭喜!”
邓颖超闻言一喜,自己本就喜爱孩子,丈夫周恩来知道此事也会欣喜若狂的。但她转念一想,现在革命正是如火如荼的紧要时候,自己刚开始工作,会因为怀孕生孩子耽误很多事,这不成累赘了吗?
于是,邓颖超自作主张,偷偷上街买了些打胎的中草药,在家煮了喝下(她的母亲是一位中医)。
药效发作时,邓颖超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在床上直打滚。由于身体实在难受,她向组织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在家休养,自己照顾自己。
当时邓颖超是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何香凝的秘书。得知邓颖超没丈夫在身边,又请病假的事情,她立即来文德里,探望邓颖超。
何香凝见邓颖超躺在床上,面黄肌瘦,看起来很虚弱的样子,十分担心,问她这是怎么了。
当时恰逢何香凝的丈夫,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遭人刺杀身亡;邓颖超为了不让她因为自己的事情分心和烦恼,谎称自己只是感染了风寒,吃过药了,休息几天就好,请她放心。
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让邓颖超忍不住给天津的母亲杨振德,写去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私自打胎,孩子没了的事情。
杨振德看到女儿的来信,脸色煞白,流下难过的泪水,连夜坐上海轮,赶到广州。见到邓颖超的时候,杨振德没说太多责怪的话,只是紧紧抱住女儿大声哭了起来。
经过母亲精心的药理调养,邓颖超的身体渐渐好转,不再是病殃殃的模样。
这时,国民党中央发来调令,任命邓颖超为国民党潮汕地区的巡视员,中共也任命她为汕头地委妇女部部长。
邓颖超来到汕头,直奔周恩来的住处,一见到周恩来就紧紧拥抱住他,将自己怀孕、打胎、险些丢掉性命和母亲来照顾自己的事情,一股脑地告诉丈夫。
一向是温文尔雅、和气随和的周恩来,听邓颖超说完,脸色变得阴沉,一反常态,严厉批评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专属于你。作为共产党人,不能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况且是这样的糟蹋!而且,你怀孕的事不和我讲,不想要孩子也不和我商量。最起码和我商量一下嘛,怎么能这么轻率地自作主张。”
邓颖超眼神闪烁,嘴里嘟囔着:“人家不是怕孩子,影响我们刚开始的革命事业嘛。”
周恩来反驳道:“革命,革命,革命者就不能有孩子吗?若是革命在我们这代人成功不了,不是要靠下一代人吗?再说了,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爱情结晶,怎么你一个人说不要就不要了。”
邓颖超知道自己错了,流着泪扑进周恩来的怀抱:“好,别说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们再生一个不就行吗?”
周恩来抱着妻子,爱怜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知道错就好,这种傻事以后可不能再干了,要多和我商量。”邓颖超连连点头。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草率地没了。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第二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是在1927年。
1927年2月,周恩来被调到上海领导工人运动,主持革命工作。当时周恩来身上的担子很重,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等。
因为怀孕的缘故,邓颖超暂时留在广州,等待生产日子的到来。
不幸的是,邓颖超难产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当时邓颖超在广州西关保生医院进行生产,这是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因为孩子的体重严重超过正常的标准,所以邓颖超生了三天三夜,孩子也还没生下来。
那所医院没有剖宫产手术,因此医生就同邓颖超商量,必须借用产钳助产。如若不然,大人小孩都将保不住。
终于,孩子离开了邓颖超的肚子,是男孩,重10公斤。可惜的是,因助产时医生用产钳用力过大,导致孩子头颅遭到严重损伤,生下没多久就夭折了。周恩来没看到这孩子。
那时的邓颖超,是何等的绝望,多么需要丈夫周恩来的安慰和拥抱。可凶残的蒋介石,根本不给她机会。
反动派正重金悬赏着周恩来,还派出大队人马围捕追杀他。周恩来一边忙着转移,边组织反击。忙得停不下脚的周恩来,还记挂着在广州生产的妻子邓颖超,密电请人将邓颖超转移出广州,到上海来。
经过香港中转,邓颖超终于在5月1日来到上海,联系到周恩来。
周恩来带着邓颖超,来到福民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出邓颖超今后很可能不能再怀孕了。
邓颖超听完,泪流满面;周恩来抱着她,轻抚着她,温和地说:“没事的,没事的。没孩子就没孩子吧。”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但就是这简单而纯粹的话语,极大程度上抚慰了邓颖超的受伤心灵。
当表姐龚志如遗憾地说:“唉,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周恩来抓着邓颖超的手,当即反驳:“谁说没有?我们有10个孩子!”这10个是父母因革命而牺牲,成为孤儿,被邓颖超、周恩来领养照顾的孩子。
其实,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孩子,何止这10个,成千上万的孩子都喊着邓颖超“邓妈妈”。邓颖超将那些因战争、因革命而成孤儿的孩子,都视若己出地对待。
邓颖超与周恩来之间的爱情,是纯粹的,是崇高的,是和理想相连接的。
他们两人的相处,似乎一直是处于热恋状态的。
看看他们在1951年3月时的信件往来:
周:西子湖边飞来红叶,竟未能迅速回报,有负你的雅意。忙不能做借口,这次也并未忘怀,只是懒罪该打。
邓:不像情书的情书,给我带来了喜慰。回报虽迟,知罪免打。
周:昨天得到你二十三日来信,说写的是不像情书的情书。确实,两星期前,陆璀答应我带信到江南,我当时曾戏言:俏红娘捎带老情书。结果红娘走了,情书依然未写,想见动笔之难。忙人想病人,总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数多,但想念谁深切,则留待后证了。
1947年3月,胡宗南大军逼近延安,周恩来担心邓颖超担心自己,就托李讷给送去一封信:“延安天天来飞机,但是一个人也没有被打死。大家在此都很好,望你们放心。”
收到信的邓颖超,紧绷的心弦一下子放松下来。
周恩来逝世于1976年1月8日,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分装成四份,从飞机上撒落在北京上空、密云水库、海河、黄河入海口。邓颖超一点没留下任何念想,完全遵照周恩来生前的嘱咐。
我们可以相信,周恩来去世前,一定还很牵挂着夫人邓颖超,就如同他知道邓颖超也十分不舍自己离开一样。
1988年4月,邓颖超重游与周恩来,居住过、留下过众多回忆的中南海西花厅。
她回到家后,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地写下《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这封寄不出去的情书,开篇第一句就是: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全文三千多字,只提了一句“恩来同志”。
最后结尾是: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我写的这一篇,既不是诗,又不是散文,就作为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
想必,邓颖超一定很想念周恩来总理吧。不只是她想念他,还有他深爱着的人民,也非常思念他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8年邓颖超给已逝的周恩来写下情书,9年后情书公开感人落泪
周恩来与邓颖超——源于信仰的爱情,原来如此甜蜜
邓颖超病逝: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用周恩来用过的骨灰盒
1975年,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上,周总理为何一连鞠了七个躬?
伉俪情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展
1955年授衔后,陈赓直奔西花厅,对秘书说:快给我和小超照张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