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理有据:如何对待性格任性的的学生?

有理有据:如何对待性格任性的的学生?

 

       

                                                                       

                                           


梅花

A 如何对待性格任性的的学生

        这种性格固执的学生,首先是对事无动于衷,情感不易激发,一旦激发,则经久不息,脾性倔强,不易改变。其次动作迟缓,在众人面前怕羞,面红。第三,对--件事没做好就感到有很大痛苦,记在心中,长久不忘。第四,在任何活动中显得被动、执拗,不愿与他人合作,也很少表现自己。总之,这类学生富于想象,情感倾向于缄默和孤独,外部表现通常是温柔、怯懦的,在气质上则属于抑制型(抑郁质)。比如,拿帮助人来说,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寿现出的形式不同,有的是不声不响地去帮助人,有的是善说会道地帮助人,有的是满腔热情地帮助人,而性格固执的学生则是带着怜悯去帮助人。

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一个家庭的物质条件,成员的思想品德以及他们的言行有意无意的都对子女的性格形成留下深刻的痕迹。不同家庭的子女,会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有一个学生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差,。社会地位一般,但家庭成员勤劳俭朴,乐于帮助他人和同情苦难者,以自己的言行来严格教育子女,他们的子女也会形成如此较好的性格特点。另有一个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高,社会地位也高,而家庭成员好逸恶劳,吃、穿、用过于追求,浪费奢侈,对子女言行不一,或过于溺爱,或采用打骂手段,则这些子女的性格也会形成固执。

在家庭中,父母的态度尤其重要。如果父母的态度处于支配的,则子女的性格是服从无主动性、消极的、依赖的;如果父母态度处于顺应的,则子女性格会形成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粗暴的;如果父母态度处于管照过甚的,则子女的性格是幼雅的、依赖的,被动的,然而,如果父母态度处于残酷的、则子女性格形成是执拗的、冷酷的、逃避的、独立的。

         另外,父母早亡也是形成这类性格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爱是人的需要之一,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幼猴从母猴身边离开,做了两个假母猴,一个是用棉花做的,另一个是用金属做的。结果这幼猴乐于在用棉花做的母猴身边,而对用金属做的母猴表示疏远。那些很早失去了

父母之爱,特别是母爱,缺少温暖的学生性格变得冷淡、被动、执拗等是可以想象的。

        第二,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校风,班风和教师同学之间及团队生活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受着学校各种活动的影响。如果有一个好的校风,班风,团队活动开展经常的学校,这个学校大多数学生的性格则是直爽的,团结友爱的,与 同学协作的、待人亲切的。碰到困难有善于克服等好的性格。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风、班风不正,团队活动不能经常开展,则这个学校的学生性格大都是粗暴、或者消极,或者固执。

        另外,教师在工作上的失误,也是导致学生形成这类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工作上的失误是由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这些学生的实际需要;或者要求提出过于频繁、却严格执行检查不够;或者采用强制的“下令”的办法;或者在表扬与批评时,没有注重调查,尤其重要的是对他们缺少温暖,缺少“爱”,缺少帮助和引导。国外有一个教育家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一个小学生没有洗脸就来上学,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他,让大家都来看他的脸。从这以后,他在每节课上不肯抬头,总觉得同学们都在望他的脸。因而,听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性格也变得很固执。

        第三,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小学生与农民相接触,则也学着他们热爱劳动,互帮互助等特点;如果与解放军战士相接触,则也学着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和不怕苦等特点,然而若与个性固执的同伴相接触,则也会形成如此固执性格。

        第四,自我控制能力差。这类学生往往一时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这是由于他们意志薄弱,不能控制情感,或者有的已形成习惯,动不动就“强”病复发。另外他们识别是非能力差,往往把教师的善意当成恶意,疑虑心理严重。这是因为他们学习少,年龄小等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教师的要求实质产生误解。总而言之,这类学生的性格形成是复杂的,教师只有弄清原因,才能因材施教。

教育实践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性格固执的学生常采用如下一些教育方法:

首先,对犯了错误的性格固执学生,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尽量不要和这些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选准教育时机,抓好转化。先要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真心善意,逐步消除思想上的疑虑和对立情绪。一旦时机成熟,对这类学生立即采取个别谈心的方法,时间可选在:当这类学生情绪有所好转时;或者做了好事时;或者有进步时为宜。在谈话时,要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可用感人肺腑的语言或事例。避免“顶牛”或不言语的场面出现,对他们提出的正当需要,教师要设法给予满足,特别要对他们体贴关心。比如,冬天他来了,告诉他们加些衣服,加强活动锻炼。如果他们谁生病了,教师都要过问或看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告诉他们预防疾病的常识等,要对他们动之以情。这是转化性格固执的学生的基本点。

        其次,对这类学生还须用民主的方法。教师要同学生的家长一起合作,共同用好的言行、仪表、态度来导之以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对这类学生要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先进事迹展览,听革命前辈故事。开展“小红花活动”,“学习雷锋活动”。这样持之以恒地激发他们的情志,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

对这类学生应注重观察。在平时若发现他们情绪有反常时,或者不愿跟别人一起活动时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室,或者在别人围攻时,要及时地、耐心地给以开导。比如,肯定他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正的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即很可能他被毁掉的时刻,教师要用特殊的曲折迂回的方法来袒护他,防止这类学生破罐子破摔。

       同时,对这类学生还应注重课堂教育,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同时禁止其他学生的嘲笑。如果他们在学习上一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或者,一次在劳动中表现踏实、肯干;或者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积极,教师都应及时敏感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表扬,给以鼓励,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主导作用,克服他们的固执性格。


窦文亮

A 家长应该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积极加以纠正。

   

        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孩子少,父母都特别关爱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父母、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孩子少,父母都特别关爱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外公外婆,更是宠爱有加,可谓“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导致现在的孩子大部都是非常任性,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婴儿肚子饿了便哭,尿布湿了也会哭,丝毫不懂得顾及父母。但父母忙的时候,无论孩子怎么哭,也无济于事,因为父母实在无法去照顾他,一来二去,他就会渐渐明白:"并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样,孩子的任性就会一点一点地被磨灭,而形成自己的"社会性"。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能满足孩子的很多要求,在家中,父母在子女的学业上有较高的要求,而至于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却往往会忽视,这样就使得脾气任性的孩子日渐增加。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的任性而感到头痛。有时在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常会流露出一些无奈,常会抱怨"这孩子都上中学了,还这么任性,怎样才能改掉这个怀毛病?"其实,家长应该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积极加以纠正。但父母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任性正是由于父母过分包办、溺爱而导致的。要改正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必须重新调整亲子之间相处的方法,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让孩子觉得:"有的时候,有的地方,任性是行不通的。"这是纠正任性的根本所在。

        要想让孩子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任性,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接触比自己更任性的小孩,这种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让他接触比他更任性的孩子,他就会尝到别人跟自己耍小性子的苦头,也才能明白自己原来给周围的人添了多少麻烦,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因此,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比如、自习课,我就让一些调皮鬼对班级进行管理。刚开学,学生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所以班级各方面都比较太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乖巧的学生也开始露出狐狸尾巴,早自习、二分钟预备铃、自习、午休课等,都开始不太平。于是,我“以毒攻毒”,每天我让那些捣蛋鬼来担任此项“重任”。班级里,如,曲昇弘、高远、朱宇昊等一批男孩,都榜上有名。事后,我再找那些孩子们了解他们管理班级之后的感受,他们都非常有感触,都为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行为感到后悔莫及,而且决定首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愿意在管理班级时起积极有益的帮助作用。

        在学生中间,也有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譬如,我班的邓兆昕,家庭条件特别优越,每天父母都忙于打理公司的业务,回家总已深夜,对他的各方面都很少有时间照顾,所以养成了他自傲的性格,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他往往会钻家校之间的空子,把老师与家长的联系掐断,导致学习以及行规都后退;平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总会有不少的矛盾产生,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就让他担任班委一职――值日班长,让他对班级进行管理。这样一来,他也慢慢的改掉了许多不好的言语行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好了,也得到了许多课任老师的好评,自己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与锻炼。

  其实,这里面运用了一种心理战术,即试着扮演了别人的角色之后,方才懂得他人的立场和情感。让任性的孩子品尝"被任性"的滋味,才能让他切身体会到什么是任性,任性有什么危害?这样他才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不应该在任性下去了"。年龄较大的孩子在照看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时,不仅使自己的任性无用武之地,而且还会得到客观反省自己日常行为的机会。所以不妨偶尔让自己的孩子去照看一下邻居的小孩,让他自己也体验一下任性的厉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是何意?古人经验不全是迷信
谨防教师子女教育的误区
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 父母六种态度影响孩子未来
家庭与学校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不要让孩子背负一生的阴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