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一古画,放大10倍后,意外发现8个大字,专家:原来是“他”
如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这样一幅画,它被叫做《双喜图》,曾是一个千年谜题。
《双喜图》描绘的是:在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折倒,残叶飘零,小草伏地,一片萧瑟之中,两只喜鹊扑翅鸣叫,顶风飞来。其中一只刚刚攀在树枝上,一只正向枝桠飞来。两只喜鹊目光俱向下,仿似很惊恐的样子。原来在残枝败草之中,有一只褐兔正回头向它们张望。
在《双喜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两种生命形态:一种是“双喜”紧张的动态之美,一种是野兔表现的静态柔美。画家仿佛用这一动一静囊括了世间万物存在的所有奥妙。
大图模式
这幅画作最初的时候并不叫《双喜图》,而叫《宋人双喜图》。因为这幅画作一直被认为是宋朝无名画家的作品,因为没有提拔,也没有落款。只到上个世纪,有个学者为了进一步研究此画,将画作放大10倍来进行观察,才发现画面右侧的树干上有8个小字:
嘉佑辛丑年崔白笔。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崔白。至此这幅画的名字才被改成《双喜图》。
大图模式
崔白,是北宋著名画家,字子西,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他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
他是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打破了沉寂百年的墨守成规的花鸟画风(指“黄筌画派”),自成一派,并开创了山水画新序章。同时他生平喜欢画大画,这幅《双喜图》尺寸高近2米、宽1米,这样的气魄,与画史中记载的崔白性情“疏阔”也极为一致。
大图模式
据记载,崔白起初是一位民间画师,主要靠画作来维持生活。有一次洪灾冲毁了寺庙,重修好以后当地主持邀请崔白进行作画,谁知道崔白的画作一经呈现,便引起了轰动。声音传到宋仁宗耳朵里,被免试入选进宫,成为宫廷画师,当时他已年过六十。
由于崔白的画很受宋仁宗的赏识,被升为待诏;同时,皇帝下旨,没有御旨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崔白作画。可见崔白在当时画坛地位之高,无人能及。
这幅画作除了艺术成就非常之高,具体画作微妙之处,此不细表。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这幅画作的背后,还隐含着“高深”的寓意,这也是不敢有明显落款的原因。
大图模式
这幅画作,映射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北宋年间,宋仁宗给自己的女儿福康公主赐婚给一个叫李玮的人。李玮在当时算一个暴发户,虽然有钱,但是没有文化和修养,脾气很暴躁,另外年龄也比福康公主大好多岁。两人结婚之后,公主的生活过的很不愉快。
日子长了以后,福康公主就有了外遇,这个外遇的对象还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出了这样的丑闻,宋仁宗十分的生气,下旨剥夺了公主的封号,还把这个宦官梁怀吉发配到了洛阳去扫皇陵。
大图模式
性情高傲的公主被送回宫中后,终日为情所困,慢慢地神志不清,最后不仅纵火烧皇宫,还多次自杀求死,活到33岁便离开了人世。据说这件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还多次上书批判这件事。
这幅画作中的两只喜鹊,代指的就是福康公主和那位宦官,树下的兔子代指的是李玮。
读者们, 关于“双喜图”,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记得转发收藏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古画“裁”了,就为让你看一眼细节其中奥妙
崔白画了一张《双喜图》,其实这张画里,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自小孝顺的福康公主,婚后视夫为奴、殴打婆母,女友:换我也这样
30年前,一位专家在研究宋代佚名古画时,手表在灯光下折射的光芒,
一幅无名古画竟隐藏着一个千年前的关于公主与宦官的爱情故事
【名画故事】崔白《双喜图》与北宋宫廷丑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