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临床中,如何运用五个泻心汤?

药物组成及药量的变化

善于发现

五个药方中都有人参、半夏、姜枣草,其中发现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都一样,只区分于药物剂量。

如:

生姜泻心汤:生姜用至四两,干姜一两。

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

旋覆代赭汤:生姜五两。

记忆方法

三个泻心汤:芩连生下姜枣草。

小柴胡汤:柴芩生下姜枣草。

旋覆代赭汤:旋石生下姜枣草。

条文

条文:

小柴胡汤省略。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10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讨论

南宁陈明惠师姐: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兼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病机。

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

生姜泻心汤证以夹有水饮食滞为主,故以心下痞硬、干食臭为主要表现。

甘草泻心汤证以脾胃虚弱为主,故以心下痞硬,下利急迫,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

三者病机、证候大体相似,但侧重不同,其治法均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主。

半夏泻心汤是其代表方,生姜泻心汤重在散水,甘草泻心汤重在补中和胃。

刘群(刘思妤)师姐:

患者仅有呕吐、下利、胃胀,用半夏泻心汤。除上症外,伴干噫食臭、口臭,用生姜泻心汤。伴完谷不化或者睡眠障碍,用甘草泻心汤。

如何准确应用三个泻心汤?.

第一步先判断是否有表证,若无,第二步再问进食凉物是否难受,若难受有干姜证。第三步问进食辛辣是否上火,若上火有黄连证。据此三步可以确定用泻心汤系列。

此三个泻心汤大便稀。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便干。

钦州钟邦昌师兄:

伤寒名方五种泻心汤主证都为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治疗侧重点不同,具体如下: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要治疗胃热气滞引起的心下痞,可伴有口干咽燥、舌红苔黄、面赤等症状。

附子泻心汤,主要针对胃热、心下热痞兼有阳虚,伴有畏寒、汗出、乏力等表现。

半夏泻心汤,主治胃热脾寒,心下痞满(胃部胀满不适)、口干、舌苔黄腻等,同时还可见脾虚所致呕吐、腹泻等虚寒症状。

生姜泻心汤,主治心下痞偏于胃虚,饮食停滞不化的情况,表现为心下痞满、腹泻、噫气(打嗝)较臭等。

甘草泻心汤,此种心下痞已没有邪热内结,而是脾胃之气虚弱,胃气上逆(胃气不降反而上升)结于心下导致的,所以一方面表现为胃脘部痞满明显,另一方面因脾虚而导致泄泻症状一般要重于生姜泻心汤等证。

四川王广宇师兄:

甘草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重了甘草用量。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基础是减少干姜用量,重用生姜。

提问:甘草泻心汤是用人参还是不用?

邓业斌师兄:

伤寒论里没有人参,金匮要略中有人参。

陈芳师姐提供书籍参考:

甘草泻心汤用不用人参取决于表证是否已解,表证已解加人参,表证未解不加人参。

何谓表证?

表证为太阳病也,“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通而恶寒”,所以麻黄汤、桂枝汤等解表的汤方均不用人参。

而小柴胡汤证为何用人参呢?

小柴胡汤证为半表半里也。

《金匮要略》一书中讲到治疗狐惑证的那个甘草泻心汤为何用了人参?

答案是:狐惑证没有表证,只是'状如伤寒',也就是说狐惑证是甘草泻心汤解表后治疗的证候,所以可以用人参。

这里顺便说一下狐惑证。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狐惑》:“古名狐惑近名疳,狐蚀肛阴惑唇咽”。

指的是以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我们想想,狐惑证是不是与西医的白塞氏病类似呢?

白塞氏病临床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最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此病一定是伴有心下痞硬等甘草泻心汤证的症状才能用甘草泻心汤。


编辑丨马煜文

校对丨曾静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6条)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第四十五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六)
经方-04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腹胀满
旋覆代赭汤?焦树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