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文萃 | 郑可菜:基于“策略支架”开发的论述文写作教学(上)


郑可菜

论述文写作知识众多,系统庞杂。如何一一攻破,非一日之功,一课之得。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如果总是围绕“用什么素材”“怎样开头结尾”“怎么样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等等写作技巧,而没有直抵论述文写作的关键思维品质的培养,其结果难免流于空泛和肤浅。孙绍振先生曾指出“其最大的危害就是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培养真正有思考能力、有思想的学生,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说理”,说理重在“具体分析”,具体分析重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从技巧到思维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我们在“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教”上做出努力。

(一)写什么:以“策略支架”培养理性精神

1.开发“情境支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传统作文命题曾多有“忌浅尝辄止”“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拒绝平庸”“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理想与现实)”等内容,这样“道德指令式”命题难免使学生板着面孔说教,学生难免不成为命题者“传声筒”“代言人”。无怪乎曾经一度风行写论述文模式是“堆积华美的词藻,枚举丰富多样化的事例”。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写作指向模糊的,它缺少必需的文体规范意识,学生思考空间太过囿限,学生只能尽其所能大量堆砌材料阐释其正确性,分析阐释空泛。以至出现了大量作文都从“观点”(命题者)到“观点”(写作者)的思维平面滑行。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我为命题唱颂歌、唱赞歌的“线性思维”写就的“印证式”“举证式”文章,当务之急是改变我们的命题思路。

(1)生活情境:关注生活和自我

为了扭转这种风气,走出这种只举证不说理的“顽疾式”写作模式,教学中首要避免命制诸如玄理化、空洞化的作文题,避免学生凌空蹈虚谈“道”论“德”, 让“背名言找事例式”写作思维绝无出路。命制作文题要尽可能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各种各类情境支架式命题,要求有情境、有具体的表达对象一个具体真实的读者。论述文写作注重基于表达目的、读者意识,力倡命制有具体情境设置、任务驱动的作文题,给出“真问题”,要求“真思考”,以培养理性的精神。如:

1.[跟妈妈谈]谈要不要穿秋裤。

2.[跟运营公司或出租车司机谈]出租车要不要加收返空费?

3.[普通市民]碎片化阅读好不好?

4.[跟段长谈谈]可否带手机问题。

5.[给去台湾自由行的老师]放暑假出行提建议。

6.[面向本社区居民]“穿睡衣上街”适宜吗?

7.[跟高龄妇女谈]要不要二胎宝宝

这些话题或议题涉及事实标准创设出具体的情境,给出明晰写作的对象、目的、场合等,要求学生作出理性判断,要求学生基于这些语境要素,进行“合乎语境”的论述。这种命题及其要求的说理思维,恰如叶圣陶、夏丐尊在《国文百八课》中说:“凡是文章都以读者为对象,都有读者的预想。”这样情境支架的命题重在善于挖掘日常生活的写作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断绝枚举事件以构文成篇,而注重培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品质。简单地说,就是判定学生对复杂的生活现象能不能认清真伪,寻找根由,发现联系,其写作的意义是在表达与交流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表现自我的观点。

当一个学生试图说服母亲自己不穿秋裤,若能从“我就是不想穿着秋裤!”的任性负气表达到“教室里空间小太闷热,体育活动多而穿秋裤不方便,穿秋裤突显腿粗,若露裤腿会惹同学笑话……”的各种理据呈现时,呈出的是用“原因”(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是“我持这样的观点的几大原因”可喜的说理雏形。要求的是在引导学生在尊重自我感性的基础上,有真实读者对象的基础上,观察世界、判断是非、探究问题。从生活化到考场化的转变,因为其思考、说理的路径是一样的:如何析材料、论危害、挖根源、寻出路。

(2)思辨读写:参与公共事件

任何写作都是具体语境中的语篇建构。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培养分析说理能力,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外,更要着意于培养学生关注、参与公共事务,以大语文大视野、大情怀来引导学生关注具体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提升学生开阔的、多元的视野,深度分析的具体思辨能力。教学中布置切近时事热点的具体思辨读写任务,让学生有话可说,如:

小学生为女教师撑伞事件/“中国游客泰国铲虾”/“雨伞爸爸”事件/“肾失踪”风波/塘沽口爆炸马云遭“逼捐”/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戏子婚礼与屠老诺奖遭对比/罗一笑事件/“小马云”事件/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王恩惠卖西瓜赚取学费/外卖小哥获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博士高铁“霸座”/家长自曝官职要求老师照顾孩子/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乐清男孩“走失”事件/《啥是佩奇》走红之由

 对公共事件的阅读、讨论、表达,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增提高媒介素养必由之径,也是扭转现在普遍存在“举证文”之风有效的、亟待开发论述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对公共事件的思辨读写,要求基于公共事件、公共事实、公共逻辑和公共价值的思辨性写作,以时事热点切入,关涉社会变革、道德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观念和利益冲突、现代民主与人权理念建设、群己利益等等内容。

确切地说,“思辨读写”的“读”不单是指阅读大量时评类文章,而是指运用多种媒介载体的影像、音乐、图片等资料的“跨媒介阅读”。“写”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事件始末的基础上,“贴着事件”的理性客观地表达:“给×××写建议”“运营公司拟写公告”“给新闻报道撰时事评论稿”“假设你是事件中的××,请以第一人称向公共说明事件始末”等,这类封闭式的任务驱动型写作,有具体的事件,有具体情境,有具体的对象,作品读者和写作目的是清晰明了,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追求客观、逻辑、实证,完全规避了“多空谈”“好印证”的写作路径。我们可以大胆揣测,“背名言找事例式”的写作者面对这种命题唯有束手无策的绝望和窒息。

2. 开发“问题支架”:“黄金三问”建立思辨意识

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对“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论断中寻找“证伪”的“黑天鹅”,是著名“证伪主义”思想的核心经典论断,论断的可靠性不取决被再次验证的次数,而取决于可证伪性,“证伪”往往高于“证明”。显然地,论述文写作中,面对一个“已然”的观点,一味地举例不能“证明”,只能“说明”。面对命题者所给的材料、话题、事件要用“第三只眼”冷观,寻找“黑天鹅”合理质疑,借鉴销售行业“黄金三问”,要试问“really?”(真的吗?)“why?”(为什么)“how?”(怎么办)严谨“证伪”,来进行反驳和否证,纵深开掘观点的多种可能性。

这个“黄金三问”在论述文写作时,要求写作者思考,在命题者认定的观点、所举的现象、所呈的材料外:

真的吗?有特殊的情况吗?有没有存在另一种可能?

我要不要考虑反面论点?

我这么说有什么条件和背景?

如对观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个角度的追问:

[真的吗?]“真”:一般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往往“不耕耘,没有收获”;但,不是绝对的“真”:亦有“千分耕耘,零分收获”,偶有“零分耕耘,千分收获”(诸如一夜爆红的“网红”、“拆二代”、“富二代”等)。

[为什么?]耕耘过程中,改变心态,提升思想,培养品质,收获良知等。

[怎么办?]故要更正心态“莫求收获,只问耕耘”。

[前提是什么?]“种子不是假的”(方向对的),不是拔苗助长的耕种方式(方法对。)

这样依循逻辑的推衍,才能突显写作主体向客观世界敞开和传达自己的意志、思想与情感,才能推进思维的层次,使议论有层次有张力,改“名言荟萃,名人开会”式的“印证”为“论证”或“论述”。

这不单是一种写作应试的技巧,更是一种实践能力,一种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即全面客观地看问题,明辨是非、鉴别美丑的理性辩证表达。

写作中,面对任何一个现象,我们可以设以下支架,要求学生继续追问:

我持什么观点?我为什么这样说?

事件(现象)有什么条件和背景?它发展下去会怎样?

我的观点含义是什么?不是什么?

…… 

这个问题支架尤其适用类似箴言式的作文题,诸如“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朱光潜)”“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改王尔德语)”“人们不习惯于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韩少功)”,学生写作过程往往把它当作“至理”“真理”来“印证”,但事实上,这类作文所列的某一名人的某一句格言箴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特例而言,而非“放之四海皆准”的圭臬。以这样的“问题支架”来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表达能力,在表达中突出“具体”——写的过程,就是要明辨这一句话语的背景、条件、前因、后果。

3.开发“图表支架”:考虑“异见”树说理意识

许多所谓的论述文的“摆事实”,其实质是一味地举大量的同类、同层面的素材来“印证”观点,其所谓“说理”不过是根据命题所给的论点去“自欺欺人式”、掩耳盗铃般去选择跟论点一致的材料,倾尽全力、终其全文为了证明命题者的观点“正确性”,甚至是“唯一的、正确的”论调。殊不知,为避免立意绝对化,使得说理的周全,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理性思辨的策略之一恰恰是不固守己见反而要关注反面意见,需要广纳“他言”,要尊重与自己不同意见的“论说假想敌”。

 这一点拿辩论赛的论辩来比较认知就会很清楚。但凡是辩论赛正反两方的观点一般来说是相持的,没有明显的是非对错之分,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如何用确凿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辩手站起来陈词时,其表达往往是“对方辩友,您所持的观点……然而,我方的观点却是……”。对这种陈述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思维恰是“以退为进”,充分发挥考虑“异见”,以更好地形成“己见”。

我们把这样思维方式概括为论述文写作中“对方辩友”意识,论述中有预想的“论说假想敌”,说理过程要时时关注这个“假想敌”可能有的观点,论述文写作中也要承认对方的观点的正确以强调自己观点的思辨性。当然也可以把对方的观点、证明观点的材料为“靶子”来驳论,先破后立,合乎逻辑地突出自己观点。更直观地说,论述文写作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理的反面可能是谬误,真理的反面也可能是另一个真理”。

具体来说,思辨表达,心中要有个“他”,以好懂图表的形式呈现,其可能的情况:

在论述文写作中的应用,我们可借爱德华·戴默的《好好讲道理》中谈及行文思路:

1.对问题进行解释;

2.陈述你对该问题的立场;

3.对你所持的立场进行论证;

4.对预期中的批评进行反驳;

5.问题的解决。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第4条“对预期中的批评进行反驳”改为”对预期中的不同看法认同、反驳、补全”。

论述文写作中我们可以设定“对方”是命题所给观点,一般地,以“对方说的对”“对方说的不完备”为多,我们“思考路径2”为例:

(刊于《语文教学通讯》2019.04)

郑可菜简介

郑可菜,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网络郑可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浙师大特级教师流动站导师、温州大学校外硕导、温州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学成果获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市级教学课题获一等奖5项。主编议论文课程入选浙江精品课程5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

郑可菜近年习作教研成果一览表

【课题类】

1. 2016年温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一等奖《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提升》

2. 2020年温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中论述文写作“策略支架”设计与实施》

3.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模式研究》结题  BAA110009(成员)

4. 2016年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议论文智性写作有效思维引导的实践与研究》

5. 2019年市第四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课题《议论文写作高分秘笈》(WTG02)

6. 2018年市课题一等奖《基于策略支架开发的论述文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wdzd201701)

7. 015年温大面向基础重点课题一等奖《“过程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wdzd201405)

8. 浙江省教研课题结题《“过程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9. 2012年市教学研究课题一等奖《智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WY1201006)

10. 2020省教研课题立项 G2020099《高中语文思辨性表达“策略支架”设计与实施研究》

【精品课程】

1. 2014年浙江省第四批普高推荐课程《“问诊”议论文写作》

2. 2016年浙江省第七批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公民表达》

3. 2017年浙江省第六批精品课程《论述文写作进阶》

4. 2018年浙江省第八批普高推荐选修课《论述文写作进阶》

5. 2018年浙江省第二届精品微课程《高考作文高分秘笈》

6. 2019年度省精品微课程《思维与技术》

7. 2020年度省级精品课《指向批判性思维的疫论文写作》

【发表论文】

1. 《关注思维,立意化育》,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7.10全文转载

2. 《思辨表达:心中有个“他”》,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8.3全文转载

3. 《全面审视问题,理性表达观点》,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8.09全文转载

4. 《公共事件情境化专题写作》,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9.11全文转载

5.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任务群教学设计》,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9.09全文转载

6. 《社会现象类作文思辨表达的具体策略》,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10全文转载

7. 《思辨写作策略与教学支架创设》,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11全文转载

8. 《时代文化下的潇洒踱步——2018年浙江卷作文题评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09

9. 《基于“策略支架”的论述文写作教学(上)》,《语文教学通讯》2019.04

10. 《基于“策略支架”的论述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学通讯》2019.05

11. 《基于“策略支架”的论述文写作教学(下)》,《语文教学通讯》2019.06

12. 《谈“情境化”写作任务设计》,《教学月刊》2019.09

13. 《妙手着已文,铁肩担道义——2019年浙江卷作文题评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0

14.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疫情写作课程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03

15. 《思辨审题:追寻逻辑起点》,《语文教学通讯》2020.04

16. 《社会现象类作文思辨表达的具体策略》,《语文学习》2020.03

17. 《左右互搏:思辨性表达》,《语文学习》2020.01

18. 《思辨写作策略与教学支架创设》,《语文建设》2020.06

19. 《思维的深刻性:再多走一步》,《语文教学通讯》2021.1

20. 《“名言类”议论文层进式结构的策略支架》,《语文学习》2021.3

21. 《问题解决:“勇为”更要“智为”》,《新作文》2021.05

22. 《新高考》专栏1:《举例论证要“去小我”》2021.05

23. 《新高考》专栏2:《举例论证“剪裁”有法》2021.06

24. 《新高考》专栏3:《举例论证“四化”》2021.07

【主持“省培”项目】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省培”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命题已到“拐点”
李煜晖 | 说理与思辨:议论性文章写作教学价值与内容新探
中学语文教坛的三大“天问”
2019年嘉兴市中考作文试题评析
众家说语文| 陈兴才:人生之大事,教育之担当
周一贯:当儿童习作皈依真实的“生命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