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朴实绝巧,为人厚道(第十九章)

  

【原文分析】:

本章中心思想就是一个:“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就是说,做人要老实本分,少些非分之想。

【现实意义】:

本章解读首先要讲清楚“圣智、仁义、巧利”在老子眼里为什么不好?

老子最崇拜的是像尧舜一样的圣人。圣人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三十多次。老子极力主张圣人之治,为人处事要以圣人为榜样。

本章的“圣”与众不同,不是指人格高尚最有智慧的圣人,而是与“智”意思相近。“圣智”还可以组成一个词,意为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单个“圣”字,《说文》解为:“圣,通也。”也有精通、刁钻、敏锐、迅速之意。“智”字在这里也不是常用的“智慧”之意,而是指“智巧”,机谋巧诈之意。老子喜欢朴素,喜欢老实本分的人,讨厌自以为是,爱耍小聪明的人。

老子不主张“仁义”,这是儒、道两家分歧的焦点。老子认为治理天下必须遵从圣人之道,实行无为而治,讲仁、义、礼是没用的,太虚伪。第三十八章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仁义是在道德之后的,不要讲仁义,只有恢复道德才有用。

“巧利”老子就更讨厌了。所以,老子郑重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本章很明显地是在劝说。他在劝说谁呢?老子不好谏言天子,只能劝说侯王。他说,作为领导者,应杜绝“圣”抛弃“智”,对人民会有百倍的好处。为什么?老子在后面第六十五章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就是说,刁民为什么难统治,难管理,是因为这些刁民智巧太多,大法不犯小事不断,叫你拿他没办法。如果侯王这类的统治者“以智治国”,愚弄百姓,也不制止民间投机取巧行为,必然导致君臣相欺,民众相残,家族相斗,国家相争,那就是祸国殃民了,这样的君王就是危害人民的国贼。所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也就是“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国家不乱是统治者的福分也是人民的福祉,而且人民的福利会强过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杜绝“仁”抛弃“义”,人民就会恢复孝慈。老子认为“仁义”是虚伪的,“孝慈”是实在的。但老子也不完全反对“仁”,赞成“仁爱”否定“仁政”,因为,慈也有仁爱、和善之意。孝是对前辈、老人和父母的尊敬和赡养。孝敬对上,慈爱对下,也就是尊老爱幼。“义”老子是反对的。义往往跟勇联系在一起,如义无反顾,见义勇为。特别是江湖义气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从来就没有好结果。老子认为没有必要提倡仁义,尊道贵德,人们自然恢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杜绝巧,抛弃利,盗贼也就没有了。盗贼就是凭借自己的智巧和绝技窃取他人的财物(利益)。社会上没有了智巧和绝技,大家都不贪图利益,盗贼也就没有办法,无利可图,自然消失。

老子一直崇拜圣人,为何要绝圣”呢?高亨《老子正诂》作了回答:“《老子》书称圣人者凡三十许处,皆视为至高之人而无诋訾之语,此乃云绝圣者,非自相矛盾也。”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三十多处提到圣人,没有说圣人半句不是,这里讲的“绝圣”不是自相矛盾。因为,圣在这里不是指圣人,而是指圣的本义——通,且意指博通精深。

附: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新译】:

作为领导者,应该以民为本,杜绝机巧弄权,对人民会有百倍的好处;尊道贵德,杜绝假仁假义,人民会自然恢复孝慈。清心寡欲,杜绝唯利是图,盗贼也就没有了。

仅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方面作为制定教化人民的法制条文,还是不能够治理好天下。所以,要让人民内心有所归属,那就是:保持朴素,少些私心杂念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别学那些(圣智、仁义、巧利)投机取巧的学问,老实本分才能无忧无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见素抱朴
第十九章:四绝之谜
《道德经》第19章
什么是东方绝学
老子智慧:做平常事 要对得起天理良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