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天道无亲,善有善报(第七十九章)

196.《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天道无亲,善有善报(第七十九章)

【原文分析】:

本章文理不通,逻辑不顺。聊聊四十个字,从“怨”说到“契”,从“契”说到“道”,上下文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说明老子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心情不好,或者是后人编辑错误。

【现实意义】: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没有亲情,但又总是与善良的人在一起。这句字面上这样翻译,没有错。但是,天道既然无亲,又怎么“常与善人”呢?这不矛盾吗?先看古今学者的解释。

河上公章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则与司契者也。”说与“司契”的意思相同。

余秋雨翻译:“天道无亲,常向善人。”他只改了一个字,“与”变成了“向”。

南怀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老子的名言,天道很公平,只要有德有善,自然得感应,菩萨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司马迁表示怀疑,说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被饿死呢?司马迁就是那么幽默!

陈鼓应今译:“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经常和善人一起。”并引述:“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并不是说有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帮助善人,而是指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为的结果。”说的是因果报应。

刘笑敢引论:“'天道无亲’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原则。……既然承认道德的可能的积极作用,那么在理论上就要承认遵守道德的人,即'善人’的行为应该得到承认和保障,这就是提出天道'常与善人’在理论上的必要性。”他认为现实社会起码在理论上要强调保护善人。

其实,“天道无亲”与“天地不仁”是一个意思。天道是无私的、公正的、大同的,为什么又“常与善人”呢?“常与善人”不是又偏心了吗?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写到《伯夷列传》时,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更是大惑不解,大意是:伯夷、叔齐是仁德廉洁的榜样却“饿死于首阳山”;孔子弟子七十,最好学善良的颜回却穷困潦倒短命而死;凶狠残暴的盗跖,“横行天下,竟以寿终”。就是近代,那些为非作歹品行不端的人却能世代高官厚禄终身享乐;而谨小慎微秉持正义的人却常遭飞来横祸。最后感慨:“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我真是大惑不解,那所谓的天道,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老子在这里还是借天道之名,主张人们学好而不是学坏。如果人人学坏,那天下不是更坏了?这话看起来矛盾,其实老子就是要劝大家与人为善。 “天道无亲”这是事实,“常与善人”是美好愿望。总不能到处宣传“天道无亲,常与恶人”吧?这是意识形态的导向问题。

附: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新译】:

用调和的办法化解深重的积怨,必然还会留下怨恨。这岂能是善良的行为?

所以,圣人保存好借据而不向人讨债。有德之人保存借据不追债;无德之人却是逐利而逼债。

天道没有亲情,但又总是与善良的人在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九章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阅读笔记 道德经 79-81章(完结) 圣人不积 大道无心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南怀瑾: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秘诀是什么?
天道无亲唯正道——老子智慧【1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