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遗忘的战争,宗族械斗2000年

01

光绪八年(1882年)五月初八,广东新会。

陈、林两姓结怨已久,碍于官府禁令,一直没有火并。

某一天,一个赌博摊点,热闹非凡。

玩着玩着,砰的一声,把大家伙都给吓趴下了。

原来是,陈大和林二发生了口角,林二就一枪放倒了陈大。

林二的枪法不咋滴,没打中要害。

虽然陈大保住了一条小命,但这一枪,彻底引爆了两家家仇。

林二恶人先告状,跑到宗族长辈面前,添油加醋地说姓陈的欺负他。

林姓宗族抄家伙上就去找陈姓宗族。

那时,广东地区匪患严重,各村都有民团组织,还配了枪。

这一开仗,真要死人的。

结果,林姓寡不敌众,被杀55人。

陈姓家族也有3人领了盒饭。

02

很快,新会县令彭君谷得知了消息,头都大了。

自他上任以来,陈林两家就没消停过,他不想管。

可出了这么大乱子,不能坐视不理。

彭君谷当机立断,派兵前往镇压。

接下来该怎么处理?

法不责众,彭君谷根本没法秉公办理。

最终,彭君谷决定,死者为大,谁死的人多,谁有理。

得,陈姓宗族,你们赔吧,一条命赔200两银子。

陈家人不服,明明是姓林的先挑事,凭什么让我们赔?

林家人也不服,我们死了这么多人,赔点银子就完了?做梦!

在官府强硬镇压下,两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这事不可能算完。

两家人冲突更是不断。

官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人命,随便怎么闹。

官府的不作为,无疑让两家仇越结越深,迟早得爆发一场更猛烈的械斗......

03

1916年,林家宗族打算拆掉沙塘圩,陈家坚决反对。

两家发生了肢体冲突。

4月2日,林姓宗族再次进攻陈姓家族。

这次,林姓宗族吸取了教训,有备而来,花重金雇佣了县兵。

当场打死陈姓近百人。

第二天,林姓宗族得势不饶人,又花钱联络了其他七姓宗族,组成八姓联盟,向陈姓宗族疯狂进攻。

不分男女老幼,赶尽杀绝。

石咀、天湖乡、锦江等地的陈家人,死伤惨重,灭门无数,元气大伤。

联军走后,林姓宗族并没有善罢甘休,继续进攻,双方械斗一直持续到8月底。

04

为啥这次闹得这么大?

因为新会县长宾毅比彭君谷还黑——

械斗开始时,宾毅非但没有派兵镇压,反而派兵帮助林姓宗族。

因为他他借机发财,收取了林姓宗族的贿赂。

等林家油水被榨得差不多了,宾毅翻脸不认人,出兵镇压。

林姓宗族急眼了,和官兵打了起来。

最终,在这场械斗中,陈姓宗族死亡427人,各村被毁店铺房屋12000余间;

而林姓家族也不好不到哪去,死亡412人,被毁房屋8000余间,其余伤者不计其数。

林陈两家斗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

最后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两面三刀的宾毅。

他不仅平息陈林宗族的械斗,添了一笔政绩,而且赚得盆满钵满。

宾毅还不知足,揪着械斗的辫子,不断地敲诈勒索林姓宗族。

官府玩黑的,谁顶得住?

林姓宗族被迫背井离乡,徙居各地。

05

其实,宗族械斗问题,由来已久。

上古时期,中国氏族社会形成了父系家长制。

那时候,人们活动范围小,结群而作,结群而息,一个或少数几个宗族聚居在一起,基本上形成了一姓一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随着人社会活动范围增广,对社会资源争夺加剧,逐渐出现了宗族与宗族之间的争斗。

从夏朝开始,社会确立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父子君臣成为基本社会秩序的宗法制。

最终到西周时期,宗法制逐渐完善,宗法制下的中国,由世卿世禄的贵族垄断社会资源,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宗族社会资源的需求平衡是保持宗法制的根基。

进入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逐渐崩溃,社会制度遭遇重大变局,土地国有变为土地私有,出现了新兴地主。

新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必然导致新的动乱。

春秋时期,上层社会诸侯、卿大夫斗了个不亦乐乎,下层社会的宗族也不消停。

此时,以法家为代表的改革家开始打破贵族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全部纳入政府及君王的手中,分配给民众。

社会资源的大分配,加剧了对社会资源的争夺,国家层面,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层面,私斗严重。

以秦国为例——

老秦人性格火爆,一言不合就开干。

秦国当时大概有100万人口,却出现了参与人数达2万人的大规模私斗。

最后,秦国调动军队才勉强压了下来,这无疑不利于国家统治。

商鞅变法时,就严厉打击私斗。

商鞅曾一次性将700个私斗囚犯,斩首示众,震慑全国。

商鞅明确下令,“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谁TM敢私斗,刑法伺候。

法家的铁血统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斗,却没能解决私斗的根本原因——社会资源的争夺。

06

汉朝建立后,更温和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家国理念,宗族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汉朝以来,尤其是北魏时期实行均田制(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口分给小农耕作,均田制本质上是土地国有制,农民只有使用权)后,中国社会基本是以世族为主构成上层社会,以均田制下的平民构成下层社会,形成世族宗族主导与平民宗族并行的二元体制。

唐朝以后,世族宗族逐渐衰落,此时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化加剧,均田制下的平民宗族发生分化,逐步形成新兴庶族地主阶层。

这种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的变化,引发了社会阶层重构与制度重建。

农民百姓失去均田制保障,一旦碰上天灾人祸,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只能寄希望于传统宗族制度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这样一来,他们对宗族依赖性更强了。

到了宋朝,宋朝士大夫开始建构儒家理想中的亲亲宗法社会,重新确立了宗法制的权威,重塑宗族等级秩序,推动传统世族宗族社会向庶族宗族社会的转变,奠定了近八百年的社会治理基本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重塑家谱,强化家规族法,明确家族内部关系,规范宗族内部的秩序与管理,对内敬宗收族,对外凝聚家族力量。

宗族的凝聚性和排他性大大加强。

一旦有外来人口迁徙,本地宗族和外地宗族非常容易产生冲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客之争就是这么来的。

更绝的是,宋朝一方面扶持宗族,另一方面又坚决打击地方大宗族。

在大宋,绝对不容许像唐朝那样的世家大族的出现。

哪个大家族敢冒头,掂量点后果。

比如,宋朝江西有个义门陈氏,200多年都不分家,成为一个3900余人、田庄300多所的庞然大物。

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大宋王朝坐不住了,强迫陈氏分家,最终分成了292支,分布全国各地。

(江西老表就是因为陈氏分家而叫开的)

没有了豪门大族,各地方宗族实力差距明显缩小,谁也不能强压谁,打起架来,谁也不虚。

三管齐下,虽然天下整体稳定,宋朝之前那种大动乱明显减少,但也不可避免地就引发了宗族械斗问题。

到了明清时期,宗族械斗达到历史巅峰,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宗族械斗。

朝廷再三严令禁止,都无法阻止。

这种大规模宗族械斗,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

比如,1980年到1988年,广东湛江发生了1912起,30多万人次参与;

1989年8月,湖南嘉禾县就爆发了大规模宗族械斗,有3000多人参与,造成4人死亡,35人受伤,经济损失近百万。

听说最近的一次,是江西余干2015年发生了一起。

说白了,宗族械斗就是以宗族“作战”单位对社会资源的一种争夺,两大要素就是宗族+资源争夺。

时至今日,中国人富裕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大规模宗族械斗也就基本没有了。

07

说了这么多,来个最有意义的宗族械斗。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奉命剿灭倭寇的戚继光在路过浙江义乌,亲眼目睹了一起宗族械斗。

这次宗族械斗,从六月打到十月,参与人数3万人,死伤2500人。

这帮农民爆发的战斗力,让戚继光眼前一亮,你们打什么架,有这力气跟我去打倭寇啊。

于是,戚继光招收义乌兵,组建成了戚家军的班底,把倭寇杀得屁滚尿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苍南农村宗族械斗问题
建国前广东“陈、林宗族”械斗:雇佣军人助战,村民死亡800多人
历年苍南县宗族械斗:一场宗族血缘与利益的较量
宗族械斗的模式和规则(以苍南为例)
【魏治勋:图腾制度对中国宗法秩序的塑造与影响】
江西之斯巴达:民国时期江西的宗族械斗有多惨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