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晓雷《伤寒杂病论》“和”的具体含义探析


《经方》杂志

第20160708期

作者/张晓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下面笔者将《伤寒杂病论》具体含义进行探析。其中《伤寒论》出现和字111次,《金匮要略》出现63次,共174次。

1、 顺应、相合、相对、相应、符合、相类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此处所论属于寸关尺脉的相对应,虽然或有力或无力或症状比较明显,但是阴阳相对调和,因此,有自愈的趋势,即使有病也比较容易治疗。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如果节气应至不至或者不应至而至,均为时气不相应,病多由生,时气不和多邪气外袭,应当早治。

2、 调节(治理、治疗)使之和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太阳表证发汗后,如果恶寒去,发热不去,为表邪散内热生,应以调胃承气汤清泄热邪则阳明之“胃家”和而愈。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处主要论述饮病,饮者水之聚,属于阳气不能输转津液,应当温补阳气,使正气复、邪气去。

3 、正常、无病、舒适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脉紧而出现吐利为寒邪内入,如果吐利止,则紧脉消失后属于寒邪去人自安;如果出现脉迟(也可以是无力,总之属于阳虚),不欲食为中焦阳气虚衰,如果饮食正常,为中焦阳气恢复,疾病将愈;中焦阳虚,六七日以后如果脉渐有力为阳气来复,烦或躁均为阳气来复之表现,疾病将愈;此处“脉和”与前句之“手足三部脉皆至”相同,烦、目重睑内际黄与大烦躁扰相同,均为阳气来复。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此处的和与不和意思相同,均是指脉是否从容和缓的正常无异常而言。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第四》:“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此处和有两层意思:无病(不虚、无邪),无不适。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伤寒十三日,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结胸之证表现为:项强、腹中结痛不可触按,属于湿热之邪胶结于内,应予大陷胸丸泻下相互胶结之湿热则项强、腹中结痛自然缓解甚至消失。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如果已经出较多汗,再次发汗必然损伤阳气与阴液,出现亡阳、亡阴、或阴阳皆脱,而出现谵语,如果脉短(概指虚脉)为正气虚脱,如果阴阳渐复,脉渐有力,则病可渐愈。“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处睛不和与目中不了了相同,视力不佳与眼睛不适。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五脏气血充足而调畅,则人体健康无病、无不适。

4 、充足而调畅、通畅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若经或汗或吐或下或失血后,必然精血受损,脉当无力,如果阴阳渐恢复,充足而调畅则可以不出汗、不战汗而病愈。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此处是指如果阴阳(气血)充足而相互调和则脉滑。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脉从容和缓说明卫气不亢进、无表邪,荣气不虚。

5 、柔和、缓和、不刚烈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春温而不热,属于柔和之气。

6、 配合、混合、一起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将五苓散捣成散剂,用白开水冲服。

7 、与某某相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伤寒十三日,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这里的两个和字含义相反,如果小便多、大便硬为邪热内盛,但是如果大小便均较多则属于阳气不足,此处脉和为脉非实脉而是虚脉,因此之前使用泻下之方为误治;如果未用泻下之药而大便多属于阳气不足,脉当无力,如果脉有力则属于邪气内盛之热结旁流,此处和为与无力之脉相反,此两处和字虽然实际含义不同,但均有与之前相反的意思。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和的含义主要包括:顺应、相合、相对、相应、符合、相类;调节(治理、治疗)使之和;正常、无病、舒适;充足而调畅、通畅;柔和、缓和、不刚烈;配合、混合、一起;与某某相反。

与《黄帝内经》相比,《伤寒杂病论》主要论述病机与治疗的临床方面;《皇帝内经》主要论述天人相应与病机的哲学方面。

《经方》杂志期待您的持续关

注及原创投稿~

jingfangzazhi@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伤寒论条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 经方伤寒论网
伤寒论(卷一至卷六)
炙甘草汤
《伤寒论》中寒热与八纲辨证中寒热的区别(二):《伤寒论》中寒热的含义,寒热在《伤寒论》中指的是人
徐汝奇先生脉学精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