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读书

比如我以前选书时总有一些偏见,还有文人相轻的心理,于是在看到别人读一些貌似没品位的书时,就不自觉地产生一丝轻蔑和优越感。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在深圳图书馆里看到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坐在馆内的石阶上读一本《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这种鸡汤书我是一定看不进去的,他却看得津津有味。我当时脸上绝对没有丝毫的鄙夷之色,反而感动了起来,我不知道将来的他是什么样子,但至少在他捧起书本认真阅读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泛起阵阵波澜,似乎找到了在这座城市奋斗下去的力量

在一个诱惑如此多的社会里,还有人抵制住诱惑,尤其在身边人整日泡吧、K歌时,他们却把书本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实属难得。所以当你看到别人在看安意如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不能因为自己刚读了宇文所安的《迷楼》,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要因为自己看了 GEB(即《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就看起不起那些拿着《追时间的人》不放的伙伴。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有什么好的读书社群或者圈子推荐,是那种既可以认识很多牛人,又容易打造个人品牌的圈子。我说没有,我不想再加入任何圈子或社群,也不想标榜自己是哪个圈子的人,甚至慢慢淡出所有的圈子,只想一心去打磨自己。不止这位书友,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通过社群去读书,效率很低,尤其是共读,一群人在一起看起来很热闹,也容易让人心生满足感,实际上却影响读书,只有那些不想正经读书的人才想去混圈子,表面上看像一个热心的读书人,实则想着如何扩大人脉,或者泡妞。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习惯青灯黄卷的状态,在能见度极低的路上一个人前行。这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不能让自己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变成了人声鼎沸的广场,否则一定读不进几页书。你也可以动脑想一想,有多少个所谓的大牛是每天混社群混出来的?他们都是私下努力,自认为有点本事了才敢出来秀,而这时候他们已经有秀的本钱了。

我的目的却不一样,我只想读书,写几行自己喜欢的文字,无它。说到写作,我喜欢把它和读书联系起来,就如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叫《下笨功夫》,说到的无非是输出倒逼输入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看的书不多,输入不够,于是就想多看书,多看书没有错,可只读不写,读书效率会非常低,也少了很多快感。

倘若你觉得写长文太费力,那么可以从读书卡片写起,当作最小输出。一提到写卡片,不少小伙伴都说自己很久没写了,说得轻描淡写,以至于让人觉得不写卡片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这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写卡片的作用,或者不喜欢写。我没有夸大写读书卡片的作用,因为不写读书卡片却把书读得烂透的大有人在,不过钱種书如果不写一万多张读书卡片,就写不出《管锥编》。

而只写读书卡片也不行,还要懂得把现成的卡片拼接成为文章或者作品,就如以下这张图(源自 ishanshan.im):

从图上看到卡片处于第一层级。它既可看作读书卡片,也可以是日常收集素材的写作卡片,主要用于原始资料的积累。我的读书卡片写法参考的是阳志平为开智部落写的卡片大法(查看文末的「阅读原文」),主要分为名人卡、术语卡、反常识卡、金句卡、行动卡、技巧卡和任意卡。

第二层级是文件。这时可以把同一主体或同一本书的所有卡片集中起来,变为更高一级的文件,我在这里理解为文章。比如我从每天撰写的卡片中抽取一张扩展为短文,比卡片本身的内容丰富即可,当作多了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到了周末再把一周来的打卡内容拼接为文章。如有拼接文章的想法,在写打卡内容时就要保持主题的前后一致,最好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内容。

第三层级是作品。比如写了一年的读书卡片和文章之后,就可以把同一类型的文章合集为书本,也可以先以电子书的形式发布到 GitBook 或豆瓣网。

再说回读书。我们发现身边不少人都喜欢去追求某个人的书单,当对方推荐某一本书时都迫不及待去买,倘若不买心里就不舒服,好像自己落后别人一大截似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很多「他们都说好的书」不一定适合自己,就如有句话叫做「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许多人买书并不一定读,只是寻求某种安全感罢了,即使真的花时间去读,也不一定合自己胃口,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把自己的读书方向带偏了。比如说这个月你没有读那本书的打算,却因为某个人推荐了,你就买来读,好像读完之后你才有资格跟所谓的同类交流一样,到头来你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此盲从读书,还不如不读。

不过我们每个人倒是可以建立自己的私人书单。如果你一年读了五十本书,可以从中选出两三本加入到私人书单里,到你六七十岁时就有近一百本书了,这些书是你几十年来精心挑选出来的 。就算你平时找不到书读,随便从里面抽出一本来,也会常读常新,而不会浪费时间。很多人觉得这么做非常简单,但是能够做到的毕竟是极少数,你可以试着到大学里随便问一个五十岁以上的教授或副教授,让他当场列出 50 本以上的私人书单,他不一定列得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除了阅读一般的通俗读物之外,你也可以经常阅读论文,每天一篇即可。因为一篇论文的字数在一万字左右,作者必须在这么短的文章里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论据,文字也更简洁,信息密度反而更大,当你读完一篇论文时,你会感觉比读同样字数的通俗读物累,非常烧脑,这会在无形中提高了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读一篇论文时,你尽量要读完,读不懂再读一遍,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集中,思想一开小差就得重读一遍。

谢谢大家!

ChangeLog

  • 20181217    初稿

  • 个人博客会陆续补充和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读书,读好书,书单推荐!
绳系:这个有价值的早起圈子,一般人不会告诉你
爱与生命,加油中国 | 免费月主题书单
知识卡片 | 14张图卡教你《最高学以致用法》 (下篇)
第10篇|推荐一个优质的圈子给你
3月总结 || 你要写忙,就不能只写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