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例近四十年社交恐惧症案例的康复方法解析

今天讲解一例,近40年的社交恐惧症,治疗到康复的过程。这是我以前的一个案例,他从大概十几岁学生时代,因为他比较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再加上有自卑情结。因为曾遇到学业上、婚恋方面的一些打击,然后就是社交恐惧症形成。

他当初的症状表现,后来这么多年也泛化了。就是目光方面,比较复杂,不敢看人呀,目光方面觉得自己有问题。还有因为他紧张,导致表情方面有表情恐惧,羞怯感。最终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泛化成当众写字手抖,在众目睽睽之下,去一些严肃的场合,汇报工作,或者演讲什么之类的,都非常紧张。

他一直为此非常苦恼,去住了两次院,到三甲医院找了一些专家教授,吃了各种药。因为长期解决不了,持续的压力,造成失眠,又吃了大量的安眠药。最终他非常痛苦,又有了焦虑,演变成焦虑症,一些强迫行为,还有满脑子整天乱七八糟的,一些强迫观念。最后,他甚至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森田疗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反正能找到的方法都用了,结果他感觉到有些效果,但还不明显。因为他是完美主义,在生活各个方面,很痛苦,全方位影响。再加上在生活事件当中,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多层打击之下呢,他去做了脑部的微创手术,做了手术也没有好,还是一直这样。

他的求治经历比较坎坷,他开始接触了佛教,后来感觉不行,然后又受了洗,信奉了基督教,感觉到有些安心。但是症状呢,好像改善不大。因为他做事比较认真,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因为他们宣教,包括圣经上的,要完全按照经文来约束自己。因为他极端的约束,又造成宗教上的困惑。他觉得自己很努力。

具体因为我们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不提及对方的性别,包括各种具体的,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因为他本人,我们有一些资料,所以说,我们就简单的,仅从症状方面来描述。他宗教的偏差,有很多种,给他造成了一些困扰。其实像这种类型的案例呢,这么多年,我接触过还不止一例,有好多。因为极端理解,所以也对自己,造成了个人的困扰,也是比较常见。

最终用我们的,这样一整套系统的心理学方法,帮助他慢慢的,一点点的走向蜕变,直到他康复。当然这个案例呢,也花了不少时间,他也成长的很好,最终跟踪随访,问题都得以比较好的处理,他自己也理解的比较到位。那这个案例,他为什么能得以康复?我有一些总结,一些心得,供大家做参考。

我们一开始,给他做了系统的心理大清理。他种种的冲突、现象背后,有很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这样几方面,一个是信念和认知系统的偏差,极端完美主义,或者一些理念偏差。我们一层层的,协助他找到根源。从认知上,给他化解了,很多问题背后的偏差,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协助他处理生活,及个人成长,也是很重要的。他的能量后来就慢慢的,投入到了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成长。这样的话,就不会整天把能量投入到,对症状的推动上面。当然个人成长,是要在化解内在的冲突,内在的执着,内在放不下的纠结,要一边生活,一边给他化解的,这两个是同步进行的。还有他生活事件的处理,他就得以,在行动当中获得自信。他内在的自卑情结,还有过度的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比如后天养成了一种胆小、极端谨慎,种种的偏差,都是在行动当中,在做事当中,协助他一点点的修正。因为他的情况很多年吧,具体还有很多细节,也不再一一描述。反正就是经过这种漫长的成长过程,然后一点点的,把主要的偏差,全部给他修正,反复的正面的强化,当他自己心里面,内化成自己的潜意识里面的改变,这样的话,他就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放松。那么外在的症状,自然也就恢复到正常范围。

当然对社交恐惧症的这种成长,还指导他做了一些,社交方面的突破。以及对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给他上了好多堂课。他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很多错误的做法,所以引起他的一些人际困扰,这也阻碍了他的康复。总归,他的问题是比较典型。然后又修正了他宗教的一些偏差。因为他这个宗教的偏差,来源于一些方面,一方面是完美主义的偏差。我们说宗教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你理解错误,或者你极端理解,完全按照经文或是断章取义。那么就容易形成一种,极端主义的偏差。他典型的表现,就是他完全按照经文要求自己,自己又做不到,按照经文,又要求别人。然后搞的就是,对别人苛刻。这样的话,自己累,别人也累。所以人际关系也很糟。他认为,别人都想远离他,所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偏差。还有些常见偏差,就是容易把经文上那么一段,然后本身是有相应的适应,他推广于全部,那就没办法,灵活运用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生活中的事件。比如他看到,上面有说人,他的理解就是,讲人的嫉妒、愤怒是不好的,这就是一种以偏概全。那么他极端要求的话,是很痛苦的,因为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嫉妒、愤怒。他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允许有,所以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我们中国人讲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当他用这种极端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自己又做不到,同时又要求别人,就造成了自己,内在的疲劳和痛苦,同时又造成别人的痛苦,人际关系的痛苦。以至于到后来,实际的成长也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就是,整个人有段时间,活在教条里面,整天执着于教条,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终归就是觉得累,觉得痛苦,各方面都不顺。他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总之,偏差还有好多种,就不一一列举。最终随着时间推移,他就好起来了,内心比较舒服了。

这样一例典型的案例,后来他在各方面都理顺了,过的越来越开心,慢慢的药品也完全停掉了。他在社交方面的一些突破,指引他做了一些社交方面的训练。从认知行为主义的理解上来讲,做了一些脱敏暴露,在科学指导下的一些突破。然后每次在良性体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实际的体验,而不再是一种理论改造,是在实践成长当中体验。那是他在理论,纯认知疗法,所没有办法达到的效果。

总之,他这个案例,还有很多方面,经过综合系统的化解,最终得以康复。今天就讲这样一例,典型的社交恐怖症,焦虑症失眠,演变成强迫,这样的一个案例吧,仅供大家作参考。我们后面陆续还会,再讲解一些典型的,各方面案例,供大家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岁,我杀死了自己……
社交恐惧症案例
在你眼中,社交的恐惧,都源自于哪些方面?
社交恐惧症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职场社交恐惧症:这位患者,你还能抢救一下!|职场攻心计
笑脑心理咨询中心钟庆芳老师文章 :强迫症社交恐怖症选择最好心理治疗师的指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