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癌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记者 喜月霞

  李中玉教授将于10月13日(周日)上午9点半~11点在济华中医馆举行专题研讨会和义诊,面对面解答病友的疑惑。

  

  

  

  预约电话:

  0371—60608080

  李教授电话:

  13643823316

  李中玉,男,63岁,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疑难乳腺病专家会诊中心主任,河南省饮食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著名“张八卦外科”第六代掌门人,济华中医馆特邀会诊专家。擅长运用中医中药传统疗法诊治各种疮疡、皮肤病、周围血管病,乳腺疾病,尤其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结节、乳腺肿瘤等疑难杂症有深入的研究。

  李中玉教授说,从医这么多年,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乳腺癌患者一经发现已到中晚期。“之前专门统计过:从门诊中查出的乳腺癌患者中,75%以上都属于中晚期,早期病例不足25%。患者无奈切除乳房后,在随后化疗、放疗的过程中,呕吐难进食、脱发失容颜,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不少人受尽了罪,却依旧保不了命。”

  李中玉教授说,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对于晚期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乳腺癌手术后的放疗、化疗很有必要,但有很多病人难以承受术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这就需要中西医结合,通过活补气血,调理阴阳,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激发自身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药物毒性,增加疗效;同时增强抗病能力,预防乳癌术后的复发转移。中药还可抑制晚期肿瘤的生长,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专家说:治疗乳腺癌讲究“一人一方”

  李中玉教授说,乳腺癌不是个“现代病”,古代医书上就有相关论证。

  明朝的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写道:“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痛疼,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痛疼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

  “乳岩”,就是现代医学的“乳腺癌”。因为摸着乳房中的肿块坚硬如石,凹凸不平,形如岩穴,所以叫“乳岩”。

  很多做过乳癌手术、放疗、化疗的病人为了恢复体质,预防复发,希望李教授给以中药调理。

  李中玉教授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一人一方,乳腺癌的治疗也是如此。他给记者讲了几个病例。

  病例1:

  一侧乳房发现肿瘤,

  切除后对侧乳房又复发

  患者陈某,67岁。2002年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随即做了“乳腺癌根治术”。2004年年底,确诊右侧乳房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患者有心脏病,无法承受二次手术,医生只好局部放、化疗。

  “她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卧床不起多天了,滴水不进,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李中玉教授说。患者渴望立即用中医调理。搭脉后,李中玉教授决定为她开些补气养血、调理阴阳的药物。

  “用的方剂是‘归脾汤’和‘人参养荣汤’加减。‘归脾汤’始于宋代,是后世医者倍加推崇的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代表方剂。我把原方中用于宁心安神的远志、酸枣仁去掉,换上了熟地、阿胶、麦冬、五味子,目的是补精血、滋阴液、敛阴气、安心神。之所以用丹参,一则活血祛淤,消散乳房局部手术后的肿块;二则补血安神。”调理一个月后,陈某的饭量恢复正常,也能睡个安生觉了,甚至能帮家人干些家务活。

  复诊时,李中玉教授摸着她的乳房肿块变软变小,又改换药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薏苡仁30克、茯苓10克、山甲3克、山慈菇10克、全蝎10克、蜂房6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两日一剂,水煎服。

  “这个方剂旨在扶正祛邪,只有自身强了,才能御敌于千里之外。”李中玉说。

  两个月后,停止一切汤药。李中玉教授为她调配了经验方“复原膏”和“消岩丸”中成药,间断服药1年,至今乳腺癌没有再复发转移。

  病例2:

  晚期乳腺癌保守治疗

  赵某,72岁,2001年6月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后来逐渐增大,并时不时感到刺痛,同时伴有乳头溢液。在医院确定为晚期乳腺癌,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患者本人及家属均不同意手术,坚持保守治疗。遂于2001年11月找到李中玉教授就诊。

  “原则上,对于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如果发现较早、肿块较小、无远处转移,还是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反之,就不是手术的适应证。按以往经验推断:老年人的代谢功能比较弱,肿瘤细胞的分化生长也相对较慢,即使不做任何治疗,病情的发展也比年轻人慢。如果再给予中西药治疗,带瘤生存,并不罕见。权衡再三,我同意对她治疗。”李中玉教授说。

  开的药是中成药,叫“消岩丸”,同时内服三苯氧胺。连服3个月,肿块明显减小,疼痛也减轻了。随后,李教授又改开中成药“凋瘤丸”和复原膏,继续内服三苯氧胺。3个月后,再改服“消岩丸”,如此相互调换应用。

  李中玉教授说,“消岩丸”是专门为痰血凝结形成的肿块而调制的中成药。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根源在于肝气郁结、痰血凝滞。药丸中含有三棱、莪术、山慈菇,入经肝脾,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瓜蒌仁、陈皮,疏肝健脾,理气化痰,解郁散结;当归、赤芍,破淤散结;山甲、壁虎、蟹壳,穿通经络,导滞散结;蟾皮、雄黄,以其毒性,攻其毒病,败毒散结;最后用上甘草,兼备解毒、调和之性。

  “但这个药方也有弊端:服用久了会耗伤正气,所以吃3个月,就换上攻补作用兼备的‘凋瘤丸’和交替使用。”

  “这样前后间断治疗了6年,乳房的肿块都没有明显肿大。直到2007年发现肿瘤出现了脑转移,患者不幸离世。尽管如此,能用中药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6年,也是个胜利。”李中玉教授说。

  病例3:

  乳腺癌术后患者说:“早知道吃中药这么管用,我早来找李教授了!”

  51岁的鲁秋香是睢县人,每次只要她来郑州看病,不管再忙,女儿张艳华都会挤出时间陪她。

  一听记者的采访意图,正在主持会议的张艳华立即说:“我妈整天把感谢李教授的话挂在嘴边,他是我们一家的恩人。我这就暂停会议,咱们说完了,再接着开会。”

  鲁秋香是2011年7月份发现乳腺癌的,手术全切了右侧乳房,并做了大范围的淋巴清扫,大伤元气,紧接着的化疗更让她不堪其苦。

  “我妈原本身体就不好,只要逢上流行感冒,总不能幸免。所以,才做几次化疗,她就感觉跟脱了一层皮一样,吐得面黄肌瘦,浑身没劲,医生只好暂时中断化疗。”

  张艳华说,回家后,她买了好多营养饮食的书籍,变着花样做饭。同时,只要听说吃啥东西对癌症患者好,不管再贵,她都第一时间买来。但令她遗憾的是,无论做啥饭,母亲都是无精打采地尝两口,再让她多吃,都吃不下。

  “她的消化功能好像受到了影响,一整天就吃几口饭,还一个劲儿地打饱嗝。最令我头疼的是,她总是出虚汗。大冷的天,我们穿很厚都觉得冷,她穿不多还一个劲儿地冒汗,出了汗,再出门吹吹冷风,回来肯定感冒。”张艳华回忆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朋友说河南省中医院的李中玉教授擅长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理,她立即驱车带母亲前来看病。

  李中玉教授为她开了15服中药。回家吃完后,鲁秋香对女儿说:“我感觉身上有劲了,看来这个药对症,我还想接着吃。”

  “那咱还去郑州。”二话不说,张艳华立即带母亲再次找到李教授。

  这一次,鲁秋香提出,总觉得嗓子干,跟里面卡个东西一样,并且嘴干、嘴苦。“如果开中药,最好把我这些症状也治了。”

  同样是15服中药,服完后,嘴干、嘴苦的症状几乎没有了。

  “第三次来也拿了15服中药,吃完后,我妈身上出的汗少了,吃饭也香了。第四次来时,她又请李教授帮她治治失眠头晕的老毛病。果不其然,重新调了方子的15服中药一吃完,困扰我妈很多年的老毛病都轻了不少。”

  张艳华说,母亲总是说,早知道效果这么好,手术以后就来找李教授了,白白在家受了半年罪。

  “我妈的精神状态一好,我也放心了,又专门带她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妈体内的肿瘤标志物CEA的值有些高,我赶紧又找到李教授,问能不能用中药把这个指标降低,他又重新调整了方子。2012年10月份,我妈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值已经正常了,我不放心,之后每个月我都带她查一次,都显示正常。”

  张艳华说,母亲现在一切都好,也吃胖了。最关键的是,她现在对自己的病很有信心,有啥不舒服的都说:去郑州找李教授去,他的药可管用了。

  病例4:

  “我妈化疗后只吃中药,白细胞的值比其他病友都高。”

  去年阴历七月十一,62岁的张华英在南阳市一家医院做了乳腺癌切除术。

  “一听医生说我妈的手术很成功,我立即跟郑州的亲戚打电话,让他们帮忙打听乳腺科的专家,问问下一步咋治疗。亲戚慕名找到了河南省中医院乳腺科的李中玉教授,李教授说,可以吃些中药辅助治疗。”

  牛刚强说,原本打算先吃些中药以后再化疗,但母亲术后身子一直很虚弱,没办法赶到郑州。所以,只好先开始化疗。

  “别人都是化疗一段时间才有反应,我妈却在化疗最初就表现出各种不舒服:呕吐、没劲、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么大岁数的人哭着跟我说,不想再治了。我只好请医生中断化疗,把我妈带回家了。可不能就这么等死啊,我又想到了李中玉教授,好说歹说,我妈同意跟我到郑州,见见李教授。”

  李中玉教授诊断后,为她开了7服中药。“前几服药是‘扶正’的药,相当于补药,我妈身子虚,元气大伤,补好了才能耐受化疗。连吃3服药后,我妈就又开始化疗,结果她竟然不吐了。化疗结束后,李教授又改了药方,换成‘扶正+抗癌’的中药,我妈渐渐能吃饭了,不再是病恹恹的了。”牛刚强试着跟记者分析当年母亲吃的中药功效。

  一看中药有效,母亲提出了要求:如何治疗她都没意见,但只有一条——必须坚持吃李教授的中药。

  “中药的效果让我妈心服口服。化疗的副作用之一是杀死白细胞。一轮化疗下来,所有病友的白细胞值都偏低。我在病房注意到,很多病友都专门打了升高白细胞值的针剂,但最高值还是超不过4×109/升,但我妈从来都没打过这种针剂,只吃李教授开的中药,她的白细胞依旧能稳定在8×109/升,而正常白细胞的数值为4×109/升~10×109/升。这说明,李教授开的中药能提高白细胞的数量。”

  牛刚强说,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带母亲从医院回来,结束了最近一个疗程的化疗。之后还有2个疗程的化疗,但他对此很有信心。

  “我妈得的是乳腺癌,是典型的慢性病,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她一下子全好了。但同样是癌症患者,别人化疗时要么拉肚子,要么看见啥都不想吃,但我妈的饭量一点儿都没减少,不但没有瘦下来,反而胖了好几斤。这些都足以说明,李教授开的中药起了大作用!”牛刚强感激地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症死穴就在饮食中,千万别忽略餐桌上的这些抗癌高手!
【揭秘】是什么害了姚贝娜
中西医结合治乳癌:让“保命”和“漂亮”兼得!
黄金昶科研团队最新发现:针刺可为肿瘤化疗导航
秦悦农教授:乳腺癌复发转移,就是“世界末日”吗?
解密 中医治癌原则 [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