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纳米碳材料无汞催化试验取得成功
转自:网络

        日前据了解,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苏党生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作为非金属碳材料,掺氮碳纳米管比金属催化剂(触媒)更绿色、更环保,且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

  业内专家认为,纳米碳材料为无汞催化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其作为一类重要的非金属催化剂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为高效、绿色生产聚氯乙烯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经研究发现,在碳纳米管催化剂中掺杂氮原子是催化剂优异催化活性的关键。通过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表现出了和传统金属催化剂(例如铜)相近的催化能力,掺氮碳纳米管的反应转换频率高达2.3X10-3s-1。更为重要的是,经500分钟的乙炔氯化反应评价,掺氮碳纳米管催化剂的稳定性显著优于铜、铋等催化剂,且不像汞催化剂那样存在高温失活现象,因而碳材料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不同氮物种的作用发现,季氮物种的含量和反应活性呈现较好的正比关系。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了季氮物种是主要催化活性位点。更进一步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在碳材料催化剂上的反应路径,证明乙炔吸附是反应中最重要的步骤,掺杂氮原子增强了乙炔分子在活性位上的吸附,进而提高了催化活性。通过电子结构分析发现,乙炔分子在碳材料上的吸附机理和在金属催化剂上是截然相反的。这是因为氮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酸碱性从而影响了反应分子和催化剂之间的作用形式。不仅仅是氮原子,纳米碳材料上其他几种杂原子对于调节和控制碳材料催化剂的性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清华大学已经掌握了千吨级碳纳米管制备的工艺,正在研究用于氯乙烯工业的低成本掺氮碳纳米管基催化剂,有望为高效、绿色生产聚氯乙烯提供新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了我的清华大学!首次从糯米中获得有前途的石墨烯催化器
14篇优质Paper帮你理清氧、氮、硼、硫等官能团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和规律
从李亚栋、郑南峰、巩金龙、马丁、熊宇杰最新成果,看炔烃半氢化发展趋势!
浙江大学吴传德教授团队通过双-MOFs策略提升纳米金属@MOFs的催化性质,实现了炔烃到烯烃定量转化
具有裸露金属表面的混合分子催化剂——兼具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
多相催化中的非金属催化剂(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