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灵枢》13:细说“咳论”之“六腑咳”
细说《咳论》之
“六腑咳”


小师妹
学霸哥,好久都没见你发新笔记啦!上次说的“五脏咳”学问好多啊~“六腑”也会有咳吗?
哈哈,我这几个月跑到日本游学去了。现在就来接着说“六腑咳”,不然就对不起咱勤奋的小师妹了(笑)
学霸哥
原文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请赐教!

传变之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咳的传变由脏至腑?

王洪图(现代)  病传的规律、病传的次序,一般是从表入里、从浅入深、从腑入脏,但是咳病就有些特点,它不是从腑入脏,而是从脏入腑——五脏之咳久,乃移于六腑。而且,这个转移不见得是病轻了。一般的说,是从腑入脏,是病势加剧,从脏入腑,应该是病轻,但是“五脏咳久,乃移于六腑”可不是病轻的现象,没有这个意思。五脏之咳久才移于六腑,久病。那么移于六腑怎么移的呢?其实都按表里相关的理论相传变。

张志聪(清)   盖五脏之气与天地四时五行之气相参合,故各以时受病。而六腑之病,又从脏气而转移。

张介宾(明)   五脏之久咳不已,则病及于腑,皆各因其合而表里相移也。

杨上善(隋唐)   六腑之咳,皆脏咳日久,移入于腑,以为腑咳。腑不为咳移入脏者,以皮肤受寒,内至于肺,肺中外寒两邪为咳,移于五脏,然后外至于腑,故不从腑移入于脏。

治则之谜:“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何解? 

       张志聪(清)  咳在五脏,当治其俞。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以草度其背。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合治内腑,故咳在六腑者取之于合。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浮肿者,取肺胃之经脉以治之。

       张介宾(明)  脉之所注者为俞,所入者为合,所行者为经,诸脏腑皆然也。详经络类十四、十六。愚按∶咳证必由于肺,而本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又曰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则不独在肺矣。盖咳有内伤外感之分,故自肺而传及五脏者有之,自五脏而传于肺者亦有之。如风寒暑湿伤于外,则必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而受邪不解,此则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劳欲情志伤于内,则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则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但自表而入者,其病在阳,故必自表而出之,治法宜辛宜温,求其属而散去外邪,则肺气清而咳自愈矣;自内而生者,伤其阴也,阴虚于下则阳浮于上,水涸金枯则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治此者宜甘以养阴,润以养肺,使水壮气复而肺则宁也。大法治表邪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久必变生他病,故最忌寒凉收敛之剂,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者此也。治里证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真阴不复,燥痒愈增,病必日甚,故最忌辛香助阳等剂,如《宣明五气篇》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者此也。然治表者虽宜从散,若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其中气而佐以温解之药,若专于解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外邪乘虚易入,而病益甚也。治里者虽宜静以养阴,若命门阳虚,不能纳气,则参姜桂附之类亦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济于阴也。至若因于火者宜清,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气者理其气。虽方书所载,条目极多,求其病本,则惟风寒劳损二者居其八九。风寒者责在阳实,劳损者责在阴虚。此咳证之纲领,其他治标之法,亦不过随其所见之证,而兼以调之则可,原非求本之法也。至于老人之久嗽者,元气既虚,本难全愈,多宜温养脾肺,或兼治标,但保其不致羸困则善矣;若求奇效而必欲攻之,则非计之得也。夫治病本难,而治嗽者为尤难,在不得其要耳,故余陈其大略如此,观者勿谓治法不详而忽之也。

      杨上善(隋唐)  疗五脏咳,宜疗脏经第三输也。疗六腑咳者,宜疗脏经第六合也。有浮肿者,不可治络,宜疗经穴也。


      编者按

    《咳论》仅列出了咳嗽的针刺原则和方法。“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其中,“俞”“经”“合”,在经络中均有双重含义。

    首先可指五腧穴,即五腧穴中的输穴、合穴、经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五腧穴的主治病症,“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曰:“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其次,“俞”亦可指背俞穴、下合穴。“俞”亦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素问·长刺节论》云:“迫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云:“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病治阳。”皆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症。“合”还可指六腑下合穴,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 “合治内府”的理论。新世纪版的 《经络腧穴学》教材将 “治府者,治其合”中的 “合”定位为下合穴。“经”的范畴更广,既可指整体的十二经脉,亦可指分布于十四经中,有明确主治病症的经穴。针灸治病中非常重视经络辨证,“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更有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之说。

    《咳论》中的 “俞”“经”“合”究竟属于哪一种,古代医家们各说不同。马莳认为应为五腧穴中的输穴、经穴和合穴。张志聪则认为应为背俞穴、下合穴和肺胃经脉……

王洪图对《咳论》的总结归纳

    以专题谈咳嗽的在《内经》里头主要就是这么一篇《咳论》所以关于病因、病机乃至于临床应用问题,对后世医学影响太大了。因为咳嗽也是一个大病,或者说是很常见的病。

1咳的病因病机

    关于病因问题,一是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二是内伤生冷饮食,内外合邪,这是基本的病因。在这一条里头,虽本篇认为风寒客肺,是导致咳嗽之主因,但《内经》其他篇中,还有湿、热、火、燥诸邪外袭。外邪,也可以导致咳嗽的记藏。我们学过的《神气通天论》:“秋伤愈湿,上逆而咳《气交变大论》有“岁火太过……少气咳嗽。”那是一个湿了,一个火了。又有“少阴司天,热所胜”,也可以寒热喘咳。又有“阳明司天,燥所胜”,燥邪也可以咳。所以说不单是风寒可以咳,风、寒、湿、热、燥、火之气都可以引起咳嗽

    再有,《至真要大论》上还谈到“阳明司天”引起的咳嗽。不但咳嗽,他还说要咳白血。这是很有特点的一个症状。燥咳,阳明所胜,阳明燥可以引起咳白血,血不是红的吗?白血解释为白的津液,或者白泡沫,不是一般的津液,也不是痰。把那个叫做咳白血。说明《至真要大论》把这种燥咳,看得是很重了。咳嗽出来的虽然是白的,但是那也属于血一类。病位比较深,要用养阴的方法、养肺阴的方法才能止得住这种燥咳。

    从病因而言,我们在临床看病的时候,还有些区别。比如说湿浊盛的咳嗽,就从声音上来讲,湿浊盛的咳嗽是重着的,声音重着的。就跟我们在学《生气通天论》的时候,说话的声音湿重,它也重着。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其湿浊的咳嗽,湿邪引起的咳嗽,咳嗽的声音也是重着的。而燥邪引起的咳嗽,咳嗽声音是尖锐的。燥邪引起的咳嗽咳声尖锐,咳音嘶哑。还有呢,也痒。这是很重要一个症状。咳嗽还不算,咽部作痒。也是燥的一种现象。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要病人还有咽痒,问一问吧,这是问诊出来的,这是属于燥。那就应该用润燥的办法去止咳。

    火热引起的咳嗽,往往是咳一段时间,或咳几个小时之后,就发不出声音了。说话无声了,火郁在里头了。所以这种咳嗽的治疗,那当然就要发散火邪。湿的要去痰湿。比如二陈汤之类。燥的要润燥,比如清燥救肺之类。火热引起的,那可要发散,散火邪了。虽然是火邪引起的咳嗽,你单纯用凉药就不行。要用温散的,火郁发之的方法。那就是受到邪气引起咳嗽,咳还在那咳,声音发不出来,那要用火郁发之的方法。你在一般的止咳的同时,要用一些温药,虽然是火,要用一些温药,比如羌活之类,散一散。单纯的用清热泻火的药,也可能咳嗽会减轻,但是声音发不出来,不能讲话。要用些羌活温热一散,再用些清热泻火的,比如栀子银花等等,声音就出来了。

  所以从病因分析,不同的病因,它也有一些不同的症状表现,临床要注意。

 

2咳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

    咳嗽这个病证,当然和感邪轻重有关,邪轻病就轻。邪重,病更重。所以《内经》上本篇讲,“感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轻微,病在肺,病在表,病邪浅在,可以引起咳嗽。严重的,影响到内脏,所以出现腹痛腹泻,所以我们说五脏咳后来转入六腑咳。六腑咳多伴有一些个泄、一些痛这类的症状。本篇认为六腑之咳比五脏之咳病更严重了。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不是泛泛的说,五脏就重,六腑就轻。这类病腑病比脏病还重。

 

3咳与五脏的关系

    咳为肺之本病,没什么可谈的。《内经》讲的很多。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六腑之所以令人咳,我们在讲课当中提到了,一是肺主治节,二是肺朝百脉。就这个关系。所以肺之咳影响到其他脏腑。咳嗽咳嗽,肺病,结果影响到其他脏都出现病变,这是一。五脏六腑之病,都可以通过经脉影响到肺。脏腑之病,都可以出现咳嗽。那就提示我们在临床见到咳嗽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知道是肺。而要知道出来肺之外,很可能会由于其他政府的疾病导致的咳嗽。即使是肺的病,看看会不会已经影响到其他脏腑了。

    肺与胃的关系。“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在后世对这个理论也是很重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俞穴 — 井荥输经合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取穴原则(转载)
常用配穴法述要(常用配穴法30种)
经络腧穴第五篇——募穴、背俞穴
阴病治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