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耘说诗贺岁篇:诗歌技术全家福
一不留神过年啦!也没啥好送大家的,于是花了几天功夫,把截至目前所有诗歌技术一个个归类整理,并设置了超链接(点击该诗技名称就能查看),方便大家学习使用。不知道有没有用?
关于诗歌技术怎么用,我想再强调几点:
1.不能没有技术,也不能迷信技术。
2.技术不可能都掌握,用好自己感兴趣的。
3.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意在笔先,情在技前。
4.学习技术成熟的标志是“隐技”,即看不出在使用技术,学习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无技”,即消灭技术,归于平实。这正如,开始看山是山,后来看山不是山,最终看山还是山。可总有人妄想不经过看山不是山的阶段就直达最高境界。
5.技术的学习要持之以恒,立竿见影的也有,但一般人不是。
以下就是诗技总结表了,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您想看哪条诗技,点击该诗技名称(字体加粗处)即可跳转到相应网页查看。
十耘诗歌技术合集(截至2020年1月23日)归类名称示例定义
称谓名称预告像一只咸鱼
几经漂泊
我被挂在异乡的屋檐下
风干了名称预告,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提前使用事物后续发展阶段的名称。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句体现时间性,充满陌生感。
称谓认亲我有一个哥哥,他为众人抱薪,冻毙于风雪
我有一个姐姐,她为自由开路,困顿于荆棘认亲,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本无亲缘关系的人或物称为亲人,当做亲人。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人与诗歌混融一体,在安全的程度内(即,不伤害现代诗的内敛性)使诗歌富于感情,打动人心。
称谓起名开着紫白细花的燕麦我叫她肖三妹起名,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给事物起一个性化的名字。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意象鲜明、独特、生趣十足、跃然纸上。
称谓择名我喜欢地下铁
喜欢叫它地下铁而不是地铁择名,也称选择名称。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同一事物的若干名称列出,从中做出情感选择。通过此技法,可以相对内敛、细腻地表达出作者浓烈的态度和情愫,避免直露,意味深长。
称谓称名道姓如果你们有谁见到李炳稳
请转告他:
吴美丽结婚了,现育有一子,家庭和睦
请勿念诗作中直称人物姓名,特别有“在场感”。
称谓地名做旧一到春天,就写落花,实在是好笑的事
看了长安的李花什么也不铺垫,也不交代背景时间,而是直接把地名写成古代的或旧时的。
词性是间其中一个是死者是间,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是”的使用介于判断与修辞(往往是暗喻)之间。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句既生动主观,又内敛客观。
词性向动远远地看见你落水向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选择本身具有显著方向性的动词,加以运用。此技法使用得当,能够提升诗歌语言的准确和简练性,还能增强诗歌的陌生感和美感。
词性形容词倒装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形容词倒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形容词颠倒放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后。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内容丰富、稍有陌生、更具诗意,同时又保持了内敛。
词性宜代移露起雾的早上,十六岁的老山羊
照例领着一匹盲马去偏僻处吃草
它有混浊的呼吸,高贵的犄角宜代移露(起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好记),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当有两个以上事物出现,而后使用代词时,通过移动调整语句位置,使代词不那么快暴露所代之物。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既明白易懂,又不直露。
词性虚点当一块块暗红色的砖砌进墙体
我仿佛听到什么轻声的叹息虚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点缀表示含混不定、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语素。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既富于朦胧感,又柔而不硬。
词性助动得有几个长长的手臂助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运用助动词,也就是能愿动词,给诗歌恰到好处地注入情感,使抒情的到位而不越位,实现主客观的平衡互补。
词性形容形容山上苹果树结果的沉重
只在黑黑的黑夜形容形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本身已包含形容成分的词汇进行与该成分相同或相似的形容。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句貌似违规,实际别具风味。
词性内外形容白鹭又轻又软又不安内外形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内心与外部同时形容一个事物。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形容内敛而到位。
词性斩连绵让我擦粉。戴花。妖啊娆的斩连绵,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连绵词切开使用。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和陌生感。
词性状元变宾客一定有黄鳝钻出深夜状元变宾客,此名为了便于记忆,实为状语变宾语,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状语挪变成宾语,以此增加诗歌的新奇感。
词性假形容词还有一些东西
我认识她时就老了,比如老家假形容词,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固有名词中貌似形容词的部分为突破点进行写作。通过此技法,可以给诗歌打开思路,增色不少。
词性副形移转捕捉敏锐的死亡。副形移转,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形容词移换位置充当副词使用,或将副词移换位置充当形容词使用。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降低形容词、副词对诗歌的伤害,同时增加新奇感。
词性真动(略)真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状态替换成动作。通过此技法,可以强化诗歌的质感,说白了,让诗更像诗。
词性内外兼修那些能量
蓄积在巨大的安静中内外兼修,是指诗歌创作中,在内敛词与外张词间形成修饰关系,以此制造张力。
词性缓冲带救起暮晚时断续的炊烟缓冲带,是指为了弥补“炼动词”所带来的斧凿感和做作感,  在动词和与之搭配的名词(一般是动作承受者)间,加入一个能够自然修饰该名词的语言成分。
词性挖心主人的上半身  下半身
叠放在这里挖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省略词句里关键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偏正短语的“正”。
词性双面胶银河水把两个固定搭配,用一个共有成分粘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奇的搭配。
词性名词配月光马名词配即名词间的婚配,也可以叫做名词修饰名词。
词性形容词整容被黑暗控制的地方给形容词整整容,把它变成动词短语。关键是要先有一个动词核,然后再形成诗意化的动词短语:XXX动词XXX的。
分行古行文(略)古行文,是指仿照古人行文格式,不加标点,每行长度大体相同,词汇完整处即可分行的一种诗歌创作手法。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洒脱中带有规整,语感别样,与众不同。
分行跨越鸿沟(略)跨越鸿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断行的方式让一个诗句跨越两节。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顿挫感,强化诗歌的音乐效应。
分行立断(略)立断,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考虑语音、语义、语法、词语完整等因素而直接予以断行。此技法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奇峰独立、与众不同。
分行画图(略)画图,全称以诗画图,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用诗歌的文字拼成图像。包括整诗画图和局部画图两种形式。此技法使用得当,能够使诗歌熠熠生姿、图文并茂。
分行追尾在我这里没有拖后出现的人也不存在
比原计划提前发生的事。后一句的句头不加任何标点,粘在了前一句的句尾。使用这条技法,一是可以使句子看起来比较新奇,二是能够创造出一张一弛的音韵节奏(张,指前一句;弛,指后一句)。
感觉深感(略)深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屏去视听味嗅触中某种感官即时表层的感觉,迫使该感官往更深层次感悟,具体包括深视、深听、深味、深嗅、深触。通过此技法,能够使诗歌深厚,彻悟,敏感,动人。
感觉近大远小一只青铜色螳螂高举双臂
以祈神的姿势
要接住今夜唯一经过的流星近大远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按照因远近不同而在视觉中呈现出来的大小,处理事物间的关系。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震撼力。
感觉感觉身受天气有些凉了
凉到了和尚的脖子上感觉身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对事物的某种感觉,直接落实到对此敏感的身体部位。此技法可以强化诗歌的在场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感觉感知抽象时间又长又密感受抽象,是指在对抽象事物的写作中,调动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给抽象的事物以颜色形状等属性,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呈现出可以感知的状态。
感觉透视(略)透视,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仿佛戴着一副透视镜,可以任意调节透视深度,冲破阻隔看见裸眼看不见的内部。使用此技法,表面看是在观察事物的物理结构内部,实际是借以刺穿事物的思想本质。
感觉不讲觉物金顶的大殿和墙体通白的僧房向极高处延伸
随时可以撑破双眼不讲觉物,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混淆感觉与物体之间的界限,常见的情形是,让物体进入感官。
感觉差觉月亮
这云背后跑来的白色马匹
把一颗头颅
伸进了平原上所有的窗子一个客观的事物,和若干不同的人分别感觉到的事物,之间会有差距。把它们隐蔽地嫁接在同一个诗句内,制造陌生感。
感觉五觉归一蝉鸣变成少年【五觉归一】何为五觉?视,听,味,嗅,触。何为归一?皆归于有五觉之个体。五觉归一,就是把通过五觉感受到的事物,转变成能够拥有五觉的人或动物等。
借鉴科幻(略)科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直接或间接运用科学幻想元素,使诗歌富于独特的新奇和审美感受。
借鉴蒙太奇(略)蒙太奇,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像拍摄电影那样,择取事件中若干重点片段,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镜头拍摄,最后再拼接到一起。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叙述重点突出,画面感强。
借鉴即便是野花野草也有它的骨议,全称议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等)发表感想、认识、判断、评价、主张、道理等。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深度,强化思想意义,提升表达效果。
借鉴(略)兴,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对于古诗而言,现代诗中的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在形式上,所占篇幅比重往往较大,二是在内容上,往往是负向的(消极、讽刺、批判等)。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强诗歌的层次感、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鉴用典寄语那只先知的鸭子:
水温暖和了,一定要告诉我用典,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借用典故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思想,主要包括用事和用诗两类。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等表达思想感情,借古抒怀。用诗是引化用前人诗文加深意境,寻意于言外。用典可以增强诗歌厚度,是诗歌比赛中的重要加分项,也是现代诗撰写时常被忽视的技法。
借鉴撞见自己我踏上讲台,突然热泪盈眶:
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亦没有结束
六岁的我端端正正的坐在台下人怕见到一模一样的自己,真是一种神秘的心理现象。我们把这个技术移植到诗歌里,会形成很强的新奇感、陌生感甚至是诡异感。
句式糖果1.一个人从乡下赶回乡下
2.他去雨中躲雨糖果,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某事物与同事物连接在动词两边,由此来变换日常说法,形成陌生感和哲理感。
句式风马牛1.起伏的荒草,来到了铁皮船的梦中
流水送回的,一只鞋子
弄丢了自己心爱的人
2.在人间,谁又不是身上刻满了波涛的刀痕?风马牛,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三个以上大部分互不关联的事物扭结在一起。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陌生感,增加名句奇句的发生率。
句式混揉秋风吹过金色的果园
那么明亮,那么轻混揉,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本可以分清择开的几个事物故意混在一起来说。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朦胧美。
句式乱并列它有着弱不禁风的身躯
但能穿过三千多公里的天空和风暴乱并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把同类大小概念并列、不同分类标准概念并列,以此来突出强调、精简词句、或制造语言陌生感。
句式两头忙我为你
运来一整条河的水
流自
我积雪初融的眼睛像个劳模一样,上也忙,下也忙。也可以叫“双重句子成分”。一个词组词汇,既作此句的成分,又作下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这样使用,既使上下文变得紧致,又非常有现代感。
句式谁是谁的谁酒是液体的华山把本不相干的两个事物A和B,用前一个事物A的属性或特点,将二者粘合在一起。
窍门物换动我看见白色的闪。一只,两只物换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诗句里的事物直接替换成其正在进行或与其有关的动作,此技法使用得当,能够使诗歌既生动,又新奇。
窍门的转是它是一双眼睛
从我身体里面穿过的转是,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将名词间的“的”变成“是”的简单操作,把事物间的从属关系转变成等同关系。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诗歌语言档次的提升,增加陌生感。
窍门变身河流沉思时,一只老去的鸬鹚
站在渔人的肩膀上变身,是指在诗歌写作中,直接把“我”变身成物,更确切地说是在一瞬间替换成物。
窍门拼音朋友送的日本蓝花瓷盏
他说cei掉拼音,是指遇到生活中常常说到、字典里又没有(或者即使有,也很少有人认识)的字,用拼音直接替代的诗歌创作手法。使用拼音替代的方法,不仅可以使读者更直观抓住诗人的情感,还会与周围的汉字产生“鹤立鸡群”的反差,形成陌生感。
窍门使半功倍打开半瓶红酒通过“半”的使用,将诗歌的时间感、故事性和表现力大幅提升。
窍门直播那个穿红袈裟的喇嘛
他像一小管血
正被注射进荒凉的土地——
窍门色差山是蓝的偏一个色度,既尊重事实又美化或陌生化了事实。会了这一招儿,能给您的诗润色不少。
人物自述人物(略)自述人物,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要写某个人物时,通篇都是此人物的话语,读者从话语内容和口吻里可以判断出是哪个人物。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在新奇的同时,又不失亲切。
人物奢望(略)奢望,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人物全心投入难以实现的念头而不能自拔。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痛感、张力和代入感。
人物走下神坛吴刚伐木维持生活走下神坛,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高高在上的事物(多是虚构人物,如神话人物、魔幻人物、科幻人物等)退居俗世凡人的生活中。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沧桑感,使人感叹人生无常。
人物你妈是你妈(略)你妈是你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呈现人物个性化的细节或独有的特征。说句大白话,用诗证明你妈是你妈,而不是别人的妈,更不是所有人的妈。通过走心的描述,可以使诗歌真挚感人,引发共鸣。
人物死亡温情(略)死亡温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灵魂或肉体异化的死者依然保留着在世时的温情。此技法的实质目的不是赞颂死亡世界的余温,而是借新异的形式映衬人间的温暖,传播正能量的同时,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时空两点连线它们从浴室滴答到老家的房檐下两点连线,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实际上在A、B两地各自发生的同种动作,说成是从A到B全程发生的动作,仿佛是在A、B两地连了一条线。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新奇,缠绵,有味。
时空误施时回想那些没有到来的时光误施时,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给时间施加了错误的动作,从而导致时态的错乱。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句打破思维,耐人寻味。
时空位道但是活着的反面,更加迷死人位道,也称方位道明,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打破日常语言习惯,以方位来表达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句焕然一新。
时空疑昔为今(略)疑昔为今,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对过去进行表述时,通过迷惑性手段,使读者错以为是在表述现在。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强在场感和代入感。
时空携程(略)携程,是指在“穿越”类诗歌的创作中,不是一步到位直接定位结果,而是呈现时间和空间共同移动的过程。通过此技法,可以使“穿越”真实、自然、生动。
时空时于钟(略)时于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剥夺时间的客观独立性,让其取决从属于钟表等计时器。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非凡莫测,充满陌生感。
时空同向下雪了,大地夜幕低垂
一滴火苗
在蜡烛低矮下去的身体上,摇摇欲坠
它饱满的光亮,就要惊动地面
形成一个国家同向,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当结构比较单薄时,通过较隐蔽方式增添与主要事物方向相同的次要事物。通过此技法,既可以增加诗歌厚度,又能实现协调一致的秩序之美。
时空隐时(略)隐时,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是以明示时间节点的方式,划界叙述事件或历史;而是隐藏时间节点,反过来以事件或历史各阶段的特征变化,暗示时间流逝。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在自然流淌中,充满哲性。
时空时间错让人间的春水与秋月同在时间错,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本不该出现在某时间的事物,出现在某时间。通过此技法,可以缔造新奇陌生感。
时空时空反补(略)时空反补,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诗歌时空单薄的情况下,加入反向时空元素(即:与诗歌时空相反或相对的时空元素)进行补充。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诗歌的空间厚度和时间张力。
时空你的腰姿
仍在门槛上,扭成一朵桃花的曲线界,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恰好处于两个区域分界线的事物同时具备两个区域各一半特性。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时空破时点燃三十二号的烛光
星期八的风吹过破时,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打破时间设置规定,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陌生感,有时还可以起到针砭讽刺、烘托感情的作用。
时空此时此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此时此地,是指将诗歌的发生时间确定为现在,发生地点确定为现场,且就时间地点做具体明确强调,从而强化诗歌的在场感和目击感。
时空持续至今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持续至今,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已经结束的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此技法可以强化诗歌的在场感和感染力。
时空逆时间(略)逆时间,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时间倒流,从而制造新奇感,加深情感浓度(多是无可挽回的怅悔)。
时空紧致3D各色猫翻过来翻过去
我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紧致3D:相对于松散3D而言的概念。是指A运动所在的平面,与B运动的轨迹,之间存在交点的三维空间诗写方式。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相对松散的意象,联系紧密起来。
时空伪位雪,落到了阳光侧面
秋天下面,冬天上面伪位,也称伪方位,是指在诗歌表述中,虽然有明显的方位词,但由于搭配的原因,方位词无法发挥确定位置的作用,诗人故意用此来制造陌生效应和想象空间。
时空空间错暴雨下起来时,我正奋力看清
云层中浮游的是何种巨大的史前生物诗歌创作中,让本不该出现在某空间的事物,出现在某空间。
时空时点微粒我看见第一粒的沙子落下去全称“时间端点上的微粒”,即,在一个时间段的起始点或终结点,识别提取出完整物体的一个微粒,把它表现在诗里。这是一种把时间和空间一同推向极致的手法。
时空转换维度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她们的妈妈都还年轻
我快步如飞地包围她们转换维度,就是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法,在诗中实现维度的增减变换,拉伸诗歌的空间纵深。
实虚避虚成实鸟飞,绕过蓝天下的炊烟避虚成实,全称实避虚成实,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实物避让虚物的方式,给虚物增加实体感,使实虚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实虚想象实验(略)想象实验,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想象当成现实,以实验的方法去验证。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同时,又有身临其境的可信度。
实虚非直取实奶奶从故事里拉出一个旧蒲团非直取实,“非”指非直观载体,“实”指实体,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非直观载体中寻取实体。通过此技法可以创造陌生感,使诗歌新奇有趣。
实虚避实就虚一把剪刀对着自己,一直剪,一直剪避实就虚,当诗歌被推到极致无路可走时,避开这个难题,采用写景淡出等方式将其虚化转移。通过此技法,既可以解决用力过重的问题,又使诗歌味足耐品。
实虚偶像不同艺术家通过想象
把同一个耶稣
钉在木质的,铁质的,银质的……
十字架上偶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泥塑木雕等偶像物说成真身来处理。通过此技法,可以有效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和张力。
实虚现实介入梦他可能还不会做梦
但他会伸出小手指,戳戳我梦中的彩虹。现实介入梦,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现实对梦直接发生作用(而不是投射或影响)。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新奇陌生,与众不同。
实虚画饼充饥(略)画饼充饥,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绘画等手段自欺欺人地实现客观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此技法,可以更加反衬残酷的现实,极大拉伸诗歌张力。
实虚亦真亦幻他们被驱使着
去往丛林深处。那里,夜空深邃,星星稀薄亦真亦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制造一种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形,使读者也分不清究竟是真的,还是作者的幻觉或是象征。这种不太可能既可以是现实中的小概率事件,也可以是本诗当前语境下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
实虚假想成真能听见地球轴心的吱嘎声。假想成真,是指把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学科中假想的空间图形概念,用诗歌的表现方式,变为实实在在的事物。
实虚想象着地(略)想象着地,是指在一首诗的写作中,出现想象的句子时(尤指诗中第一次出现想象的语句),要紧接着跟进一个务实的语句,对想象进行补充,让想象落在实处。
实虚虚构(略)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顺着这个虚构煞有介事、符合逻辑地叙述下去。仿佛所有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实虚伪客观我知道在盲者眼中,
落日甚至是成群的。通过客观陈述性的动词,如:我知道,我清楚等,把本来是想象或虚构的话语说成既定事实。显得既神秘又真切。
事理事得其半常有女人,船到了跟前
才缩进透明的水里事得其半,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事情的效果和作用只达到一半。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张力和质感。
事理场合推演也许别的飞机上
别的小孩
正在吃酸辣云片,清蒸月亮
甚至还有很多
星星炖蘑菇。场合推演,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场合环境变化后,根据新场合环境的特点,对其中各元素进行推演、提出要求。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梦幻,思维一新。
事理置身险境一只淋雨的蝴蝶
她身躯曼妙,在窒息和死亡的边缘
叩我窗台置身险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事物处于危险之中。通过此技法,可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担心,营造强有力的带入感。
事理宿命缠身(略)宿命缠身,是指在诗歌中,由于人物主动采取行动或客观情形的出现,看似已经避开了某种结果,反而加重了某种结果。通过此技法,可以产生荒诞效果,强化情节感染力,使诗歌出人意料。
事理偷工减料一只孤独的蝉
从竹的内部搬出梯子偷工减料,在诗歌创作中是指,明明需要好几道工序、好几种材料才能做成的事,偏要用最少的工序和材料(而且往往都只是一道工序一种材料)完成。
数理突破整数她告诉我,有一道题目的答案
是五点三个人突破整数,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现实中只能是整数出现的事物予以非整数呈现。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产生新奇陌生感,实现非同寻常的意义。
数理积变(略)积变,也叫积累变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原有某事物x,事物y在与x发生联系过程中变成y1,y与(x、y1)再发生联系变成y2,y与(x、y1、y2)再发生联系变成y3……以此类推。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结构紧密、富含哲理。
数理椭圆(略)椭圆,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像几何里的椭圆受到两个焦点的作用一样,一个语言成分受到自身和自身以外双重影响,而导致有所跑偏。通过此技法,可以在贴切的基础上缔造新奇陌生感。
数理数不可数千万个蓝数不可数,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那些不能以数目计算的事物加以数目量化。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新奇、诗句陌生。
数理反唯一它突然侧过头看我,犄角像两枚熄灭的
月亮反唯一,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唯一的事物不唯一。通过此技法,可以颠覆思维,形成陌生之美。
数理选择题(略)把诗歌写成选择题的形式,让读者自己进行“选择”,从而亲身参与到诗歌的二次创作中。形式新颖,特色鲜明。
数理计算一片此起彼伏的鼾声
除以十四个捉襟见肘的汉子
等于一根根烈日下的钢筋通过模仿数学运算的方式,把若干意象巧妙联结在一起。它为意象与意象的联系,搭建了一架奇丽的桥梁
思路争议(略)争议,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不太好辨明对错是非的人物事件,使不同读者对人物事件有不同的是非对错评价,甚至同一读者也纠结于对人物事件是非对错做出何种评价。通过此技法,能够增加诗歌的厚重感与多棱性。
思路5W(略)5W,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用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故(why)、何人(who)五要素来检校一首诗歌初稿,以防止诗歌成品出现空虚的问题。
思路不说出(略)不说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着意略去读者关注的核心点,而答案就埋藏在字里行间,读者基本可以推测出来。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含蓄,引发读者参与。
思路视角切换(略)视角切换,是指诗歌创作中,在不同视角间切转变换。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神奇地生发哲理或禅意。
思路第三者(略)第三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第三事物”介入,使诗歌跳出二者循环的怪圈,放开到一个新的层面。
思路裸替永远保持低眉顺眼。前半生把一个男人的名字贴在心口
后半生把另一个男人的名字举过额头裸替,亦称直观替代,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遇有抽象事物和抽象动作时,直接将其替换为直观事物和直观动作,通过此技法,可以较容易地增加诗歌的画面感和表现力。
思路以物易人(略)以物易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照常写人,再根据人的品质特征等,将人替换成品质特征等与其相接近的物,最后冠以此物为诗题。通过此技法,既能够实现咏物的不即不离,又可以防止写人的枯燥无味。
思路隐深那时,他们之中
肯定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也曾到过此地
就站在他站着的位置
满目伤怀隐深,是指诗歌创作中,在心里先将主题概念剖解,之后在文字中隐蔽地将主题加深一层。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厚度增加、富含哲理。
思路展露隐情以及刽子手的羞愧展露隐情,全称展露隐蔽的思想感情,“隐情”包括三种情形,一是深藏潜意识中未被察觉,二是已经察觉却不愿承认,三是即便承认也不具有认知共性。通过此技法,看似剑走偏锋,实际最能引发共鸣。
思路移转主题(略)移转主题,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难写出、难写好的主题移转成容易写出、容易写好的主题。
思路视角附着(略)视角附着,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把观察者的身体附着在某物(一般是平常不可能附着之物)上,从而使观察者的视角附着在某物上感知世界。此技法的运用,既可以达到诗句本身的陌生感,又可以实现视角的陌生化,可谓一箭双雕。
思路话不对路(略)话不对路,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把话语用到不适合的情景中,以此来玩转滑稽、制造张力、讽刺现实。话不对路,主要包括“所在场合不对路”和“涉及对象不对路”两类。
思路积木你怀抱河流
一把琵琶
波光粼粼,如夜间的大火积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比较普通的句子当成积木累成的建筑,先把它推散成一块块词语,再朝着诗意的方向调换顺序重建一个新奇的句子。此技法既简单易用,又能使诗歌瞬间焕发生机,流光溢彩。
思路反抗定性当他跪向舍利的时候
佛祖走到塔外,透一口气反抗定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事物往与人们给出定性相反的方向去写。此技法的使用,可以冲破思维束缚,制造新鲜的人物和个性,形成很强的张力。
思路掰题目(略)掰题目,不像破题那样要“破”题目的要义,而是“粗暴”地把题目中的字词掰开,掰好的每一瓣儿各成一部分,以此构建诗文思路和结构布局。具有快速好用的优点。
思路重拿轻放她有洁癖,从不吃街边食品
但体检时居然被查出——胃癌早期叙述沉重的主题时更要像力士一样,将重物重重举起,再轻轻放下。唯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加深沉的情感效果。
思路歪曲历史他满脸通红。从清晨一直到日暮。
先失荆州。后失肉身与青龙偃月刀。
此刻,他立于城头,有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醉意。【歪曲历史】明知故犯地更改历史,使它远离历史真实,接近人性,散发温暖。
思路微化鱼脊上的花纹变淡了微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写出常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注意:不是光有细节就成的,更重在变化)。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细节突出,在场感强,充满生命力。
物理暗象(略)暗象,是指一首诗中的核心意象中,象不明确,无法确定。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给诗歌增添朦胧美。
物理物像动风吹过来
吹动我眼里的草物像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有意打破常识中物与像的动态关系。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唯美生动,充满陌生感和新奇感。
物理动效不符弯曲得闪闪发光动效不符,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动作和其产生的效果不一致。通过此技法,可以产生一定陌生感,增加诗歌的可读性。
物理物境(略)物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给所写之物以特定情境。通过此技法,可以拉近诗歌与读者的距离,打动人心。我这里的物境可不同于王昌龄“诗有三境”之说中的物境,这咱得说明。
物理隐性状一个人在沉重的建筑里走着隐性状,全称呈现隐性状,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呈现事物不能直接感测且衡量意义不大的性状。通过此技法,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巧妙映射诗人心理、诗歌主题。
物理(略)洇,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涉及空间、场景等跨度较大时,以某个事物为媒介在不同空间、场景等之间进行渗透,渗透过程中该事物也发生一些流变。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结构紧密,又有陌生感。
物理余痕听得见镰刀的割痕
在麦茬上,发出响动余痕,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事件结束后,状态长久不结束,影响还持续残留着。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有余味,又有陌生感。
物理差度(略)差度,也称偏差度量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偏差使用量度形容词,即:把恰切的量度形容词换成不恰切的量度形容词。包括软差度和硬差度两种情形。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陌生感,或智性之妙。
物理放大特产水里生长的汉川放大特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地域内的地理资源、特产等放大到超过地域本身。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和陌生感。
物理性状伴于是与终生的重量一起摔下来性状伴,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事物和其具有的某性状并列一处、相伴而行。通过此技法,既能起到强调作用,也可增加诗歌的新奇和陌生感。
物理物理到化学变化(略)物理到化学变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设置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转变。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在结构上由浅入深,且这种由浅入深具有隐蔽性的优点。
物理合身每一个湖里都隐藏着古老的星系合身,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具有包含关系的事物在形状、色调等方面和谐一致、相互匹配,匹配度越高,称之为“越合身”。通过此技法可以在缔造陌生感的同时,使诗句贴切混融。
物理假深藏不露1.小草有翅膀,但从不飞翔
2.石头有门,却从不打开假深藏不露,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本来不具有某种性状的事物,偏偏说成具有该性状只不过从未展露。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假想性状与真实性状相似但不是;二是假想性状与真实性状相反。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哲理感和张力。
物理回光返照雪已经下了
那株月季往死里一红
红花燃烧成白花回光返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事物在质变之前,发生瞬间反弹,这种反弹既可以依据现实也可以基于幻想。通过此技法,能够增加诗歌的张力。
物理造物先于这场雪的还有铁轨,笔尖上摔落的线条
试了很久,还是没能将落叶画在枝上
没能将列车运来的蓝倒在云朵里造物,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充当造物主的角色,明确表示某些事物是由诗人创造、销毁、变更等。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物理一触即反(略)一触即反,是指看起来是一个状态,稍一“触碰”或发生不测,就会变成完全相反的状态。通过此技法,能够大幅度增加诗歌张力。
物理见变我到了北京
北京就会成为一座竹林见变,是指在诗歌创作中,AB相遇后,其中一方发生与另一方相适应的变化。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哲理感和陌生感。
物理相对运动钟声推远了尘世相对运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利用物理学中“相对运动”原理,通过更换参照物,来增强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物理反动这万物啊,每天都在欣欣向荣
连凋敝也是反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动作的承受者或施加方与动作相反或相对。通过此技法,可以拉伸诗歌张力。
物理担责无数沙子,熄灭自身的风暴。担责,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彼事物作用在此事物上的元素或属性,说成是此事物自身固有的元素或属性。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睿智感。
物理一色街道上四处都是滚落的银杏
沙尘和秋天是同样的金色一色,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意象保持同一种颜色。一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实质上的一色,二是名称上的一色。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色调统一、视觉冲击力强,形成纯洁干净的美感。
物理布上添花住在桂花树上的鬼,那么香布上添花,是指当描写某事物的诗句诗意不强时,在此事物的基础上添加其他事物作为增衬,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句瞬间充满生机。
物理般配纯银的歌声,则适合昆仑的雪般配,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赐予A事物原本不具备的性状,以和B事物和谐一致。通过此技法,既可以使诗歌自然流淌、又可以充满新奇感。
物理物化指标把高音喇叭装进肺活量也没有用物化指标,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实物转化为含有该实物名称的衡量指标。此技法可以兼顾虚实,使诗歌妙趣横生。
物理全材(略)全材,也称全材质,是指在诗歌中,把涉及的所有事物统一成一种材质。通过此技法,可以制造新奇、离奇的效果,具有浓浓的童话性或诡异感。
物理命运共同体(略)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命运紧密相连的事物(一般是同种事物,如人与人;或同类事物,如茶杯与茶碗)保持一致,当其中某个发生了变化,其余的也随之发生类似的变化。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命数感、神秘感和陌生感。
物理三态用剪刀剪掉
多余的浪花三态,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处于某一形态的物体呈现出另一形态的属性和特征。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新奇,异彩纷呈。
物理自作自受这个秋天,镰刀割伤了自己……自作自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动作的施加者同时成为动作的承受者。此技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新奇感、陌生感和感染力。
物理演化绿麻雀经历了夏天,飞向
秋风的翅膀
已练成,落叶的颜色演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认为现在看到的物种不是这个样子,而是从原来的样子变化而来。“原来的样子”不是基于科学考证,而是源自诗人的想象。
物理演化(略)惯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物体的运动和姿态不受任何外力或其他因素制约(包括该物体自身内部变化的影响),按照初始状态持续进行。
物理克服重力它有一个爱人,是草地尽头的木桩
它要去绕着它的爱人跳舞了克服重力,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事物积极主动摆脱重力的束缚,或更具备摆脱重力的能力。让诗歌更具有生动性和画面感。
物理主被动硬互换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主被动硬互换是在不调试动词的情况下,将动作的主动施加方与被动承受方直接互换,从而制造一种剧烈的冲击力。
物理主被动软互换风是银杏树
用一万把小扇子扇出来的将动作的主动施加方与被动承受方互换,通过调适动词使互换平稳温和,从而制造一种既妥帖又有别于常识的新奇效果。
物理守恒香越来越短,烟越来越长守恒,是诗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间虚构建立一个总量一定、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可以增强诗歌的哲理性、神秘感和张力。
物理隐显色油菜花把我和小黄狗儿
埋了进去隐显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颜色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一个(或一些)直接写出颜色,另一个(或一些)不写出颜色,用写出颜色的事物衬托不写出颜色的事物,达到一种“虽不说出,颜色更浓”的艺术效果。我们管写出颜色的事物,叫做显色事物,把不写出颜色的事物,叫做隐色事物。
物理对应对于钢来说
打磨就是抚摸
石头就是肥皂让属性差异很大的A物与B物,通过各元素创建对应关系,从而制造张力,形成陌生感。一般而言,B物的名称不在诗中出现。
物理剥离从她指尖飞出去的一个指纹剥离,就是把可见、而不可能独立存在之物,强行从其依附物上分离,让其独立存在的一种诗歌创作手法。
物理杂交它在枝头鸣叫
是我的灵魂在枝头鸣叫
它扇动翅膀
似有一双手要从翅膀里伸出杂交,就是在不同物种、不同项目之间,进行搭配、嫁接、共融的诗歌创作手法。
物理身体里的异物(略)在自己身体里找一些本不是身体里应该有的意象。
物理异形被迫的沉默有一道圆形的伤口是通过诗歌手法对正常形状进行变异,制造出一种现实生活中极不可能出现的形状。
物理极变只有把一座大海熬成一锅盐,一粒盐……极致变化。通过一定的动作手段,把意象的变化推到极致,把变化“推到头儿”。这种变化可以是物理变化走向极端,也可以是化学变化,也可以是异化和妖魔化。
修辞通通感鸣,让房间挤满了新鲜的牛奶通通感,全称通盘使用五觉通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运用通感修辞手法时,尽量把视听嗅味触五觉全部或大部分聚现,形成互补。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诗歌丰富生动。
修辞达喻眉须白如降旗达喻,全称表达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时,通过含有明显提示性语素的喻体,表达某种意思、意义、主题等。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既形象又深刻。
修辞物化通感阳光安祥,含有细细的砂糖物化通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通感而来的感觉落实成具有此感觉的物。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通感既缤纷、又内敛,恰到好处地强化诗句的表现力。
修辞名喻我们都在路上
寻找——
一座叫“明天”的旅馆名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将本体冠以喻体名称的方式建立比喻关系。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随心所“喻”,信手拈来,既新奇又容易接受。
修辞半喻顶着雨奔跑的木瓜树半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当本体由两个相关事物组成时,让其中一个事物与喻体的一部分相同,另一事物与喻体另一部分不同的比喻形式。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比喻若即若离、独具魅力。
修辞二合一喻揭竿而起,万千蝴蝶腑冲如刀客二合一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两个比喻合成一个比喻,合成后的比喻只有一个本体和喻体。通过此技法,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使诗歌的比喻更具感染力。
修辞依据性通感它的狡猾挂在树上
像苹果一样红,像苹果一样甜依据性通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具有某类感觉的事物配合通感的使用,给通感以依据。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形象生动、思维发散,又基础牢固、真实可信。
修辞示借1.孩子们会把贫穷捉住,穿上铁丝,烤知了一样架在火堆上
2.孩子们还会把贫穷当成破旧的书包,丢三落四的忘在河边示借,全称提示性借代,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用借代手法时,通过一定形式让被借代的本体出现,以起到一定提示作用。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句变幻而不莫测、陌生而不生涩。
修辞倒拈连只有一个孩子走下青石江堤
去舀月光,去舀水。倒拈连,顾名思义,是指在使用拈连时,将前提部分和后继部分位置互换,形成后继部分在前、前提部分在后的拈连形式。通过此技法,可以既保持拈连的绵亘优势,又不流俗。
修辞似替(略)似替,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与主体相似的事物替代主体(一般通过比喻),去做主体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通过此技法,可以使替代更自然、贴切,更好地实现诗歌的人文关怀。
修辞重复暗示(略)重复暗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有隐喻意义的事物进行重复,以引起读者注意,提示读者仔细咀嚼其中深厚内涵。
修辞拟人喻秋虫关闭电话拟人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同一诗句里同时运用拟人和比喻。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具备比喻的形象感又具备拟人的生动性。
修辞相对夸张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相对夸张,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基于一个参照物比较而出的夸张。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句既充满张力和想象力,又稳妥内敛。
修辞珠喻(略)珠喻,也称连珠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此比喻的喻体,经过变动处理后,做下一比喻的本体。是一种与顶喻类似,但比顶喻圆润的修辞手法。通过此技法,既可以使诗句结构紧密,又柔和地实现了修辞效果。
修辞合页喻老旧的木桥,发出“咔咔”的响声
仿若父亲的咳嗽合页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用一个比喻句实现过渡功能,本体承上喻体启下,如同合页,因此得名。通过此技法,既可以实现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又可以使结构紧密,还能最大程度保有诗歌的跳跃性,可谓一箭三雕。
修辞近不见喻陨石,像血球坠落近不见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事物比喻成近在眼前却无法直接看见的事物(以下简称“近不可见物”),近不可见物包括微观之物、透明之物、被隔挡物等。此技法可以恰到好处地增加诗歌的陌生感。
修辞境喻它们突然出现
像土地躬身而起境喻,全称环境比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事物比喻成其所在环境衍生的一部分。通过此技法,可以使本体喻体混融一体,诗句画面和谐,感受新奇。
修辞准夸张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准夸张,也称不是夸张的夸张,是指诗歌创作中,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制造匹配关系的失衡效应,实现类似于夸张的效果。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张力,营造新奇和陌生感。
修辞玩儿命海边的椰子树
时不时摘下一颗脑袋
砸向大海。玩儿命,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基于比喻等修辞关系,制造丢掉性命的场景。包括“假玩儿命”和“真玩儿命”两种情形。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张力,营造新奇和陌生感。
修辞差位喻枫叶穿起红舞鞋差位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位置差别超出预警底线的两种事物间构建比喻关系。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诗歌的新奇和陌生感。
修辞对比喻池水,化为一丈白绫对比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构成比喻关系的本体和喻体间兼具对比效应。通过此技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诗歌的张力和情感冲击力,还可以艺术地表达鲜明立场。
修辞凡物添奇每天,都有一辆隐形的快速公交凡物添奇,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给有隐喻意义的事物本身,增添某些不同寻常的特质,以引起读者注意,提示读者仔细咀嚼其中深厚内涵。
修辞动物体的一部分比喻动物他头顶曾经茂盛浓密的草原
就要被一群雪白的羊群占领动物体的一部分比喻动物,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动物(包括人)体的一部分与完整的动物(包括人)构建比喻关系。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加诗歌的陌生感。
修辞变向想象马路裂开了一条缝
像一扇虚掩之门。变向想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拥有不同既定方向的事物间开展想象,最常见的是构建比喻关系。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修辞假全真半喻月亮像一只青葫芦
有细细的绒毛假全真半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相似度较低的A、B双方原本不具备比喻条件,但基于双方某个相似度较高的特征a、b,在A、B间强行构建完整比喻句,再在a、b中省去一个构建不完整的比喻句。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在这个技法范围内,我们把A、B之间的比喻关系称为假比喻关系,把a、b之间的比喻关系称为真比喻关系。
修辞异性喻野花如星星点灯异性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不同词性的词(组)间形成比喻关系,甚至是词(组)与句子间形成比喻关系。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修辞三似而喻每棵树都是一个星球三似而喻,是指诗歌创作中,可以从三个层次着眼来构建比喻关系,分别是形似、神似、意似。
形似,是指外观外形的相似,通过感官观察而获取。
神似,是指情态气质的相似,通过心灵感受而获取。
意似,是指内在属性的相似,通过头脑思考而获取。
修辞关系喻砍柴喂猪
像游在时间的两尾鱼关系喻,是指诗歌创作中,在两对关系中构建比喻。即,让A与B之间的关系像C与D之间的关系。这样,自可以使比喻超凡脱俗,使诗歌充满新奇。
修辞明示修辞老花铺的夏天要用珍珠李、油桃、脆皮梨
这些富含糖分的词汇来比喻明示修辞,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明确告诉读者自己使用的是什么修辞。通过此技法,可以避难就易,亲切自然地达到修辞效果。
修辞怪异举动他在清洗脚上的弹孔
在他的肩膀和腰部
也有类似的弹孔
他想把它们洗干净怪异举动,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有隐喻意义的事物,置于怪异举动中,以引起读者注意,提示读者咀嚼蕴藏其中的深厚内涵。
修辞局部变整体喻八月份时,他指着满天的星星说
这群野狗们冲上了天庭局部变整体喻,是指在使用比喻修辞时,将喻体从局部升级为整体的创作手法。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修辞反拟长久的击打,并不曾使金子开口说话,反拟,也称否定性比拟,是指从要说的事物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去比拟,包括反拟人和反拟物。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冷静内敛,富含哲思。
修辞不充分拟人床前两个
套娃。呆萌呆萌
夜半。有一个哥哥
风雪中
正在雕刻妹妹的样子不充分拟人,也称不完全拟人、不彻底拟人,是指对事物的人格化有所保留。是一种新鲜的拟人手法,能使诗歌活起来。
修辞暗拟人(略)暗拟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是像一般拟人那样,把某物朝着人的特征去写,而是让某人具有此物的诸多特征,暗示读者此人就是此物。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新颖,且富于玄幻色彩。
修辞感喻月亮是谁丢出的杏仁感喻,是指在实施比喻过程中,让喻体倾向的感觉属性大于或有别于本体倾向的感觉属性,换句话说,让喻体与本体不属于同一类感觉物。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比喻丰腴多姿,调动感官,又避免了通感修辞手法张扬外显的缺陷。
修辞见色起意那些小而美丽的山楂树的乳房
被流言击中
鲜红的挂在枝头
而土地沉默见色起意,是指诗歌创作中,在颜色本身与颜色的寓意间进行互换,制造陌生化效果。
修辞移喻你们端着碗扒饭
筷子像划动的双桨移喻,指在实施比喻过程中,不是按照惯常思维,针对刚刚叙述的事物开展比喻,而是移转到与其有一定关联的其他事物上进行比喻。
修辞系喻八月如病榻,堆积残花、枯叶和叹息系喻,顾名思义,把比喻“系一系”。是指先用最简洁的词句在事物间构成比喻联系(A像B,A如B等等),再把它们的特征元素相继、并排列出,用一个动词紧紧“系”在一起,使本体喻体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信。
修辞喻合金雷加警钟,齐鸣在空中喻合金,就是将本体和喻体连接合并在一起,好像它们本就是两种并列的事物。既杜绝“大词”的抽象、概念化,又避免了缩喻的陈旧、生硬。
修辞反饰走不动的神仙反饰,就是要通过“反方向”“反常”的形容,让核心词汇和修饰成分之间构成反差,从而制造张力。
修辞因果喻胸脯干瘪成人民公社的谷穗因果喻,顾名思义,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比喻。
修辞喻体成真大海抖动一匹柔滑的丝绸
丝绸上,刺绣着繁缛的蟠螭纹和鸟禽纹图案喻体成真,就是通过一些具体内容的补充,使喻体不再是本体的投影和陪衬,而成为独立、现实的景物。
修辞避喻没有月亮的时候
我就敲敲那只老银盘也可以称之为“能喻不喻”,A与B本来具备非常好的比喻条件,可以形成本体和喻体关系,诗人却偏不使用比喻。这样一来,诗句就会氤氲在比喻与非比喻之间,实现了实际表述与读者心意的分层,从而形成了厚度和陌生感。
修辞顾名思喻鹅卵石是河流产下的蛋如果以这种本身就具备象形比喻的名词(我称之为“内循环小比喻”)为基点,生发出一个比喻句(我称之为“外循环大比喻”),两个比喻间会形成同频共振,使比喻的效果和新奇感大幅增强。因为这种比喻源自本身就具备比喻属性的名词,一看名字就会想到比喻,所以我称之为顾名思喻。
修辞可圈可点就升起了一种叫“……”的事物在诗中,可以用符号或标点表达形象意义,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表现力。这一招儿,用好了十分有趣。
修辞拟人符所见菊花开得姓李,天蓝得姓李把某事物拟成抽象的人的符号。
修辞跃喻蜻蜓,蚂蚁,小型直升机跃喻,是指“跳过”本体和喻体间的障碍物实施的比喻。
修辞抽喻暗色的珊瑚礁像一种语言抽喻,实际上是用抽象比喻具体。即:以具体的事物做本体,以抽象的事物做喻体。
修辞形容词冰埠石上拂动的青苔,
像是水长出的绿胡子。在比喻句中,把形容词冻住,使形容词仍与本体保持一致。
修辞太不像人拟人蓝天用碧蓝的心情
感染人,它不用它的蓝手指,
而是眼神和呼吸。把一点儿也不像人的事物拟人。
修辞时光喻二十一世纪的万家灯火
是公元266年漫山遍野的萤火虫通过在比喻中注入时间元素,拉伸本体和喻体的时间跨越,形成时光的深邃感,历史的沧桑感。
修辞骗子比喻抚摸一双草鞋,像抚摸一段足迹也可以叫做假比喻,把没有比喻关系的事物也摆一个比喻的“架子”。这是比喻的“伪政权”,伪本体+伪喻词+伪喻体,比喻那一套东西它都有。
修辞字拆迁比如还要活下去的“活”
那边的水早已蒸发,剩下的舌头,自己说给自己听
又比如我妻子的姓,林子变成了单只木头——
修辞懒人喻(略)刚刚重点说A,现在说到B时,就近拿A来比喻B。像我们这种懒人,又想比喻,又“懒得”往远了去想,“就近取材”。
修辞葫芦拟枕边的风,拖着尾巴
它说,花语,你流沙一样的生命
是另一种壁挂——
修辞镜中喻二十四个女子吹箫
二十四个女子
是二十四支箫【镜中喻】这种技法很像照镜子,所以也可以叫“照镜子比喻”。因为这个镜面不平,镜子里和镜子外虽然是看起来很像的两句话,却又不完全一样。镜子外是一般陈述,镜子里是根据一般陈述“改装”成的比喻。
修辞意象GPS总有一天我会流干我的瞳孔当你发现某个意象平淡无奇时,莫忘了给它做一个GPS。
修辞本喻极反雪是最盛大的火焰喻体应该是本体的亲属,应该很和谐才对。可这种手法却把他俩推向了对立的山尖。两者极反,一下子就产生了陌生化效果。
修辞动词冻恒河呵
你的大象回家的脚步声
这样沉重
就像落日走下天空顾名思义,在比喻关系中,把动词冻住,冻在本体身上。
修辞量词喻还有几粒多余的老人用量词替代比喻成分。
修辞把人体的一部分拟人骨头弯下腰
听懂了把人体内的东西拟人?听起来就奇妙,所以常常产生震撼效果。
意象抽意象一万亩油葵,注定是
面对巨大虚空的
集体噤声。抽意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较为寻常的意象进行抽象化处理。通过此技法,可以较为容易地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和哲理感。
意象意象互换大殿上,酥油灯的光芒逐渐强烈,栅栏逐渐消失意象互换,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象”与其所表示的“意”之间进行互换。象换为意,避免繁杂;意换为象,避免说教。
意象从物到种它飞来
落在我窗前的樱桃树上从物到种,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物落实到具体的品种,从而强化真实感、可信度、在场感,提升诗的质地。
意象美加工打扫满屋的月光美加工,就是把生活中俗事,稍作加工,变成唯美的诗性语言。
意象意象族群(略)意象族群,是“同血缘”意象在一首诗中的会集与映照。通过此方法可以使诗歌既结构紧密,又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意象象明意暗(略)象明意暗,是指一首诗中的核心意象中,象很明确,意却不明。
意象意象减(略)意象减,顾名思义,就是把诗中的意象减到最少。
意象拉近镜头眼角就塞进一场雪在写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假设手里拿着一部相机,运用它把原本要写的意象“拉近一步”,捕捉到更为细节、精致、鲜活的意象。不要小看这一步的拉近,会收获很大不同。
音韵小韵春风十里,不如你小韵,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相邻的两个短小语句间形成独立的押韵关系。通过此技法,可以提升出产名句的几率。
音韵携音蝉已不禅,蝶还叠舞携音,也称同音近音字携手,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同音或近音字有意放在一处使用。通过此技法,可以形成和谐的声韵感,产生出其不意的新内涵。
音韵两头蛇(略)两头蛇,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每两句共押一韵,就像两个蛇头共用一只蛇身。下两句再换一韵,以此类推。两头蛇技法的使用,可以使诗歌新潮叛逆,产生后现代的感觉。
音韵诗·歌你走后,更多的树叶
又落了下来
而你躺过的堤坡
春天花会开歌词入诗,最大的好处是,只要一读到此,歌曲的旋律马上萦绕读者耳边,与诗歌内在的韵律产生共鸣,或是微带错位的和弦。
语义曲解(略)曲解,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多义字词进行偏差理解处理,即,本应是此义却用成了彼义。根据被曲解的多义字词是否出现,可分为明曲解和暗曲解两种形式。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强新奇陌生效果。
语义同床异梦春天,桃花,一口井……
美好的事物都那么深同床异梦,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由一个词语牵起,各自撕分该词语的不同含义。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张力和陌生感。
语义甚解(略)甚解,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核心词句掰开揉碎、不厌其烦地解读。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度、广度和质感。
语义字面解词天空高高在上,有人走进山里,爬到山顶字面解词,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用词语的字面义,而不是现今常用义。通过此技法,可以产生“似是而非”的奇妙陌生感。
语义一石二鸟蝉声的羽翼稀薄一石二鸟,也称一词牵二语,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两个词语由一个合成词(多是并列型合成词)牵起,各自对应此合成词的一部分。此技法既可以使诗句凝练,又充满陌生感。
语义改头不换面到那时你哭都找不到水立方改头不换面,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改变某固定搭配的非核心部分,把其变成另外一个固定搭配的技术手法。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大幅提升。
章法莫测(略)莫测,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内容和情感等把握,尽量让读者不能猜测出接下来写什么。此技法使用得当,能够提升诗歌跌宕起伏,聚焦注意力。
章法物风物(略)物风物,全称物的各方面对应为时代或地域的各方面,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直接写某物,而是对应到某个时代或地域,写这个时代或地域的各种风物人情,来回应此物的各方面。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的写物大气,有厚重感。
章法三象它从高处垂下身体
垂下时间,和朴素的情感三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表象、抽象、心象三层次去表述一个事物。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既深刻,又丰富。
章法阻石你借用一个纯洁念头,而不是躯壳,
团聚着内心的一场齑粉。阻石,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当某诗句过于平顺时,插入语言成分予以隔开和阻挡。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加诗句的感觉。
章法风铃(略)风铃,是指诗歌创作中,在每行都出现一个意象,且置于每行之末。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无论在音乐还是视觉上都充满规律和谐之美。
章法暗渡再无轮回之苦
我在一头豹子的背上认出了父亲暗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更换、删除核心过渡词等方式实现两部分内容的对接。通过此技法,以达到看似无过渡实则有过渡、有跳跃又不过于跳跃的效果,既确保了衔接自然,又不影响跳跃性。
章法不离不弃(略)不离不弃,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几乎是句句含有并围着同一个意象写作,即使“生搬硬套”。通过此技法,不仅可以使诗歌结构紧密、易于行文,更容易突发奇句、一语惊人。
章法意外理中站在儿时水洼边
里面天空那么深
那么远,再多看一眼
就会掉进去
掉入云朵还好
若落进那无尽的蓝
你还记得今年几岁了吗意外理中,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结尾出乎意料,与上句不着边际,同时又与前边某处信息点存在呼应。通过此技法,能够使诗歌的结尾既精彩新鲜又不突兀无依。
章法密室逃脱(略)密室逃脱,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设置“迷宫”,把钥匙藏在“迷宫”中,让读者经过一番寻觅,最终找到“出口”和“宝藏”。通过此技法,可以调动读者参与文本的积极性和乐趣,使诗歌耐人寻味。
章法柔插叙(略)柔插叙,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在读者以为某叙述已结束时,插入其他叙述,再转回原叙述。通过这种在前期“制造假象”的技法,可以使插叙自然舒畅,毫无违和感。
章法移展四月的雨,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满山的绿叶子都在喊:
有人吗移展,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提到此事物的性状,却移转到彼事物来展开描述该性状。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波动和弯曲美。
章法拆要素(略)拆要素,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当时间地点等要素文字过长时,将其拆散几处分别表述。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交代清楚要素,又不影响可读性。
章法行删(略)行删,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择取最不重要的一行删除。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跳跃,有味道。
章法软垫当采漆人到来,刀尖磕响桶沿
你看,满山漆树应声起伏,像颤栗,更像兴奋不已软垫,是指诗歌创作中,在呈现一个不符人之常情的感受时,为了减少突兀,事先垫入一个符合人之常情的感受。通过此技法,可以既表达了自我意识,实现了张力和情感冲击,又使文本自然流畅。
章法对话(略)对话,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你一言我一语交谈方式推进。此技法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声音交迭,新鲜而不枯燥。
章法一生二(略)一生二,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遇有人或物的命题《X》时,派生出他人或它物Y,写Y对X的看法做法,实现Y和X同等地位诗写。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不跑题、又跳出题目,也避免了诗文的单薄。
章法象事(略)象事,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由另一件事来象征这件事,两件事共存于一首诗中。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具有厚度、富含哲理,又深沉内敛、引人回味。
章法事象(略)事象,全称事件象征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是从事件本身去寻找道理,而是从事件的象征意义上去寻求道理。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具有厚度,富含哲思。
章法人言景外茶馆里。抽旱烟的老人和抽纸烟的年轻人打赌
弯过杨家弄的水流
有几个漩涡。人言景外,与人入景中相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人物既不介入景中,作者也不直接描写景物,而是借人物之口去转述景物。通过此技法,既可以使景色不空,又较容易地降低了人物直接介入的突兀感。
章法复句聚(略)复句聚,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不同种类的复句会集到一首诗中。此技法可以用极少的篇幅消耗,避免诗歌(特别是微、短诗)的单薄。
章法越说越离谱经过严苛的安检,确定
没有利刃,也没有忤逆之心
我以使者的身份被允许
进入古代一座异邦的城池越说越离谱,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语句的陌生程度一步一步增加。说白了,就是一点一点“越说越不像人话”“越说嘴上越没把门儿的”。通过此技法,可以在读者能接受的前提下保有诗歌的陌生感,同时,使诗歌的结构有了一种推进的依据。
章法上下求索(略)上下求索,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形而上(此处一般指精神艺术层面)和形而下(此处一般指世俗物质层面)交替穿插。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张力和丰厚感。
章法注情扩句(略)注情扩句,是指诗歌创作中,在只想出一个有点灵感的句子的情况下,通过注入心情态度元素,来把它扩充成一首诗。通过此技法,可以解决“有句无诗”的难题。
章法一以贯之(略)一以贯之,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明用或暗用一个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贯穿全诗,诗中所有或大部分诗句都往这个关键词上贴靠。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结构紧密,筋骨通畅,脉络分明。
章法声东击西(略)声东击西,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把读者注意力转移到非目标点上,最后出乎意料亮出目标点。说白了,本要说A,却大张旗鼓说B,最后突然转到A。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出人意表,哲思无穷。
章法销毁行迹(略)销毁行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正常”书写,然后擦除提示诗句关系和行文思路的印记(以下简称“行文痕迹”)。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强诗歌的跳跃性。
章法泼冷水(略)泼冷水,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感情酝酿到一定程度时不是就势而起,而是突然“浇灭”。此技法运用得当,可使诗歌出人意料,非比寻常。
章法独字成诗生活
诗/北岛
网独字成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除题目以外只有一个字。此技法乃剑走偏锋,险中见奇。
章法无句成诗(略)无句成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出现一个句子,让字词或短语构成全诗或诗中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新意,容易产生余音绕梁的音韵效果。
章法人入景中(略)人入景中,是指诗歌创作中,遇有整块景物描写时,在其中加入少量人物诗句,这样既可以使景物不空,又能衬托景物。
章法情感突转(略)情感突转,指诗人的情感、态度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读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强烈的心灵撞击。
章法补救我们热爱死:握着枪的死补救,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劈头写出“三观不正”、不被认同的语句,紧接着进行弥补挽救。通过此技法,可以制造落差,拉开张力。
章法致幻我一愣,站起来,当着全体人员的面
助跑后翻出一连串的筋斗云,上了西天致幻,是“情节抵达极致时运用魔幻”的简称,指当诗歌的情节推到极致无路可走时,采用魔幻的方式给其一个出口,予以收场。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具新奇感、出人意料,又映衬现实。
章法软转男人,一股热流涌动全身
直至万马奔腾,忘记了阳痿,忘记了早已被阉割软转,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用更委婉隐蔽的词语(多为动词)替换转折连词,达到转折效果。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转折含蓄、内敛、深沉。
章法逆描写回到春天,
就多出一棵
大葱。
接着多出
一双手,剥
大葱。逆描写,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刻意打破惯常的描写顺序,与其相反的一种描写方式。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不落俗套,感觉一新。
章法(略)之,是指连续反复切转(一般表现为正负两种情绪或行为间)的诗歌技法,仿佛车子开上了之字形的山道。使用此技法,可以牵动读者情绪,使诗歌波澜起伏,紧抓人心。
章法果果(略)果果,是指结果上的结果,反过来说,在诗歌创作中,不是交代了结果就完事大吉了,而是需要进一步用诗意化的手法呈现这个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使用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沉稳、深沉,充满哲思之美。
章法变音(略)变音,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穿插使用不同的叙述声音,以防作者一个声音自始至终叙述所导致的单调、枯燥感。
章法拼凑(略)拼凑,是指各相关事物都提供一些元素,将这些元素凑在一起,合成一个目标事物。目标事物与拼凑物介于像与不像之间,相映成趣,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
章法糖葫芦(略)利用一个约定俗成的体系,“一颗珠挨着一颗珠”贯串起一首诗,我以形态命名,把此技法叫做糖葫芦。采用这种技法可以使结构紧密连贯,语言充满陌生感或是活性,妙趣横生。
章法水鬼(略)水鬼这条技法,就是通过由浅入深,由“懂”到“不懂”的叙述,把读者一步步拉向诗歌尾部的深渊。
其主要方法是从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已知把读者“拉下水”,再一步一步“拉入深水区”,抵达读者原本不能接受的未知,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章法拆解与聚合(略)拆解,是指把一个核心事物拆开,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古至今、由客体到主体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叙述。
聚合,与拆解正相反,把各个组成部分聚沙成塔,积成一个核心事物。
章法斑马(略)像斑马的条纹一样,两种事物在诗中间隔穿插书写,既互不干扰,又相映成趣。
章法补丁(略)一首诗需要顺下来,但有时太顺了,反而像一张上下一色的布料,没有变化起伏,这时候就需要打“一块补丁”,把一些看似无关的意象缝上去。
章法蝴蝶(略)这是一种对称的重复,它的中间有一条对称轴,对称轴两边是基本对称的事物,如镜里镜外,如严丝合缝对折的纸张,如蝴蝶躯干两侧的翅膀。为了美感和易记,我给它起名叫蝴蝶。
哲辨明暗因(略)明暗因,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一个情状除了由一个明显的客观原因所导致外,还有一个暗藏的主观原因所造成。换句话说,一个情状,使人对其原因有多重思考。通过此技法,使诗句意义丰厚,耐人寻味。
哲辨和而不同(略)和而不同,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若干对立或差异较大的事物和谐共处于柔性环境中。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不平又不兀,既有张力又柔和。
哲辨南辕即北辙我们踩出脚印
为了让更多雪花填满南辕即北辙,是指在诗歌创作中,目的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看似相反,实则一致(至少诗人说一致)。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使诗歌充满智性、妙趣横生。
哲辨挑刺儿(略)挑刺儿,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看起来很正常的话里挑问题(其方式常常为移换重音位置),做另一种解读。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冰雪聪明,充满智性。
哲辨直接承受者今晚的紫菜汤有点咸
紫菜却不介意
飘飘荡荡
好像回到了大海。直接承受者,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某事件或某状态的作用或影响,不只是从其间接承受者去描述,更注重从其直接承受者去描述。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角度新奇、富有味道。
哲辨形神两分西行的路上
我赶上一个朝圣的人
他用额头走路
我让他上车,他摇摇头
说,你的车到不了那儿形神两分,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某事物一分为二,分离为形态的事物和精神的事物分别去处理。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富有哲理和深度。
哲辨骈异抬头瞧瞧落叶
低头望望天空骈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把两个原本“正常”诗句的某处对应成分予以调换,达到看起来不合常理,实则合情合理的效果。
哲辨花衬叶而我,却想品尝庙里那些素净的斋饭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配得上我这条裙子花衬叶,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本应该处于陪衬地位的事物反过来担当主体角色。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有张力,又具哲理,出人意料。
哲辨底限(略)底限,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主观上使事物维持或达到其可以称之为其的最低限度,或围绕最低限度本身进行探讨。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富含哲理。
哲辨没完没了死去的还在死没完没了,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告结性事态继续进行。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有味道,又有陌生感。
哲辨大物小节窗外,大地旋转如同一张
密纹唱片。大物小节,也称大事物小细节,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庞大事物与其细节同步描述。通过此技法,使诗句仿若高像素巨幅照片,既博大又精致,画面感极强。
哲辨存在即被感知地铁驶来了,载着一张一张陌生的脸
车门打开时,它们才续上躯干和四肢存在即被感知,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只把感觉到的事物认定为存在。通过此技法,可以大幅增强新奇陌生效果。
哲辨出尔反尔(略)出尔反尔,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刚说完一个情况,紧接着很自然地予以否定。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产生非逻辑的哲学之美,营造奇异朦胧的意境。
哲辨互为前提买椅子的队伍太长了
我想买一把椅子
坐下来安心排队互为前提,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彼此相互作为前提、陷入死循环的事物写入诗歌中。此技法使用得当,可以焕发哲理,引人深思。
哲辨不可知登高者,你很难知道他望见了什么。不可知,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明确表示对某事物无法感知。通过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神秘感和哲理性,调动读者的想象。
哲辨象近质远(略)象近质远,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表象相近、实质远离甚至背离的事物发生关系。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对比强烈、思想深刻。
哲辨客体化他说,很想逃走,在变成矿石之前客体化,也称对象化,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主体转化为其作用的客体。这种转化一般是基于主体职业、长期浸染、极度投入等因素造成。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感人肺腑或发人深思。
哲辨一叶障目(略)一叶障目,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局部判断代替整体判断,形成一种不符常识、却并无违和感的推论。
哲辨齐物(略)齐物,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不同的事物给予无差别看待。此技法可以增强理趣,使诗歌充满哲思,回味无穷。
哲辨虽死犹生新鲜的木头
会散出极浓烈的香味
甚至在深夜里
还发出咯咯的响动
让我以为它们会逃跑虽死犹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已死去的生物富于生命力,甚至更胜于生时。此技法可以制造张力,动人心弦。
哲辨逆来顺授(略)逆来顺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不利的现实不是被动接受和隐忍,而是顺借此不利现实,主动采取报复性回应。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张力,富含叛逆性的哲理。
哲辨假大方他们将中心地带的荒凉
交给两只土狗交配
将密布的高压线塔
交给一个沧桑男人张望假大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诗中的人物将自己不拥有所有权之物(一般是不动产)赠与或临时交由他人享用。通过此技法,可以很容易地提升诗歌的陌生感和新奇感。
哲辨揭老底当他聊起这些,云南的月亮
已升起在洱海
它清凉、淡黄
我指着它说:你能赌一赌
天上的这块石头吗?揭老底,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物体常被忽略的本质揭示出来。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的深度、质感、陌生感大幅提升。
哲辨质疑常识女孩子到底有多少只小脚啊质疑常识,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常识中很确定的事实进行发问,表达一种主观情感上的倾向和不同。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视角新,情感浓,余味久。
哲辨分类讨论(略)分类讨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给予同一定性、归入同一类别的各事物,分别进行差异性解读。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既情感鲜烈又富于思辨。
哲辨也是也否害怕深夜接到电话
害怕深夜接不到电话也是也否,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故意使句法相同或相似(相似度越高越好)、句意相逆的语句并存,借以表达纠结的情绪或高深的哲思。
哲辨否认消亡每条马路
都覆盖着一条河流
路边的每棵树
都拴着一只虚无的山羊否认消亡,指对事实上已经消亡的事物,在诗歌创作中否认其消亡,而是让其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此技法的使用,可以形成一种悲伤之美,既反省现实,又犹如挽歌,富有情调。
哲辨反目的性带一本书,不一定要打开它。
支起帐篷,是想和一个人
整夜坐在它的外面。反目的性: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行为举动不是出于世俗的目的而为之。此技法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关照现实而不陷于现实,富含感性,直抵心灵。
哲辨谴责幻想(略)谴责幻想,是指当现实有悖于幻想的时候,不谴责现实的残酷,而是反过来责怪自己幻想得太好才导致现实如此之差。
哲辨绝对所有的爱都让人着急。绝对,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抵制保守拒绝中庸,排除相对性和条件限制,把诗歌的真挚情感推向极致。
哲辨个体回归现在,它们也许继续以单个的
形式存在着,也许,一个水泡就是
一滴雨不甘被淹没的叹息。个体回归,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原本独立的个体从它混溶的集体中剔分出来。
哲辨无限循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无限循环,是指通过不确切不唯一的时间和空间或其他标识,使读者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到美好就在眼前,伸手即触,却无法抵达。每一次阅读都重新回到原点。
哲辨反主为客遇见每一条肮脏的小河
都想牵回家,给它洗一洗,再放回去反主为客,是指把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施加者变成动作承受者。
哲辨否认身体身体被我带到这里,又带到那里否认身体,就是在诗歌创作时,不承认身体是人的组成部分,把身体当成人之外的东西,从而制造陌生感的写作技法。
哲辨重生(略)让离世的亲人在诗文里复生,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才是最大的悲情。
哲辨对立统一我知道最肥美的那些
最羸弱的那些,都将在秋天被宰杀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对立的两种事物,归于同一个结局。
哲辨以物观我老槐树驻守着大门口
从兀立的陌生到开落从容
独自记着爷爷的年轮以物观我,就是从物的视角看我,从物的视角看人。
哲辨谬论!谬论!一只鸟原来这么大错误的结论,往往是诗意的。 诗人最终选择错误的结论,才能瞬间击碎读者的思想准备。产生硕大如鹏的张力。
哲辨“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略)无中生有,原本没有的事物,偏要说它已经存在。
有中生无,原本就有的事物,偏要说它是才生出来的。月亮本来是存在的,偏要说它刚刚“结出”,这就奇了。
其他柔化格言(略)柔化格言,不是完全不要格言,是指当发现诗歌写成格言时,添换一些在场或具体性元素,减少说教性,增强表现力。
其他替身院子里,一株蓝菊,五朵花,
四朵代她绱鞋、做饭、串门、看姥姥,
一朵发呆。替身,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其他事物替代主体,去做主体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人性光环,包涵浪漫主义情韵。
其他一反常态(略)一反常态,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让某事物(多是人)在遇到某种情境时,突然作出了与平常状态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反应。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产生极大张力。
其他负向自由你没有腐烂的自由负向自由,全称“呈现负向自由”,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对反向、消极或被动的自由予以呈现和强调(呈现和强调的方式往往是使主体失去或被剥夺此类自由),从而拉伸张力,增强穿透力,使诗歌刻骨铭心。
其他工业化牛羊都带着滑轮,在奔跑工业化,是指将工业性元素注入到非工业性意象中去,使原本自然的事物异化变质。
其他藏起我(略)——
其他绑架知了又如何?
不如一起蜕去壳,结庐在树上。——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成诗歌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技巧
每一个读诗的人都是潜在的诗人
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
诗歌是怎样炼成的
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诗与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