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狄仁杰真相11君臣鱼水

  狄仁杰拥立李显为太子,总算是了结了自己最大的一件心事。虽然李显在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武则天给他赐姓武,但是谁都知道,那就是个形式。等到武则天死了以后,李显还是会姓李的,天下还是要姓唐的,那么狄仁杰毫无疑问,就是促成这一切的首席功臣。

 

  那么这里问题就出来了,面对着这个整天想着光复李唐的狄仁杰,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态度?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形同水火呢?

 

  不是的。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当中最特别的一对。两个人的关系,你说它是敌人也好,说它是朋友也可以。狄仁杰是武则天一生最信任的助手,同时,他也是武则天一生惟一的对手。

 

  作为正统的儒家,狄仁杰忠于李唐王朝,对女人当政也有看法。但是他在武则天改朝换代,建立武周王朝后,他对武则天个人也很忠诚,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为武则天服务。而武则天虽然知道狄仁杰内心里的真实想法。但她仍然重用狄仁杰,两度拜狄仁杰为宰相。那么,狄仁杰和武则天,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狄仁杰真相》之《君臣鱼水》。

 

 【作为正统的儒家,狄仁杰忠于李唐王朝,对女人当政也有看法。但是他在武则天改朝换代,建立武周王朝后,他对武则天个人也很忠诚,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为武则天服务。而武则天虽然知道狄仁杰内心里的真实想法。但她仍然重用狄仁杰,两度拜狄仁杰为宰相。那么,狄仁杰和武则天,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狄仁杰拥立李显为太子,总算是了结了自己最大的一件心事。虽然李显在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武则天给他赐姓武,但是谁都知道,那就是个形式。等到武则天死了以后,李显还是会姓李的,天下还是要姓唐的,那么狄仁杰毫无疑问,就是促成这一切的首席功臣。

  

  那么这里问题就出来了,面对着这个整天想着光复李唐的狄仁杰,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态度?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形同水火呢?不是的。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当中最特别的一对。两个人的关系,你说它是敌人也好,说它是朋友也可以。狄仁杰是武则天一生最信任的助手,同时,他也是武则天一生惟一的对手。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武则天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从当皇后一直到当皇帝,多少敌人。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褚遂良、徐敬业、李唐宗室、裴炎这些采取的都是和她正面对抗的方式,而这些人的结局都是被武则天一一战胜,他们的下场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悲剧”。可是轮到狄仁杰,狄仁杰是水一样的性格,温和而执着,以柔克刚。他全心全意的辅佐武则天,同时他又惦记着光复李唐,结果最终,狄仁杰完成了武则天的敌人完成不了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只有狄仁杰能够称的上市武则天真正的一位对手,你说这样的君臣关系,奇特不奇特,武则天对狄仁杰那是充满了尊敬。

  

  晚年的武则天最需要的是,有高超的行政能力,同时又很正直,身孚众望的大臣来辅佐,毫无疑问狄仁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所以武则天特别倚重狄仁杰,从神功元年闰十月,狄仁杰开始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到圣历元年担任纳言,久视元年担任内史,几乎是一年一升迁,武则天这人有个毛病特别爱换年号,她总共在位20来年,换了17个年号,狄仁杰在宰相这个级别中,应该是升迁最快的一个。《资治通鉴》说:“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司司马光一直否认武则天是个合法的皇帝,他从来都是写太后,不写皇帝。在《全唐文》记载着武则天亲自撰写的《授狄仁杰内史制》,武则天是这样评价狄仁杰的:“出移节传,播良守之风,;入践台阁,得名臣之体。岂惟怀道佐明,见期於管乐;故以谒诚匡主,思致於尧舜。”就是说狄仁杰无论是出去当地方官,还是在宰相都是干的非常出色的,狄仁杰把自己定位是要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名臣,他辅佐君主,就像让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这个评价相当的高。

  

  你说,武则天当年要当皇帝,以及要当皇帝的时候,大搞酷吏政治,杀了许多人,有些人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就给杀了,那么。她面对这个一心想光复李唐宗室的狄仁杰,为何就如此和善呢?而且狄仁杰这个家伙,出奇的“反动”,史书记载说狄仁杰,曾经在武则天面前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段话保留在唐人所撰写的《狄梁公传》:“陛下身是大帝皇后,大帝寝疾,权使陛下监国,大帝崩后,合归冢嫡。陛下遂奄有神器,十有余年。今议缵承,岂可更异!”。你是高宗的皇后,高宗病重的时候,你监国,高宗死了你应该把皇位还给他儿子,结果你把它占了十多年,现在我们要讨论继承人的问题,这回就再不能变了。

  

  【狄仁杰的这番话直接指出了李唐复国的合理性,暗示武则天的武周王朝,再武则天死后应该还给李唐王朝,想当年武则天为了登上权利的巅峰,不惜打开杀戒,现在听了狄仁杰的这番话,她为什么没有大发雷霆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这种论坛在当时是一种氛围,对武则天来说并不奇怪,这是武则天经常能够听到的声音,而且这个时候,在她面前说这些话的人,并不是狄仁杰一个人。这里又有个问题,武则天并不是碌碌无为的昏君,天下怎么就惦记着恢复李唐呢?说到底还是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在起作用,男尊女卑,男男权主义,狄仁杰光复李唐的一腔正气,实际上是建立在封建道德观基础上的,武则天就是能力再强,她也没有办法扭转这一点。

  

  其次,武则天的性格已经发生转变了,狄仁杰赶上了浩时候,武则天做事情非常的有计划,有步骤,酷吏政治,只是前一阶段一个非常手段而已。此时,她已经意识到,酷吏政治该着结束了,当时发生了一个故事,这是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非常能体现武则天思想的转变,发生在武则天和大臣姚崇之间。《大唐新语》记载说,当时武则天对酷吏政治有点反思了,但是又觉得面子抹不开,所以她对姚崇这样说:“近者朝臣多被周兴、来俊臣推勘,递相牵引,咸自承伏。国家有法,朕岂能违。中间疑有滥者,更使近臣就狱推问,得报皆自承引。朕不以为疑,即可其奏。自周兴、俊臣死,更不闻有反逆者。然已前就戮者,岂不有冤滥耶。”,她发现来俊臣死了以后,怎么就再也没有听说有人谋反了呢?以前死的人莫非是冤枉的吗?她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主要是酷吏坏,我派去调查的大臣也不负责,所以才出现这些冤案。

  

  姚崇对曰:“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枉酷自诬而死。告事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于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敢辄有动摇。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灭凶竖,朝庭宴安。今日已后,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吏无反逆者。”,那些人确实是冤枉的,酷吏都是以诬陷为功,您派去负责调查的人,害怕那些酷吏,也不敢说实话,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被冤杀的人。姚崇马上说,你也不含糊啊,马上就把这些酷吏收拾了,而且我以我自己的性命,以及我家百口的性命来担保,从今以后,所有的朝臣当中再也不会出现任何一个反叛者。武则天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已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乃赐银一千两。以前都是宰相不好,今天你所说的甚合朕心。这其实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对话,武则天借着这个反思,宣告酷吏政治结束,而姚崇马上就递上一个台阶,恰到好处,从此以后武则天的性格就转向了宽厚。

  

  姚崇说这番话代表一方的势力,姚崇是狄仁杰的人,代表这方的势力,姚崇得登高位,这都是狄仁杰推荐的结果,这场对话发生的时候,狄仁杰并不在场,所有姚崇是代表狄仁杰这派发出的声音,姚崇对待武则天的态度和狄仁杰是一样的。后来姚崇参与了推翻武则天的神龙革命,政变结束以后,武则天被迁到上阳宫,而姚崇看着这一幕,竟然是潸然泪下,张柬之等人马上就说,你这阵哭恐怕不大合适吧。姚崇回答:“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我诛杀二张,推翻武则天那是尽人臣之义,我和武则天有君臣感情,如果因哭获罪,我心甘情愿。如果狄仁杰活到这个时候,他会和姚崇有相同的表现。姚崇和武则天的对话就是分水岭,从此以后,武周朝的政治气氛转向了宽松,以前不敢说的话题,现在敢说了,因此狄仁杰敢在武则天面前说这些话了。

  

  【狄仁杰虽然忠于李唐王朝,但他佩服武则天的能力,对武则天个人也很忠诚,身为武周王朝的宰相,狄仁杰可以说是尽职尽责辅佐武则天,那么狄仁杰对武则天的辅佐,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狄仁杰对武则天的辅佐,除了表现在日常工作以外,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举荐人才。狄仁杰当宰相期间,先后向武则天举荐人才数十名,这些人构成了武则天晚年时候,朝廷的基本力量,而且后来发动神龙革命的也就是这些人。

  

  二是:勇于劝谏。唐太宗有了魏征,才成了一代明君,狄仁杰也勇于劝谏武则天,狄仁杰车轴脾气,武则天某些方面可能还怕狄仁杰。史书说狄仁杰是好面引廷争,武则天往往听从他,即便有些事情狄仁杰说的,让武则天很不高兴,武则天也不好当场发怒,比方所上集的给武则天解梦,武则天就很不高兴,她就命人把狄仁杰扶出去。还有许多事她心里非常想做,可是一旦狄仁杰去劝阻她,她也就暂时的忍耐下去了。

  

  比方说在修建大佛这件事情上,武则天这个人一生和佛教还是蛮有缘分的,她的母亲杨氏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本人也当过尼姑,后来太子李弘病重,结果武则天和高宗整天的拜佛烧香,最后李弘病好了,在武则天的眼里就是佛祖保佑了,后来生李显的时候,武则天难产,很危险,武则天就祈祷佛祖,并且许愿让孩子出家,最后孩子顺利地产下了,于是,武则天就把李显送给玄奘做学生,玄奘就给李显一个称号“佛光王”。当了皇帝以后,武则天搞起佛事活动简直是不遗余力,武则天一生有个毛病,特别爱大兴土木。而且她搞得所有建筑,就是“大”,宏伟壮观,她建筑的佛教建筑更是如此。问题她搞得这个严重影响到了国计民生。

  

  据说她修建的那些佛寺,不但规模宏大,而且装饰华丽,多用黄金珠玉,狄仁杰曾经对此有过描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她在明堂以北修建一个功德堂,高1000尺,近300米。里面储存一个大佛,高900尺,按照惯例来说,佛像旁边不都有金刚像,再塑造一尊金刚。金刚的面部就有200尺高,然后用牛血来涂抹,薛怀义为了表示虔诚,说用来涂抹金刚脸的血,那是我刺膝盖出血涂抹的。这还不满足,武则天还想在搞一个比这个还要大的佛像,当时预算要花费几百万钱,钱不够,武则天就发动群众集资,她想让僧尼每人每天出一个钱,直到大佛建成。狄仁杰是在看不下去了,就站出来劝谏:“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如来佛的本意是慈悲为怀,不是专门来骚扰老百姓的,你搞得耗费民力,耗费官财,边境又不安宁,凡是不急的东西都应该停止,僧尼不从事生产,还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虽然武则天不愿意,但是还是停止了这个工程。

  

  过了不久狄仁杰去世了,武则天又想搞这个工程,这说明只要有狄仁杰在,武则天往往是有所顾忌。这个例子,只不过是狄仁杰众多劝谏当中的一个,但是很能说明问题。狄仁杰劝谏,往往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脑后,他不是劝止武则天,杀害契丹降将李楷固吗,说:“苟利国家,岂为身谋”。狄仁杰很会拿捏事情的度,劝谏武则天不要触动武则天的底线。什么是武则天的底线呢?比方说武则天的私生活,就找不到狄仁杰从私生活方面劝谏的事例,她明白,劝谏武则天私生活除了让武则天不高兴之外,没有作用。到了武则天晚年,二张已经干预朝政了,狄仁杰就对二张有所预备了。

  

  【对于个人来说,狄仁杰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有缺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对狄仁杰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武则天是如何对待狄仁杰的呢,也可以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武则天善待狄仁杰。武则天称呼狄仁杰从来不称呼其名,而是称呼“国老”,狄仁杰是宰相,按照当时规定,宰相每天要在政事堂轮流值班,这叫“宿直”,狄仁杰年龄很大了,武则天特别下令,狄仁杰免除“宿直”的任务。有时候文武百官陪同武则天出外巡游,到了行宫,所以人都住集体宿舍,唯独狄仁杰住单间。臣子见皇上要下拜,每见狄仁杰下拜武则天都要阻拦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即便两个人意见相左,武则天也时刻注意给狄仁杰留面子。

  

  还有一次,狄仁杰陪同武则天出游,骑着马,唐代没有八大大轿,只有像蓝舆,肩舆,步辇这些类似轿子的东西,而且官员不论文武都要骑马。这次出行出现一点意外,遇到一场大风,狄仁杰的帽子都吹歪了,马受惊了,开始狂奔,狄仁杰坐在上面无法控制,形式岌岌可危。武则天立即命令太子李显,追上去,把狄仁杰救了。武则天为什么不让别人去救,而是让太子去救呢?太子是狄仁杰一手扶持起来的,让太子拯救狄仁杰,这是为了拉近君臣关系,同时也可以显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优待。

  

  二方面: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匡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狄仁杰也不是没有缺点,武则天还要帮助他一下,匡正自己的得失,你老劝谏我,我也要劝劝你。比方说,她专门协调过狄仁杰与娄师德之间的关系,娄师德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一位重要大臣,郑州人,曾经以文官的身份镇守边疆,而且很有功绩,唐高宗也很器重他,此人的性格很有意思,非常宽厚,脾气非常好。《大唐新语》评价:“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朝野佥载》评价:“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

  

  《太平广记》记载了娄师德的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怎么样的性格。

  

  有一次,娄师德和李昭德的两个人一块去上朝,李昭德火爆脾气,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的很急,娄师德脾气朝好,脾气朝慢,胖,李昭德老等他,最后实在不耐烦了,一指娄师德的鼻子:“可耐杀人田舍汉”你这个急死人的老农民。娄师德一点也不生气说:“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娄师德早年放过牛,所以有这样一段话。

  

  还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代州刺史,临行前,娄师德问弟弟,我现在身为宰相,你又要出任刺史,咱们兄弟俩可以说是树大招风,你将怎样做来保全咱们的性命呢?弟弟说:“自今后,虽有人唾某面上,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 已,以此自勉,庶不为兄忧。”娄师德说:“此适为我忧也。夫人唾汝者,发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恶而拭,是逆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

  

  娄师德就是这样一个超好脾气,娄师德曾经用密奏的方式,保举狄仁杰担任宰相,而狄仁杰对此事并不知情,狄仁杰当了宰相以后,看不惯娄师德,屡次排挤娄师德,而娄师德竟然不为所动,只有武则天心里明白,她想点拨点拨狄仁杰,就把狄仁杰叫来,问狄仁杰:“娄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乎?”,狄仁杰说我和他是同事,从来没见他发现过人才,武则天一笑说,你当宰相就是娄师德的推荐,由此可见娄师德还是有发现人才的本领的,然后向狄仁杰出示娄师德当年的奏章,狄仁杰看完之后,大为感叹,非常羞愧。

  

  下来狄仁杰说:“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娄师德德行高尚,我为他所包容,看不到他的边际。这就是武则天纠正狄仁杰过失的一个故事,所以说双方是非常紧密的君臣关系,也可以说他们是亦敌亦友,很奇特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有利于国家社稷的,不过两个人的合作,不是全无缝隙,狄仁杰的好几项举措,都没有得到武则天的首肯,而这些举措,这些建议,反应狄仁杰在某些方面的弱点,就是他对国防事务不够熟悉,狄仁杰的长处在于发现和使用人才,而且狄仁杰发现和使用人才,包含着他的深意在里面,而这个用意,也决定武则天和大周朝未来的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狄仁杰,你怎么看?
此人举荐狄仁杰,反遭狄挤兑,武则天忍不住说了一番话
“宰相肚里能撑船”——娄师德
武则天23汇聚贤才
693年,宰相娄师德正在府里心宽体胖地逗鸟雀,突然圣旨来到,娄师德的弟弟被武则天升任为代州刺史,吓得...
连狄仁杰都自叹不如的人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