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高考语文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20: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

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20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                   

2.《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有志矣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3.《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 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4.《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然力足以至焉,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5.《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3.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4.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易错成语勤温习

1.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用来指人的心。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造成失误。)

2.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有口皆碑。(“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众人的一致颂扬。常用来形容对人已有的事迹和成就的交口称赞,而例句却用来形容将来的“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妥,这是范围失当或对象用错。)

3.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造成失误。)

4.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

5.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并不只效果不好。)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杨柳有意

经典素材: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

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赋有诗句:“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王,穿松作径适成三”。可见他对树木的热爱程度。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核、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时新素材:

新加坡森林企业集团是在东南亚很有影响的大企业,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19家下属公司,经营贸易、金融、工业、建筑、种植业及矿业。到1986年,其总资产约16亿新元,可以称得上是一片茂盛的森林了。谁能想到,1950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坊,创业资金只有2000新元。集团企业的董事主席孙炳炎是这片森林的营造者,他从一个小学徒干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经营,终于成了大富豪。在《森林五十年》特刊的发刊词中,他说到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凭自己的好学、好问、不怕失败。做人处世一定要谦虚有礼、不耻下问。要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搞好人事关系和好学不倦都是成功的要素"。他的座右铭就是"学无止境"。

技能再提高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基础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真的或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的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母亲吗?王晓冰

寻亲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母亲的追寻可以说是所有人的一种“恋母情结”,当然,与此相应的还有寻亲中的“恋父情结”。在东西方文化中,人们都有各自共同的原始母亲,一位是女娲,一位是夏娃。然而,要把文化或文学中的共同母亲认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母亲,则是一种从文化走向科学的行为,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才能认定。

在中国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女娲又称女娲娘娘,风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女娲首先是抟土造人,用黄土仿照自己,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又是拯救中国人的女神。由于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了一场特大灾难,天崩地陷,猛禽恶兽尽出,残害百姓。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还杀死恶兽猛禽,让先民安康幸福。

《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她也被视为婚姻女神。而且,传说中的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当然,还有传说认为,女娲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

现在,一些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认为日前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也就是说,女娲终于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被找到了。

专家的认定有多方面证据,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文化的和科学的两大类证据。文化的证据是,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到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这说明,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等人从2011年8月13日~10月9日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而科学的证据是,考古人员把代表“皇帝遗骨”的成人头骨送到北京大学进行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

综合这些证据,一些专家认为,这块头骨就是中国人的先母女娲。然而,这一认定引起了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扎实。C14同位素测年只能测出一种生物或器物生活或流行的年代,但不能进行身份认定。而且,专家们也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既然是一代女娲,就不可能确认她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7

【小题1】对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原因,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A.女娲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杀死恶兽猛禽,拯救中国人,让先民安康幸福。

B.女娲被视为婚姻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

C.女娲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就是女娲(娲皇)的遗骨。

D.女娲被视为音乐女神。传说中的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愉悦身心。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都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各自的原始母亲。

B.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这为女娲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C.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吉县人祖庙发现的人头骨、木函残片和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些都可以认定为有利的考古证据。

D.女娲要实现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也就是对她的中国人共同始母的身份确认,需要用文化和科学两大类的证据来证明。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文化和传说中,女娲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是因为她承担了多重母亲的责任,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B.对女娲是不是中国人的共同始祖的认定是严肃的,由此,考古等专家认定女娲的头骨是参考了文化和科学多方面证据。

C.传说认为,在山西洪洞县的侯村有她的陵寝,考古专家却在山西吉县发现遗骨,可见传说是不能作为寻找始母依据的。

D.虽然一些专家认为头骨是先母女娲的头骨,但是还不能最后确切地认定这个女娲头骨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的头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墨法思想与秦的富强

韩毓海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干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戒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夸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恪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小题1】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墨法学说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B.墨法思想是产生于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却难被中原地区各请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

C.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这些思想在秦国得以落实。

D.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墨家法家倡导的政治主张既难行又难听,所以在民风奢华,缺乏开放的胸怀与自省精神的发达地区没人理睬。

B.墨法思想的很多政治主张会触及六国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和阶层的权益,所以不被六国统治阶级接受。

C.商鞅的“农战”立国思想与秦国百姓不善言辞文饰,不喜欢舞文弄墨、巧言令色,作风务实的国情相适应,因此大受欢迎。

D.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秦地,是很适合推行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的地方,这是墨法思想虽成于魏却归于秦的主要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培养了秦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推动秦国走向富强,并最终统摄四海,说明墨法政治理想在秦得以高度实现。

B.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秦王扫六合,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表明了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提升突围测

一、(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价值表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显示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14.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4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荷兰画家凡·高的名画《星夜》所描绘的景象与现实世界的星夜不同,画面上11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烧的火球。评论家说,这幅画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二、(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注】,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1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三、(2015届广西南宁九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小题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小题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則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四、(2015届河南开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城市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城市化。人们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从孤独而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但假如城市太与自然隔绝,长在城市居住的人,心力体力不免会逐渐衰颓。人在大群中,易受感染模仿,学时髦湮没个性。职业不安定、居处不安定,在活动中会逐渐感到匆忙、疲累,因而精力不支,鼓不起兴趣,于是再向外寻求刺激,乃至于神经过敏,种种文化病皆从违离自然,得不到孤独与安定而起。

乡里人走向城市,来创造,来奋斗,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是消散精力的;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逐渐恢复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人类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若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

人类文化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城市僵化了、群体活动僵化了,再求文化之新生,则必在彻底崩溃中求得之,此乃人类文化莫大之损失。大都市易于使城市僵化,近代“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进展,易于使工商业生产种种活动僵化。此乃近代文化之大殷忧。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特点,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打击,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铠甲,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更可怜的则是那些羸夫而亦披上这一副不胜其重的铠胄,那便是当前科学落后民族所遭的苦难,这正犹如乡里人没有走进城市去历练与奋斗,而徒然学得了城里人的奢侈与狡猾。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活动,回过头来重亲自然,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面临的两大问题,而求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这需要各自的智慧,谁也不该学步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小题1】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代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城市代表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叶,水之流;离开乡村,城市发展渐失生机。

B.虽然乡村生活安定、轻松,但乡里人对城市充满羡慕、向往之情,希望到城市创造和奋斗,过紧张的生活,乡村也都在逐渐地城市化。

C.人们想要摆脱自然,摆脱孤独,想要离开落后而封闭的乡村,于是就创建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出先进、热闹而繁华的都市。

D.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是从自然中汲取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生活紧张、匆忙,精力不支,容易出现各种文化病。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里人带着充沛的心力体力和满腔的热忱走向城市,在紧张、进取的生活中创造和奋斗;城里人却回到乡村来养息精力,解放身心。

B.城里人在长期的大群活动中容易相互感染模仿,以致湮没个性,消散精力,需要重返乡村,从大自然中汲取新的力量后再入城市。

C.如何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度的问题,使僵化的城市重获生机:这两个矛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

D.“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发展,易于造成群体活动的僵化,而大都市的出现容易带来城市的僵化。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乡村逐渐城市化,但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城市不可能完全取代乡村,乡村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可见,二者相互依存,不可隔绝。

B.人们从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丰富了城市生活,但城市生活又容易使文化与自然隔绝,由此可见,文化兴盛于乡村,衰落于城市。

C.终将把人类逼迫得负担不起,甚至带来苦难的正是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

D.乡村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减小,反而日渐凸显,人类更需要亲密接触自然,享受乡村独特的情味。

五、(2013·北京卷)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14.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16.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21: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答案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                   

2.《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有志矣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3.《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4.《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然力足以至焉,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5.《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3.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4.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易错成语勤温习

1.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用来指人的心。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造成失误。)

2.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有口皆碑。(“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众人的一致颂扬。常用来形容对人已有的事迹和成就的交口称赞,而例句却用来形容将来的“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妥,这是范围失当或对象用错。)

3.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造成失误。)

4.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由于范围不清而望文生义。)

5.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并不只效果不好。)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杨柳有意

经典素材: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

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赋有诗句:“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王,穿松作径适成三”。可见他对树木的热爱程度。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核、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时新素材:

新加坡森林企业集团是在东南亚很有影响的大企业,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19家下属公司,经营贸易、金融、工业、建筑、种植业及矿业。到1986年,其总资产约16亿新元,可以称得上是一片茂盛的森林了。谁能想到,1950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坊,创业资金只有2000新元。集团企业的董事主席孙炳炎是这片森林的营造者,他从一个小学徒干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经营,终于成了大富豪。在《森林五十年》特刊的发刊词中,他说到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凭自己的好学、好问、不怕失败。做人处世一定要谦虚有礼、不耻下问。要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搞好人事关系和好学不倦都是成功的要素"。他的座右铭就是"学无止境"。

技能再提高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基础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答案】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理解B。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真的或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的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答案】B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分析综合C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答案】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母亲吗?王晓冰

寻亲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母亲的追寻可以说是所有人的一种“恋母情结”,当然,与此相应的还有寻亲中的“恋父情结”。在东西方文化中,人们都有各自共同的原始母亲,一位是女娲,一位是夏娃。然而,要把文化或文学中的共同母亲认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母亲,则是一种从文化走向科学的行为,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才能认定。

在中国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女娲又称女娲娘娘,风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女娲首先是抟土造人,用黄土仿照自己,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又是拯救中国人的女神。由于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了一场特大灾难,天崩地陷,猛禽恶兽尽出,残害百姓。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还杀死恶兽猛禽,让先民安康幸福。

《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她也被视为婚姻女神。而且,传说中的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当然,还有传说认为,女娲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

现在,一些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认为日前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也就是说,女娲终于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被找到了。

专家的认定有多方面证据,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文化的和科学的两大类证据。文化的证据是,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到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这说明,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等人从2011年8月13日~10月9日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而科学的证据是,考古人员把代表“皇帝遗骨”的成人头骨送到北京大学进行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

综合这些证据,一些专家认为,这块头骨就是中国人的先母女娲。然而,这一认定引起了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扎实。C14同位素测年只能测出一种生物或器物生活或流行的年代,但不能进行身份认定。而且,专家们也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既然是一代女娲,就不可能确认她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7

【小题1】对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原因,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A.女娲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杀死恶兽猛禽,拯救中国人,让先民安康幸福。

B.女娲被视为婚姻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

C.女娲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山西吉县人祖山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就是女娲(娲皇)的遗骨。

D.女娲被视为音乐女神。传说中的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愉悦身心。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都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各自的原始母亲。

B.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这为女娲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C.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吉县人祖庙发现的人头骨、木函残片和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些都可以认定为有利的考古证据。

D.女娲要实现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也就是对她的中国人共同始母的身份确认,需要用文化和科学两大类的证据来证明。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文化和传说中,女娲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始母,是因为她承担了多重母亲的责任,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B.对女娲是不是中国人的共同始祖的认定是严肃的,由此,考古等专家认定女娲的头骨是参考了文化和科学多方面证据。

C.传说认为,在山西洪洞县的侯村有她的陵寝,考古专家却在山西吉县发现遗骨,可见传说是不能作为寻找始母依据的。

D.虽然一些专家认为头骨是先母女娲的头骨,但是还不能最后确切地认定这个女娲头骨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亲的头骨。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要求学生对论述性文本常见的命题陷阱提高警惕。无中生有就是其中的一种。干扰项C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似是而非,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让考生得出错 误的推断。因为对始母的认同综合了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的共识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墨法思想与秦的富强

韩毓海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干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戒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夸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恪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小题1】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墨法学说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B.墨法思想是产生于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却难被中原地区各请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

C.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这些思想在秦国得以落实。

D.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墨家法家倡导的政治主张既难行又难听,所以在民风奢华,缺乏开放的胸怀与自省精神的发达地区没人理睬。

B.墨法思想的很多政治主张会触及六国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和阶层的权益,所以不被六国统治阶级接受。

C.商鞅的“农战”立国思想与秦国百姓不善言辞文饰,不喜欢舞文弄墨、巧言令色,作风务实的国情相适应,因此大受欢迎。

D.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秦地,是很适合推行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的地方,这是墨法思想虽成于魏却归于秦的主要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法思想培养了秦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推动秦国走向富强,并最终统摄四海,说明墨法政治理想在秦得以高度实现。

B.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秦王扫六合,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表明了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除了要注意将各选项文字同原文对照之外,还要注意分析要合乎逻辑,推断要合理。题中,D项有关“预见到”的内容有误。荀子观察到的是“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甦生的基础”。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提升突围测

一、(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答案】AE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价值表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显示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答案】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4分)

【答案】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到答题区间最后一段,第一问可根据“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句概括出来即可。第二问,可根据“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荷兰画家凡·高的名画《星夜》所描绘的景象与现实世界的星夜不同,画面上11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烧的火球。评论家说,这幅画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答案】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凡·高的名画《星夜》给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以精神关怀和情感的慰藉,表现了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注】,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答案】 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能力层次为D。

12.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答案】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5届广西南宁九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則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小题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小题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則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2015届河南开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城市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城市化。人们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从孤独而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但假如城市太与自然隔绝,长在城市居住的人,心力体力不免会逐渐衰颓。人在大群中,易受感染模仿,学时髦湮没个性。职业不安定、居处不安定,在活动中会逐渐感到匆忙、疲累,因而精力不支,鼓不起兴趣,于是再向外寻求刺激,乃至于神经过敏,种种文化病皆从违离自然,得不到孤独与安定而起。

乡里人走向城市,来创造,来奋斗,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是消散精力的;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逐渐恢复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人类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若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

人类文化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城市僵化了、群体活动僵化了,再求文化之新生,则必在彻底崩溃中求得之,此乃人类文化莫大之损失。大都市易于使城市僵化,近代“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进展,易于使工商业生产种种活动僵化。此乃近代文化之大殷忧。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特点,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打击,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铠甲,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更可怜的则是那些羸夫而亦披上这一副不胜其重的铠胄,那便是当前科学落后民族所遭的苦难,这正犹如乡里人没有走进城市去历练与奋斗,而徒然学得了城里人的奢侈与狡猾。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活动,回过头来重亲自然,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面临的两大问题,而求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这需要各自的智慧,谁也不该学步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小题1】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代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城市代表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叶,水之流;离开乡村,城市发展渐失生机。

B.虽然乡村生活安定、轻松,但乡里人对城市充满羡慕、向往之情,希望到城市创造和奋斗,过紧张的生活,乡村也都在逐渐地城市化。

C.人们想要摆脱自然,摆脱孤独,想要离开落后而封闭的乡村,于是就创建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出先进、热闹而繁华的都市。

D.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是从自然中汲取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生活紧张、匆忙,精力不支,容易出现各种文化病。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里人带着充沛的心力体力和满腔的热忱走向城市,在紧张、进取的生活中创造和奋斗;城里人却回到乡村来养息精力,解放身心。

B.城里人在长期的大群活动中容易相互感染模仿,以致湮没个性,消散精力,需要重返乡村,从大自然中汲取新的力量后再入城市。

C.如何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度的问题,使僵化的城市重获生机:这两个矛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

D.“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发展,易于造成群体活动的僵化,而大都市的出现容易带来城市的僵化。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乡村逐渐城市化,但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城市不可能完全取代乡村,乡村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可见,二者相互依存,不可隔绝。

B.人们从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丰富了城市生活,但城市生活又容易使文化与自然隔绝,由此可见,文化兴盛于乡村,衰落于城市。

C.终将把人类逼迫得负担不起,甚至带来苦难的正是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

D.乡村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减小,反而日渐凸显,人类更需要亲密接触自然,享受乡村独特的情味。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文化兴盛于乡村,衰落于城市”分析和推断不正确。所以选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2013·北京卷)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14.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相比”这一信息,是在分析“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的特性,没有联系翅膀,也就是C项的信息,它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 B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答案】(1)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2)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3)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中国人的信仰
智能传播中的人机融合智能
算法“黑箱”下AI信任存疑,可解释性AI迎来发展“元年”
伦理矛盾激化,人类文明不改向,将导致灭顶之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