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会自我观察吗?

 我们似乎一直在做自我观察,也似乎观察到一些东西,并因此觉得有所进展,乃至有些许沾沾自喜。

我们习惯于认为自己在为了解自己而累积素材,似乎有先人也这么提及。

我们有很多后知后觉的所谓的观察并非发生在当下,因而根本不算是观察,充其量不过是头脑的一些记忆片断或心理分析而已。

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关键并非所见之物,而是那个见本身。我们忘记了了解自身机械性不过是个手段,在此过程中,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借假修真,找到那个有意识的真正的自己。

如萨尔斯曼夫人所言,我们的头脑有着高等的功能,以我们在寻常状态下所使用的头脑低等功能,我们根本无法真正地观察自己。我们通常大部分时间总是陷在寻常的头脑里,以此为重心所做的任何观察不过是头脑自欺欺人的肤浅把戏而已。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观察?

既然如此,出路在哪里?

我们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出离这种长久以来的陷在头脑中的不平衡状态。是真的出离而非想象自己出离。将头脑消耗的注意力能量撤出一些置于身体上是一条出路。这不仅能够削减乃至打断头脑无穷无尽的幻想,还能减少我们对头脑既有的依赖。而更为重要的是,如萨尔斯曼夫人所言,这样可以提升注意力的品质,发展出一种更为精微、主动和自由的注意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注意力所见之物其实并非重点。

以这样一种主动的注意力去观察时,我们只能处在当下,去跟随,而没有任何评判、分析和回味,就像在跟随一条湍急的水流一样。任何评判、分析和回味都只会让我们立即陷入头脑,让注意力再度跌至低等的状态。我们只是看,看,看。任何看到的东西都是幻像,都是我们的意识映照出来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在当刻即可丢弃,它们真正的意义就是让我们通过看到它们而回到和安住那个看里。佛经有云,住即不住,不住即住,讲的就是心(注意力)若安住(认同)于任何对象就是错误的安住,当它住(保持)在一种不安住(不认同)于任何对象的不住(不认同)的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安住。

这个目标若理不清,我们必然会在自我观察中陷入迷失,耗费大量生命而没有进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渊回修行:打坐冥想是要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还是要头脑放空?
向世界开放那美丽的倾听
2-1处于被动的状态中
只有我们得变得完美了﹐才能开始体验富足嘛?
活在当下是最好的自我心理疗愈
“心流”对当下的我の启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