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教学解读与设想——统编本教材解读第1121篇

《桥》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五百多字的小小说。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位村支部书记面对突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和大公无私的品质,指挥村民跨越生命之桥。在党性面前,他不徇私情,对儿子一视同仁;在人性面前,他又推着儿子先走,把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父爱为村民和儿子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小说的教学,要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这个单元的三篇小说,都强调了这些要素。从故事情节角度看,这篇小说虽然短小,却冲突不断,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概述故事情节时体会这些冲突。

教学这篇课文,根据课文的重点,在教学铺垫之后,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概括一个故事

二、分析一个人物

三、学习几种手法

四、习写一个片段

在“任务一”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请你重新为课文拟一个标题,表达你对故事的理解。这是一种简单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概述故事,突出矛盾冲突。

在“任务二”中有两个活动,一是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也就是要表现老支书的精神品质。第二个活动是品析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重点分析下面的句子:

老汉            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党员也是人。

老汉            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                           

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小伙子                     ,说:你先走。

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                                            

“任务三”主要是学习对比、环境烘托、悬念这几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也是课后题中提出来的任务。

“任务四”是让学生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习写一个片段,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具体要求如下: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情景描写得再具体生动一些,注意要加上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80字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桥》课时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版教材六上《桥》教学设计过程的启示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