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生一个好,没人来养老

泡着枸杞的保温杯已经成为当下中年危机的代名词。当年轻人用“人至中年”式的自嘲表达着自己的焦虑,也是因为或多或少从上有老下有小的父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尽管多项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但居家养老在中国依旧是主要的养老方式。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94.2%)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家或子女家养老。如此,家庭成员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他们囿于繁重的家务劳动,无法全情投入工作,同时还面临着自身的养老压力。


(点击查看大图)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中,研究者特别关注到了老年照料者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者发现在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家庭成员中,子女和配偶是主力军,且照料者们工作状况堪忧。


其中,农村老人主要依靠儿子照料的比例明显高于城镇。研究者由此推测,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农村,人们对儿子提供照料抱有更为强烈的期待,且儿子确实承担了老年照料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老年人住在儿子家,把儿媳提供的做饭、洗衣等日常生活照料也算在了儿子身上。


在配偶照料方面,老年男性主要依靠配偶照料的占58.2%,远远高于老年女性(26.2%)。女性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更长,因而老年女性丧偶的比例比男性更高,使得老年女性不得不更多地从子女那里得到照料。而在农村,老年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城镇,老年女性经济地位也相对较低,加之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入城市工作,丧偶后的农村老年女性更难获得照料。


(点击查看大图)


从性别来看,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1.5%和58.5%,从老年照料者的年龄分布看,近60%的主要照料者年龄集中在30~59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又大多同时肩负着工作和育儿的压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照料者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者选择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强度较低的低收益部门就业。


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就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的就业状况来说,没有工作或是已经退休的照料者占比到达51.3%,有正式工作的只占16%,绝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工作缺乏稳定性,而女性照料者的工作状况又远远差于男性。


另有研究表明,根据现行的退休年龄规定,女性比男性更早地退出劳动力市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每月的养老金收入不如男性,这也使得女性更容易陷入老年贫困,老年生活难以获得足够的保障。


论及人口老龄化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地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或是与之相关的延迟退休、全面二胎等政策,对老年照料者却疏于关注。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孝文化”的规训下,被父母对子女提供照料的殷切期盼,以及自身的追求与困惑双面夹击的中年人,似乎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约黄昏”:农村老年人搭伴养老现象研究
如何妥善解决独身人士的养老问题?
农村老人,辛苦干一辈子,现在手里有10万存款够养老吗?
如何养老最幸福?
80岁老人被赶出门,一气之下喝农药,子女围观,刚咽气就急着火化
农民一次性补缴10万元养老保险,每月领1000元划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