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李雨桐唯一做错的一件事



9月22日,薛之谦旧爱李雨桐在微博上贴出自己在上海申江医院中医科的病情及医疗记录,证明自己“身心受到深深伤害后曾患上抑郁症”。二人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根据李小姐微博上的照片,中医给出的诊断明明是“郁证”,这能说明她患的是抑郁症吗?


中医“抑郁症”是鬼扯

从概念上来看,中医的“郁证”指的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不过,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郁”的理解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有的认为属于肝躁,有人认为是癫症,还有人认为是梅核气。


可见,中医里的“郁”是个模糊、笼统而广泛的概念,内涵不清、外延不明,这个“郁”既可以是急躁易怒,也可以是失眠健忘,还可以是咽喉堵塞。

而且对照现代医学的标准,中医概念里的“郁证”包含了焦虑症、躁狂症、精神衰弱甚至是更年期综合征等,这些也许和抑郁症的症状有重合之处,但严格意义上来讲,现代医学上的抑郁症和中医嘴里的“郁证”完全是两码事。

按照精神病学上的定义,抑郁症是“心境抑郁,兴趣和愉快感缺失,并伴随体重和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疲倦或精力不足,无用感,有罪感,犹豫不决,精力不集中,反复想到死或自杀,上述症状持续两周而且造成社会功能损伤”。

相比于中医泛泛的概念,这一依据APA(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上的定义,能够更加清晰地确定一个人是不是抑郁症,并排除干扰项。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DSM都是最常使用、受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广泛接受的权威性诊断手册,自1952年出版以来,不断修正、补充,到2015年已经出版至第五版。


中医可能会耽误抑郁症病情

那么,假如病人从精神科医生那里拿到了抑郁症的诊断,能不能找中医去看病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思考一下:“有这个必要吗?”


是中医更有效吗?在西医的治疗模式中,医生在开始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前,会先评估患者在未服药前的各项生理指标,以排除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的躯体原因,或者更好地指导用药(比如,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建议用度洛西汀的)。

之后医生才会确定治疗计划,评估疗效。如果患者服药4-6周后疗效不佳,还会考虑换药。对于患者身体上的变化,也可以检测到并可以适时做出调整。

而中医呢?由于其本身玄乎其玄的特点,连准确地下诊断都做不到,更不用谈监测效果了。至于诸如“开的药如果不起效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再次换药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更是难以回答。

也许有人会跳出来用实例反驳:我二大爷的抑郁症就是中医治好的!首先你记得问问二大爷,他得的真的是抑郁症而不是所谓的“郁证”吗?即便是真的,也有研究已经表明:轻度抑郁是可以靠安慰剂效应取得一些疗效的。

安慰剂指的是给患者施用的无特定药理作用的物质,或无特定治疗机制的治疗方式。也就是说你二大爷吃的中药跟吃的胡萝卜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他相信这是能治病的“药”,他就会觉得这个药有能治好他的药效,接着就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从此浑身充满正能量。


从结果上来看,他的抑郁症的确好多了,但要搞清楚的是:这跟中药没啥关系。所以,建议你下次让医生给你二大爷多开点儿成萝卜条,不光能治抑郁症,还能补充维生素。

但是请记住:在精神科疾病中,安慰剂效应只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中较为明显。而抑郁症发病有自杀率高、自残率高的特点。据WTO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至2020年,在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疾病中抑郁症将上升至第二位,目前中国每年大约30万人自杀身亡,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多数是抑郁症病人。

安慰剂是可能有用,可我们普通人并不能判断病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抑郁,中医也不能。一旦耽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节点,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和生理损伤后,这个责任谁来担呢?找祖传老中医吗?


请使用现代医学治疗抑郁症

根据最广受认可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抑郁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的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关系最大,它们能调控人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保持一个人正常的情绪状态,而抑郁症患者通常可以理解为这三种神经递质的活动减少,导致心境低落,愉悦感缺失,产生内疚、恐惧和孤独感。目前多数的抗抑郁药物,就是通过调节这三种递质而发挥抗抑郁药物的。

此外,一个人如果遭受了诸如失恋、失业、丧亲等重大打击,再加上没有恰当地处理这种创伤,也很容易产生抑郁心境,而这种状态如果持续较久,就有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了。


而中医们就没那么团结了,在讨论“郁证”的成因时就吵成了一锅粥,在治病时当然也是各执一词,有的主张针灸,有的让你绿豆配猪肝补肝降肝火。明明是大脑和心理的问题,中医却跑来给你医肝,厉害不厉害?服气不服气?

看到精神科医生开出的药方,有的人可能会问:西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啊?

嗯,会的。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患者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口干血压上升或性唤起障碍等,但是和抑郁症带来的痛苦相比,这些副作用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要知道,抑郁症发作时,患者即便不吃药,也无法正常生活。况且病人也不是服用一种药物就会产生上述所有的不良反应,医生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也会给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另外,西医也不是只会给你喂药片,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过程中,精神科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辅以体育锻炼、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治疗和精神动力疗法等配合治疗。

例如,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通常都消极悲观,有自罪感和自责感,比如:坚信自己是失败者,而且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他自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活着就会给别人添麻烦......而认知行为疗法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会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找出错误认知并加以纠正。


相比之下,中医可以说是非常冷漠了。“郁证”是吧?肝火太旺,才不会管你经历了什么,心里有多么痛苦,是多么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只会龙飞凤舞地给你开张方子,吃逍遥丸去吧!

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对于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就非常明显,复发率仅为5% 。药物治疗加认知疗法,前者靠药物调整神经递质浓度来改善情绪,后者靠认知调整改善情绪,从致病原因、作用原理、治疗过程到副作用应对机制,西医都解释得明明白白了,为什么要想不开去看中医呢?


参考文献

[1] 何伋等. 精神病学(第三版).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2] 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  虞抟. 医学正传.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Fifth edition 

[5] Nonpharmacologic Versus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2016.02.

[6] Florida Best Practice Psychotherapeutic Medication Guidelines fo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2017 Jun;78(6):703-713.

[7] F Hieronymus et al. Efficacy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the absence of side effects: a mega-analysis of citalopram and paroxetine in adult depress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7.147.

[8]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 Robert L. Leahy著. 张黎黎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称中医可治愈1/3的抑郁患者 比西药起效快
老年抑郁不好治?不妨用点哌甲酯
沃替西汀/伏硫西汀-丹麦灵北最新型抗抑郁药
NEJM综述:强迫症治疗
如何看待「仅靠药物可能永远治疗不好抑郁症」的说法?
国内首部叶酸多学科应用专家共识全文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