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数学选中的男人,喜欢物理却成为数学家,还教出物理大师普朗克

自己成不了物理学家

那就培养一个吧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情感经历的情感专家,小天我非常热衷于听情歌。而且有时候听着一些歌词还会感到难过,虽然不知道自己在惆怅啥。

要说小天最喜欢的歌是哪一首,那我不得不推荐蔡健雅的《无底洞》,特别是这句歌词:

穿梭一段又另一段感情中,爱为何总填不满又掏不空

歌词完美的解释了,怦然心动的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少有人能做到长情。

其实填不满的除了人在爱情里的欲望以外,还有克莱因瓶。

这个瓶子没有内外之分,里面可以说就是外面,同样外面也可以说是里面,他是无边无界的。

也就是说一只苍蝇可以从瓶子的内部直接飞到外部而不用穿过表面,即它没有内外之分。

克莱因瓶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克莱因瓶的结构为底部有一个洞,瓶子的颈部延长并且扭曲地进入瓶子内部,然后和底部的洞相连接。

而且无论你怎么往里边灌水,水都会从这个瓶子里流出来,这是个装不满水的瓶子。


克莱茵


这个神奇的瓶子也是由德国数学家菲立克斯·克莱因 (Felix Klein) 于1882年提出。


    被数学吸引的物理迷    

克莱茵出生于1849年出生于德国,家庭条件优越,老爸还是当时州长的私人秘书。

17岁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波恩大学。因为资质过人,他还被数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选中作为波恩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助教。

克莱茵也非常的珍惜这次机会,因为当时的他一心只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但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在给普吕克教授打下手的这段日子里,他发现自己迷上了数学的几何问题。

1868年,在普吕克教授的指导下克莱因完成了博士论文。但也是在这一年,普吕克教授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著作《以直线为基本元素的新空间几何》

克莱因也似乎成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数学家克莱布什决定把完成与修订后半本书的任务交给了克莱茵。

但毕竟克莱茵初出茅庐,还是需要老师指点。为了更好的完成老师的遗作,克莱因便跟随克莱布什来到了哥廷根。

在克莱布什的影响下,克莱因心中被点燃的对几何模型的热爱变得愈发炽烈,他觉得自己可能对数学更感兴趣,还是做个数学家吧。



为了更好的学习数学,克莱茵于1869年来到了数学中心柏林,还认识了许多数学大佬,并且还与来自挪威的数学家李成为了好朋友。

克莱因的第一个重要数学发现是在1870年与李合作完成的。他们发现了Kummer表面渐近线的基本性质。随后他们与李进行了进一步的合作,他们研究了w曲线,在一组射影变换下的曲线不变量。


     师承衣钵,名师成长之路    

1871年,克莱因接受邀请来到哥廷根大学担任数学讲师。

一年后,23岁的他又来到了埃尔朗根大学任教,并且克莱布什认为最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数学家。

在克莱布什的帮助下,克莱茵当上了埃尔朗根大学的数学教授。

1872年,克莱布什去世,跟当初的普吕克去世一样,克莱茵又顺理成章的需要“继承”了他的衣钵。

许多学生对这位最年轻的教感到好奇,纷纷赶来埃尔朗根大学。其中还不乏年纪比他还大的学生。因为克莱茵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活跃上课氛围,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老师。

也正是在埃尔朗根的那段时光,克莱因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成就,即埃尔朗根纲领,也被称为几何学思维的根本革命。

他提出,所谓几何学,就是研究图形对于某类变换保持不变的性质的学问,按照这一观点,所谓图形的'几何性质'便是它们对于某变换群保持不变的性质。换言之,有多少种不同的变换群,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学。

1875年,他又在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取得了一个教席。克莱因在教学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教过的学生还包括胡尔维茨、冯戴克、洛恩、普朗克、毕安奇和里奇。


   生病也打不倒的数学心   

五年之后,克莱因又应邀去莱比锡大学讲授几何学。在这里他和他过去的出色的学生冯戴克、洛恩、司徒迪和恩格尔等成为了同事。

可正当克莱茵决定大干一场时,他的健康状况使他的计划落空了。在1883年至1884年间,他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按道理该好好休息的克莱因却还是很任性的出了一本书《论二十面体》,提出了自同构函数理论,将代数和几何结果联系起来。

而且这本书还是他一人独立完成,那工作量可想而知也是非常大啊。

庞加莱


不过这书出版后也引发了一些幺蛾子,这本书出版后。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也在1881年开始出版他的自同构函数理论的大纲。

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竞争,双方都试图建立并证明一个宏大的统一化定理,并以此作为这一理论的顶点。

这种情况下,克莱因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下工作,成功地提出了一个定理,草拟了证明它的策略。


可惜最后成功的不止理论,还有他那垮掉的身体……

1866年,克莱茵又回到了哥廷根大学,并且在1872~1895年期间,他还被授任哥廷根数学年刊主编,在克莱因的主持管理下才能在重要性上达到和超过了《克莱尔杂志》的。

克莱因还在哥廷根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心,打算把它作为全世界最好的数学研究中心的典范。并且在1895年,克莱因把希尔伯特从哥尼斯堡带到哥廷根,加入他的研究小组。

希尔伯特


1913年,克莱因因健康原因选择退休,但这也并没阻止他对数学和教学的热情,就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继续在家里教数学。

关于克莱茵为啥打算一生钻研科学,小天我觉得除了是兴趣之外,或许从他出生那天就暗示了他就是被数学选中的男人吧。

克莱茵的出生日期为:1849年4月25日,他很高兴地指出,每一天(52)、每一个月(22)、每一年(432)都是一个素数的平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求几何理论统一性的数学家——F?克莱因
数学史:从辉格史到思想史
微积分的创立与数学家克莱因
五千年数学一瞥——兼评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
你可能永远无法想象,一个三维数学问题远比其他任意维问题复杂
数学的发展历史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