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来填一下祛痘药的坑

本篇文章分析的是各类祛痘药品的利弊,为大家规避风险,拔掉不靠谱的草。

现在祛痘产品、祛痘方法太多了,但真的有效的只有这么几种。

下面我们邀请专业的医学美容科医生,和各位聊聊如何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选择合适的药物。


第一类:抗生素

抗生素外用药膏:

红霉素软膏、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立思丁(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B软膏、克林霉素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盐酸林可霉素凝胶、磺胺醋酰钠溶液、丽芙甲硝唑凝胶……

在临床中我自己比较常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等等。

作用:

外用抗生素之所以可以用来抗痘,主要是利用外用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对炎症性痤疮也有抗炎作用。

不能当护肤品用:

这类药膏是比较常见的痤疮临床用药,在网上也成为了火爆的网红神药。

在一片温和、无刺激见效快、去黑头、去红肿痘痘有奇效的赞誉声中,人们也忽视了它们的本质依然是药物,不是每天擦脸的护肤品。

抗生素药膏不建议使用时间过长,也不建议单独使用。单独外用抗生素容易诱导耐药,可以和过氧苯甲酰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联合使用。


第二类:过氧苯甲酰

班赛就是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此外也有2.5%、10%浓度的过氧苯甲酰药物。

作用:

过氧苯甲酰是一种过氧化物,外涂到皮肤之后,可以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抑制皮脂分泌作用。

有刺激性:

是非常好的抗菌药物,且无耐药性发生。

但是过氧苯甲酰有一定刺激性,少数敏感皮肤会出现刺激反应。

所以如果比较敏感的皮肤最好从低浓度、小范围试用。


第三类:外用维A酸

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异维A酸凝胶、阿达帕林(达芙文就是0.1%阿达帕林凝胶)

作用:

外用维A酸可以说是全能型抗痘“武器”了,可以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粉刺、抗炎,还能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改善痤疮瘢痕。

有效但有刺激性:

外用维A酸是临床医生在治疗大部分痤疮中的一线用药。维A酸常常有效且多效,然而它的短处在于常有皮肤刺激反应。

外用前几周可能出现局部发红、脱皮,自觉紧绷、灼热等感觉,如果只是轻微的不适,建议还是坚持使用,刺激症状会慢慢消失。

如果反应严重,可以暂停或改为隔日使用。

也可以先从低浓度、小范围开始,慢慢适应。外用维A酸需要避光,以减少药物的光分解,每晚一次,涂在干燥的痘痘处。

提醒一点: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外用维A酸对胎儿的致畸性,仍不推荐在孕期、哺乳期使用。


第四类:硫磺、壬二酸、果酸、水杨酸

把这几种放在一起,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溶解皮脂、消炎抗菌的作用,但也容易有刺激性。

不及外用维A酸类药物、外用抗生素、过氧苯甲酰在临床中使用普遍、广泛。

硫磺:

硫磺皂、硫磺软膏便宜,效果可,但常用对皮肤有刺激,对于敏感的面部皮肤还是谨慎使用。

壬二酸:

壬二酸在国外的痤疮指南和文献中不少见,国内目前外用壬二酸不多,低浓度效果差,高浓度溶解性低。不过我还是很期待含壬二酸产品能发挥更多作用的。

果酸、水杨酸:

果酸、水杨酸是我非常喜欢的成分,低浓度的护肤品中添加,对于痤疮、痘印、美白都有一定效果。

高浓度的果酸(20%-70%)、水杨酸(一般30%)也是医美中非常受欢迎化学剥脱治疗。

但是化学焕肤属于医疗行为,不是想刷就可以随便刷的,评估是否适合,浓度选择,术中观察中和、术后对症护理,都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


第五类:其他

狮王祛痘膏:

主要成分是皮考布洛芬+异丙基甲基苯酚,皮考布洛芬属于外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可以抗炎、镇痛,异丙基甲基苯酚有抗菌作用,所以对于炎症性的痘痘能起到效果。

对于粉刺、痘印则作用甚微了。

芦荟胶:

芦荟一度被宣传有神奇功效,好像保湿、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什么皮肤状态随便涂涂都好的纯天然植物,纯天然绝不等于温和无刺激,在门诊因为自己diy天然护肤品涂脸(包括新鲜挤压的芦荟汁)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并不少见。

芦荟是不错的保湿成分之一,可以使用经过严格科学工艺的芦荟提取物制成的护肤品。但对于痤疮,就目前收集的信息来讲,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效果。

克痤隐酮凝胶:

主要成分为丹参酮、甲氧苄啶、维生素a、维生素e等,丹参酮是从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的化合物,甲氧苄啶为抗菌剂,所以能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效果。


药膏在手,我该如何使用?

正确涂药:

外用维A酸每晚1次(不要白天用),过氧苯甲酰和其他抗生素每天外涂1-2次。0.1mm薄层点涂、轻按痘痘处(厚涂不会出现更强的穿透力和效果啦),使药物渗入皮肤(不要一涂一大片啊)

药物刺激怎么办:

担心药物刺激反应,可以先在额头的痘痘处少量使用,没有刺激反应,再大范围使用。

外用维A酸起效慢,前几周常出现刺激反应甚至痤疮外观加重,如果轻微、可耐受,建议还是坚持使用。

给他点时间,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用。但如果反应大,难耐受还是暂停,或去医院面诊评估啦。

护肤品与药品的联合:

碰到过不少用护肤品代替药物的朋友,也碰到挺多因为涂药什么护肤品都不敢用的朋友,都不对,当然要好好配合使用。

对于痘痘肌,最基础的护肤原则还是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

虽然痤疮的发病基础是皮脂分泌增多,但并不建议过度清洁。

先涂保湿霜还是先涂药:

这是一个有点让人纠结的回答。如果考虑最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药物最好涂在清洁干燥的皮肤上,也就是先涂药物,至少半小时后,擦拭残留药物,再使用保湿护肤品。

但在现实中,上述理论操作有些困难,一是皮肤清洁后不涂保湿霜还是不太舒服的。二是半个小时后可能就忘记涂保湿霜了。

难道每天早上要早起半个小时涂药膏吗?(有些药物需要早晚使用,遵医嘱)所以我更常建议先涂保湿霜,保湿霜吸收后,用棉签轻轻擦拭痘痘皮损表面,再涂药膏。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向选择先后,哪有那么多标准唯一答案。


是不是要跟风入药膏?

好像上面说的每种药都各有利弊嘛,该如何选择呢?

虽然我们简单分析了每种外用抗痘药物,但估计很多人选择时还是一头雾水,的建议还是先看医生,再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己闷着头盲目买药。

在临床中,我们常按照痤疮的皮损表现,将痤疮分成3度4级,痤疮的分级体现了痤疮的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表现和程度对于药物的选择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 轻度(I级):仅有粉刺-散在或多发的黑头、粉刺

  • 中度(II级):炎性丘疹-除了粉刺,炎症性丘疹明显,多局限面部

  • 中度(III级):脓疱-炎症性皮损增加,深在脓疱,颜面、颈部、胸部都可发

  • 重度(IV级):结节、囊肿-有结节、囊肿,可伴瘢痕形成。

(参考资料: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注意:药物需要在医生的诊治和指导下使用)

祛痘要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对于比较严重的痘痘,我们不只需要外用药物的治疗,还需要系统用药。

譬如口服抗生素,口服异维A酸,甚至还出现激素的身影。

没有最好的“神药”,药物是抗痘的武器,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战斗力再强的武器,被善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碗汤就能喝好满脸痤疮?快来看看你是哪种痤疮吧!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青春痘(上)
医学护肤的基本常识
关于战“痘”,你最想知道的内容都在这篇
我的青春不要痘
【医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痘痘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