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里常见的7种自制食品,可能会让你中毒!这样做才安全

随着物价上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越来越多人迷上自己在家动手定制美食。在他们看来,自制美食健康卫生,营养丰富,还能收获幸福和满足感。

然而,一些打着“纯天然”标签的自制食品,却让人一不小心出现中毒。

自制药酒,强身健体不成反获刑

云南省周某某在家自制了一瓶药酒,出于好心,邀请两位好友来家做客,一同尝试自己亲自酿造的药酒。

当三人喝完药酒后,身体开始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头痛头晕、腹泻不止、面部抽搐,送到医院时被确诊为乌头碱中毒

医生告知,乌头碱中毒危害很大,可以造成肝肾等重要器官受损,甚至出现肝肾衰竭,抢救不及时可以置人于死地。

不幸的是,周某某其中一位朋友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而周某某因过失致人死亡,被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赔偿相关的损失费用。

除此之外,自酿葡萄酒、自制腌菜、自制酸奶这些看上去十分健康好吃的食物,近年来也被不少媒体报道相关食物中毒事故。

7种健康食物自制有风险

自制药酒:乌头碱中

国人喜欢养生,自古以来认为泡药酒可以进补,俗话也说,喝口药酒,活到长久。

很多人习惯在家自制药酒,但由于对中药材缺乏辨识,加上盲目轻信偏方,容易出现药酒中毒,其中最常见的是乌头碱中毒。

中医有辨证论治,不同病症,不同体质都要视情况对症下药,合并用药稍有不慎都会危害健康。如果实在想在家自制药酒,一定要在专业医生建议下进行配制。

正确做法:

辨明个人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正规药材、不能自行添加或减少药材成分和重量;

不喝来源不明、所谓“偏方”的药酒,不轻易相信、搭配某种中药材(可能含有毒性);

药酒也是药,切勿过量饮用;

自制时要密封保存,避免受到致病菌污染。

自酿葡萄酒:甲醇超

葡萄酒相比其他酒类,度数不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其多酚和黄酮具有抗氧化的作用,适合男女老少饮用,而且网上搜索葡萄酒酿造的过程不复杂,所以自制葡萄酒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实际上,真正的葡萄酒是要经过某些工艺和技术才能把一些危害因素降到最低。

家里酿的葡萄酒,一些有效成分可能在酿造过程中挥发或受到破坏,导致含量下降,无法起到功效,甚至会有甲醇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风险,出现意识迷糊、倒地昏迷等现象。

正确做法:

首先买回来的葡萄要清洗干净,一些发霉、破损的要扔掉;

要把葡萄充分晾干,不能留有水分,否则容易发霉;

准备一个干净无水的坛子,把葡萄捏烂,加入冰糖;

最后要将葡萄酒的坛子口封严实,避免微生物污染。

自制腌菜:亚硝酸盐

腌菜下饭爽口开胃,在家做点腌菜也不麻烦,尤其在北方,每个家庭的冰箱里会有好几盒已经腌制好的各种小菜。

但是腌菜里面藏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会转化成亚硝胺,它是强致癌物质,诱发食道癌、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既然自制腌菜有危害,那以后就不能吃了吗?其实不然,做好这些步骤,也可以安全食用。

正确做法:

腌制泡菜最好用陶瓷罐子,塑料罐比较薄,容易漏风,不利于长期保存;

清洗腌菜罐子后,要擦干水分,不要沾到油;

密封时可以盖上保鲜膜作为二次密封;

放置在通风阴凉处;

腌菜腌制时间尽量要长,一般情况下20天后拿出来吃,亚硝酸盐下降了很多。

自制豆制品、腌肉:肉毒杆菌

如果说腌菜含有亚硝酸盐让人害怕,那自制豆制品中的肉毒杆菌更是致命的。

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一种毒素叫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毒素,人食入微量后(据说致死量是0.0000001),会破坏神经系统,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恶心呕吐,最后因为呼吸麻痹而死亡。

肉毒杆菌常见于自制发酵的豆制品,如腐乳、臭豆腐以及罐头腌肉中,如果操作不当,造成的后果不敢想象。

正确做法:

原材料要新鲜,不能使用变质的豆制品;

肉毒杆菌是厌氧菌,是储存过程中要保持通风、低温;

食用之前充分加热可以降低食用风险;

隔夜豆制品容易滋生细菌,应尽量减少食用。

自制黄豆酱:黄曲霉素

黄豆除了直接吃,还可以在家里做成酱料,日常用于拌、炒、蘸、煮等。不过,自制酱料也同样有着食品安全隐患,可能出现黄曲霉素感染。

黄曲霉素是致癌物,对人的肝脏破坏力极大,导致肝癌甚至死亡。所以在食物发酵过程中要注意密封性能,避免产生大量细菌繁殖,从而污染食物。

正确做法:

挑去坏掉或破损的黄豆,发霉的食物容易产生毒素;

泡开之后高温煮熟,并且摊开晾干(不能有水分);

做好容器卫生干净;

保存时在低温阴凉处;

保证酱料密封性高,防止酱料变质。

自制酸奶:滋生杂菌

在家自制酸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喜欢喝酸奶的人都尝试了好几次。但是,如果在制作过程中不注意卫生,也有可能滋生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多种杂菌的污染。

正确做法:

选择新鲜奶源,不要用喝剩的酸奶作为原材料;

自制酸奶的器皿和酸奶本身都要经过加热或者热烫灭菌;

发酵温度控制在45℃,密封发酵;

酸奶冷藏保存,尽量一次性喝完。

自榨油:农药残留

传统的自榨油并不安全,由于没有经过精炼,杂质很多,原油本身带有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物质尚未完全去除,人食用后容易出现重金属中毒,伤害身体健康。

正确做法:

食用油制作过程复杂,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有严格的质检程序,在家操作是无法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建议直接去超市购买,让人更放心。

重要通知

健康圈设置“星标”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健康圈最新推送

按照以下步骤即可设置成功

每天中午12点准时见面,记得不见不散

星标步骤:

1、点开公众号名片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喝“自制药酒”中毒?常见的7类自制食品,这样“DIY”才安全
这些自制食物,千万别乱吃
15人中毒!5人死亡!遂溪很多人爱喝的这种酒,千万别乱喝了!
可怕!老人体内满是虫子,张牙舞爪!来源竟然是自己家里!这些食物都要当心!
酸奶等七类常见食物自制有风险!快来看正确制作方式
7类常见食物自制起来有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