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怕!老人体内满是虫子,张牙舞爪!来源竟然是自己家里!这些食物都要当心!

身体里面长虫子

这在新闻里面早就不新鲜了

但是你可能从来没想过

这件事情离自己有多近?

“生不如死的皮肤瘙痒”

不久前,

杭州的张大伯

来到邵逸夫医院皮肤风湿科,

他今年60多岁,

皮肤日夜不断地瘙痒了一个月

用了各种方子,四处求医,均未得治,

以至于半年暴瘦20多斤,

他的皮疹很可怕,长这样。

详细研究病情,

医生发现一个特别的情况:

他的嗜酸细胞非常非常高!

正常人500多,

他有5000-9000

皮肤风湿科专家凭借多年经验,

认定这是诊断的重要突破口。

嗜酸细胞增高一般有几个原因,

常见的原因就是感染,

其中包括寄生虫感染

会跳舞的小虫子

这位患者入院后,

先后送检了4次大便标本,

都没有异常发现。

直到送出了第5次标本,

才有了收获!

最终在患者的排泄物标本中

发现了这个小东西!

经医生确认,是类圆线虫

前方高能动图,请注意!

(怕引起不适,请加快手速往上滑!)

无处不在的虫子

不仅在粪便中找到了寄生虫,

做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发现消化道黏膜上也有寄生虫

可怕的是,在支气管镜检查中,

从肺泡灌洗液里也发现了虫体。

虫子到底从何而来?

问题来了,

这虫子到底是从何而来?

又是怎么进入身体的?

是吃进去的?

还是呼吸时吸进去的?

又或者从皮肤的伤口中钻进去的?

破案过程极其复杂,

小卫在此省略1000字。

直接揭晓答案:病从口入。

在患者自家菜园的泥土里,

找到了这个小虫子的亲戚们。

原来患者还在用“最传统的肥料”

(额,也就是粪便)来滋养这些蔬菜们。

医生分析,

张老汉平时务农,

类圆线虫感染来源

可以是水、土、未煮熟透的螺或蔬菜。

“其实类圆线虫存在在大自然的很多地方,泥土里、自来水里都会有,其实人感染这种寄生虫的机会并不低。但很多人免疫功能强,或者在做菜、烧水时都高温煮熟,因此不太容易患病。”

医生表示,

因为这位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较弱,

病从口入,虫子就在他体内活下来了。

(接诊医院检验科医生朋友圈)

病从口入,虫子吃进去容易,

杀死它却不容易!

可惜的是,目前治疗类圆线虫的药物相对较少,

部分药物都难以买到,

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医生和张老汉还在和寄生虫作斗争,

病人隔三差五的送一份大便标本到医生的桌上。

人体感染粪类圆线虫后可有3种表现

第1种:由于有效的免疫应答,轻度感染可被清除,无临床症状出现;

第2种:持续存在的慢性感染,间歇出现胃肠道症状,可长达数十年;

第3种:出现播散性感染,幼虫进入脑、肝、肺等器官,患者往往因严重衰竭而死亡。

别以为

身体里长可怕虫子的事情,

离你很不遥远,

医生在这里大声提醒

食品安全很重要!

感染类圆线虫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

1.吃生的食物或者未煮熟的螺类等;

2.不小心吃到泥土;

3.皮肤黏膜破损后进入人体,比如接触河水或泥土。

夏天将至,病从口入

喜欢生食的市民要格外注意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这类食物,

另外,凉拌、烧烤类食物要尽量少吃。

夏季夜宵较多,

烧烤的肉类,比如牛肉类,也会感染寄生虫,

烹饪者追求鲜嫩口感,

很有可能烤不透,这就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

此外,

不少人在夏季回乡避暑或者在外露营,

一些池塘的水比较脏,赤脚下水,

也容易接触到寄生虫

此外,买菜还是要到正规市场,

不要过于迷信“自种菜”,

包括在自己家里种菜,

也不要追求“纯天然”而使用

农家肥或人畜粪便等有机肥。

因为人畜粪便如果做为肥料使用,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化,否则,其中没有被杀死的寄生虫卵和致病菌残留在蔬菜上,对健康的危害远远高于正规农贸市场里蔬菜的那点农药残留,起码后者是经过检验,残留量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的。

所以不要迷信自制食品更安全了,

快醒醒吧吧!

如果操作不当,盲目自制,

也会引“毒”上身,威胁生命健康!

这7类常见食物自制起来有风险

一起来看下!

1. 自制腌菜

风险:亚硝酸盐

自制腌菜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不仅有毒,还可能致癌。

正确打开方式

1)选择普通的瓦罐:瓦罐有助于空气中的乳酸菌更好进入,有利于发酵。密封泡菜时,一定要保证菜和水的容量占到整个容器八成以上的空间。

2)往腌菜内加一些乳酸菌或大蒜。

3)整个腌制过程需要十五天左右,建议一个月后再吃,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4)食用腌菜的同时配合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弥补营养的损失。

2. 自制豆制品

风险:肉毒杆菌、黄曲霉素、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皂苷、胰蛋白酶抑制物、凝血素

豆制品富含蛋白质,但蛋白质却又是培养细菌的一个良好场所。自制豆制品时,如果杀菌不彻底,就会使一些污染细菌在此过程中以成倍的速度迅速繁殖。如果污染的细菌是肉毒杆菌,就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

豆类食物如果发霉,还会导致黄曲霉素的污染,造成肝损伤、消化道炎症,甚至导致癌症

豆制品也可能感染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导致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等。

大豆本身也含有一些有毒化学成分,如皂苷、胰蛋白酶抑制物、凝血素等。没煮熟的豆浆可能会造成中毒

正确打开方式

1)原料要新鲜。

2)制作豆制品的器皿一定要经过清洁和消毒。

3)保存原料的场所一定要尽量干燥。

4)食用之前经过充分的加热。

5)不要食用隔夜的豆制品。

3. 自制腌肉

风险:肉毒杆菌

腌肉制品很容易被肉毒杆菌污染,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低氧环境下极易繁殖产生毒素。

正确打开方式

1)盐可以抑制一些腐败微生物的繁殖,具有防腐的作用,但一定要记得食用前用水浸泡洗净,以降低盐分。

2)与腌菜一样,建议放置十四天左右,约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后再吃。

3)减少水分,加入发酵剂,抑制肉毒杆菌生长。

4)保证原料和存储容器的卫生干净。最好是少量制作,在短期内食用完。

4. 自制酱

风险:黄曲霉素

辣椒酱、芝麻酱、番茄酱……听起来很诱人是不是?

然而,这些酱料其实同样很容易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原料的选取与处理不当。做辣椒酱、番茄酱时,一定要做好制作前的清洗工作。制作花生酱、芝麻酱等粮谷类酱料,则要做好对黄曲霉素的防护。

如果容器的密封性不好,就有可能导致酱料腐败,产生致病菌,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正确打开方式

1)保证原料质量。

2)一定要进行浸泡和清洗。对于新鲜的辣椒和番茄,一般浸泡1~2小时;芝麻稍微过一下水即可。

3)做好酱料容器的密封。

5. 自制葡萄酒

风险:甲醇、杂醇油

在家自酿葡萄酒,既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步骤酿制,也不具备专业的发酵环境和消毒条件,可能就会隐藏着甲醇、杂醇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某些有效成分含量低、微生物超标等情况。

自酿葡萄酒,口感不稳定,度数偏高,容易上头,这是自酿葡萄酒中的高级醇在作用。高级醇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比乙醇长,但其氧化速度却比乙醇慢。

饮用一定量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引起饮用者口干、剧烈头疼等症状,使人体神经系统充血,这种现象俗称“上头”。长期饮用高级醇较多的葡萄酒会导致慢性中毒,特别是异戊醇含量过高时。

正确打开方式

1)一定要把葡萄晾干,带有水分的葡萄放进容器里容易发生霉变。

2)准备一个干净无水的坛子。

3)存放于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来说,发酵时间是一个半月。

6. 自制药酒

风险:寄生虫、有毒矿物质、致病菌

一坛药酒,看似是治病养生之物,实际上却隐藏着诸多风险。药材上可能沾有病菌、微生物、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如果药酒中含有有毒矿物质,可能会使人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假如保存的气温不恰当,药酒还可能发生腐败霉变,产生致病菌。如果容器选择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使有毒有害物质溶于药酒中。药材选取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正确打开方式

1)合理选用药材: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购买药材、使用药酒配方。

2)一般选用50度以上的饮用酒进行泡制,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的病菌、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等。

3)容器最好选用瓦罐或玻璃瓶:塑料瓶可能会析出塑化剂,危害人体健康。也要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金属容器容易析出有毒物质或发生化学反应。

4)储存在阴凉干燥之处,避免阳光照射和暖气烘烤。

5)开封后尽快食用完。

7.自制酸奶

风险:杂菌

家中制作酸奶,一般不具备杀菌条件,无法去除其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引起腹泻、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甚至会造成一些食物中毒。

正确打开方式

1)优选奶源:尽量购买生产日期比较新鲜的纯牛奶,不建议购买未经处理的鲜牛奶。

2)酸奶菌种选择大牌原味酸奶。

3)过程中要注意灭菌:制作时最好戴上无菌手套,温度尽量控制在40℃~45℃之间。最好选用酸奶机恒温发酵。

4)保存时注意要冰箱冷藏、密封保存,而且时间不要超过三天。每瓶酸奶食用时尽量一次性喝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酸奶等七类常见食物自制有风险!快来看正确制作方式
喝“自制药酒”中毒?常见的7类自制食品,这样“DIY”才安全
15人中毒!5人死亡!遂溪很多人爱喝的这种酒,千万别乱喝了!
7类常见食物自制起来有风险
这些自制食物,千万别乱吃
家里常见的7种自制食品,可能会让你中毒!这样做才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