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勇·给忙碌者的眼科医学课
userphoto

2023.06.17 上海

关注

发刊词 | 聪明人都知道爱护眼睛

1.聪明人都知道爱护眼睛      

这门小课,叫眼科医学课,可是这门课,既不能让你成为眼科医生,也不是要帮你寻医问药,那么这门课,是写给什么人的呢?

我的答案是,这门课是给聪明人看的。

一般人都知道,我们宁愿失去一条腿,也不愿失去一只眼睛。但是聪明人知道,人类接收信息,83%来自视觉,没有信息就没有格局,眼力的大小决定眼光的高低。匈奴使者来访,曹操觉得自己相貌不好看,不能镇服对方,就扮演记录者,全程跟在现场。可使者却说,“床头捉刀人才是英雄”。看来,眼睛不好当不了使者。

一般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聪明人知道,这是一扇关不上的窗户。当你口中说我爱你,而眼光却无比涣散,对方是不会相信你的;当你口中说这是一个前景无限的事业,但是你的眼里没有光,追随者是不会相信你的。悲观主义者的眼神都是暗淡的,自我中心者的眼神都是空洞的,而才华横溢者的眼神都是灵动的。

一般人都知道,我们最愿意观察别人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容貌的中心。但是聪明人知道,眼睛更是气质的中心。如果你只有一分钟化妆,你更应该粘睫毛,而不是涂口红。人一旦走出相片,颜值的光环消散,气质就会占据舞台中央,成为绝对的主角。

所以,聪明人都知道要爱护眼睛。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得非常好。歌词里有这么一句: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这在我们眼科医生看来,才是聪明人的愿望。当你的眼睛不会流泪了,就是字面的那个意思,不会流泪了,这个时候,即使你能看见,但你的眼光、魅力和希望都会消失。这些消失了,哪里会有透明的心灵呢?

聪明人知道眼科医生是他们的导师、帮助者和守护者,聪明人会从眼科医生那里,知道眼睛如何运作,了解眼睛如何适应现代生活,感受眼睛的需求,懂得怎么做才是对眼睛的关怀,对未来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这就是我做这门小课的初心。再借用那首流行歌曲表达我作为眼科医生的愿望: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

2.我会怎么讲?  

这门课就是要告诉你如何爱护眼睛,尤其在你极为忙碌的情况下。

我会怎么讲?

首先,我会统领性地告诉你,作为患者和干预者,你和眼科医学的共同任务是什么。这会是第一讲的内容;

第二、三讲,我会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告诉你眼睛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运行逻辑,帮你全面认知眼睛这个器官;

从第四到第八讲,我会系统介绍眼科医学干预的知识,包括最朴素的原则,以及不同的干预手段。我的目的是帮你搞清楚眼科医生的思维方式,让你知道如何与他们对话、如何利用好他们的知识和资源

第九、十讲,我们讲未来的眼科,看看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哪些干预手段,什么疾病会被攻克

关于常见眼疾病的介绍,我插入到了每一讲,包括干眼症、青少年近视眼、飞蚊症、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等。我不仅会介绍疾病的成因、治疗方法,还会告诉你如何规避用眼错误,免得事后顿足捶胸,后悔莫及。如果是特殊情况,你正在遭受某种眼病的困扰,那这门课还有个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避免你成为奔波在不同医院之间的“职业病人”,在不同的说法中反复纠结

3.我是谁?

好,最后来说说,为什么是我。

我叫陶勇。就是那个被医闹砍伤,会说脱口秀,还上医学综艺的陶勇。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2020年的伤医事件。一个在别的医院做过多次手术,眼球接近萎缩的晚期视网膜脱离患者找到我来求治。我费尽周折给他保住了眼球,也恢复了部分视力,但他却以怨报德,让我成为了当年全国“出名”的倒霉蛋,遭受致命伤害,身上留下多条刀疤。

但这件事对我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临床经验的眼科专家,在眼科医学发展的道路上,我有太多目标要去追求。

从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毕业、德国留学回国后,我一直扎根在眼科临床。头十年我连续破格提升,36岁成为当时首都医科大学最年轻的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截至现在,我累计做过15000多台手术,门诊超过10万名病人,治疗过的患者遍及世界每一个洲。我做的眼底示范手术,德国的同行们都拍手叫绝。不仅如此,我还做了2000多例免费的白内障手术,甚至帮病人垫钱,坚持给艾滋病人做手术。

中国有48000名眼科医生,能治疗眼底疾病的不足3000位;能治疗最复杂凶险的葡萄膜炎的,不到200位,我都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推动采用眼内液检测技术进行精准分子诊断葡萄膜炎,我是头一位。这项技术方案目前在全国700多个医院得到推广,帮助了8万多位疑难眼病患者精准查明了病因。不仅如此,由此出版的《眼内液检测的临床应用》,作为领域内唯一的专著,目前被国际三大学术出版商之一elsevier预约翻译成英文出版。

2020年,我获得了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关于眼睛这件事,我有信心给你提供足够靠谱的知识服务。

我曾在节目中说过,“小医生,治人的病;大医生,治病的人”我所理解的眼科医学,是以医疗和科研为圆心,尽力治好眼病,同时,以科普防治和公益关爱为半径,不断拓宽医疗的能力边界。我想教会你爱护眼睛,不得眼病。但我更希望通过和你交流,让你我都能去关爱别人,帮助那些无法治疗,终将失明的患者,让他们走出医院时,仍然可以心怀希望。就像一位盲人患者告诉我的,“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是我的心灵”。

我知道,作为得到用户,你对知识的渴求是没有穷尽的。因为当你到过银河系的边缘,就不会允许自己的眼里只有月亮。我想让你的眼睛闪着健康的光,陪你从容看世界;我还想让你跟我一样,以知识为窥镜,探寻自己的职业价值,瑰丽人生。

01 | 使命:眼科医学的使命是什么

这是眼科医学课的第一讲,我不想从眼睛的结构功能讲起,我想带你翱翔在高空,用鹰的视角俯瞰眼科医学,整体上把握这个领域的特征。

眼科医学这个领域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呢?借用神学家尼布尔的名言,我的答案是这样三句话:

赞叹我们不能改变的;

挑战我们可以改变的;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可以分辨这两者。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第一句话是,赞叹我们不能改变的。

我做了20年眼科医生,每当我举起检眼镜,要透过瞳孔,进行眼底检查的时候,脑海中就会蹦出一个词:美。光线从眼底镜中射入,日轮般的视盘、月晕般的黄斑、星罗密布的血管、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跃然而出,犹如另一个世界的山川河流。一切井然有序,一切生机勃勃。

因为专业训练,我还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细节如数家珍。眼球后面连着一条神经纤维,这条纤维的任务就是把视觉信息准确无误地送达到大脑的枕叶皮质。这一条纤维由多少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组成呢?120万。并且,这些轴突传递的信息来自超一亿个视细胞,每个视细胞上有1000个膜盘,每个膜盘上有10万个光敏介质,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响应时间以飞秒为单位,1飞秒为一千万亿分之一秒。

一只蚊子飞过,你会立即发现,连续追踪,最终锁定蚊子停在墙上,你轻轻向前,锁定蚊子的位置,然后挥出手掌,一击致命。

在这个过程中,你意识到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吗?我说几个点,你来看看。

在追踪蚊子的过程中,你的双眼总能协调一致地行动,不会左眼看左边,右眼看右面。这种一致性至少包括3个动作的联动:第一、双眼内聚,也就是两只眼睛一起朝向中间看;第二、瞳孔缩小,景深加大;第三,调节加强,眼睛的焦距精准地对着蚊子聚焦。三个动作同时完成,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件简单的任务。

蚊子前后左右地乱飞,你的双眼总能快速捕捉,然后再聚焦那个小小目标。这首先得益于我们的双眼有120°的共同视野,所以蚊子很难逃脱出你的视野范围。其次是快速变焦能力,使焦点能够随着目标的相对位置调节,让我们在快速移动当中也能精准识别。

蚊子停在墙上,身高也就几个毫米,但是你能准确把蚊子从墙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这就是立体视觉,而且精度还能这么高。

最后,手掌准确出击,大脑的指令要求眼睛和肌肉联合行动,眼睛提供的是高精度近距离导航,为你完成任务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和反馈。

以上这些了不起的能力,也不过只是人眼功能的一部分。人眼对人类的意义并不只是获得可见光信息这一个功能。例如,如果你闭上双眼,你会发现不敢行动了,要是你在跑步机上,你很可能会摔倒。这是因为人眼还要提供平衡感知

人眼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昼夜节律的建立。昼出夜伏,全身激素的分泌、肌肉运动和休息、能量调动和蓄积,这些状态的共同开关,在于眼睛。

所以我们说,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人眼进化得很牛居功至伟。

凡事都有另一面。人眼并不是基于一个超级智慧者的顶层设计,而是自然进化而来,进化带来的副产品我们也一样照单全收。

我举一个例子,可能你也听说过。近视眼的人,眼轴会拉长,进化出这种适应性功能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因为每一次看书看手机,近距离用眼,眼睛里的肌肉都要消耗能量做功,直接拉长眼轴,看近处就会减少肌肉消耗能量,省劲儿。

但是,这样的结果带来了灾难,因为眼轴拉长,周边眼底的视网膜可以拉出裂孔,甚至导致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的人,比正常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的风险高40倍,这也是为什么高度近视的人,总是被建议减少蹦极、跳水这类对眼球造成冲击的活动。

我的意思是,无论人眼是什么样子,眼科医生都不能改变,而且越理解人眼系统的精巧和缺陷,越对自然产生敬畏。既然不能抱怨,不如赞叹它的美感。

以上是第一句,赞叹我们不能改变的。第二句是,挑战我们可以改变的。

尽管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麻烦,但是只要有机会,眼科医生就会发起挑战。

我给你讲一个案例,看看眼科医生的脑洞有多大。他们会给患者的眼睛里种上一颗牙,来让患者看到世界。

你没有听错,就是把患者自己的一颗牙齿取下来,安放在患者的眼上。

我刚才的说法,虽然没有错,但是确实有博人眼球骗取流量的嫌疑。所以我再科学地解释一次。

我们要从角膜说起。角膜是覆盖在我们黑眼珠外面的一层透明膜,主要功能是透过光线,折射光线。如果角膜坏了,光进不到眼球里,也就不可能看见。因为角膜的问题而导致眼睛看不见的,就是角膜盲。

角膜坏了,能不能角膜移植呢?可以,但是不幸的是,角膜供体来源太少了。我国有400万名角膜盲患者,所以这个方式解决不了问题。

那能不能参照处理白内障的方式,换一个人工角膜解决问题呢?也不行。准确地说,如果直接移植人工角膜,不太行。原因就是免疫排斥反应。因为,角膜和晶状体一样,也是不用血管供应营养的,是人体免疫的特区之一。受到眼球自身的免疫影响,直接移植人工角膜,容易失败。

1963年,一名意大利的眼科医生发现,有一种用于牙根管治疗的胶水,如果直接放在人体的软组织里,就会被人体排斥,但是却可以一直留在牙根管里。这个牙科医学的现象,让这位眼科医生灵感爆发:如果把人工角膜先放到牙齿里,再把牙齿植入人体,那不就不会把人工角膜当外来异物排斥了吗?

这就是所谓的种牙种到眼睛里。其实是把牙齿处理之后,在牙齿中间嵌入人工角膜,让牙齿在眼睛上长好固定住。这样,光就能到达视网膜,患者就能恢复视力了。

实际操作,发现一个新问题。患者自己的牙齿不会排斥了,但是会吸收,所以,要解决给牙齿供应营养的办法。所以现在做这个手术,不但要取一个牙齿,还要同时取附带的牙床,还要割取患者的一块腮帮子肉。听得你觉得疼不疼?但是这样做,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尽管人工角膜主要应用于重度患者,手术成功率仍可以达到60%以上,而且可以多年不坏。

更重要的是,为了能看见,人们宁愿花这个代价。能看见这件事,对人类太重要了。

这就说到眼科医学的使命了。如果你问,你们眼科医学的使命是什么?我猜无一例外,所有的眼科医生都会说,尽量让你看见。如果能保证0.1的视力,一定不会停留在0.01。如果你问,眼科医生的理想是什么,我不知道别人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天下无盲。

现在说说第三句话: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可以分辨这两者。

什么现实我们必须接受,什么现状我们可以挑战,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讨论这个问题,我就经常想到我的博士生导师黎晓新。

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我在做眼科一个课题的时候,黎老师就跟我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固执在眼科的领域呢,眼睛本身就是人体的一部分,你只盯着眼睛,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黎老师是一个特别敢于突破和创新的人,她从不倡导读死书,在她眼里没有什么疗法是百分百不可挑战的,正是她这种永远带着问号的思维影响了我后续的职业发展。

有的时候,不完美的现实会考验你的勇气。有一个案例,就是来自黎老师主编的那本《眼科学》,你听听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一名眼科医生在为第二天两名患者的角膜移植手术做准备时,发现储存在冰箱里的角膜因为长时间放置已经坏死。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新的角膜进行移植,两名患者将会因为眼球损伤失去复明的机会。这名医生来到医院太平间,拉开冰柜,用剪刀和镊子从一具新鲜的尸体身上取出两只眼球,并给尸体换上了义眼。第二天的手术如期进行,从尸体上采集的两片角膜被分别植入了两名患者的眼睛,使这两名患者重新获得了视力。但是,死者的家属发现了尸体上的异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这名医生被公安局取保候审。”

这一事件当时引起了医学、法律、伦理等多方面的讨论。如果你是那名眼科医生,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死者的亲属,你又是什么感受?

我想说,答案并不轻松。接受什么,挑战什么,真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我说一下法律层面这个案子的结论。根据盗窃尸体罪和侮辱尸体罪法律构成特征,检察院认为这名医生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予刑事起诉。

02 | 边界:眼科医生到底是干什么的?

上一讲,我提到眼科的使命是“天下无盲”,也就是尽量保证人类能够“看见”。这一讲,我们来看看眼科的主战场在哪里,或者说,眼科医生到底负责看什么病。

你可能会说,眼科解决的不就是“看不见”的问题吗?没错,这确实是我们的主战场。不过,我们眼科医生眼里的“看不见”,和你以为的可能不太一样。这一讲,我们来拉齐一下关于“看得见”的认知。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咱们都听过。一位化身为美女的妖精提着饭菜走来,说是要斋僧。唐僧一见,马上跳起来,合掌当胸问道:“女菩萨,你从哪里来?”但是孙悟空摘完果子回来,一打眼,就看穿了妖精的真身,抄起金箍棒,当头就打。这就是两个人“看见”的事物不同。

明明看到的是同样的外表,为什么唐僧只能看到女施主,而孙悟空却能看到妖怪这个真身呢?在我们眼科看来,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并不是眼睛的机能问题,而是大脑的专业能力问题

而眼科的主战场,就是保障眼睛的机能正常,也就是让你拥有唐僧的眼睛。只有保障了唐僧的机能,你才有基础去发挥更多的才能,比如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好像面对同样一个人,整形医生能看出他的五官怎么调整会更好看,理发师能看出他适合什么样的发型,服装师能看出他适合什么造型……道理是一样的。

那眼科的主战场都解决哪些机能问题呢?给出答案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人类是怎样“看见”的。

简单来说,看见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光线收集、光电转化、信号传输、解码合成。

先说第一步,光线收集。人眼能看到的信息,都来自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当光线进入瞳孔,会依次穿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的屈光介质,最终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区。当然,为了更好地收集光线,眼球外的六条肌肉也会进行收缩,配合眼球的转动。

到这一步,你的视网膜上并不会出现图像,而是各种光学信号。这些信号不能直接被大脑接收或解读,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第二步动作——光电转化,也就是把收集来的光信号,转化成大脑可以接收的电信号。这一步动作非常耗能。疫情期间,很多人觉得看不清东西,原因就在这。身体的能量跟不上,光电转化的过程自然也会受阻。这跟低血糖的时候眼前发黑也是一个道理。

光电转化完成,接下来,电信号就会顺着视神经这根数据线,传输到位于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中枢,这就是信号传输,到这儿,眼睛就完成了它所有的任务。最后,解码合成这一步,是由大脑来处理的,让你的脑海里最终出现了物体的视觉影像。

好,“看见”的过程说完了。回到前面的问题,眼科的主战场都解决哪些机能问题呢?

首先,光线收集、光电转化、信号传输就是眼科的主战场,眼科需要保证这三步的功能正常。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保证眼睛能向大脑无损输入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保证负责这些功能的眼部结构完整,主要包括眼球,以及支持眼球运转的眼附属器等部分。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图,详细标注了眼睛各个结构的名称,课后你可以在文稿里查看。

好,总结一下,前面我们说了眼科医学的核心任务,就是保证眼睛能向大脑无损输入信息。回到孙悟空和唐僧的比喻,如果有一天,孙悟空看不见了,来找眼科医生治疗,那么眼科医生只能帮他恢复到“唐僧”。至于“火眼金睛”,只能交给别的科室再来诊治。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眼科的主战场已经很清晰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眼科的主战场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冲击。

比如其中一个冲击,就来自医学认知的进步。原来,我们只是“眼痛医眼”,针对眼睛这个器官进行诊疗。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大部分疾病都是全身整体性的,也就是说,眼病只是身体其他疾病的眼部表现。所以,想要更好地解决患者问题,其他科室就得参与到眼科的治疗当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糖网”。这种病非常凶险。患者的眼底会出现蜘蛛网一样密集的“新生血管”。这种血管特别薄,好比纸皮包着滚油,咳嗽两声没准就破了。血管一破,病人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道红色的血线出现,不一会工夫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为什么会患上糖网呢?问题不出在眼睛,而是血糖。我们发现,一般血糖失控五年以上就很容易得这种疾病。而一旦患病,眼科医生能做的非常有限。按照传统眼科的治疗方法,打激光、做手术,只能暂时抑制血管的生长,治标不治本。想要从根源处控制眼底病变,必须关掉糖尿病这个总水阀。否则,就像在高速下降的电梯里跳高,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眼科医生就得跳出自己的主战场,和其他科室交叉配合,为患者提供整体性的医疗方案。

当然,不只是医学认知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患者需求的变化……都在冲击着眼科的主战场。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眼科的主阵地越来越小了呢?当然不是。眼科的主战场,也在不断向外拓展。在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时,我们眼科也能帮把手。

我之前遇到了一位阿姨,双眼视力衰退严重,来的时候只能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进诊室。刚扶着阿姨坐好,女儿眼泪就下来了。她告诉我,这半年来,她们已经跑过不下十家医院,做过各种治疗,病历都攒了一尺厚,但眼睛就是不见好。女儿哭着求我,一定要想想办法。

我仔细阅读了阿姨的所有病历,发现诊断结果出奇地一致,全都写着“玻璃体混浊”。更一致的是,后面都跟了四个字:病因不详。来我这儿之前,阿姨几乎尝试过所有针对玻璃体混浊的疗法,但每次都是治完了没多久,眼病就再次复发。这是为什么呢?

回想阿姨刚刚蹒跚进门的姿态,我仔细地询问着,是否还会出现头晕恶心、走路重心不稳的情况。阿姨说都有。结合之前的诊断,我心里有了大概的判断:阿姨的病根可能不在眼睛,而在大脑。

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对阿姨进行了眼内液检测。结果显示,一种名为“白细胞介素-10”的细胞因子,浓度显著升高。这往往意味着,患者体内出现了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长在脑子里,情况更加危急。

前面我们提过,眼睛和大脑中间有视神经这根数据线串联,关系非常紧密。在胚胎发育的时候,大脑和眼底视网膜也是来自同一个胚层,所以淋巴瘤这个病变,常常是大脑和眼睛,手牵手,一起走。大脑发病,眼睛受累,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彻底失明。

我把诊断结果坦诚地告诉了女儿,然后迅速联系了神经肿瘤科的专家,开展了多次多学科会诊。果然,阿姨被确诊为颅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神经肿瘤科的专家告诉我,再晚化疗一个月,就回天乏术了,好在送医及时。

病因明确了之后,我也与肿瘤科治疗同步,对阿姨眼部进行了药物注射,抑制眼内淋巴瘤细胞进一步扩散。经过几个月的同步治疗,阿姨总算转危为安,视力也恢复正常,女儿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故事说完了。你看,在这个案例里,患者的眼部问题,并不是真正的病因所在。但是通过眼科的诊断,我们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眼睛之外的问题,更能配合其他科室,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与此同时,近几年,有大量研究表明,详细的眼底检查可以辅助预测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疾病。

要知道,眼底检查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它比其他手段,比如颅脑检查容易得多。因为眼底是全身唯一一个可以在直视下看到神经、血管的部位。所以眼科大夫不需要x光等检测手段,只需要检眼镜或者其他光学设备的帮助,就可以直接对眼底进行细微准确的检查,便捷又高效。

比如,高血压患者的早期症状一般不太明显,但是通过眼底检查会发现,患者眼底的血管锃亮,出现铜丝一样的反光。这时候我们会立刻建议他去心内科挂号,尽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了眼底检查的高效便捷,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高清眼底照相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眼科预警其他疾病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

比如全球性难题阿尔兹海默病。目前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视网膜会发生病变。而这个病变的特征,又与患者脑中的病变高度吻合。所以我们在大脑病变早期,就能通过眼底检查,辅助预测疾病的发生。而利用最新的高清眼底照相机,我们医生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拍出一张高清眼底照,视网膜和毛细血管的体征变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到这里,你可能也发现了,眼科的主战场一直在发生变化。未来什么样,没有人能说清。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发明了相应的感光器械,能够替代“肉眼”向大脑传递信号,那么眼科就此消失,也未可知。所以,在我看来,与其把不同的科室看作一个个独立分科,还不如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服务患者的界面,都是为了患者这个整体而服务的。

03 | 演化:我们为什么会得眼病?

上一讲,我们从眼睛的结构功能角度出发,理解了眼科是怎么看待“看见”这件事的,这是一个静态的角度。这一讲,我们换一个动态的角度,从时间演化的角度,来看看眼睛的一生。

如果把眼睛的一生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是:以疾病为代价,来回应环境带来的挑战。换句话说,眼睛的一生总在为了适应环境而作出努力,而眼病,就是它们努力的表现之一。这么说还是太抽象,接下来我会分四个人生阶段来给你讲,眼睛在不同时期面对的主要挑战都是什么。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眼睛的童年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童年期

先来说说童年期,也就是0到6岁。这个时期眼睛的主要挑战,是充分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实现快速发育,来适应生存。什么意思呢?我们得先从童年期眼睛的发育特点讲起。

0-3岁,首先发育的是屈光间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些组织,只有它们发育到透明状态,光线才能毫无阻碍地进入眼底。但视网膜的发育相对缓慢。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还不需要清楚地识别物体,而是要优先保证看清亲人的轮廓。只有准确辨认父母,并且及时意识到身边的危险,新生儿才能存活。

3-6岁,眼底视网膜进入快速发育期,视力逐渐从0.5涨到1.0,虽然数值上仅仅是差了0.5,但背后多了亿万个神经突触的连接。这是为了我们能快速感知身边的信息,和世界建立多维立体的联系。

好,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发育需求,眼睛需要充分接受来自环境的刺激,比如说足够的光照。假设一个孩子从出生就一直待在黑暗的环境下,那他到了6岁视力一定是不达标的。

但这是极端情况,在正常的养育条件下,眼睛在童年期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这一时期如果眼睛出现问题,大概率是先天因素导致的,比如基因变异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或者先天性弱视,等等。所以眼科的任务,主要是抓住眼睛发育的重要窗口期,对可能的病变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当然,这需要家长的配合。

比如说出生体重低于2kg的早产儿,我们会建议父母带他做眼底视网膜检查,因为这个时候视网膜的发育还处在初始状态,发生病变,干预还来得及,否则有可能导致纤维增生、视网膜脱离,甚至眼球萎缩;再比如6个月大的孩子,我们会提醒父母关注他的眼神是否可以追随移动物体,以及是否可以用手抓色彩鲜艳物体,如果不能,就要干预;还有,正常6周岁左右,视力就可以达到1.0了,如果差得很多,也意味着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干预。

总的来说,眼睛在童年期时需要面对的挑战比较小,也比较单一,就是先天因素。因此,眼科的任务也相对单纯,基本可以覆盖患者的常规需求。

青少年

到了青少年时期,情况就没这么简单了,眼睛遇到了一个核心挑战,就是对抗近视。其实这个挑战在过去并不存在,为什么今天变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呢?一句话,因为眼睛原本的发育需求和现代教育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

原本在青少年时期,眼球的发育已经相对放缓,最主要的发育特征就是眼轴的增长,大概每年在0.1到0.3毫米左右。

而现在不一样了,青少年时期,眼睛要面对的任务变重了。什么任务呢?就是长期看近处的任务。我一说你也就理解了,因为学业任务的增加,青少年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变长,眼睛需要长期看近处,为了适应这个任务,眼轴就会逐渐拉长。等眼轴拉长超过了24mm的正常限度,真性近视就发生了。

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已经逼升到了52.7%,相当于两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是近视眼,非常严重。关于青少年近视引发的各种眼病风险,我在第七讲还会单独说。

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近视这个问题虽然今天看来如此严重,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近视患病率仅在10%到20%之间。今天我们拿到一张中小学生的毕业照,你会发现里面可能有一半的孩子都戴着眼镜,但回忆一下父母那一辈的毕业照,在一群人里看到一个戴眼镜的都是个稀奇事。

所以,可以说,近视是我们眼睛原本的设计遇上现代的新任务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它是一个专属于现代的问题。甚至,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近视这个问题光靠眼科是不能解决的,它还得依靠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比如说教育系统的减负。最终需要做到的是尊重眼睛的发展规律,把任务和眼睛发育的需求匹配起来。

成年期

好,这是青少年时期。那到了18岁,进入了成年期,眼睛的各方面结构也基本固定下来,是不是相对需要担心的因素就少一些了呢?我只能说,在过去,确实如此,因为眼睛基本进入了稳定期,如果不是受到外伤等突发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眼病是个低概率事件。但是到了现代,成年期的眼病却变得更多更高频。

比如说,干眼症你肯定不陌生。患者眼睛会干涩流泪,看东西很不舒服。我国干眼患者人数达到3.6亿,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患病,而且还不断向年轻化发展。但你知道么?干眼症在国际范围内被定义成一种病,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旬。在那之前,眼科并不需要费力去对付它,因为它非常小众。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眼睛稳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的不稳定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

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今天,熬夜加班让眼睛超负荷工作,再加上长期盯着电子屏幕。眨眼次数下降,非常容易导致干眼症。另外,很多爱美人士还喜欢佩戴美瞳,美瞳会破坏眼表的微环境和生态平衡,也会导致干眼症。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不稳定的环境因素,比如空气污染。像现在环境烟雾中的臭氧暴露,也会导致干眼症。因为它会让我们眼睛泪膜最外层的泪膜脂质层发生物理特性的变化,导致泪膜的保护作用下降。而在现在的环境烟雾中,臭氧暴露占比很高。

好,这些都是外部环境,很容易理解,但对于眼睛而言,还有一个隐蔽的环境,就是身体内的环境,这也是现代环境带来的一个不稳定变量。

过去我们主要靠天供养,吃的更多的是天然的五谷杂粮和禽蛋鱼肉。但现代食物构成变得复杂,各种人造食物、调味剂,增大了身体出现代谢异常的概率,给眼病带来隐患。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工作年龄人群排名第一位的致盲疾病。

好,说到这儿你就了解了,由于现代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成年期眼病正在变得高频发生。那这给眼科医生带来了哪些新任务呢?

比如,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诊断”就是其中一项。我们团队近期就通过一项纳米材料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隐形眼镜,让患者自己就能可视化地诊断干眼症,还可以按需释放药物、帮患者监测病情恢复得怎么样。相当于让患者不用依靠医生,自己就实现了“诊断-治疗-监测”一体化。

衰老期

好,成年期说完了。最后是衰老期,也就是从45岁左右开始,这是眼睛的一生从过去到现在变化最大的时期。

过去,老年性白内障的总体患病率非常低,但是今天,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在80%以上,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为什么呢?其实并不是这个病本身发展得更厉害了,而是我们的寿命延长了,也就导致我们眼睛的工作年头被迫延长了。通俗点说,就是设备到期没报废,还被要求超负荷运转

就在一个世纪之前,也就是19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还只有40岁左右;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很快提高到了80岁。寿命延长了快一倍,但是眼睛进化的速度没跟上——它可没给这突然冒出来的几十年寿命储备过剩的结构强度和功能。开个玩笑,对眼睛来说,我们都是“老不死的”。话糙理不糙。

而眼睛不光要延长自己的保质期,还要完成新增的任务,比如退休年龄的延迟,意味着眼睛还需要维持健康的工作能力,帮助我们扮演好社会角色。那面对这种的变化,我们眼科的核心任务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减缓眼睛功能退化的速度,延长眼睛的健康寿命。

现在对于白内障、青光眼这些典型的老年眼病,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另外,眼科也更加重视眼病筛查。及时发现,尽早干预,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病痛,也会减少眼科医生后续治疗的负担。现在很多医院都会组织一些社区筛查活动,有时眼科医生还会联合内科医生共同坐诊,为群众做更全面的身体检查,尽可能阻断眼病的发展。

在第八讲,我还会详细介绍中老年眼病的防治。总之,对于衰老期,眼科努力的方向就是让眼睛老得慢一点,健康得久一点,以此来延长我们作为社会人的期限,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好,这一讲的主体内容就到这。最后,我还想说明一下,其实眼部健康的影响因素除了环境,还有特别关键的一环,就是我们如何使用它,这一点在第五讲我还会详细展开。

好,下一讲,我们来看看在眼科治疗当中,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才是最佳方案。

04|干预:确定治疗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我问过很多患者,在眼科治疗中,对哪个环节感到特别困惑?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我理解不了医生的治疗方案。我想选的方案,医生不建议选;但是医生建议选的我又弄不清楚是为什么。所以给治疗方案签字的时候,我其实特别懵,只能跟着医生说的走。

你看,不理解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会特别没有安全感。但不光对患者,其实对医生来说,也会增加治疗的压力。

所以这一讲,我就来和你说说,眼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原则是什么。我用三句话来概括:

1.

好的治疗目标不是“最高视力”,而是匹配你需求的视力;

2.

治疗不能赌博,如果失败的后果你无法承受,就不要选择这个方案;

3.

不能“以爱之名”去冒险,而要拿证据去冒险。

治疗目标要匹配生活需求

先说第一条。

我知道很多患者来看病,想要的结果就是恢复到“最高视力”。比如不管做什么手术,都会问“做完后视力能不能到1.5”。但你知道么,在眼科医生眼里,最重要的不是“最高视力”,而是“生活视力”。也就是当患者视功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满足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视力。

眼科医生之所以追求“生活视力”,道理很简单,就是收益和成本的考量。

像近视眼、白内障这类有成熟治疗方案的眼病,只要你符合手术条件,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让术后视力达到很高。但作为医生,我还是会建议你不要追求“1.5”“1.0”这些绝对数值,满足生活需要就可以。

比如我之前有个白内障患者,他是个农民,天天在田间地头干活,但是也喜欢偶尔看看书,也就是说,需要兼顾看看近处。所以我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说,你并不需要做到远视力1.0,只要0.7就够了,这样的话,留一点近视,看书的时候也不用非得戴老花眼镜。

只有面对那些专门做科研,或者从事艺术创作的患者时,我才会把目标定高一些,比如1.0。因为在他们的高频生活场景当中,眼睛需要面对更精细工作。

不光是手术,对于配眼镜这种几乎零风险的视力干预方案来说,也是一样。很多人配眼镜,觉得花一样的钱,当然要配到最清楚才好。能选1.5,绝不选1.0。我经常碰见这样的患者,嚷嚷着“大夫,我看书看一会儿就头疼,不想睁开眼睛”,但是病历显示,双眼矫正视力都是1.5。怎么回事呢?就是因为近视眼镜度数配太高了。近距离看书的时候,睫状肌收缩太厉害,眼睛就像脚上绑了沙袋,不光容易疲累,还会引起头疼。那你想,虽然配眼镜花的钱一样,但是又来看病,再耗时间,是不是收益变小了?

这就是为什么眼科医生追求“生活视力”的原因。对了,我正好破除一个误解。市面上有一些传言,说近视眼手术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只要你不是从事一些特殊工作,会让眼球承受比较大的冲击,比如跳水运动员,并不需要考虑这种极端情况。这是题外话。

治疗不能赌博

说回来。眼科医生制定方案的第二条原则是“绝不赌博”。为什么呢?因为赌输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失明,失明是任何患者都承受不起的。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经历煤炭爆炸的患者,来的时候双眼视力和视野都严重受损。从理论上看,有两条路。一种是冒险冲击可能范围内的最高视力,让他两只眼睛加起来能达到0.3,这样能模糊看清物体的边缘轮廓,生活体验更好;另一种方案是降低风险,只保住他两只眼睛加起来0.1的视力,但是手术结果更有保障,患者基本可以维持一部分正常生活。

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很纠结。虽然视力0.1和0.3之间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差距,但是作为医生,我知道这两种方案在手术操作上的差异是巨大的。选择风险更高的手术,强行让眼球组织复原,很可能完全失明,那意味着患者将丧失基本生活能力。

于是我又和他面对面沟通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文盲,不需要看书,或者从事特别考验眼力的工作,0.1的视力对他来说已经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更保险的路,给他保住了0.1的视力。

随着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坚定,不冒着失明的风险去赌博,是因为只要守住了这条底线,其他问题还有办法解决。什么意思呢?

先来讲一点专业知识。眼科医学上,衡量一个人的视功能不是只有视力这么简单,它有一套全面的标准,除了视力,视野也很重要,还有色觉、立体视、明暗适应、对比度等等指标,每一项都有各自的标准。所以从医学上来看,视功能的好坏,不是看单项得分,而是看各项功能的综合得分。

但是视力是一切其他分项的基础。保住了视力,其他分项才得以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来看一个例子。我家邻居是个退休老师,她得了青光眼,还是晚期,所以视野特别狭窄。而她女儿在国外工作,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看她。每次她女儿回来的时候,她都想看看女儿是胖了还是瘦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心愿,对她而言实现起来都特别困难。因为视野狭窄,她只靠平视无法直接看到女儿的脸,她得先让女儿站着别动,然后一点点移动视线。

假如看到女儿的左胳膊,她就歪歪头,再找着脖子,然后仰仰头,顺着脖子往上走,这样才能看见女儿的脸在哪儿。最后,还得在那个位置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眼睛扫一遍,才能看全整张脸。你看,是不是很心酸?

虽然视野这么重要,但是如果在青光眼治疗中,碰上舍弃视野还是舍弃视力的情况,眼科医生都会建议舍弃视野。因为就像在刚才这个案例中,虽然老人家的视野狭窄,但正因为她拥有最基础的视力,还可以使用“代偿机制”,说白了就是转头,来补足视野。这样她还是可以看到需要看到的东西。

还有我刚才提到的经历煤炭爆炸的患者,也是视野严重受损。但在仅仅保住了双眼0.1的视力之后,他甚至还能开摩托上大街。来医院复查的时候,他特别高兴地说,“我只要特别快地转着脖子看,就能把各个方向上的画面脑补到一起。”你看,这也是“头位代偿”。正是因为保住了了0.1的基础视力,他才能用上“头位代偿”去实现更高的生活需求。但是如果没有了基础视力,任何“代偿机制”都没有意义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说视力是其他视功能分项的基础。用食物来打比方,视野像是主食,色觉、立体视等可能是蔬菜、水果,它们都会给我们补充营养物质,但匹配生活需求的远近视力是水,没有水,其他都没用。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绝不赌博”的原因。

不要“以爱之名”去冒险

好,该说第三条原则了,什么叫“不要'以爱之名’去冒险,而要拿证据去冒险”呢?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位父亲带着女儿来看病,她患的是先天性视网膜脱离,非常难治。我的老师最后冒险选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治疗方案,就是在她的眼内填充硅油,固定视网膜。

在手术过程中,脱离的视网膜就像有弹性的松紧带一样,反复脱离。我的老师拿着手术刀上下几毫米地来回移动,将硅油一次次强行填塞进去,才让视网膜乖乖地待在原地,保住了孩子零点零几的视力。手术后,我的老师建议这位父亲,终身都不要把这个硅油取出来。

但是没想到,这位父亲还是不死心,他总是想让女儿看得再清楚一点,所以就又带着女儿跑到别的地方去治,后来听说有别的治疗方案有可能给女儿争取到更高的视力,他就冒险下了决定,请人把那块硅油取了出来。最终导致视网膜再度脱离。再找任何医生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我非常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但是我必须说,以爱的名义去冒险是不值得被肯定的,因为它的结果不可控。反过来,我的老师同样也是冒险,但是她有专业知识,有经验,出了问题她知道医学上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所以她心里对这件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是有数的,这才是有证据的冒险。有证据的冒险对结果负责,所以它才是值得尝试的。

动画电影《花木兰》当中有一个情节,如果你看过,可能会有印象。花木兰的奶奶挑了一只蟋蟀当吉祥物,过马路的时候觉得蟋蟀能保佑她平安,干脆闭上眼提着蟋蟀笼子横穿闹市马路,结果的确成功了,毫发无损,她睁开眼感叹:这蟋蟀真灵!却没有看到,躲避她的马车车夫们撞得人仰马翻。

我想通过这个情节告诉你的是,闭眼过马路,不一定会被车撞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闭眼过马路,一定不会被车撞。在不可承受的后果面前,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就像这位父亲,他也许是看到过有相似的病例成功了,也想让自己的女儿赌一把。但用赌博的心态去对待健康或者生活,早晚会输。

好,下一讲,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治疗。

05 | 习惯:为什么治愈依赖生活方式?

上一讲我们说到,眼病治疗的结局,是保障患者的生活视力。这一讲我们回到治疗的开端,我带你从医生的视角,看看什么才是最好的治疗。

你肯定知道,治病得治本,也就是解决症状背后那个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只是对症处理,患者的眼病很可能会反复发作。

拿之前讲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举例。患者来看病的时候,常常是眼内出血,什么都看不见。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手术清除出血。但是,有经验的医生不仅不会马上手术,还会推迟到两个月之后。为什么?

因为对于糖网来说,看不见的根本原因不是眼睛出血,而是血糖失调,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调控。否则就像不堵上水龙头,只顾着擦地上的水一样,过段时间,患者的眼睛又会再次出血。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治病得解决症状背后的根本原因。

“找到根本病因”并不容易

道理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好像每个医生都能轻易做到?我告诉你,还真不是。事实上,“找到根本病因”可是我们眼科医生的“北极星指标”,需要花大力气去反复修炼。修炼越深,找到的速度越快。

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曾经被邀请到另一家医院会诊,病人是一位孕妇,双眼突然看不清东西了。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原来孕妇的双眼出现了视网膜脱离。

要知道,这种眼病非常危急,致盲风险很高。随着脱离范围的增大,不仅视网膜会萎缩,眼球也会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失明。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只要及时接受复位手术,视网膜脱离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既然治疗手段明确,为什么他们还邀请我去会诊呢?因为当下最核心的难题 ,在于患者是一位孕妇。如果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孕妇和胎儿极有可能受不了麻醉或者其他用药,术中风险实在太高了。

这下,那家医院的大夫陷入了两难——手术,担心出现意外;不手术,担心孕妇失明。这种情况,如果你是眼科大夫,你会怎么选?

不卖关子,直接说我的诊疗方案:经过会诊之后,我给出的办法是,先别管视网膜,赶紧让孕妇去降血压。

为什么我敢下这种判断?还是回到我前面说的,找到背后的根本病因。

当时,我仔细检查了孕妇的眼底,发现血管锃亮,出现铜丝一样的反光。你肯定记得,这往往意味着患者出现了高血压。果然,大夫告诉我,孕妇患有妊娠性高血压。这才是患者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患者接受了复位手术,恢复了视力,视网膜也会因为高血压引发病变,再次出现脱离。更重要的是,妊娠性高血压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当务之急,是赶紧让孕妇把血压降下来,解决这个根本病因,不仅能消除它对眼睛的影响,更能保证孕妇跟胎儿的生命安全。

那么最终,我的诊疗方案效果如何呢?两周后,孕妇的血压恢复正常,视网膜脱离不治而愈,视力完全恢复如初。

好,故事说完了。到这里,相信你也能明白我开头说的,为什么“找到根本原因”的能力需要反复修炼。面对像视网膜脱离这么危急的眼病时,年资较浅的大夫一定想尽快手术,保住患者的视力。但是,更资深的大夫往往能透过表面病症,快速找到背后的根本病因。这样不仅能治愈眼病,有些眼病甚至都不用动手术,可以不治而愈。

从生活习惯找病因

前面的例子,我们讲了由妊娠性高血压引发的视网膜病变,这类眼病的根本病因出在身体内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其他地方找病因。最常见的,就是你的生活习惯。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在河边野餐,突然看到了一个正在水里挣扎着呼救的孩子,赶紧把他救了上来。可是没过一会儿,又有一个小孩漂了过来,他们又去救这个。结果,再一个孩子漂了下来。于是其中一个人说:我要到上游去,看看到底是谁把这些小孩子扔进水里的,我要去把他打一顿。

对于很多慢性眼病的治疗来说,道理更是如此。想要彻底治愈,光在“下游”消除症状没什么用,必须得到眼病的“上游”去,从根本病因处解决问题。

比较典型的慢性眼病,非干眼症莫属了。它背后的根本病因,在于患者的昼夜节律失调。

为什么昼夜节律失调会引发眼病呢?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眼睛也有自己的昼夜节律。白天,眼睛会分泌比较多的泪液,用来冲刷异物,湿润眼睛。而到了晚上闭眼休息的时候,眼睛跟空气的接触少了,自然也会减少泪液的分泌。

但是,假如你强行打破了这个节律,作息昼夜颠倒的话,就相当于你在眼睛还需要休息的时候,强行把它唤醒。虽然眼睛看起来是睁开了,但它还在按照夜里的速率分泌泪液。泪液少了,眼表无法保持足够湿润,因为不能得到滋养,眼表的细胞开始凋亡,继而出现慢性炎症,眼红、怕光就陆续出现了。这就是上游的根本病因。

那干眼症有没有治疗手段呢?当然有,而且手段非常丰富。比如,使用人工泪液、雾化热敷、睑板腺按摩、泪点栓植入……如果是严重干眼症患者,还可以佩戴湿房镜,就是一种类似泳镜的东西。它会把眼周封闭起来,防止眼泪的蒸发。

但问题是,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都不持久。就拿眼药水来说,治疗干眼症的人工泪液只是在模拟天然泪液的保湿成分,里面的很多成分,例如溶菌酶、电解质、脂性成分和蛋白都缺乏,并不能完全替代它。打个比方,就像冬天里,很多人的手脚皮肤干燥皲裂,用水湿润一会儿,很快就会再次干燥,甚至更难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眼药水点着点着就没一开始好用的原因。

其他治疗方法,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眼睛本身的调节机制失灵,再多的外部手段也起不到太好的作用。只有当眼睛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这才叫解决了干眼症的问题。

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调整你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别小看这几个字,它可是目前根治干眼症最有效的方法。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让你的作息时间,跟眼睛的“作息时间”相匹配。

听到这儿,你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网上总在说“干眼症是'治不好的绝症’”了。因为对于现代人来说,“规律作息”实在是太难了。在我的经验里,几乎99%的干眼症患者都没有痊愈。

这也是我们眼科治疗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比如你要是不小心骨折,肯定知道要静养,别活动,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眼病患者不行,他们还需要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太可能停止用眼。所以我们经常处于“飞机边飞,我们边修”的状态

好的生活习惯能避免眼病

好。前面我们说了,生活方式是治疗眼病的重要手段。但是还有一些眼病,得了之后又难受,又难治。有没有一些方法,能让我们防患于未然,在眼病发作之前,就把致病的根本原因扼制住呢?

还真有。最核心的方法,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比较基础的,就是注意防晒。我在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滑雪的时候不戴护目镜,结果紫外线损伤了眼表,就会引发一种眼表炎症,名叫“雪盲”。雪盲患者的眼部会有剧烈的异物感和疼痛感,不仅会充血水肿,看东西也模糊。严重者就算治好了,视力上也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还有些错误的生活方式更可怕,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高糖、高热量、高油脂饮食等等。它们引发的眼部损伤非常隐蔽,发病之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我之前有个同事,一大嗜好就是喝可乐。我有一次去他住的地方都震惊了,满地都是空的可乐瓶子,而且都是最大桶的。但是就这么喝了几年,除了体重一直增长,他没感觉眼睛有任何变化,看东西也很清楚。

大概到了他35岁左右,突然有一天,他的左眼看不清楚了。一查眼底发现,视网膜上四支分支动脉血管已经堵了两支。这是一种什么病呢?简单来说,就跟脑血管堵塞会引发脑中风类似,眼底血管堵塞,也会极大增加“眼中风”的风险。

你可千万别以为,“眼中风”只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危害眼部健康。有调查显示,得过“眼中风”的患者中,有20%的人会在接下来的3年内,出现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直接危及生命。这个影响,可不容忽视。

所以对我们眼科来说,健康生活的方式同样非常重要。这跟上一讲说的“治疗不要赌博”的道理一样,我希望你在生活中提前消灭高危因素,不要冒险。

眼外伤要抓紧治疗     

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眼睛有多重要。它不仅能够治疗眼病,更能防患于未然,预防一些眼病的发生。

不过,最后我想花点时间,特别提醒你一种情况,就是眼外伤。受了眼外伤,抓紧去医院,千万别耽误!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年患者,逛公园的时候,不小心被树枝划伤了眼睛。刚开始的两天,眼睛发红、怕光、不停流眼泪,但是难受了两天,症状就消失了,老人也没当回事儿。

结果一个月之后,老人照镜子的时候突然发现,黑眼珠的位置出现了一小块白斑。没过几天,白斑越来越大,家里赶紧带老人来了医院。

做了病理化验之后才发现,眼睛上的白斑是由真菌性角膜炎引起的,而且病变已经非常深了。如果再不抓紧治疗,极有可能会失明。我们积极使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第一时间为老人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这才控制住病情的发展。

前面这还不是个例。很多眼外伤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事,实际上内部的细菌等病根并未消除,致盲的风险极高。所以回到“优先治本”这条最高原则,不要觉得外伤不大就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好局部处理。

现在,眼科治疗的起点和终点你都已经明确了。下一讲,我们来看看,对于眼科治疗的过程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06|纠缠:心理因素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上一讲,我们讲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对眼病最好的治疗。其实不光生活习惯,还有一个因素在影响眼科治疗,那就是:心理因素。

为什么要把“心理因素”单独拿出来讲呢?其实任何疾病都会引发患者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在眼科治疗中,心理因素已经不是“配角”了,它和器质性病变一起,成为了“双主角”,而且还是“双反派”。

原来我们只要对付眼病就好,但现在我们必须两个敌人一起攻克。甚至有时候心理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困扰,会超过眼病本身。

给你讲一个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故事。

我原来有个患者,是个在美容院上班的年轻小姑娘,性格特别好,嘴又甜,每次接待顾客老远就招呼,“王姐又来啦,大热的天快把包给我,屋里空调都给你开好了”。

就因为她的热情,很多客户来了,就点名找她。但是从某天开始,她突然不上班了,找她做美容的客户给她打电话,她也不接。不光如此,她开始频繁地跟男朋友吵架,甚至男朋友关门声音大一点,她的火就起来了:“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嫌我丑了?”然后天天在家照几十回镜子。

怎么回事呢?其实,她只是患上了一个特别常见的眼病——睑缘炎,就是眼皮发炎了。来眼科看病的患者,很多都会有,不罕见,也不难治。

问题是,这个病会让两只眼睛的眼皮变得又红又肿,分泌物还特别多,而且恢复时间特别长。对小姑娘来说,就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尊心受伤了,和男朋友、家人的关系也不好了。

其实啊,这种因为心理问题,导致患者把攻击矛头从眼病本身,转向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例子,非常常见。那为什么心理因素在眼病的治疗中,影响会这么大呢?要分三种情况来说明。

纯是心理问题,无器质性病变

第一种情况,有些眼病,干脆就是心理问题,眼睛本身并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什么意思?

比如有一次,我们科室接到了一个病人的投诉,投诉信上写道,“眼里淌着鲜红的血水,大夫都看不见,只会告诉我眼睛没事,太不像话了”。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要是情况属实,那就是医生严重失职。可是看病的大夫很委屈,她说自己拿放大10倍的显微镜反复检查过,病人眼睛上肯定没有出血点。

到底怎么回事?等我见到病人后才明白,她的眼睛确实没事,只是她“感觉”眼睛一直在流血。于是我猜测,病人很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请来心理科的专家一看,果然,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实际上很多疑似眼病的症状,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比如飞蚊症,就是眼前飘黑影的症状。这是眼睛老化后的正常现象,对视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一般第一次出现后,三周左右患者就会习惯,大脑就会自动忽略。

但有一部分人,因为心理的焦虑和执念,俗话说就是“过不去那道坎”,所以总觉得眼前有东西、有黑影,非要跟这较劲。这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眼病和心理有密切关系

好,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更复杂了,那就是患者的眼病和他的心理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你肯定听说过青光眼,它是全球排名第二的致盲性眼病,症状是视野越来越小,最终余光全部消失,只剩中央一点残余。你知道么,青光眼的病因之一就是心理因素。

当然,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青光眼跟遗传、自身免疫情况等也都有关系。不过从我20年的接诊经验来看,由心理因素引发青光眼的患者,比例其实是最高的。

心理学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A型性格”,说的是脾气火爆、好斗,遇事容易急躁焦虑、对他人充满戒心甚至敌意。有学者对99例青光眼患者和99例非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性格对比,发现,青光眼患者普遍属于这种“A型性格”,超9成患者表现为焦虑、易怒、急躁、话多。

比如我的一位老患者。每次她来复查,前五分钟我都插不上话。比如说,我问了一句“眼睛还胀不胀啊”,结果她就开启了机关枪式地输出,我给你模仿一下:哎哟陶大夫啊,我眼睛胀啊,胀得我头疼,恨不得把眼珠子抠出来,扔到窗户外头去。我们家老头还问我,说'你怎么天天到处逛悠,单位没事儿找你啊’?这话说的,我辞职还得跟他汇报呗?眼睛这么严重还上什么班啊!我们领导还担心呢,说你不上班没钱,怎么养家啊?我就和领导说'放心哈,就算要饭我也不打你们家门前过’……

你看,是不是很有特点?像这种我们就戏称它为“青光眼性格”。

为什么“A型性格”容易患上青光眼,这个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总之,心理因素和某些眼病是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的。

眼病和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第二种情况,但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第三种,眼病和心理因素互相形成了负反馈,不断恶性循环。

五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新疆女孩,很喜欢跳舞,人也开朗,刚来的时候一见到我就笑着跟我打招呼,“陶大夫好”。

不幸的是,她的眼睛得了葡萄膜炎。这是一种疑难眼病,致盲率很高。患者不仅需要长期口服激素做全身治疗,还得配合医生做局部注射和激光手术。而且,葡萄膜炎的复发率很高,不是治疗一次就能解决的。这个女孩因此长期往返于新疆和北京之间,甚至中间还休学了一年。

有一次在复查中,我看见她的妈妈偷偷抹眼泪。她跟我说,孩子原来很爱学习,现在根本不愿意翻书。原来她的课本都用包书纸包得干干净净的,现在打开她的课本,有的书页被撕烂了,有的地方都是用黑笔来回划破的痕迹。

而且白天她不愿意多说一句话,你问她吃饭吗喝水吗完全不理你,说多了还会一脚把被子踹走,脸扭到另一边去。到了晚上也不睡觉,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有时候还会大喊大叫,说自己不想治了。

没办法,她不得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忙。每次来北京就诊,她都要先带孩子去7楼治眼病,然后再去9楼心理科,治心病。听到这些,我心里很不好受。

事实上,这种眼病和心理因素互相形成负反馈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不光只有葡萄膜炎这种疑难眼病,像白内障,还有刚才说的青光眼等疾病,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2022年,一份针对眼病患者焦虑症状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95项眼病中,所有患者都或多或少出现了焦虑症状。其中,19%的眼病患者甚至被确诊为焦虑障碍。就算是致盲风险性较低的眼病,比如干眼症,也有接近40%的患者会出现焦虑症状。

眼科的挑战

好,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心理因素在眼科治疗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那这种情况会给眼科带来哪些挑战呢?

首先,它极大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包括患者要付出的经济成本,也包括医生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就拿上面我提到的青光眼患者来说,他们脾气急躁、信不过他人,所以依从性往往较差,不爱遵医嘱。给别的病人看病可能只要三分钟,但给他们看病就需要十倍甚至更多。这段时间里,别的患者就得不到治疗,只能一直等。作为医生,付出了多余的精力却不能给更多的病人看病,心里也会特别着急。

其次,医生说服患者接受正确治疗方案的过程会变得更困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黄斑变性来说吧,在第八讲,我还会详细介绍它,这是一个老年人经常会患的眼病,也是一个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病。十多年来,眼科对它的治疗方式一变再变,从传统的多波长激光,到经瞳孔温热疗法、到光动力学治疗、再到抗VEGF治疗等等等等,方式频繁更新。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利弊,谁都不能以绝对优势替代其他疗法。

黄斑变性的患者找到我的时候,经常是手里已经拿了几家医院的病历。如果我给出的治疗方案和其他方案不一样,他们就会非常纠结、怀疑、害怕,反复问我:“医生你确定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吗?可是上一家医院的医生不是这么跟我说的呀...”

其实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存在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每个医生都会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提出办法。他擅长手术,我擅长用药。不是谁比谁的治疗方案好,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这种情况下,关键不是纠结方案,而是赶紧治疗,不要错过窗口期。

你看,这就需要医生去和患者沟通,说服他们,但是面对被心理因素影响的患者,这个过程会非常困难。

眼科的行动      

好,那说了这么多,眼科又要怎么应对心理因素带来的问题呢?其实普遍性的个体心理问题,与社会等宏观因素都有关,所以单靠眼科医生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根本的解法,还是要依靠社会各种力量,一起构建一个更和谐、高效的医疗模式。

当然,眼科也在采取行动。比如我们朝阳医院眼科就在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的帮助下,成立了光明天使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们会给患者提供免费的食物和充电宝,还会帮助老年患者操作电子设备、打印报告。还有一些志愿者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玩具陪眼病小患者一起玩,让他们不那么恐慌。

除了就医环境,目前很多医院也在尝试把患者组织起来,让他们形成一个心理互助群体,互相缓解心理焦虑。

比如“青光眼俱乐部”“眼底病沙龙”“葡萄膜炎病友会”等,病友们会定期组织案例科普、经验分享等活动。我一个老病人就跟我说,自从认识了这些病友,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现在每天和病友们互相督促着上眼药,大家都充满希望。

好,下一讲,我们来看一个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青少年近视。

07|青少年近视:什么才是干预近视的有效手段?

在第三讲,我们提过青少年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对抗近视,这一讲我们详细说说为什么。

在我们门诊,来咨询孩子近视问题的家长特别多,“OK镜到底有没有用?”“护眼仪能预防近视吗?“”防蓝光产品要不要买?”“近视手术能做吗?”……可以看出家长们特别焦虑。

那在眼科医生看来,这些焦虑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近视这个问题需要这么关注吗?我必须肯定地说,家长们这么关注是对的。这不光是我们医学界的共识,也是国家特别重视的问题。

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会印发《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2022年,国家卫健委在《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当中,更是把青少年儿童的近视防控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度,提出要“擦亮眼睛,看清未来”。

那到底为什么近视这件事值得这么关注呢?

近视的后果不容小觑

首先,近视本质上是眼结构改变带来的一种永久性损害,它是不可逆的。

先来说说什么叫“眼结构改变”。人之所以能看远看近,是依靠眼睛里一处叫睫状肌的肌肉,它可以灵活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实现变焦。看远处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这样,光线始终能准确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但是人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睫状肌就会长期保持收缩状态,导致僵化。一旦僵化,一种叫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物质浓度就会升高,这种酶会溶解一部分眼球壁。眼球壁一旦变薄,眼轴就会变长。当眼轴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睫状肌再怎么放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也聚焦不到视网膜上了。这样,近视就产生了。这就叫眼结构的改变。

我们再来看看,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眼结构的改变呢?第三讲我们提到过,青少年近视问题其实是眼睛原本的发育需求和现代教育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具体说来,主要有两方面体现。

一是孩子的学习任务多。长期看近处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消耗能量,这就启动了我们身体的“节能机制”。大脑会认为,既然你有持续看近的需求,不如干脆让眼球变形,近处物体的焦点直接落到视网膜上,这样就不用费事变焦,也就减少了睫状肌的耗能。

另一方面也很重要,那就是学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缩减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但是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其实是很有效的。

到这儿,我们就从结构和环境上弄清了青少年近视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是有的人可能会说,近视不就是看不清吗,戴个眼镜就能解决了,为什么说它是个严重的问题呢?

这我必须要强调一下,可没有这么简单,近视其实是导致失明最大的隐藏杀手。什么意思呢?

你知道么,我国高度近视的人口已经超过7000万。高度近视会引起很多致盲性并发症,比如黄斑变性、青光眼,严重的患者,视网膜还有可能脱落。

之所以说它是隐藏杀手,还因为患者往往是在并发症出现后,才去医院治疗,而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我自己治疗过的很多失明患者,回头看,几乎都患有近视。是不是很可怕?

那现在有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近视问题呢?比如有的家长会说,现在近视手术不是已经很成熟了嘛,将来让孩子做个手术就行了。

还真不是。这里我要破除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近视眼手术能够解决近视问题,让眼睛重回正常。这是错的。近视眼手术只是人为切掉一些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屈光率。你可以理解为“错错得正”。它并没有改变眼轴的长度,只是掩盖了问题。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手段可以让成年人的眼轴重归正常。一般到18周岁,眼轴的长度就会固定,不再能调整。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说,近视是“不可逆”的。

正因为近视带来的后果严重,又不可逆,所以青少年时期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是预防和干预近视的唯一窗口期,过了这个时间窗口,眼科也回天乏术。

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

好,那如果孩子还没有近视,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近视呢?很多家长会问我,现在流行的眼保健品、护眼设备等等,到底有用吗?

我特别理解家长的心情,但其实大部分都没有针对性的效果。

比如叶黄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但主要针对老年黄斑变性,没有证据表明可以预防近视。维生素A也一样,主要是用于治疗夜盲症。再说蓝光眼镜。很多人以为手机、电脑造成近视的原因是蓝光,其实不是,根本原因还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且市场上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其实都已经对有害的短波蓝光进行了过滤,正常使用对眼睛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对这些产品,我的观点是:可以表达爱,但不要有太高期待。想要预防近视,有两个不要钱的手段反而是最有效的,一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二是增加闭眼休息时间。我们分别来看。

眼科医学很早就发现,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可以有效延缓青少年眼轴增长的速度。但那个时候我们以为,这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孩子的眼睛能够看远看近,来回切换,所以睫状肌不容易僵化,也就不容易近视。

不过最新的研究发现,户外运动的核心不在“运动”,而在“户外”,或者准确说,是在“户外阳光”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的视网膜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神经递质,你可以认为是神经细胞之间沟通的一种信号,它可以抑制眼轴的生长。这才是户外运动预防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所以,多带孩子出去玩,晒太阳。不花钱,还特别简单有效。

有人会问,室内光可以么?不行,原因很简单,强度不够。室内照明最亮也不过500lux,而室外,只要是正常的晴天,哪怕在树荫下,阳光的照度也能达到5000lux。而且阳光的光谱更全面,这也能刺激视网膜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欧美国家青少年近视率远低于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户外运动时间长。

第二个关键点,是增加闭眼休息时间。前面我们说了,长期看近处会让眼睛启动“节能模式”,所以一个解决思路就是给眼睛补充能量,闭眼就是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

就像电子产品最好的保养方式是关机充电一样,在睡眠过程中,睫状肌停止工作,代谢废物得以清除,营养物质得以补给。就像手机关机的同时充上电,效率最高。

所以让孩子多睡觉特别重要。如果这有困难,就让孩子养成课余时间多闭眼的习惯。再告诉你一件有意思的事,咱们老说做眼保健操对眼睛好,其实眼保健操最大的效果,也是在于闭眼,按摩穴位起的是辅助放松眼部肌肉、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

好,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多让孩子闭眼休息,这是眼科认为帮助孩子预防近视最有效还不用花钱的两个手段。

延缓近视发展的手段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近视了,想让近视发展得慢一点,这就需要花点钱了。

在临床上有两件事是现在被验证最有用的。第一是佩戴OK镜,第二是用阿托品滴眼液。

先来说说OK镜,也叫角膜塑形镜。因为我们的角膜比较软,而OK镜比角膜硬一些,所以戴镜的过程中能够改变角膜形状,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力,把成像焦点重新移到视网膜上。一般孩子在睡觉前戴上,让角膜中央被压平,早上醒来摘下后,白天还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但是要注意,OK镜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用。因为角膜形态的改变存在一定的限度,所以OK镜一般只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散光程度在150度以内的孩子。

除此之外,OK镜还需要长期佩戴,一般情况下佩戴到18岁眼球比较稳定的状态是最有效的。因为角膜带有记忆性和可恢复性,当取下OK镜后,角膜可能在仅仅一到两周内能维持形态变化。如果较早停戴,近视可能会回到佩戴前的水平。

一般一副OK镜的售价在5000到15000之间,保护得好的话可以持续用一到两年。

再来说说另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就是阿托品滴眼液。阿托品这种药原本用来治疗脏器痉挛,但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阿托品不仅可以帮助睫状肌放松,还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抑制眼轴增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滴入,就相当于给他的睫状肌做了一次按摩。

阿托品滴眼液也一样是有门槛的,一般认为适用于4-16岁,考虑到阿托品的药性,一般我们会对那些评估后认为度数增长会比较快的孩子来使用。例如每年眼镜度数增长超过50度,或眼轴每年增长超过0.3mm,以及那些伴有高度近视家族史、起始的时候近视度数就比较高的儿童。

好,说完了OK镜和阿托品滴眼液,最后我还想提示一下,其实戴眼镜也是一种有效控制近视的手段,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眼镜得戴对。

怎么才算戴对呢?就是要准、轻、宽、大——

度数要准,要在散瞳验光的基础上,进行度数确定,配合适了,孩子才有可能养成保持一尺阅读距离的习惯;

眼镜重量要轻,否则压迫鼻梁,眼睛局部肌肉有压迫感;

镜腿之间的距离要宽,否则压迫太阳穴,局部血流不畅,孩子觉得发紧,时间长了容易头疼;

镜片要大,覆盖整个眼部,不然的话,进入眼睛的光线只有一部分是透过眼镜片的,容易形成干扰。

好。总结一下,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近视,那有效的干预手段就是一句话:白天科学戴眼镜、夜晚滴液加塑形。

好,下一讲,我们会跳到生命周期的另一头,看看中老年眼病,眼科是如何认识和治疗的。

08|中老年:如何做到只要老不要衰?

上一讲,我们讲了青少年时期预防和干预近视的有效手段。这一讲,我们来看看眼病防治的另一个关键时期——中老年,看看我们可以怎样减缓眼睛功能退化的速度,延长眼睛的健康寿命。

前面我们提到,眼睛的进化速度并没有赶上人类寿命延长的速度,相当于设备到期了不仅没报废,还被要求高强度运转。这种情况下,眼睛会出现问题再正常不过。

比如你应该听过身边的长辈抱怨,“眼前怎么老有黑乎乎的东西,像蚊子在飞,总忍不住伸手去抓”。这就是在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眼病——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

很多叔叔阿姨来找我看飞蚊症的时候,内心非常焦虑,觉得再不动手术眼睛就要瞎了。但事实是,由衰老引发的飞蚊症几乎没有失明的可能。你可以理解为,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像果冻一样,透明并且富有弹性。而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失去弹性,逐渐液化,形成浑浊。这个浑浊对眼睛没有太大危害,并不会加速眼功能的退化。

不仅如此,差不多一个月左右,人眼就会适应“飞蚊”的存在,不再被黑点所困扰。所以,面对这类患者,我是“偶尔治疗,总是安抚”,让他们接受眼睛的正常老去。

而另一类眼病就不同了,一旦得上,就会加速眼睛的衰老。想要延长眼睛的健康寿命,就得管住它们。具体来说,主要就是三种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

我们一个一个说。

白内障

先来看白内障。它可是老年眼病中的头号杀手。我国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60-80岁人群就接近80%,而9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

白内障的成因其实不复杂。打个比方来说,就像透明的鸡蛋清变成了固态的鸡蛋白一样,随着年龄增长,人眼中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出现混浊,逐渐影响光线的进入。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导致失明。

但是,“鸡蛋清”为什么会变性,也就是白内障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它可能和紫外线照射、饮食习惯有关,也可能和海拔、户外工作状态有关。但可以明确的是,仅仅依靠寻常的手段,比如科学用眼,不能阻止白内障的出现。

虽然防不胜防,但好消息是,白内障的治疗手段非常成熟。点眼药的方式麻醉,不用缝线,也几乎不出血,第二天就恢复得七七八八了。

更重要的是,白内障手术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例如眼内炎,也就是眼内在术后出现细菌感染的概率,大概只有1.02‰。如果严格执行手术规范,术后正确使用抗生素,这个比例还可以降得更低。

退一万步讲,即使出现眼内炎,也有控制的办法。就拿我们北京朝阳医院来说,我们经常处理全国转诊来的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到现在还保持着无一例失明的记录。

那白内障手术应该什么时候做?我的答案是,别问医生,问自己。只要你觉得影响视觉和生活质量,就可以和医生商量接受手术。

过去有一种主流说法,认为必须得等白内障“熟透”了,也就是接近失明的时候才能做手术。这也确实没错。因为那个时候,眼科设备和技术都不发达,手术成功率低,患者只有是视力下降到无法忍受的时候才敢冒这个险。但是现在,手术技术成熟,成功率又高,完全不用等到“熟透了”再做。

而且,有白内障的人,基本都伴有老花眼。这种情况还可以考虑尽早接受白内障手术。因为白内障手术的原理,就是把眼睛内浑浊的晶状体取掉,植入一个人工透明的晶状体,让光线能不受阻碍地透过。而如果你使用的是多焦点人工晶体,不仅能够改变透光率,还能实现看远看近都不用戴眼镜,一举两得。

我曾经给一位企业家做过白内障手术,植入了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之后,他说他的眼睛有两点意想不到的变化,第一,是觉得自己的眼睛回到了20岁的状态,看书看电视都不用戴眼镜了;第二,他发现五星级宾馆的床单居然不是黄色的,而是白色的!你说,这种用肉眼清晰看世界的日子,是不是越早享受越好?

好,前面我们说了第一种眼病,白内障。虽然不可防治,但是治疗手段成熟,治疗效果也好,只要患者觉得影响了生活质量,就可以随时接受手术,不用等“熟透了”再做。

青光眼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种中老年高风险眼病,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却是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换句话说,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但青光眼是不可能痊愈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也不可能毫发无伤地回到从前。

那青光眼可不可预防呢?很遗憾,答案也是不可以。青光眼就像一个隐匿在角落的小偷,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视力和视野,损害着眼底的视神经。整个过程,你都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临床上,患者只有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看不清两边的路人,才能确定诊断,并开展治疗。

所以,对于青光眼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让时间停驻”,不让视神经损害继续向前发展。

好在,青光眼的治疗手段非常丰富,手术、激光、药物……都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多患者会因此纠结于治疗方式,其实真没必要,那都是医生应该考虑的。

患者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眼压。青光眼导致视野损害和视神经受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眼压。把眼压降下来,才是“驻”的关键。

那么,眼压降到多少比较好呢?我的提醒是,别看数字,看症状。这句话有点抽象,我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青光眼患者,是个程序员,也就是网上常说的“码农”,对数字非常敏感。转诊到我这的时候,他已经治疗了一年多,但是视野损害还在持续。

我问他有没有严格遵医嘱,按要求点眼药水,他直接拿出了一摞测眼压的单子摆在我面前。他非常确定地告诉我,自己不仅按时滴药,还定期去医院测眼压。而且每次的眼压都在正常区间,也就是10-21mmHg以内,差不多18~19mmHg左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是不见好。

听了他的阐述,我决定给他多加一种降眼压的药物。他百思不得其解,问我:陶医生,我的眼压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了,为什么你还要给我继续降眼压?这不是做无用功吗?我告诉他,靶眼压,也就是目标眼压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统一标准。虽然看起来,他的眼压处于群体眼压的正常范围,但是对于他这个个体来说,还是不合适的。所以,必须继续降压,直到他的视野不再损害,才是理想的靶眼压。

故事说完了。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前面说的,什么叫“别看数字,看症状”。对于青光眼来说,虽然一旦发病就不可逆,但是我们有丰富的治疗手段,能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只要你能把眼压降到视野不再缺损的程度,再每半年复查一次,基本就可以避免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

黄斑变性    

说完了白内障和青光眼,最后我们来说说黄斑变性。

黄斑就是“眼底的心脏”,所谓“黄斑变性”,就是这个区域出现了很多异常血管,导致看东西像透过哈哈镜一样,全部变形。像门框、桌沿这些直线,在黄斑变性患者的眼里,都是曲里拐弯的。严重者甚至视野中会出现中心黑洞,色觉丧失,直至完全失明。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较难治疗的眼病之一。我国有超过400多万老人都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而且患病率还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在55-59岁人群中,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为3.5%,而85岁以上人群,这个比例就上升到了17.6%。从理论上来说,假设你能活得足够足够久,就一定会得黄斑变性。

跟青光眼和白内障一样,这个病虽然不能有效预防,但是治疗手段丰富且成熟。现阶段,治疗黄斑变性的金标准,是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这是一种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拮抗了VEGF,因为黄斑变性而产生的异常血管就会得以消退。

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你。在治疗黄斑变性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相信症状,觉得视力有所恢复,视物没那么变形,就终止治疗。这一点跟青光眼刚好相反。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黄斑变性的患者,他家离医院比较远,单程得一个多小时。当时,他眼底的异常血管处于早期,刚打了一针抗VEGF药物,病灶就消退了,视力也从0.3提升到0.6。病人觉得恢复得很好,再加上路程比较远,就擅自停止了治疗。

等我再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半年后了。他的视力突然迅速下降,连人影都看不清。经过眼底检查后,发现黄斑有大量出血,推测是由异常血管破裂导致的。

病人觉得很奇怪,当时视力明明都恢复了,为什么停药之后会反弹得这么厉害,是不是药有问题?我告诉他,当时他觉得效果好,是因为眼内抗VEGF的药物浓度足够高。但是它也就能在眼内停留一个来月的时间。等到药物代谢没了,需要继续按月注射,维持住眼内的药物浓度,这才能够持续改善症状。就算用药有调整,也得等到连续三针,并且严密复查的情况下,才能再改动眼内注射的方案。

所以,一旦得了黄斑变性,不要看症状,凭感觉,而是要严格遵守医生的诊疗方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

下一讲,我们聊一点轻松的话题,从疾病的视角转移,看看提供眼病治疗服务的这个医生群体有什么特点。

09|评价:哪些事情是眼科医生最看重的?

这一讲我想和你聊一些和眼科有关的“八卦”,比如我们眼科医生内部的评价体系如何、我们的偶像都有谁、我们有什么“大事件”,等等。

我的目的,可不仅仅是要给你说些有意思的事。前面八讲,你已经了解了眼科的“骨架”内容,比如它的使命、任务。安排这一讲的目的,是想换一个角度,让你从“眼科的日常”出发,建立对眼科更全面、更丰满的认知。

但怎么讲这些零散的内容呢?得到给我出了个主意,可以按“人事物”的逻辑来讲。“人”,就是我们看看,眼科医生公认谁水平最高,标准是什么;“事”就是,在眼科历史上什么事改变了我们对眼病的认知;“物”是,我们眼科有哪些特殊仪器,它们又代表了什么。

眼科评价“人”的标准

好,我们开始,先说“人”。

我们眼科医生内部有一个评价同行水平高低的金标准,叫“外地转诊率”,通俗讲,就是有多少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我国现在约有48,000名眼科医生,乍一看人数挺多,但人均眼科医生数量其实少得可怜。一般的大中型城市,大约是3万人共享1名眼科医生,如果在新疆、青海等边远地区,则是8万人共享1名,远低于1万人共享1名的国际平均水准。

不光如此,其中专业能力强的医生数量还并不多。我们之前讲过,很多疑难眼病,比如白内障、青光眼等,都属于眼底病。我国有2亿白内障患者、2100万青光眼患者、30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能治疗眼底病的医生,全国仅有约3000名。

由于这个共同体不大,这就导致:一方面,哪位专家擅长哪类疾病,大家心里基本都清楚;另一方面,遇到自己不擅长的病,都会转介绍给更有经验的同行。时间长了,口耳相传,水平越高的专家,全国各地转诊来求治的病人也就越来越多。

但除了这个公认的“外地转诊率”标准,我自己还有两个评价标准,也分享给你。

第一个标准,叫做揭开真相,意思是发现致病机制的医生。这个标准,来自于我的一位偶像,我国细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也是沙眼病原体的发现者——汤飞凡先生,他是中国眼科领域曾和诺贝尔奖走得最近的人。

上世纪50年代,沙眼是全球性的致盲眼病,在中国感染率高达50%,农村更是“十人九沙”。沙眼的病因,一直被认为是细菌感染,但汤飞凡和助手经过几百次试验,分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在自己的眼睛中做测试,最终向全世界证明了细菌病原说的错误,对全人类攻克沙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他曾说:“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了一种预防方法,就可以让亿万人不得传染病。”这句话,成为了我衡量一位眼科医生是否伟大的标准。

第二个标准,我认为是突破禁区,意思是带领眼科走出沼泽地的医生。这个标准来自于我的另一位偶像,我的博士生导师黎晓新教授,她也被称为中国的“玻切女王”。

刚才我提到过,全国48,000名眼科医生中,能够治疗眼底病的只有约3000人。但你知道么,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30年前,在我国,眼底玻璃体干脆就是禁区,谁得了视网膜脱离这类眼底疾病,等于被宣判了失明,任何医生都没有办法,患者只能等待眼球萎缩的残酷现实。

而黎教授率先从德国引进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并且带领国内同行,用二十年时间将我国的眼底手术水平从零发展到领跑国际,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奇迹。

在她的带领下,我国的水平有多高?给你讲一个我亲身的经历。作为她的学生,2009年,我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在学术交流大会上我分享了一台复杂的玻切手术案例,患者由于遭遇严重的眼外伤,眼球变形,组织结构紊乱,视网膜脱离合并重度的玻璃体病变,情况非常糟糕。

德国医生一开始私下议论,以为我要展示的是眼球摘除手术,他们没想到,经过手术,患者最终的视力恢复到了0.3。会议结束时,欧洲科学院的一位院士说道:“如果再有德国患者出现这类接近死刑宣判的视网膜病变,我会建议他买张机票,去中国”。

从黎教授身上,我学会了一件事:做自己认为正确而艰难的事,即使再不被看好。同时她也让我明白了,真正伟大的医生,要立志于带领整个学科突破禁区。

眼科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好。刚才说的是“人”,接下来我们说“事”。什么是眼科历史上的里程碑性事件呢?在我眼里有一件事特别重要,就是我们关于“弱视”的认知

现在你听到“弱视”这个病,肯定不会觉得它是个疑难杂症。不光是眼科对于弱视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都有了要关注孩子弱视表现的意识,但就在半个世纪之前,“弱视”在眼科看来还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病。为什么呢?

在过去,我们会认为:眼睛的视力,就是上帝安放在人体身上的一颗宝石,与生俱来;所以弱视就好像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很长一段时间内,眼科医生都找不到解决办法。

但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情况发生了改变。有两位科学家应用视觉诱发电位的方法在弱视的猫身上做研究,第一次发现了弱视的主要受损部位,是视皮质,这在视觉系统发育以及弱视发病的神经电生理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因此荣获 1981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个发现让我们眼科大夫重新认识了眼睛。

从这之后,我们知道,眼睛的视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宝石,而是一颗种子,在不断的光电刺激之后才得以成长。这样的发现,给弱视群体带来了治疗理念的突破。我们开始使用遮盖治疗,遮盖住好眼,强迫弱视眼多用多看,多接受光电刺激,强化锻炼,这甚至可以让弱视眼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对弱视的治疗,也有很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我在江西参加健康快车公益扶贫行动,为当地一位3岁的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可是第二天检查视力,只有0.2,家长特别着急。

但我安慰他说,视力就像一棵树苗,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我给家长交代了很多任务,比如让孩子描简笔画,从上色开始,逐渐过渡到描细节,还让孩子练习拿线穿珠子,从大珠子开始,逐渐加大难度,最后变成穿针引线。等到孩子7岁时,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视力恢复到0.8,考了数学满分。我特别高兴。

眼科独有的仪器     

好。讲完了“人”和“事”,我们再看“物”,也就是眼科独有的那些仪器。

眼科,在三十多个科室中属于小科室,还曾一度和耳鼻喉科合并,称“五官科”。为什么会又分离出来单独成科呢?有个有趣的说法,说耳鼻喉的检查用同一套仪器就可以,而眼科用不了。我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针对不同的视功能检查和疾病诊断需要,眼科又细分出各种亚专科,每个亚专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复杂仪器。我在文稿里贴了一些照片,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

角膜地形图仪

非接触式眼压计

自动视野计

展示这些仪器,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想告诉你的是,开发新型检查治疗工具,以及手段,是除临床外,眼科医生获得极大成就的另一条路。

在眼科这个圈子里有一个传奇人物,就是瑞典眼科学家Goldmann教授,他就像武术界的张三丰一样。为什么呢?我们现在随便走进一间眼科诊室,都会看到裂隙灯这种设备,照片我放在文稿区了。

裂隙灯

手持式裂隙灯

这个设备就是Goldmann在一百年前发明的,它让医生可以轻松地检查患者从角膜表面,到眼底。不仅如此,Goldmann还发明了前房角镜、压平眼压计、视野计等等设备。这些设备,现在都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为了纪念他,他任职的伯尔尼大学把他在演讲厅坐过的木椅一直保留到现在。

每年考研季都会有学生发邮件问我,怎么选眼科的研究方向。那有的同学就会在邮件里说,陶老师,我不喜欢做手术,该怎么发展。我一般都会这么回复:如果你不喜欢做手术,那就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探索医疗设备、手段的革新。

举个例子,在眼病诊断领域,人工智能辅助眼部影像识别,赋能医生,正在成为趋势性的方向。我在两年前发起了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AI辅助早筛公益项目。如果可以在血液科内采集到全部骨髓移植患者的眼底照相,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及时阅片,那么就可以实现在早期发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及时给予治疗,避免致盲。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从北京朝阳医院科创中心进行成果转化,落地包括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五家医疗机构,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覆盖全国,再不让任何一个人因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而失明,每年为全国减少4000个失明的人。

你看,如果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把技术转化成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仪器,那么这种贡献,也是功德无量的。

10|展望:眼科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课程的最后一讲,我们来看看眼科的未来。

其实很多学生都问过我关于眼科的未来,我跟他们说,重要的不是你预测什么,而是应该怎么预测。我给学生们讲了我的方法,这里也分享给你。主要是看三个方面,分别是:

1)延长线,也就是眼科已有的发展,在哪些地方可以实现更高、更快、更强;

2)创新研发的热点,也就是眼科正在重点开辟什么新道路;

3)彻底颠覆现有传统的可能性,也就是眼科的新世界可能长什么样。

我们一个一个看。

延长线

先说延长线。眼科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更高更快更强呢?首先是手术微创化程度和治疗安全性更高;第二,眼病筛查更快;最后是远程治疗更强。

手术微创化程度更高

先来看什么叫手术微创化程度更高。如果我们穿越一下,回到1500年前的唐朝,就会发现,那时候白内障已经有了一种治疗手段,叫做金针拨障。但当时受限于技术发展,治疗非常简陋,没有显微镜,医生只能用肉眼操作,位置不准确,创面当然也很难把握,不光治疗效果不好,恢复的过程还特别痛苦。

发展到现代医学,大概40多年前,我们开始实现白内障囊内摘除手术,但是手术切口有半个眼球那么大,不仅需要缝合,而且术后散光也很明显。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出了超声乳化技术,同时材料也有升级,人工晶体更加柔软,可以折叠得很小,所以白内障手术的切口也变得更微小,只有3mm,基本不出血,也不需要缝合,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病痛,恢复速度也特别地快。

除了手术微创化程度,治疗的安全性也在变得更高。比如现在有一种技术叫做工程化外泌体技术。和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它更天然、安全。因为这是从人体自身细胞当中提取出外泌体,注射到眼内,这些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出的功能性囊泡,里面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对它们进行改造,就可以对眼底疾病进行调控和治疗。

外泌体有趋向炎症病灶的作用,靶向性更好,副作用更小,我带领团队进行了六年的技术攻关,在猴眼的老年黄斑变性模型上,和现在的治疗金标准相比,提升治疗效果60%。

眼病筛查更快

说完了更高,再来看看更快——眼病筛查更快。像角膜感染发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病,不同原因的感染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判别感染原因需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现在,患者只要拍一张眼部照片,人工智能能在0.3秒之内就给出答案,这能节省眼科专家90%的时间。

不光速度快,质量也很高。一项研究显示,普通医生判别角膜炎成因的准确度只有62.8%,但是AI的准确度却高达90.7%。不仅如此,在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病的辅助诊断上,AI也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甚至可以达到97.5%。

筛查技术的发展不仅节省了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我国眼底病专家稀缺这一难题,那些经验相对欠缺的基层医生通过人工智能得到了赋能,就像孙悟空吹了根毫毛,变出无数个小悟空一样。让边远地区的患者也可以得到又及时又专业的诊断了。

远程医疗更强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远程医疗更强,这一点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年前,协和医院眼科做过一次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患者在1000公里以外的吉林通化。但北京专家操作设备的动作,瞬间就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千里之外,因为5G的时间延迟已经可以控制在0.01秒以内。

创新研发的热点

好,说完了眼科发展的第一个趋势——延长线;再来看第二个方面:什么是眼科创新研发的热点。这个热点就是基因

过去,我们对基因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眼科越来越发现基因在眼病问题上的重要性。主要有两点体现:一是基因预测;二是基因治疗。

基因预测

先来说说基因预测。传统情况下,患者一般是有了眼病症状才到医院就诊,比如视力下降,觉得眼前有黑影遮挡等等,这说明眼睛的病变已经发生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智能筛查也只是建立在早期病变的基础上,做到尽早诊断。

但是如果掌握了基因的秘密,我们就不只是能尽早查出眼病,而是能个性化预测。因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风险,根本密码就在于基因。

比如,有一种叫做“回旋形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眼底疾病,致盲性很高。它的病因就是人体的线粒体基质酶OKT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中鸟氨酸浓度升高,最终引起眼底病变。但是如果出生后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这种发病倾向,就可以安排特定的饮食计划,使血液中鸟氨酸的水平下降,终生都不发作。

再比如,像高度近视、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疾病,也被发现有高危基因位点存在。高危基因位点虽然不是直接导致疾病,但却增加了疾病易感性。汕头大学的研究显示,同样的用眼情况下,有一类基因携带者发展成高度近视的风险要比其他人多出23.63倍。

正因如此,基因预测技术将是眼科重点关注的一个发展方向。了解了基因,我们就能更大程度掌握得病的可能性。

基因治疗

那如果已经得了眼病,从基因的角度有没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案呢?这就是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带来的最大希望,就是让过去我们无能为力的一些眼病,现在有了解决方案。比如,有一种眼病,叫Leber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症。这种病非常奇怪,专害年轻男性,而且会让双眼在几周的时间内快速失明。你如果看过电影《宠爱》的话,其中演员吴磊饰演的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患者。

这种病的病因,在于眼底神经细胞里的线粒体发生了基因突变。在以前,对于这种基因带来的病症,我们完全束手无策,患者一旦患病,只能等待失明到老的结局。

但就在两年前,我国研究出了一类眼科体内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药物,这种药物能够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给患者提供健康的线粒体。虽然这类药物还处在临床阶段,但是我国已经实现了首例患者入组和给药。同时,这类药物治疗的效果也通过了对照实验的验证,患者在注射两年后获得了大于23个字母的视力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像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等遗传性眼病,都带有很高的致盲概率。现在,基因治疗开辟出了新的治疗道路,给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彻底颠覆现有传统的可能性

好,最后我们来说说眼科彻底颠覆现有传统的可能性,什么意思呢?

先来回顾一下眼科传统的路是什么。在第二讲当中我们提到了,眼科的核心任务,是保证眼睛能向大脑无损输入信息。因为眼睛主要是收集、传输信息的设备,而真正视觉的产生是在大脑,换句话说,大脑在形成视觉上是不可替代的。

那我们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只是眼睛出现了问题,我们有没有办法绕过眼睛让人看见呢?

现在还真有一项技术可以实现,那就是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是指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实现脑和设备的信息交换。具体来说,它会通过特殊技术分析人类思考时产生的脑电波,提取脑信号,把人的思维活动转换为命令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与外界的交流;反过来,它也可以再通过电刺激方式把外界信息直接输入大脑,和大脑进行交互。

之前,脑机接口技术其实已经应用于一些医学领域,比如脑机接口应用到打字系统上,已经帮助许多渐冻症病人实现了日常生活交流。像我们非常熟悉的霍金,那台可以帮他“说话”的轮椅,其实就运用到了脑机接口的技术。

现在,脑机接口正在成为盲人的福音。3年前,美国贝勒医学院的一个团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使用动态电流电极刺激大脑皮层,在受试者脑海中成功呈现出浮空的字母,帮助盲人恢复部分视觉。也就是说,未来,人可能不需要真正的眼球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意味着,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可能成为盲的终极解决方案之一。也就像我们在第二讲讲过的,医学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不断变化,所以在未来,眼科要深入理解其他领域的技术对眼科的赋能,努力成为服务患者的一个界面。

好,课程的最后,我还想和你分享一点我的感受。常有人开玩笑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是作为一个曾经一无所知、只有一腔孤勇的医学生,一直到今天,我特别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也很荣幸见证了眼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在我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眼科依然会是一个朝阳行业,我也非常愿意在这个行业当中继续奉献我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睛并发症?收藏版
警惕!老花眼突然好了,可能是这种更要命的病加重了!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要赶快查眼睛?
预防糖尿病眼病的7项措施,糖尿病病友必须得知道!
这个并发症是糖尿病的“头号杀手”, 可惜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
看得清并不代表着没眼病?做好3点防止糖尿病眼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