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上丝绸之路》| 裴鹏程解读

关于作者

罗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德国著名汉学家,目前在慕尼黑大学任汉学教授,长期从事海上贸易研究。著有《中国、葡萄牙与南洋:海洋与商路,宗教与贸易》等书。

关于本书

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核心内容

第一,看起来古代中国并没有海上贸易的传统,那海上丝绸之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第二,既然中国古代的对外联系,主要靠陆上通道完成,为什么会出现郑和下西洋这样世界级的航海行动?

第三,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高峰,那为什么后来明清又开始“闭关锁国”?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裴鹏程。

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是怎么产生、发展以及衰落的。

提到“海上丝绸之路”,你可能会想到几年前,我国政府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请注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它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以前就有,在历史上,它指的是从西汉到清代,两千多年间,沟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一系列海上通道。

你有没有发现,谈到古代中国的历史,海洋这个词出现得特别少。即使提到海洋,也都是什么蓬莱仙岛、海外仙山一类的传说。因为,古代中国是个农业型国家,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即使有对外贸易,也主要是在陆上通道完成的。比如你很熟悉的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

至于海上贸易往来,我们可能只会联想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历史课本告诉我们,这次航海行动的“船队规模、航行距离、持续时间、涉及地域,在当时的世界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这次远航还要比西方的“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

那就有个问题,如果古代中国一直以来都不太重视海运,那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郑和下西洋这样世界级的航海举动呢?紧接着,我们会问,古代中国真的不重视海上贸易吗?中国一直都是海上贸易的边缘区吗?

这本《海上丝绸之路》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作者罗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汉学家。他主要研究的是古代东西方交通史,也就是东西方交互往来的历史。他尤其对“海上丝绸之路”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这本书就是他在这个方面的代表作。

对中国人来说,这本书有两个价值,第一个价值是给我们介绍了古代海上贸易的历史,第二个价值是帮我们在“古代海上贸易”这个话题中,找到中国应有的位置。

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古代中国的海外贸易这个问题。我分三部分介绍:第一,看起来古代中国并没有海上贸易的传统,那海上丝绸之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第二,既然中国古代的对外联系,主要靠陆上通道完成,那为什么会出现郑和下西洋这样世界级的航海行动呢?第三,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高峰,那为什么后来明清又开始“闭关锁国”呢?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就来看看,在并不注重海运的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怎么产生的?

说起丝绸之路,你肯定会想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联合其他国家夹击匈奴,就派张骞出使西域。虽然目标最终没有达成,但这个外交行动却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后来,有无数人经过这条通道往返于东西方,既有做生意的商人,也有肩负外交任务的使节。由于丝绸是这条路线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人们就把这条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丝绸之路逐渐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最重要的纽带。这么说来,古代中国的发展好像并不需要海洋,那中国和海上贸易有什么关系呢?

先给你讲个故事。相传,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曾派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仙药。今天日本民间还有祭祀徐福的风俗,有人猜测,日本天皇家族就是徐福的后代。

再给你讲个故事,有个叫女人国的地方,这里没有男性,从国王到平民上上下下都是女人,如果要繁衍后代的话,适龄女青年就要冲一口井照一下,然后就能怀孕。你会说,这不就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故事吗。但是我要告诉你,上面的表述,从宋代开始就记录在官方史书里的。一直到清朝,官方编纂的地理志《大清一统志》还记载了这件事情。那是古人在异想天开吗?近代有学者做过考证,这个女人国指的其实是今天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地区。因为直到19世纪,这里还保持着原始社会的母系制度。也就是说,中国在宋代可能就已经与澳洲产生了联系,这要比欧洲人发现澳洲早五百多年。

你肯定知道,在技术条件较差的古代,海上航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相比较于海上贸易,陆上贸易要更安全一些。况且,陆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也更多,自然是对外联系的首选,那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呢?

海上丝绸之路能够迅速发展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北方的战乱。

我们知道,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爆发。这时,朝廷忙着平定内乱,放松了对西域的管理,陆上丝绸之路就被沿线的各个势力控制,商路就不再通畅了。接下来的唐末、五代时期仍然动乱不断,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远销的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而且商人为了活命也肯定不愿意冒险做生意。这都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而东南地区相对稳定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海上贸易开始一点点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海港城市发展起来,比如广州就在唐末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海港城市。

可以看到,北方战乱为海上贸易大发展提供了机会。不过进入两宋,战乱逐渐减少,为什么海上丝绸之路还能不断发展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原因,国家财政的需要。

到两宋,国家版图大幅缩小,直接带来的问题是可以收税的土地减少了,朝廷为了满足财政需要,除了倡导精耕细作,提高亩产以外,更有效的办法是寻找新的财源。但西北地区已经不在中原王朝的版图内了,陆上丝绸之路被进一步废弃。东北地区也一样,中原王朝和朝鲜半岛原本是接壤的,比如唐朝的物品可以通过今天的辽宁省进入朝鲜半岛。但在宋代,北方已经被契丹国或金国占领,所以,中原王朝要想跟朝鲜半岛进行贸易,就不得不进一步发展海运业。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商品甚至被远送到西非和南欧。一大批海港城市兴起,除广州以外,温州、泉州和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等地也纷纷涌现出来了。

到元代,中国已经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今天福建泉州的刺桐港就发展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港口之一”,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元海运业发达,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出现了一大批,像《岭外代答》《诸蕃志》《岛夷志略》这样记载海外国家情况的书籍。这些书相当于那个时代的世界各国导览手册,成为当时的中国人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前面提到的女人国的故事,最早就出现在这些书里。吴承恩很可能是看过这些书籍之后,把女儿国写入《西游记》的。

回过头来你就会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补偿机制。从唐末开始,由于国家动乱,陆上通道被堵塞,民众便想办法寻找新的商路,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起来。那到明朝,中国海运业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呢?有件事你一定已经想到,郑和下西洋。

第二部分

提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应该记得两个基本信息,第一个信息是关于这件事情的目的:明成祖朱棣发起下西洋并不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扬天朝国威”,也就是四处炫耀,明朝很强大,很有钱。到后来,国家不堪重负,下西洋搞不下去了,中国的海运业就衰落了。第二个信息是有关这次行动的规模: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根据记载,这支船队包括240多艘海船、27400多名船员,他们拜访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总航程加起来相当于绕赤道三圈半。

听到这样的描述,你会不会有疑问。第一是动机上,明成祖朱棣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为什么要搞这种得不偿失的面子工程呢?第二,为什么中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大规模的海上行动,更奇怪的是,明朝很快就开始“闭关锁国”,一直到清朝后期才被列强打开国门。

我们就来谈一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件事,历史上一直有很多争论。你可能听到过这样一种解释:郑和下西洋,其实是明成祖朱棣委托郑和寻找前一任皇帝的下落。按照继位规则,明朝的皇位应该在朱棣的兄长一支传递,跟朱棣没什么关系。但是,侄子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发动了政变,推翻了侄子,自己当上了皇帝。

为了万无一失,必须要解决掉朱允炆,可偏偏朱允炆失踪了。有人说他被杀了,也有人说他趁乱逃走隐姓埋名,还有人说他逃亡海外。但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允炆活着肯定会对朱棣的王位造成威胁。为了避免朱允炆勾结海外势力卷土重来,朱棣花重金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就是在干这件事。

不过,如果郑和下西洋只是明成祖朱棣巩固个人权力的自私行为,那这样一件搜寻海外逃犯的事情,肯定不值得后人大书。显然,这件事情的背后另有隐情。

我们如果试着把关注焦点从宫廷阴谋放大到全球视野的话,这个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从国际局势来讲,14世纪后期的中亚地区崛起一个新兴草原力量,这就是帖木儿帝国。帖木儿这个名字,你有没有觉得,跟成吉思汗的名字“铁木真”特别像。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一回事,只不过在不同语言当中发音略有不同。也就是说,这个帖木儿帝国跟蒙古人有很深的联系。这位帖木儿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理想就是恢复过去蒙古帝国的荣光。在他的带领下,草原铁骑占据了今天以中亚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帝国面积在15世纪初一度达到580万平方公里。但是,既然要复兴蒙古帝国的荣光,搞定中亚西亚还不算完,必须要拿下东亚才行,所以帖木儿又发起了东征。很可惜,由于帖木儿逝世,帝国东征就不了了之了。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帖木儿不死,中国未来的历史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好,帖木儿打不过来,大明王朝就安全了吗?明成祖朱棣可没敢掉以轻心,因为元朝灭亡刚刚半个多世纪,退守北方的蒙古人仍然虎视眈眈。而且威胁不止来自内陆,还有海外。元末大起义的时候,有很多被朱元璋打败的武装势力流落到海外,他们联合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制造动乱。明朝的国际环境并不乐观,朝廷不得不联合别国,想办法化解政治危机。所以,郑和下西洋还是明朝政府的一个政治外交行动。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明成祖朱棣巩固王权、大明朝廷自我防卫两个目的,那下西洋的事实就只是这样了吗?

这本书作者还给出第三个,更高维度的解释。如果放在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郑和下西洋其实是拓展中华文明对外影响力的一个主动行为,还是中国海运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一张以中国为重要枢纽的互联互通的大网正在形成。

请你想象一个画面,明朝的船队满载丝绸来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再满载香料和奇珍异宝回到中国。途中还有外国使节搭船来到中国,代表外邦君主向明朝皇帝献上贡品,然后带着赏赐返回故土。

有的历史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贡赐贸易”,也就是“外邦进贡,明朝赏赐”的贸易。对于这件事情,有人说,朱棣这就是在败家,为了大哥的虚名,掏空了国力。但也有人看到,这其实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明朝相较于其他国家要相对强大一些,通过给出一点点好处,就能建立和谐的区域关系,为国家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先把这个争论放在一边,有一个事实值得关注,虽然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是国家推动的,但也带动了民间贸易的繁荣。更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国家在给民间探路。郑和下西洋以后,沿海地区的民众纷纷“下西洋”“下南洋”,甚至有很多人迁居海外。今天东南亚各国有很多华裔,就是这股热潮带来的结果。

好,海外贸易确实实现了繁荣,那其他方面呢?视角转向国内,要想支持这项空前规模的航海行动,就要卷入很多人力物力。比如,为了打造几百艘航海性能卓越的舰船,需要许多造船机构、港口、林场的系统协作。在这股风潮下,除了能工巧匠,连以前从事非法走私的工匠和商人也被吸纳进来,一起参加这项国家工程,这显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原本沿海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就随之减少了。

到这里,我们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在明朝走向繁荣。那为什么看似欣欣向荣的海上贸易在明朝中期戛然而止呢?甚至,后人还会把明清的外交政策和一个词联系起来,这就是“闭关锁国”,那是怎么发生的呢?

第三部分

我们先来看一下,郑和下西洋这个海上壮举为什么会戛然落幕。

很多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没能持续下去,是由于明朝陷入了财政危机。而发生财政危机的原因,正是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尤其是不计利益得失的贡赐贸易,让朝廷入不敷出。

但有人反驳,测算一下各项费用就知道,船队的建造并没有给国家带来那么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朝贡贸易总体来说是盈利的。一方面朝廷可以持续获得很多国内没有的商品,另一方面,明朝回礼的额度虽然很大,但有一大部分是纸币。我们知道,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离开大明国土是没法用的。所以,外国使者拿到这些纸币后,只能在中国本土购买中国商品,财富并没有流出国外。

既然这样,那海上贸易为什么在明朝走下坡路了呢?在作者看来,中国退出海上贸易,其实是内部权衡的结果,也就是说,是明朝自己主动退出游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是,国家安全。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后期,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上一部分提到了,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在南京有很多势力并不支持他,所以朱棣就迁都到自己当初做燕王时所在的北京,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不过,明朝北方的边患确实很严重。蒙古人退回北方后,始终是明朝中后期最大的威胁之一,后来甚至还有一任皇帝被蒙古人俘虏过。

我们都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他还有一段很重要的经历。由于戚继光在东南地区的抗倭工作中表现突出,他就被调任到业务更困难的北方边境,去防范蒙古。可以看到,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一切事情都得让路,郑和下西洋同样也不例外。

你或许会有疑问,即使官方对于航海行动热度降低,那民间仍然可以继续发展海上贸易。为什么中国的民间航海业并没有像欧洲那样发展起来?更奇怪的是,明清后来甚至陷入了“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到一个词,“海禁”,顾名思义就是“禁止出海”的意思。不过,“海禁”并不是要完全断绝一切对外联系,而是强调限制出海贸易,对出海的港口、航程、时间进行管控。管控的程度有时严苛有时松弛,所以,海禁有“严禁”和“驰禁”之分。但不论严禁还是弛禁,目的都是为了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及走私,保障社会稳定。

你可能没有想到,海禁并不是明朝的首创。开放多元的元朝,就实施过海禁。原因还是国家安全。具体说是为了对付沿海的倭寇袭扰,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四次下达禁海令,限制民众出海。不过这四次海禁每次都很短暂,总共才11年。统治稳定后,元朝就恢复对外开放了。

但明朝和清朝的海禁和元朝不同,不仅在执行上更严格,而且持续时间也更长。所以,我们现在提到“海禁”,都会说“明清海禁”。为什么明清的海禁那么严格呢?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国家安全问题更严重了。14世纪的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内战时期,流离失所的日本平民为逃避战乱,纷纷流亡海上。同时,元末明初江南沿海地区的割据势力,在被朱元璋击败后,也逃往海上勾结日本浪人,侵扰东部沿海地区。这两股合力导致明朝前期倭寇十分猖獗。后来,日本对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发动战争,明朝又下令禁止对日贸易。到明朝后期,东北女真人崛起,明朝更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海外往来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总得来说,“海禁”作为明朝的一项国策,纵贯了大半个明朝,有关海禁的诏令每过几年就会拿出来重申一遍。那清朝的情况怎么样呢?

清朝初期,同样有安全方面的考虑。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明朝灭亡后郑成功集团成为了坚定的抗清力量。清政府为了对付这股势力,下达“迁界令”,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30到50里,把沿海地区的村庄和田宅都遗弃或焚毁,通过这种办法关闭大陆市场,断绝郑氏集团的财源,为中央政府再次收复台湾做准备。

不过海禁并不是常态,有数据统计,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两百多年的清代历史中,只在三十多年里实施过严格的海禁。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清朝国门紧闭呢?

答案是,我们可能把限制当成了拒绝。乾隆年间,乾隆帝下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有人就会说,你看,这不就是在闭关锁国嘛。之所以留广东一个口,也是因为完全断绝对外联系是不可能的。万一乾隆爷喜欢上什么西洋大吊钟,蒸汽机模型,也得有个地方给他进口吧。

但研究一下广州作为口岸的历史,你就知道情况并不是这样。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特区,始终保持了巨大的吞吐量,清朝商人在这里与二十多个国家进行着贸易。清政府还默许一些西方人到福建、浙江一带经商。所以,清朝中期的“海禁”,强调的是对海外商贸的规范管理,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与世隔绝。

我们来看看世界市场就清楚了,随着清廷对海上贸易的监管更加规范有力,中国的外贸量持续增长,商船的吨位数量、商品的种类、白银流入量、进出口总值都不断创下新高。清朝的商品远销海外,不仅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可以享用中国的丝织品,甚至连非洲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也可以穿到中国的丝绸与棉布服装。这都为康乾盛世到来做着准备。

到这儿我们还没有提到那个词“闭关锁国”,为什么明清会被扣上“闭关锁国”的帽子呢?

可以先把答案告诉你,这是当时西方人的视角和观念造成的。准确来说,这种看法来自一些向清朝推销商品失败的英国商人。

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清朝提出了六项要求,其中就包括,要在浙江舟山群岛等地占据岛屿,以便英国人保存货物;要求在广州城内划出一块地方供英国人居住;要求英国商船自由进入广东和澳门的内河河道,而且不交或少交税等等。你听这些要求,圈占土地、免税减税,换谁都很难接受。所以,朝廷自然就拒绝了他们。

马戛尔尼当然很不满意,再加上乾隆爷妄自尊大要求英国使者行三叩九拜大礼,这就导致清朝给外国人留下闭关自守、不愿开放的刻板印象。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同时开放国门。到这时,清朝封闭保守的过往历史,就被西方殖民者大书特书,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也接受了这种说法。没有紧跟发展潮流,就会导致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这种认识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次屈辱中深入人心,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史料,写入了书本。

总结

回顾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史,我们会发现,中国虽然长期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家,但一直以来都和海洋,都和商业有着紧密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就已出现,并从唐末开始加速发展,历经宋元,在明代达到高峰,贸易的触角伸到了欧洲、非洲,甚至是大洋洲。高潮的表现,就是明朝官方推动的郑和下西洋。但明朝以后,由于国家安全问题,明朝官方主动退出了海上贸易,但是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始终没有断绝。明清两朝实施的“海禁”不仅是一种谨慎防卫的表现,也是一种规范贸易的努力。不过,“海禁”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西方在中国的利益扩张,西方人便站在自己的角度将“闭关自守”的帽子扣在了明清朝廷的头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和下西洋之后,为什么明朝救实施了海禁?
15世纪明朝猜想:郑和航海的政治背景
明朝外邦进贡只能走广州市舶司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哥伦布航海与郑和航海的十四个不同
郑和七次下西洋,过程轰轰烈烈,为何后来又实行海禁了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