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酒股还要涨?资深老酒友告诉你秘密

最近一年看了各家酒企的招股说明书、年报,读了新财富连续多年蝉联冠军的招商证券董广阳团队的白酒研报,读了雪球白酒大V的文章,还是没有解答我的疑惑,到底白酒股还能不能追?主要白酒股的估值高了吗?

我决定自己写一篇我自己的研究逻辑。

我认为中国白酒股还要涨,因为他的基本面太好了,好到无法想象。为什么呢?

三点原因:

1、中国白酒是非标品,是艺术品,价值连城

2、这个艺术品和其他艺术品不一样,其他艺术品受众很小,无法批量生产,但中国白酒不挑受众,无论贫富,无论地域,无论年龄,通吃,且能批量生产,要多少有多少

3、短期内以上这两个特点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4、行业局部垄断越来越明显。

一、中国白酒为啥是个艺术品?

中国白酒是彻头彻尾的艺术品,世界上几乎找不出像中国白酒这样即神秘又美好的艺术品了,这很多人要站出来反驳了,中国白酒怎么能叫艺术品呢?不是有国标吗?

对,没错,是有国标,但那叫形似有标,其实无标。

我们来看看到底咋回事?

中国白酒目前在执行的国标如下:

GB/T20821 液态法白酒

GB/T20822 固液法白酒

GB/T26760 酱香型白酒 (茅台酒,郎酒等)

GB/T10781.1 浓香型白酒 (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

GB/T10781.2 清香型白酒 (宝丰酒,汾酒等)

GB/T10781.3 米香型白酒

GB/T14867 凤香型白酒 (西凤酒等)

GB/T16289 豉香型白酒

GB/T20823 特香型白酒 (四特酒等)

GB/T20824 芝麻香型白酒

GB/T20825 老白干香型白酒 (衡水老白干等)

GB/T23547 浓酱兼香型白酒 (白云边等)

GB/T26761 小曲固态法白酒

这些个标准白酒企业都在执行,但你看酒瓶上的酒标依然是蒙的,你根本搞不懂你买的这瓶酒怎么来的?成本多少钱?为啥这么贵又为啥这么便宜?你甚至连哪儿产的都不知道?

那你说这不是艺术品这是啥呢?

按理说有国标的产品生产出来是一样的,比如说手机、比如说箱包等等,但白酒不是这样的,在国标下每瓶酒都不一样,同一箱茅台,每瓶酒的风味一定有略微差别,而茅台酒、陈年茅台、茅台纪念酒、习酒窖藏1988、国台国标酒、国台龙酒、郎酒青花郎,他们都口味那差别大的去了,但是他们用的标准都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国标,一字不差一模一样的。

浓香白酒也一样,国标就一个,五粮液在执行,泸州老窖也在执行,水井坊,洋河都在执行,同样是五粮液的酒,五粮液、1618、五粮春、五粮国宾、尖庄执行的国标都是一样的,那就奇怪了,为啥五粮液那么贵呢?尖庄就那么便宜呢?

五粮液用的是什么年代的窖池?用的原料多少钱一斤?一瓶五粮液基酒用了几两?哪一年的?调味酒用了多少种?每种用量多少啊?价值几何啊?

尖庄呢?和五粮液有多少差异啊?

恐怕连五粮液的调酒师自己都说不清楚这其中的部分问题,都执行的国标,都是老窖池?都在四川,五粮液和国窖卖1000左右,为啥水井坊只能最高卖到5,6百啊,为啥剑南春也只能卖5,6百啊,不都是一样的国标,都说浓香白酒靠窖池,越老的窖池产的酒越优质,但上边这几家都拥有年代久远的窖池呀?

诸如此类,是不是越研究越糊涂呢,糊涂就对了,因为是艺术品吗?怎么能轻易弄明白呢,你弄明白过凡尔赛宫的壁画吗?你弄明白了敦煌的壁画吗?为啥齐白石的字那么贵呢?为啥清明上河图价值连城呢?

那个金沙酒,原本卖不起价,换了个董事长,一上台几板斧子一砍,价格蹭蹭蹭的起来了,酒还是原来的那些酒啊,咋说涨就涨了呢,关键还有人买账啊。

曾经,泸州老窖坚持民酒战略,后来眼看五粮液和茅台涨价后卖的贼好,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涨价,可涨价你不能拿特曲来涨啊,你得拿新产品来啊,这不就把特曲升级了下,包装了下,顺势推出国窖1573了吗,不都说浓香靠窖池吗,我老窖的老窖多的是,1573就这么顺溜溜的来了,然后一不小心就干到一个单品100亿了,还衍生出来泸州老窖窖龄酒系列,也卖的不差,老一辈的谁知道什么窖龄酒啊,只认特曲、头曲、二曲。

各位再想想看,洋河是不是也这样操作的啊,赫赫有名的洋河大曲是评酒会获奖产品,可泸州老窖都用新产品才提的价,洋河不用新产品显然不行啊,于是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男人的胸怀就这么来了,这下不得了,直接把洋河拉到了200亿阵营。

这几年山西汾酒不也是这么操作的吗?

想想看,当年的汾酒,汾老大,那是靠着产量做大的,可如今,没有价格做支撑,全国人均饮酒量在下降的情况下,你想把营收做大,比登天都难,于是青花汾就这么横空出世了,加上老牌的波汾,硬是把汾酒推进了百亿俱乐部,这下汾老大自信满满,誓要回到当年的地位。

各位,你还能说白酒这玩意儿不是艺术品吗?妥妥的艺术品,定价都是酒厂说了算,推出高价新品,换汤几乎不换药,老品继续卖,还卖的火热,特曲升级国窖后,特曲依旧卖的火,蓝色经典出来后,洋河大曲没那么好卖了,但依旧在卖啊。

五粮液和茅台的操作更牛叉,就从来没换过,除了把包装换了,酒可能比原来还差了,虽然每年都花好多亿做科研攻关,发明各种各样的专利,其实这些工作几乎目标只有一个,让艺术品能够量产,能够无限供应,这才是科研的主要目的,其他的都是做给市场看的。

所以谁知道酒质是好了还是差了呢?酒瓶上又不需要标明这酒怎么来的?

同样的浓香标准,为啥还有江淮浓香和川派浓香之分呢,同样的清香,后边咋还衍生出来老白干香呢?

同样的酱香,有北派酱香,有南派酱香,即使在南派酱香,也有贵系,川派,湘派。

就是贵系,现在也有很多派别,就连茅台公司自己,也有传统酱香和柔和酱香之分,技开公司的酒多为柔和酱香,主攻江浙沪市场。

因为是艺术品啊,价格为啥就要一样呢,当然不能一样了,且还要高价。

最厉害的不在于中国白酒是艺术品这个单一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白酒是可以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阶层通吃所有消费者的艺术品,即便口味不那么一致但仍旧可以批量生产。

最最最重要的是酒友认可的偏偏就是这种能够量产买了又买喝了又喝重复消费的艺术性。

二、批量生产,定价权在手且不挑消费者的艺术品

我们一个一个来拆解。

第一,通吃

但凡做成艺术品或者奢侈品的企业,受众有限,永远都是那么一小撮撮人,注定不可能做大,别说企业不可能做大,就产业而言,天花板都非常明显。

比如LV、比如爱马仕、比如法拉利等等等等

中国故宫大概也算一个

但中国白酒不是这样,达官贵人能喝,上班白领能喝,进城农民工也能喝,说不定他们喝的还是一样的酒,无非达官贵人一年多喝几瓶五粮液,而进城农民工一年只喝一瓶而已,平日里,达官贵人喝茅台,喝五粮液,白领喝梦之蓝3,水井坊整酿八号,进城农民工喝老白干,二锅头,汾酒波汾。

各有各的市场,茅台干到1000亿,五粮液500亿,洋河300亿,汾酒100亿,顺鑫农业卖二锅头但也能卖到100亿,还有好多几十亿的,10亿的,更可怕的是,规模以下(2000万)的作坊在县城以下多的你数都数不过来。

今年国庆我走访白酒金三角,我在叙永县城问当地人结婚用啥酒,他们说就用本地产都散酒,还有这操作啊,我真长见识了。

各位看到没,这就是中国白酒的威力,可以通吃一切消费者的艺术品。

全世界你还能找出像中国白酒这样的产品吗?非标准化,艺术品,但能通吃所有消费者,定价权还握在自己手里。

以500ML的瓶子为计,卖20万多有人买(茅台陈酿80年),卖5000有人买(茅台生肖系列),卖3000有人买(普茅),卖1000有人买(普五和1573),卖500,300,200,100,50,20,10,5都有人买来喝。

第二,非标产品却能批量生产

如果要细究的话,中国白酒没有一瓶是一模一样的,即便你拿技术最硬的茅台公司的酒,同一箱53度飞天茅台,6瓶酒你打开一瓶一瓶的尝,一定有差异性,只是没那么明显,这就是非标品。

如果按照标品来生产的话,比如芯片、比如PCB面板,那是有技术参数的,技术参数有偏差就是不合格,但白酒没有,香味成分几百种,至今都没有研究清楚这几百种芳香物质到底是哪些?只弄清楚了一部分,少了一种多了一种或者某种香味物质的占比少了一点多了一点,别说普通酒友品尝不出来,酒厂的总酿造师怕都不一定品的出来。

关键这玩意儿他能量产,还要多少有多少。虽然茅台口口声声说酱香酒稀缺,在我看来,这纯属茅台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手段,酱香酒哪有什么稀缺,投资500亿,在茅台镇多开山挖地再建两个厂区不就完事了嘛,原来产能5万吨,瞬间干到15万吨,现在每年卖9000万瓶茅台,五年后新产能释放,每年卖4.5亿瓶,当然纯属我臆想,茅台才不愿意这么干呢。

但是茅台产能提升依然很吓人,现在每年已经7.5万吨了,按年报披露的技改计划,3年内产能可达12.5万吨。

一个非标品,定价自己说了算,通吃所有消费者,还能量产,你说这样的产品这样的行业,这样的行业里的优秀企业,全世界有几个

还有更重要的,有人想改变非标的现状,想让他有一点点标品的意思,但消费者竟然不干?是消费者哦,不是同行。

三、短期内以上两个特点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各位酒友常年喝酒一定苦闷于到底你喝的酒是怎么构成的?老酒,新酒,调味酒各占几成?什么工艺酿造的?你发现酒瓶上没有这些信息,你在电商平台买酒的话,按常理,产品信息里边应该有才对,但是,产品信息里写的都是陈酿,好水,好山,好粮,好艺,好技,其他的就只有价格信息了。比房地产广告还吝啬,啥都不给你说。

好家伙,等于啥信息都没给我透漏,有几家这么做了,当初的设想是我这么做了,消费者会买账,会更加忠爱他们的产品,可谁知道,这么做了自己打自己脸了。

仙谭酒业和舍得酒业都推出过真年份酒,可该咋样还是咋样,销售就是没有明显的起色,也没觉得酒友对此有多好的评价。

最多就是个噱头而已,该喝啥还是喝啥。

这就是最了不起的地方,艺术性、非标、通吃、批量化生产,这几个趋势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随着酒企向头部集中,随着消费升级,量价齐升必将是趋势。

香型转换下,酱香在量价齐升方面的红利最为明显,明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白酒依然是所有行业中增速最好的行业,加上外资的加仓买入。

你说白酒跌?理由拿来瞧瞧。

四、这个行业的局部垄断性会越来越强

这个局部垄断两个意思:

第一,香型转换

中国白酒的香型转换经历过三次,第一次,清香通吃的年代,很简单,那年代物资匮乏,有酒喝就好,越便宜越好,清香恰恰满足产量大还便宜的特征,汾酒就这么做大的;接着浓香崛起,这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泸州老窖的技术普及,几乎全国浓香酒企都要感谢老窖无偿的把技术给了大家,不但给技术还给人才,哪家浓香酒企敢说自己没用过泸州老窖培养的人才,这波浓香热到现在还在持续;这第三次香型转换就是现在崛起的酱酒,以不到15%的销量赚了行业40%以上的钱,归根结底一是带头大哥茅台玩营销玩的好,二是消费升级趋势下老百姓想喝好酒,好酒多的是,浓香清香芝麻香米香都有好酒,可惜呀你们这些香型一没有带头大哥,二来太不会营销了,就这样酱酒崛起了,莫名其妙的崛起了,这波至少带动10家估值两千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别不信,我们打赌可好。

第二,大酒企大到不可想象,小玩家终会出局,啥意思呢?别看白酒是个能够量产重复消费企业拥有定价权的艺术品,这艺术品的入行门槛很高很高。

各位看看活着的酒企,哪个不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哪个不是国资主导的(个别因改制例外,比如郎酒、舍得等),哪个不是动不动老酒几万吨的。

而新进入者如果没有历史加持,最多玩个十几亿几十亿不得了了。

这个扯起来话有点多,90年代山东那几家广告酒,秦池、孔府宴不都死了吗?再后来的贴牌酒金六福、小糊涂仙虽然没死,但也一直没有起色,小糊涂仙现在变聪明了,借酱酒崛起之风,在茅台设厂干酱酒,摇身一变不是广告酒贴牌酒了,但离做大上市路还远着呢。

这几年的互联网新势力咋样呢?小打小闹而已,江小白咋说都还是有点历史积淀的。

酣客酒业、肆拾玖坊、谷小酒这些小兄弟,都在使劲的玩,但最多10来个亿,酣客酒业现在就这体量。

但你反观有历史沉淀的玩家,茅五泸洋剑汾郎,哪家不是双位数年均增长,最关键的是这个行业的集中度越老越高了,现在茅台五粮液两家销售额1500亿,而整个白酒才6000亿不到,再往下可能是2000亿,3000亿。

看到没,行业总销售量在走低,但大玩家的销售量却在飞速增长。

好了,我们来总结下,一个主要由大玩家玩的、能够量产的、人人都买且重复买买买的、价格自己说了算的、永不贬值的艺术品行业。

这个行业中的大玩家就那么几家,你说这几家估值会跌?

照此逻辑,茅台5万亿市值算多吗?五粮液2.5万亿算多吗?洋河、老窖、汾大1万亿算多吗?不算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喝酒的卖酒的看过来,都在这了!
五粮液和茅台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
白酒股2022下半年投资策略——聚焦五大龙头 在限定标的且限定区间的前提下,“展望”也是一个很难回答...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中国各地白酒代表,共24瓶,看你认识多少?
2016年酱香白酒的市场飙升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