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郑: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来源:信息资源开发部   作者:市场信息处   时间:2015-12-30

    新郑作为拥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县一级新型城市,新郑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后,力求创新突破,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争取早日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当前,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并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阶段。而按照新郑市城市发展的战略,这一阶段其实也在预期之中。据介绍,新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历程,是一个战略引导、战术推动、逐步深化、逐步集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到2009年,以“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为特征的自然发展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到2012年,以城乡一体化为主导的初始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12年到2015年,以“双融入、双承接”、全域城镇化为目标的快速发展阶段。
    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定位准、动作快、成果优,与该市精耕细作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密不可分。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市以“美好家园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按照通公路、自来水、电,有社区警务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六通十一有两集中”的标准为新型社区配套优良的公共服务,成功打造出“15分钟优质生活圈”。据统计,目前,该市共先后建设新型社区62个、629万平方米,入住社区群众10129户、3.9万人。
    与此同时,该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使区域承载力随之提升。这其中,包括规划建设的“十纵十横”城乡路网体系已完成90%以上,基本形成全域通达、廊道配套的路网框架;建成生态廊道34条,绿化面积达到3870万平方米;新建一座日处理580吨的垃圾填埋场,形成了“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基本达到了市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新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环节工作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是其一大特色亮点。当地创新打造出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政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家资产超百亿元的城投公司。目前,新郑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被大公国际评为2A信用等级,共发行城投债二期29亿元。以及,与厚朴金控集团达成协议,计划发行总规模不低于60亿元的新郑?厚朴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基金。

    以“三集中”掘金新型城镇化
    北邻郑州绕城高速的郑州新郑教育园区集合了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十几所知名高校和郑州华南城、华商汇等超十亿元、超百亿的大项目,强强联合,有人搭建科研,有人构建市场,合力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基地。
    这样的“组合”不是巧合,而是新郑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精心布局,当然还包括薛店镇啤酒小镇、红枣产业园、新港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特色经济板块,目的只有一个:优化产业布局,掘金新型城镇化,让新郑人有岗位、兜里不缺钱。
    在具体实施中,新郑主要以“三集中”的形成,来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综合效应。第一步,带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变,实现空间上的“腾笼换鸟”,产业上的“脱胎换骨”。据介绍,在此整合集中过程中,该市成功淘汰重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近500家,并将2008年时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等12个产业,调整为“三主三辅”的产业体系。
    第二步, 带动居住向镇区集中。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布局,将村庄数量从2008年的300多个整合到2012年的145个,再从2013年的52个整合到目前的近30个,使城乡资源不断合理重组。目前,该市城镇化率已由2011年的55.5%提升至61%。
    第三步,带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编制“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打造红枣种植、生态旅游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目前,该市农业综合效益正在快速提升,辖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8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实现销售收入达182亿元。

    打造创富惠民之城
    上市于2011年5月20日的新郑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集红枣种植加工、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前不久,该公司推出了一个“虚拟农民”项目,利用自有的红枣基地,通过与腾讯等平台合作,推出“网络虚拟农民种植活动”,拟规划发展10万名“虚拟农民”致富。“虚拟农民”每人交付1万元,即可拥有一棵枣树20年的受益使用权,每年还可享用10公斤红枣产品。
    目前,好想你公司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国际红枣园,这是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完全依托新社区农民、现有土地等本地资源进行建设。项目建成后,每一个板块产生的效益都能让居住在周边区域的数万群众直接获益,可以说带动性极强。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为引导,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不高、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据统计,去年以来,当地开展各类培训18478人次,并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9270人;实施农民合作创业工程,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民协会体系,将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目前,该市成功建立新型农民协会总会、13个乡镇分会、25个村级农民协会和10个企业协会,推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出台新型社区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对复耕后的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由市财政按照每亩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实施“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为每个新型社区组建2支文艺队伍,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程,为入住新型社区的群众提供农民、市民“双重身份、双重保障”。目前,辖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93万人,60周岁以上居民参保率继续保持100%;实施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广大群众的服务需求。
    而让当地群众最欣慰的是政府特别舍得在老百姓身上花钱。据了解,最近三年,该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幅高达31.1%,累计民生支出99.7亿元;城乡居民公众安全感指数和幸福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并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课题组点评: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定位准、动作快、成果优,与该市精耕细作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密不可分。
    首先是产业集聚带来产业升级。过去,新郑的产业布局号称“百里长街”,沿干道两侧,遍布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几年来,500多家企业被淘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小而全”的行业,大体转入食品、商贸物流、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和5个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直接带动就业就达10万人。
接下来是产业集聚带动组团城市的区域价值提升。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人口快速集中,拉动了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了“产城互动、新城老城互动、一二三次产业互动”的综合效应,构筑了“两城两市镇”的组团发展格局。
    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着城市组团调整,组团之间是集中连片的绿色农田,未来新郑的空间布局以“北部城镇化、南部田园化”为重点,逐步形成“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结合、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
    新郑市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支撑和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郑市融入大郑州城市规划,短期至2020年,长期至2035年...
郑州市 新郑:“三大主体”工作开新局
龙湖:昂起新郑发展龙头(组图)
【原创】关于赴外地考察学习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的报告(写得不错,特别是小标题可借鉴)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两化互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