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二战东线德军所投入的武器装备,机械化程度很高

在二战期间德军的实力在欧洲非常强悍,在这方面每一个军迷都深有了解,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比较领先,设计也非常前卫,尤其是把装甲机械化作战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德军单兵素质也很高,再加上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自然就有很强大的战斗力。

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二战期间东线德军所投入使用的那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轻武器、火炮、坦克战车、以及飞机等,他们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单兵武器/轻型武器

Kar98K卡宾枪

它是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步兵所采用的标准制式步枪,基于毛瑟1898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Kar98K属于一种卡宾枪。它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弹容量5发,有效射程800米,枪口初速755米每秒,枪口前部还可安装刺刀或枪榴弹发射器,也有一部分精度较高的Kar98K被改装成狙击步枪使用,从1935年到1945年,在10年的时间里,Kar98K大约生产了1450万支。

G43半自动步枪

G43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研发,是德国士兵采用的一种半自动步枪,它采用导气式短行程活塞式原理,采用10发弹匣供弹,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有效射程800米,枪口初速745米每秒。在战斗时G43半自动步枪的精准度很高,实用性强,要超过当时苏军的SVT-40半自动步枪。

MP38/40冲锋枪

MP40是二战著名冲锋枪之一,也被德军士兵称为“施迈瑟冲锋枪”,在1936年生产,它的前身是MP38冲锋枪,两者之间的外观完全相同。这种冲锋枪的设计也很超前,在握把和护木部分,使用了工程塑料结构,减轻了重量,还增加了实用性。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采用32发垂直弹匣供弹,有效射程150米,但它的射速慢,每分钟理论射速只有500发弹药,但在150米的距离内,仍可以对敌形成火力压制。

MG34通用机枪

MG34通用机枪在1934年到1935年期间研制,并在1935年装备德国陆军,它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可以使用50或200发弹链供弹,或者是75发圆形弹鼓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800~900发,枪口初速755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在战斗时可以放置在三脚支架上或使用双脚支架射击,到二战中期,MG34通用机枪大多数都是安装在坦克装甲车上,作为车载武器。

MG42通用机枪

MG42是二战期间最强悍的通用机枪,基于MG34通用机枪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但性能要比前者高出一大截,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可以使用弹链或弹鼓供弹,每分钟射速能达到惊人的1500发,有效射程1200米,还能配合光学瞄准镜使用,战斗时能使用三脚支架、双脚支架,或者将两挺MG42组合成高射机枪。

FG42伞兵步枪

FG42是二战期间德国伞兵部队所装备的一种特殊步枪,它既可以作为机枪使用,又可以作为全自动步枪使用,而且后坐力小,精准度高,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使用20发弹匣供弹,在全自动射击时,每分钟理论射速能达到900发,有效射程600米,机匣顶部还能安装蔡司瞄准镜,这种步枪在当时深受德国伞兵的信赖。

STG44突击步枪

STG44是兵器史上,第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突击步枪,它发射特制的7.92×33毫米短弹,这种弹药威力小于传统栓动步枪,但大于冲锋枪,属于一种中间威力弹药,它能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而且后坐力小,便于操控,每分钟理论射速550发,有效射程350~500米,后期型号还能安装蔡司光学瞄准镜,或夜视瞄准镜,STG44是当时最强大的单兵武器。

鲁格P08手枪

鲁格P08手枪早在一战期间就作为德军指挥官的标准配枪,到了二战仍然在使用。它的性能出色,可靠性强,发射9×19毫米鲁格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这种手枪不仅受到德军士兵的喜爱,就连战场上的美国大兵也非常想得到,它成为了士兵的一种尊贵荣誉。

瓦尔特P38手枪

瓦尔特P38手枪的诞生,是为了代替老旧的鲁格P08手枪。它也一样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重量800克,全枪总长216毫米,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这种手枪一般装备给德国军官、后方指挥官、坦克手、以及机枪手等。

瓦尔特PP/PPK手枪

它属于瓦尔特旗下的高端手枪,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装备,但并没有大量装备德军作战部队,而是配发给德军里面的一些高层军官使用。当中还分为PP型和PPK型,发射7.65×21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枪口初速280米每秒,全枪长度15厘米。

毛瑟HSC手枪

毛瑟HSC和瓦尔特PPK同样是一种高端手枪,主要装备给后方的高级指挥官或高级将领,该枪在30年代末期研制,1940年开始生产。毛瑟HSC也一样发射7.65×21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重量0.596千克,全枪长度165毫米。

铁拳30/60反坦克火箭筒

“铁拳”是二战德军单兵当中最独特的一种反坦克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简易,而且一次性,它除了可以用于反坦克外,还能打击碉堡和防御工事。携带长度为800毫米,战斗长度为1050毫米,总重量为5.1千克,弹头具备破甲能力,有效射程30~50米,可穿透200毫米厚的装甲。

RPzb43型反坦克火箭筒

它的别名叫做“坦克杀手”,是德军第2种最常用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射程能达到150米,发射RPGR4322型破甲弹,可穿透230毫米厚的装甲,而且它可以多次装填弹药使用,相当于现代化的火箭筒。在二战期间,“坦克杀手”要比“铁拳”更加实用,可以对当时大多数的坦克造成破坏。

M24手榴弹

M24手榴弹在1924年正式定型,装备德军单兵。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有一个长长的木柄,然后顶部是炸药部分,这种手榴弹除了德军在二战期间使用外,亚洲战场所使用的手榴弹也M24型,后期还有很多它的仿制型。

M39型“卵形”手雷

它是德军二战期间在东线大量使用的第2种手雷,由于它的外形独特,所以被称为“卵形手雷”。它的尺寸为75毫米,重量435克,内部装有260克的TNT炸药,爆炸后的破片杀伤范围大概有8米。

35型火焰喷射器

35型火焰喷射器由德国在一战后研制,在30年代中期装备德军,它的重量为38公斤,可以装填11.8升的燃料,射程能达到25~30米远。当年在东线战场上,这种火焰喷射器被大量采用。

哥利亚遥控炸弹

它算是德军在二战期间的一种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履带型遥控车,车空间内可携带50千克的炸药,通过遥控装置和长长的电缆,在远处遥控,对敌方目标进行爆破,可以有效的对付建筑物、轻型装甲和防御工事。它采用电力马达驱动,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6公里,但它属于一次性武器。

坦克/装甲车辆

一号轻型坦克

1号坦克诞生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德军一战后的第1代轻型坦克。并且分为3~4个不同型号,它的主武器搭载了两挺MG13型7.92毫米机枪,备用弹量2250发。动力系统搭载Keupp m305汽油引擎,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37公里。战斗全重5.4吨,车组成员为两人,包括驾驶员和机枪手。

二号轻型坦克

2号坦克在30年代中期服役,它比1号更重,防御和火力更强,主武器安装了1门20毫米机炮,副武器为一挺7.92毫米机枪,战斗全重7.2吨,车组成员为3人,机动方面也比1号坦克更强。

38t轻型坦克

虽然38t装备在德军,但它并不是德国制造,而是由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兵工厂生产,战斗全重为9.4吨,成员为4人,主武器安装1门37毫米坦克炮,副武器为7.92毫米并列机枪,在二战期间,38t轻型坦克跟随德军作战部队一路征战。

三号中型坦克

3号中型坦克在1935年研制,1937年被德国装甲部队采用,它的主武器为1门50毫米长管火炮或37毫米短管火炮,后期型改为了75毫米短管火炮,辅助武器2~3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车组成员为5人,战斗全重15吨,在早期的东线战场,3号中型坦克数量很多。

四号中型坦克

4号中型坦克在1939年被德国装甲部队采用,它的主武器是1门75毫米短管炮,后期还有75毫米长管炮,辅助武器为两挺MG34通用机枪,战斗全重为17.7吨,后期还根据原有基础衍生出8种不同型号。4号坦克在二战期间是德军最常用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中型坦克

“豹”式中型坦克也叫做5号中型坦克,在1938年进行研制,1943年服役,是二战期间性能最出众的中型坦克,战斗重量达到了44.8吨,它的重量完全达到了重型坦克的级别,防护性仅次于重型坦克。主武器安装了一门KWK42型75毫米坦克炮,辅助武器装备两挺MG34通用机枪,动力部分还搭载了1台迈巴赫的700匹马汽油发动机,在机动方面上更强。

“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在1937年研制,1942年被德军装甲部队采用,是二战期间性能最出众的重型坦克,在当时,无论什么型号的坦克与虎式1对1单挑都不是对手,不仅防护性优秀,而且火炮射中远,精度高。战斗全重56吨,搭载迈巴赫的700匹马力汽油发动机,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38公里。

“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在1937年研制,到1943年12月被德国装甲部队采用。这种坦克要比之前的“虎”式更强悍,重量达到了69.8吨,还采用了倾斜式装甲设计,防护性也比之前的“虎”式更好,主要武器是一门88毫米增强型坦克炮,射程更远,穿甲能力更强, 不过“虎王”重型坦克在二战末期才开始参战。

sd.kfz221型装甲车

Sd kfz221装甲车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装备德国军队,它具备较强的多用途能力,能胜任侦察任务、支援任务、搜救任务、警戒任务等,武器方面可以安装MG13型7.92毫米机枪或者20毫米机炮,车身装甲厚度5~8毫米,战斗全重4吨,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90公里。

sd.kfz231型装甲车

Sd kfz231是一种6轮装甲车,它基于常用卡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1936年到1943年大概生产了607辆,武器部分有1门20毫米机炮和1挺MG34型7.92毫米机枪。动力部分搭载一台150马力的水冷汽油发动机,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90公里,车身装甲厚度5~14毫米。

sd.kfz233型装甲车

Sd kfz233是一种8轮式重型装甲侦察车,在1936年开始装备,车身全重8.3吨,武器安装1门kwk30毫米机炮和1挺MG34型7.92毫米机枪,动力部分搭载一台150马力的水冷汽油引擎,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85公里。

sd.kfz234“美洲豹”装甲车

Sd kfz234是二战德军最优秀的轮式战车,代号为“美洲豹”。战斗全重12吨,车身装甲防御达到30毫米,最高时速每小时80~90公里,主武器安装了1门50毫米火炮,副武器为1挺7.92毫米MG34机枪。这种装甲车也能模块化改装,比如安装反坦克炮、防空炮、迫击炮等等。

轻重火炮/高射炮

Flak 36型20毫米高射炮

它是二战期间德军所采用的一种20毫米高射炮,当中还分为单联型,双联型和四联型,全炮重量1.5吨,炮口初速830米每秒,有效射程2200米,后期这种高射炮还被安装在军舰上,4号坦克底盘上,还有一些战车上,成为了自行高炮。

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

它的简称为88炮,是二战期间最有名的多用途火炮,它不仅可以用来防空,还能用来平射反坦克,反工事等,火炮口径88毫米,全炮长度7.7米,俯仰角-3度~+85度,炮口初速820米每秒,而且它的射速快,最快速度每分钟可发射15发炮弹,防空射程9900米,平射射程14810米,它还可以安装4个轮子和电力推动装置,增强作战速度。

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

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在1938年研制,1940年装备德军部队,全炮长度4.75米,宽度1.85米,炮组成员3~6人,火炮高低射界-8度~+27度,全炮重量813千克,发射穿甲弹的炮口初速为600~1130米每秒。

Pak 35型37毫米战防炮

在二战期间,它是德军所装备的一种牵引式轻型火炮,全炮重量432千克,火炮为42倍口径37毫米,能发射常规高爆弹和37毫米穿甲弹。Pak35的重量轻,实用性很强,在二战期间被德军大量装备,到战争结束大概生产了2万门以上。

PAW 600型80毫米反坦克炮

PAW 600在二战期间由克虏伯所研制,是一种高低压反坦克火炮,口径为80毫米,发射特制的反装甲榴弹,炮口初速419米每秒,有效射程6200米,这种反坦克炮在二战末期研发,其中有一部分用于东线战场,当时对苏制的T-34中型坦克造成了很大消耗。

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

它是二战德军的主力牵引式火炮之一,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研制,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该型火炮的战斗全重为1.52吨,全部长度2.9米,宽度1.98米,火炮俯仰角-10度~+40度,炮口出初速469米每秒,最大射程10671米,炮组成员为8人制。

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

它也是二战期间德军炮兵的主要重型榴弹炮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第1种发射火箭增程弹的榴弹炮,正常的有效射程为13250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有效射程能达到19000米。全炮长度7.8米,宽度2.3米,火炮总重量6.3吨,火炮俯仰角为-3度~+45度,最快射速每分钟4发,炮口初速520米每秒。

Gr.W.34型80毫米迫击炮

二战期间德军的迫击炮比较少见,但在战场上也装备了迫击炮,比如Grw34型80毫米中型迫击炮,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列装,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大概生产了71630门左右,几乎每一个战线上都有Grw34迫击炮的身影。

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

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装备德军部队,属于一种牵引式火炮,由6个发射筒组成,炮架带有两个轮子,可用履带车或卡车拖拽,炮弹散布面积大概是130×80米,从40年代初期到战争结束,NBW411型150毫米火箭炮大概生产了9000余门。

自行火炮/突击炮

Panzerwerfer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

它简称为42型自行火箭炮,基于Sd kfz3吨半履带装甲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车身尾部安装了一个150毫米10联火箭弹发射器,火箭炮可以左右旋转270度,上下仰角-12~+80度,车舱内还可备弹20枚火箭弹。全车战斗重量7.1吨,它搭载了轻型坦克的发动机,每小时最快行进速度40公里,车组成员为3人,包括1名无线电操作手兼司机,还有车长和发射手。

三号/四号突击炮

这两种突击炮,一个是基于3号中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另外一个是基于4号中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坏碉堡、防御、最主要的是针对敌方坦克,它可以安装一门短管75毫米坦克炮或75毫米长管坦克炮,能发射各类穿甲弹和高爆弹,辅助武器为两挺MG34通用机枪,车身战斗全重23吨,装甲厚度10~80毫米。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在38t轻型坦克的底盘上改进而来,安装了一门75毫米反坦克炮,辅助武器为两挺7.92毫米并列机枪,战斗乘员为4人。车身战斗全重为15.7吨,车身长度6.38米,搭载了一台EPA AC2型汽油发动机,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42公里,车身装甲8~60毫米。

“强虎”自行突击炮

“强虎”突击炮,别名也叫做“突击虎”,它基于“虎”式1重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它在1943年开始研制,到1944年仅生产了18辆,但它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自行火炮。主武器是一门380毫米的臼炮,备弹量14发,辅助武器是一挺7.92毫米MG34型通用机枪,备弹量600发。车身装甲25~150毫米,搭载了一台迈巴赫的HL230型12缸汽油引擎,最大功率700马力,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40公里。二战期间的强虎自行突击炮,主要用于摧毁远处的防御工事和大型建筑等,虽然它很笨重,但火炮威力非常大。

“野蜂”自行火炮

“野蜂”自行火炮是根据4号或3号中型坦克的底盘上改进而来,它在1942年期间研发,在1944年被大量投入使用。车身使用装甲板焊接了一个敞篷式战斗舱,内置一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作战成员为6人,战斗全重24吨,车身装甲厚度10~30毫米,辅助武器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还有一顶MG34型7.92毫米机枪,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迈巴赫HL120 P30型V12汽油发动机,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42公里。

“灰熊”突击炮

“灰熊”突击炮基于4号中型坦克的底盘改进而来,战斗全重28.2吨,主要武器安装了一门150毫米短管榴弹炮,辅助武器为两挺MG34通用机枪,主炮备弹量38发,机枪备弹量600发,车身装甲厚度40~100毫米,引擎部分搭载了迈巴赫HL120型12缸汽油发动机,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40公里。

“蟋蟀”自行火炮

“蟋蟀”自行火炮是基于38t轻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车身顶部拼装了一个由装甲板焊接而成的敞篷式战斗舱,里面安装了一门SIG33型150毫米步兵炮,还有一挺7.92毫米MG34并列机枪,车身最大装甲厚度30毫米,动力系统安装了一台迈巴赫的HL320 P30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00马力,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45公里。

“旋风”20毫米自行高炮

“旋风”自行高射炮同样是基于4号中型坦克的底盘改进而来,在车身顶部安装了一个半球型炮塔,内置四联Flak38型20毫米高射炮,备弹量3200发,火炮俯仰范围-10度~+90度,炮塔可360度旋转,副武器还有一挺7.92毫米机枪,全车战斗重量22吨。

“黄鼠狼”3型自行反坦克炮

“黄鼠狼”3型反坦克炮也是基于38t轻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战斗全重8.2吨,安装了一门75毫米Pak40型反坦克炮,备弹量40发,辅助武器为一挺MG34机枪。动力系统搭载了一台迈巴赫HL62型汽油引擎,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40公里。

“象”式重型坦克歼击车

“象”式重型坦克歼击车在1942年进行研发,1943年开始装备,它基于早期虎式P型坦克的底盘改进而来,战斗全重68吨,主要武器安装一门88毫米Pak43型反坦克炮,辅助武器是一挺7.92毫米并列机枪,主炮备弹50发,机枪备弹600发,动力方面搭载了两台迈巴赫的HL120TRM型发动机,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30公里。但这种坦克歼击车仅生产了91辆,多数都用于东线战场。

“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

“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在1943年研制,1944年定型并装备德军重装甲营,它基于“虎王”重型坦克的底盘上改进而来,战斗全重71.7吨,主要武器是一门128毫米重型反坦克炮,辅助武器有1挺MG34作为并列机枪,还有1挺MG42作为高射机枪,在二战期间,它是最强悍的重型坦克歼击车。

军用车辆

VW82型“水桶车”

VW82型水桶吉普车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完成设计,主要装备德军作战部队,从上世纪30年代到1945年,该型吉普车大概生产了52000辆左右。它搭载了一台1.131升的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5马力,最快行进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而且这种车辆造价低,能大量生产。当时在各大战线上都有VW82型水桶吉普车的身影。

166型两栖“桶车”

166型就是82型的改进版,将常规车体改装成了一个船体,并在尾部安装了两个螺旋桨式推动装置,使它具有浅水浮渡能力,还增强了它的越野能力,在作战时,车身还可安装一挺,MG42或MG34通用机枪作为防御武器。

梅赛德斯170VK乘用车

170VK是专为德国军队所研发的一种通用车辆,它在30年代中期亮相,最大特点就是4个轮子都具有转向能力,越野能力特别强,搭载了奔驰汽油引擎,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110公里,一般这种车辆都在后方作为指挥车或军官常规乘用车。

欧宝-闪电3吨级卡车

这种卡车作为德军二战期间的主要运输载具,在1930年研发,1937年装备德国陆军,从30年代到1944年,欧宝闪电卡车大概生产了25000辆左右,而且它具备很强多用途能力,除了运兵外,还有无线电车、密码车、野战车、指挥车、以及救护车等等。

欧宝-闪电3.6半履带卡车

它是欧宝闪电卡车的半履带型,为了让它有更强的越野能力,能通过更复杂的路况,所以拆除了后面的轮子,改为了履带,工作效率提升了很多,而且刚好适应东线战场的极端路况。

Sd.Kfz8吨半履带式火炮牵引车

这种半履带车卡车在上世纪20年代早期就已经研发,主要用于拖拽重型火炮,车舱还可以乘坐8名炮组成员,它具有较强的越野通过性,能快速将火炮拖车到作战区域,这种半履带卡车在东线战场德军使用的特别频繁。

Sd.Kfz 251半履带运兵车

Sd.Kfz 251是一个装甲车族,虽然是基于正常卡车的底盘上改进而来,但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当中包括20多种不同型号,正常属于一种装甲运兵车,但它具备多用途能力,还能搭载反坦克炮作为突击车,安装高炮作为机动防空武器,还能搭载火箭炮或迫击炮,改为自行火炮。在二战期间,Sd.Kfz 251半履带车表着德军的标志。

Sd.Kfz.2半履带摩托

Sd.Kfz.2是德军最有特色的摩托车,后面使用履带驱动,仅能乘坐两个成员,一般用于通讯、联络,或者在机场拖拽飞机等。搭载了4缸欧宝-奥林匹亚1.5升汽油引擎,具有6个前进挡,两个倒车挡,最快行驶速度,每小时70公里,全车自重1.56吨,车身长度3米。这种摩托车在二战期间很受德军士兵的喜爱。

战斗飞机/常规飞机

BF-109战斗机

BF-109是二战德国空军最优秀的轻型战斗机之一,它的综合性能超过了当时盟军大多数主力战机。BF-109在1935年首飞成功,1936年进入德国空军服役。动力部分搭载了一台DB-605D型螺旋桨式发动机,最大功率1850马力,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710公里,武器系统分别安装两挺MG17型空勤机枪,还有两门MG151型20毫米航炮。它可以胜任拦截任务、护航任务、空中格斗、以及对地攻击。

TA-152战斗机

TA-152是二战末期德军所装备的一种,高空、高速活塞战斗机,在1944年末期开始量产,它搭载了一台DB-603型高功率液冷发动机,燃油量更大,灵活性更强,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能达到760公里,实用升限148200米。TA-152的主武器安装一门30毫米MK18型航空机炮,备弹量90发,副武器为两门MG151型20毫米航空机炮,备弹量175发。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斯图卡是二战最著名的俯冲轰炸机,也更是德国空军当中的骄傲,采用单发螺旋桨式引擎,机组为两名成员,搭载一台1200马力的螺旋桨式发动机,最快飞行速度320公里每小时,机身还能搭载500千克的炸药,在闪电战当中,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立下战功。二战中期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大部分都部署在东线战场,每当它俯冲对地攻击时,那种刺耳的尖啸声,让盟军士兵闻风丧胆。

Ju-88多用途轰炸机

Ju-88是二战德国空军当中的一种多用途轰炸机,在1935年期间开始装备,之后跟随德国空军不断的执行轰炸任务,在东线、西线、以及北非都有Ju-88的身影。它的动力系统搭载了两台Jumo221B型螺旋桨式发动机,最大功率1175马力,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450公里,最大航程2030公里,武器系统搭载了3挺MG13型7.92毫米空勤机枪,可以携带20颗SC50型航空炸弹或4枚SC500型航空炸弹,机身内部还搭载UG202通话机和FUG220SN2型电台。

HE-111轰炸机

它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最大的轰炸机,虽然德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但HE-111通常扮演战略轰炸机的角色。本质上它是一种中型轰炸机,不过巡航时间比较长,还能搭载更多的弹药。动力部分安装了两台900千瓦的Jumo211F螺旋桨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405公里,机身可承载三吨的炸弹,防御武器有一门MG151型20毫米航炮,一挺MG系列13毫米空勤机枪,还有5挺MG15型7.92毫米空勤机枪。

JU-52运输机

Ju-52是二战德军所大量装备的一种运输机,它的设计十分特殊,除了在机翼两侧分别有一个螺旋桨式发动机外,在机身头部也安装了一个螺旋桨式发动机,当年它还被德军士兵戏称为“容克大婶”。在二战之前,Ju-52也属于民航飞机,但在战争期间衍生出军用运输型号,可以承载德军空降兵和军用物资,机身背部还安装一挺MG131型7.92毫米空勤机枪,机身两侧还分别安装一挺MG15型7.92毫米空勤机枪,通常都用于自卫。

Fi-156侦察机

Fi-156侦察机也叫做联络机,是二战期间德军所使用的一种单发上单翼陆军侦察机,从1936年到1945年,该型侦察机大概生产了2000余架。机身总长9.9米,翼展14.25米,机身高度3.05米,空重93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25千克,动力系统搭载一台阿古斯AS-10C-3发动机,最大功率179千瓦,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175公里,武器一部分还搭载一挺MG17型7.92毫米空勤机枪用于防御。

那本期有关二战东线德军所投入的武器装备,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哪些不同想法,或者想要补充的,请在评论区中表达,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装备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鼠狼”的兴衰启末 德国经典自行反坦克炮~战争雷霆 爱好者集结地
猛兽战车:物尽其用典范,二战德军'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在抗战期间,德械师里十种最好的德式重型装备
二战时期,六种德军装甲战车
二战德军为何战力强悍 看看他们步兵师的火力配置|二战|德军|坦克
二战最鼎盛时期的德军装甲师配备了哪些武器装备?定额数量有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