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戏楼】城市戏楼

峨眉山大光明街戏搂

城市是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之一。中国戏楼在宋、元时期就以神庙戏楼形式定型,但城市里却都是临时戏台,到了明清,才出现固定的戏楼。从发展时间来看,大致分:百戏场地、寺院戏场;瓦舍勾栏;妓馆歌楼;戏庄茶馆。
  (一)百戏场地
  汉魏时期表演艺术的主体是百戏,它的特点是杂,对于表演场地
  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而是随观赏者的需要随处表演。从现存汉代画像砖石形象来看,当时的百戏主要在三种场合举行,即:贵族家庭的房屋厅堂;屋外庭院里或大殿前的露台上;广场。这些场所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生活和政治的需要建构的,不是专门的演出场所。
  1、厅堂式演出,实际上是原始巫祝表演由野外进入屋室后的表现形式。
  四川郫县出土的画像石(图195)在画面右侧刻出了帐幔弧线,把厨房人员和一辆马车挡在外面,明确表明这是内室演出场地。

 

四川郫县出土的画像石(图195)


  河南唐河县针织厂汉墓画像石(图196)其上刻一厅堂,上方有两个望亭。堂内左侧是二主人坐像,右边为伎人表演。这是最明确的厅堂演出形象。

 

河南唐河县针织厂汉墓画像石(图196)


  汉代墓葬陶楼(图197)汉代墓葬明器里常见到有三--四层的陶楼,上面塑造了许多伎乐百戏陶俑,其实不是戏楼而是贵族地主楼居歌娱生活的理想化表现,反映的还是室内厅堂式的演出。

 

汉代墓葬陶楼(图197)


  2、殿庭式演出,是贵族富民在家中演出百戏的又一种形式。表演场所由屋内移到屋外院子里,通常是主人坐屋子中央,两边排列宾客侍从伎人在庭院表演。
  江苏徐州出土的纺织百戏画像石(图198)图中右侧有一屋,利用斜侧面构图,屋中主仆都面向庭中观剧。

 

江苏徐州出土的纺织百戏画像石(图198)


  四川省郫县东汉墓出土石棺宴饮百戏石刻(图199)画面正中刻一座重楼,楼底层有5人坐着饮酒,伎人表演则在楼旁边的空地上。

 

四川省郫县东汉墓出土石棺宴饮百戏石刻(图199)


  山东曲阜旧县村出土的地主宅院画像石(图200)这是一座小庭深院,进深二重,另有回廊和别的院子分开。前院堂屋外有伎人表演,后院廊下有人抚琴,表现了一般地主的家庭娱乐活动。

 

山东曲阜旧县村出土的地主宅院画像石(图200)


  徐州铜山洪楼汉墓画像石(图201)刻有五人在屋内席地而坐观看表演。

 

徐州铜山洪楼汉墓画像石(图201)


  铜山檀山集汉墓画像石(图202)刻有多层斗拱楼房,观看者居高临下欣赏楼下场地上艺人的演出。

 

铜山檀山集汉墓画像石(图202)


  3、广场式演出
  汉武帝喜欢举行广场上的大型百戏演出。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夏,京师民观角抵与上林平乐观。”意思是说,在夏天京城的老百姓都去上林平乐观看角抵戏。《东汉春》云:皇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设秘戏以示人。平乐观(图203)是汉代长安未央宫里的楼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戏楼。“大坛”上有华盖,是皇帝看戏的地方。“设秘戏以示人”,说明戏楼建在广场上,很高大。从现存的记载广场演出的画像石我们可以领略当时的气概。

 

平乐观(图203)


  山东沂南县北塞村汉墓百戏画像石(图204)场面阔大,演出内容有奔马戏车等广场演出的独特节目。

 

山东沂南县北塞村汉墓百戏画像石(图204)


  (二)寺院戏场
  1、六朝寺院百戏:六朝时候中原佛寺兴盛,佛寺成为人群集中的地方。在寺中的各种仪式活动中,佛乐演奏逐渐吸收了世俗的百戏故事,佛寺转而成为人们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的景明寺: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
  2、唐代戏场:唐代的演出场所大多与佛寺有关系。常见的有歌场、戏场。歌场是表演歌舞的场所。这种场所人们可以随意进去甚至参与表演。戏场指城市中演出百戏杂技歌舞的地方。在一座城市里戏场可以有多处,一般设在寺院里。戏场是皇室到普通市民最喜爱的游艺场所。《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岁正月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
  (三)宋代的瓦舍勾栏
  唐代的寺
  院戏场到了宋代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及夜禁制度的瓦解,开始走向民间,形成了宋代遍布市井的勾栏瓦舍。
  瓦舍──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图205) 为南宋临安的瓦舍分布状况。

 

南宋临安的瓦舍分布状况(图205)


  勾栏的建造形制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又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造全封闭的形制,四周围起,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在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上设有乐床。其后是戏房,戏房通往戏台的通道称为“古门道”或“鬼门道”也就是上下场门,其他面则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席,叫腰棚。其中正对戏台而位置较高的看台又叫神楼。观众席里又有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龙头,位于靠近戏台左侧的下场门附近。勾栏实行商业化的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它历经了北宋、金、元、明朝前期400余年时间。这一时期中国戏剧的演出场所以勾栏瓦舍为主,神庙戏楼为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瓦肆
陶瓷枕与宋金元戏曲
瓦市:古代都市娱乐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流传千年的“百戏图”告诉你,古时的演艺活动有多丰富
瓦舍
宋朝外卖小哥的24小时:人在该奋斗的年纪太闲,是一场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