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庞维国 (学习笔记)

第一讲    什么是学习

学习:获得新的知识或者自己有重新的认识.

定义: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

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探索学习规律,构建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研究取向: 1.哲学取向:理论分析与经结

         2.心理学取向:实证的行为水平研究

                3.生物生理学取向:神经科学,强调学习的生理基础

 

第二讲    知识的学习

知识学习的类型:1. 符号代表学习

     2. 概念学习

              3. 命题学习

知识的学习过程:1. 识记阶段(理解吸收新知识)

   2.保持阶段(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起联系)

   3.应用阶段(提取、应用新知识)

知识习得的条件:

1.      已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2.      已有知识的可辨别性

3.      已有知识的稳定性

 

第三讲     智力技能的学习

智力技能的学习

    智力的内涵:本质上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

智力技能的学习有两个核心的内容:一个是概念的学习,一个是规则的学习。

    智力技能的分类:

   1. 辨别学习

       2. 概念应用

       3. 规则学习

       4. 高级规则的学习

智力技能获得的过程:

   1. 陈述性阶段(知道怎么做)

   2. 意识控制应用阶段(能做)

       3. 自动化(熟练地做、意识控制程度降低)

    智力学习的内容:

       1. 概念:具体概念与定义性概念

       2. 规则学习,实质上就是利用大量的例证来说明规则所反映的关系。

智力技能习得的条件:

       1. 首先必须以陈述知识的形式获得。

       2. 必须具备相关的子技能或下位技能。

       3. 必须经过适量的变式练习。

 

第四讲  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什么是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的一项任务的能力。

二.动作学习的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阶段

要掌握住动作技能习得的或者说它操作的基本规则问题。

  第二阶段:联结阶段

学习规则往往先开始一部分一部分的学,然后再学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

  动作规则→示范→反馈→练习

 

第五讲  态度的学习

一.态度

态度是影响个体对客体、事件或人物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态度的构成成分:

   1. 情感或情绪成分(好恶)

   2.行为成分(行为倾向)

   3.认知成分(价值观)

二.态度的形成

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三.态度的形成方式

1.经典条件作用

2.强化 

3.榜样示范

4.沟通与说服

 

第六讲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有两类:

   外部动机:

强化理论(见行为主义),成就动机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内部动机:

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

2、目标设置理论

3、归因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

5、自我价值理论

 

第七讲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途径:

1、自主教学

2、观察学习

3、学习实验

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过程:

1、观察或反思阶段

2、模仿、尝试阶段

3、自我控制阶段

4、自觉、习惯化阶段

自主学习的内在条件:

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

1、教师或其他成人的教育指导

2、家庭因素

3、同伴榜样与支持

4、学习资源的可利用性

5、文化因素

 

第八讲   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质特征:

1、积极的相互依赖

2、个体的可依赖性

3、面对面的互动

4、交往技能的运用

5、团体历程(集体推进)

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特征:

1、异质性小组

2、明确的目标

3、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

4、教师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

5、个体责任

6、奖赏小组的成功

7、自我评价

8、变化合作时间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选定课题——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

2、小组设计——确定小组学习的规模(选定4-6人)、划分学习小组;

3、安排课堂——布置课堂环境;

4、呈现、分割学习材料;

5、开展学习活动;

6、提交小组的学习结果,教师总结(学习、合作)。

 

第九讲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在学习中基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主动提出问题,进而综合运用新旧知识、技能生成新的问题解决规则或思维产品的过程。

两类问题:

1、界定良好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

2、界定不良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

 

第十讲  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三大类:

1、认知体验式学习:

通常要经历四个步骤:

     首先,对真实世界进行感知和体验;

     其次,对感知经验进行回顾和反思;

     再次,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理论模型;

     最后,把理论分析或理论模型放到实践中检验。

2、情感体验式学习:

a、始于对真实(或类真实)情境的体验,但通过情境体验;

b、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情绪唤醒事件;

c、个人对情绪唤醒事件的认知评价。

3、行动体验式学习:

   一般包括实际操作、结果反思和行动修正三个基本过程。

 

第十一讲  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

  1、创新学习是指能够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学习活动。

  2、创新学习与常规学习活动的根本区别,是学习结果中蕴含了原创性、适用性的新观念。

智力与创新:

  1、智力是创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当智商低于120时,创新能力与智商相关显著;当智力高于120时,创新能力与智商的相关并不显著,甚至好无联系。

动机与创新:

  1、内在动机是最为重要的创新动力。

  2、外部动机的作用比较复杂。

创新与个性:

   流畅性、好奇心、独立性、冒险性、想象力、乱中求序的能力、开放性、灵活性、容忍模棱两可

 

第十二讲  多媒体学习

多媒体学习的原理:

1、多媒体原则

2、空间接近原则

3、时间接近原则

4、一致性原则

5、通道原则

6、冗余原则

7、个体差异原则

8、个性化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学部分
必背!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湖北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