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系列之美食:精致杯具,十里筵席(下)


十一  鸽蛋、茄鲞


见于四十、四十一刘姥姥游大观园两回。

早晨转累了先吃茶,婆子们手里捧着“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盛了点心来,安席的时候备原是“乌木三镶银箸”,但凤姐和鸳鸯为了捉弄刘姥姥,特意把一碗鸽蛋放到她面前,又单给她拿了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来搛


鸽子蛋

刘姥姥十分上道,说这筷子“比村里的铁锹还沉”,又自比为食量巨大的牛,还说这里的“鸡儿俊、下的蛋也小巧”,几句村言俚语逗得太太小姐们哈哈大笑。


茄鲞就更是红楼中浓墨重彩描写的一道“名菜”了,作者通过凤姐之口详细介绍了做法。

虽说实际上这不过是凤姐顺嘴诌了逗刘姥姥的玩笑话——现代有酒楼做红楼菜时曾原样照搬,不过据说味道也并不十分好,黑乎乎地倒像一盘酱爆鸡丁——但从中不难看出侯门公府做菜步骤之繁:


茄鲞

“…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先不说味道如何,只看到这活泼泼地一串字儿,看客们就忍不住垂涎欲滴了。

 


吃酒时还有其他点心:藕粉桂糖糕、松瓤鹅油卷,还有一寸大的螃蟹馅儿的小饺子,另有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儿

虽然贾母嫌“油腻腻”的,哪样都不爱,其实就算是那简单的小面果,也都做得很精致,有牡丹花的,也有其他花的,一个个玲珑剔透。难怪刘姥姥爱得不行,直说要包回家去给村里的姐儿们作花样子呢。

 

十二  燕窝粥、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见于四十五回。

钗黛作为红楼中最为光辉夺目的两位女性,她们之间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起初黛玉心存酸妒、时时挑刺,宝钗只隐忍不发,后来两人却渐渐合契。此中根本原因在于宝黛之间的信任渐渐建立,黛玉不再一味将宝钗视为威胁,但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一是行酒令时,黛玉失口说出了“禁书”《西厢记》中的诗句,宝钗背了人提醒她;其二便是燕窝粥这一回了。



 已是秋凉时节,黛玉又犯了嗽疾,宝钗来看她,细论了一回药理,又建议她吃燕窝粥: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燕窝粥

宝钗这话不离谱,燕窝确是健脾润肺之佳品,红楼中的女眷如可卿和凤姐等都曾在病中吃燕窝粥,黛玉脾胃弱又有嗽疾,此粥于她也颇有助益。

但可卿是东府当家大奶奶,凤姐更是荣国府内管家,要吃喝些什么都极方便,而黛玉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每日吃粥熬药已怕人言语,想来想去便不肯多事。

 


《秋窗风雨夕》

她还因此叹道: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而后二人又絮絮地说了很多心中烦难,晚间宝钗果然打发婆子送来了

“一大包上等燕窝,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来。


绵白糖

梅片,学名“天然右旋龙脑”,名贵珍稀药材、高级香料,是从梅片树的新鲜汁液中析出的白色半透明粉末状结晶,味辛凉,有通诸窍,散郁火之用。

洋糖指的则是南洋传过来的蔗糖,用过冬成熟的甘蔗制作而成,十分洁白甘甜。

所以此糖大约就是掺着半透明结晶梅片的白糖,味道甜而略苦,气清香。

 


此时,天阴得沉黑,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秋霖脉脉滴于竹梢之上,窗内烛光昏昏,更觉凄然。清高骄傲如黛玉,今日竟说出那么一番剖心剖肝的恳切之言,而宝钗却也是懂得的。

一个是世外仙姝,一个是山中高士,在这寒恻恻的秋意中,在利益与感情的搓弄中,这一刻,她们洞见了彼此的肺腑与心肠。一时间,看客之心只同黛玉之心,有种微微的酸楚,有种暗暗的喜悦,还感到了一种难以抗拒的暖意。

燕窝也罢,洋糖也好,东西事小,难得的是黛玉之真并宝钗之暖罢了


十三  建莲红枣汤、法制紫姜


见于五十二回。

正是隆冬季节,天阴欲雪,宝玉要去赴寿宴,晴雯麝月们一早叫了宝玉起床,小丫头“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建莲红枣儿汤来,宝玉喝了两口”,又噙了一块“法制紫姜”——这就是一顿简易的早点了。


建莲红枣雪梨汤

建莲,指产自福建建宁的莲子,为莲子中最上品者,在清代是贡品之一。此汤以红枣、银耳加少许红糖熬制而成,不仅味道香甜醇厚,更有安心养神、健脾补血的功效。


法制紫姜

此处的“紫姜”是指芽色微紫的嫩姜,质地脆嫩无渣,辣味较轻。“法制紫姜”即指将姜“如法炮制”做成的酱菜。据称李时珍曾说过其中的药理:

“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十四  鸭子肉粥、粳米粥、杏仁茶


见于五十五回。

正值元宵佳节,贾府大开夜宴,大花厅上摆了席面,满挂了各色佳灯,还定了一班小戏,请了说书的女先儿来取乐。一时热闹起来,戏台上洒了钱,引得小戏子们去抢,大家击鼓传梅说笑话,末了还放了烟火。


贾母道觉得有些饿了,凤姐便说预备了“鸭子肉粥”。贾母嫌油腻,要吃清淡些。凤姐又说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又嫌甜,最后只吃了些“杏仁”。


鸭子肉粥

鸭子肉粥虽然普通,却是个古方,能够补肾养肝,有“凉补”的功效,很适合身体虚弱、虚不胜补的老年人。


杏仁茶

杏仁茶虽名为“茶”,却不是茶水,而是有一定浓稠度的汤糊。《食宪鸿秘》曾介绍过“杏酪”的做法:

“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

杏仁茶大体与此相同。成品洁白细腻,口感软糯顺滑,又有淡淡的杏仁香气,还有美容养颜、润燥止咳之功。

 


宴席仍旧热闹非凡,粥肴也精致讲究,凤姐还是那个伶牙俐齿的凤姐,但这回的元宵夜宴上,她却说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笑话:

“…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她“正颜厉色”地说来,下面却别无他话。

这哪里是别人的笑话,恰是贾府自己的故事。自此之后,贾府便渐渐多事起来,凤姐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热闹到了顶点,最后只剩下“冰冷无味”的余音。

 

十五  火腿鲜笋汤


见于五十八回。

此时宝玉身体不爽,尚未大愈,依着贾府的养生之道,生病期间不能吃油腻荤腥,总以清淡为妙。所以宝玉的晚饭只是“四样小菜”,只有一碗“火腿鲜笋汤”还算沾了点荤,叫宝玉馋得“就桌上喝了一口”。


火腿鲜笋汤

火腿即火肉,用猪腿腌熏而成。而书中此时正是仲春季节,大约已经有了鲜笋,所以正可拿鲜笋作食材。

此汤是明清时江南地区的食俗,扬州人称“一啜鲜”,虽用了荤菜入汤,却没有油腻之感,反而素净鲜香,又有营养,正适合此时病中的宝玉。

 

十六  茯苓霜、油盐炒枸杞芽


见于六十、六十一回。

这茯苓霜也算是个稀罕物,在书中却是在厨房管事“柳家的”手中出现的。原来,她兄长大约是贾府的门房,贾府时常有外官来拜,这些门房的人也跟着沾点光。

这茯苓霜便是一个“粤东的官”给了门上人小一篓做门礼的,柳家的哥哥分了些,便拿给外甥女——有几分姿色,有望进怡红院当差的柳五儿——补养。


牛奶茯苓

书中对它的来处和用法说得明白:

“…(粤)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

据说古人因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的根上,以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称它为茯灵(茯苓)。

其实茯苓是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是一味著名的中药,药性平和稳健,颇有扶脾益气之功。


柳五儿 

大观园里的姑娘小姐们,旁人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金尊玉贵,但跟红顶白原是人之天性,底下办事的奴才眼睛最亮,硬是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柳家在厨房当差,支应各处大小主子,更是长了头号的势利眼。比如她巴结怡红院就格外厉害,对晴雯这种主子身边的“副小姐”就不说了,连对芳官这种小丫头也都极尽心。而对 “二木头”迎春、对糊涂人赵姨娘院里的事,那就得往后排了。


柳家的

这样的人,要么对她的切身利益有影响,要么就得叫她钱上不吃亏。她说的“油盐炒枸杞芽”,原是探春和宝钗偶尔商议着要吃的,还专门打发人“送了五百钱来”。于是那两位也就成了她嘴里“明白体下”的姑娘。


枸杞芽

明代《茹草编》中说:

“…紫芝瑶草不足贵,丘中枸杞生芊芊。摘以莹玉无瑕之手,濯以悬流瀑布之泉,但能细嚼辨深味,何以勾漏求神仙?…春夏采嫩头,汤焯,盐醢拌食。”

难保探钗二人不是看了这个才兴起了吃枸杞芽的想头。当代作家、美食家汪曾祺也曾说:

“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荬菜一样。”

不过是最简单的油盐佐料,却能做出爽口养生的佳品,还有那么一两分出尘的味道,这才是得了生活的真味呢。


十七  虾丸鸡皮汤、酒酿鸭子、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


见于六十二回。
六十二、六十三两回也是我幼时特别爱读的情节:

这日恰是宝玉生辰,又是平儿芳诞,大家作兴起来,白天先热热闹闹摆了几桌,晚间又私下开了筵席,湘云醉卧芍药茵、群芳饮酒掷花签便是在这两回。但筵席才过,东府老爷贾敬便“飞升”了,可见宝玉他们这“乐”,也不过是得乐且乐罢了。



白日吃酒时芳官没能去,她是南人,也“不惯吃那个面条子”,所以叫柳家的单给她备了饭。

柳家的十分用心,准备的便是“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和绿畦香稻粳米饭”这五样。



虾丸鸡皮汤

“鸡皮”在红楼的汤中曾几次出现,据考证,这的确是清代的一种饮食风气,鸡皮甚至还是御膳食材,这多半是取它富含胶原蛋白、滑韧肥美的好处。这里与脆嫩的虾丸共同烹制,汤味更加清鲜。


酒酿清蒸鸭子

上文已说过鸭肉的凉补美容功效,“水居者腥”,此处的酒酿清蒸之法,用姜去其腥气,又以微甜的酒酿提味,菜品色泽明快,肉质酥烂完整,味道咸中微甜,清淡又不失醇香。



胭脂鹅脯

《易牙遗意》云:

“鹅一只,不碎,先以盐腌过,置汤锣内蒸熟,以鸭弹三五枚洒在内,候熟,杏腻浇供,名杏花鹅。”

杏花红而类胭脂色,故又名胭脂鹅。鹅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虚之用,而鹅脯之肉又格外细嫩丰润,因此这道菜不仅颜色诱人可喜,味道也必定咸甜鲜香,非常不错。



这五样菜是作为“套餐”送上的,有清白,有淡黄,有胭红,有油棕,再加上一碗“热腾腾碧荧荧”的米饭,从色泽上就已经夺人眼球了。难怪虽是芳官的饭,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又吃卷酥又拿汤泡饭,吃得十分香甜。
倒是芳官一个小丫头,只嫌它“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挑挑捡捡,略微吃了点就不吃了,却不知日后她被带走作了尼姑,那时又该吃些什么呢?

 

十八  椒油莼齑酱、鸡髓笋、风腌果子狸、红稻米粥、白粳米饭


见于七十五回。

从书中看,贾府有各房给贾母献菜以示孝亲、贾母吃不完再赏给小辈以示慈爱的旧例。比如凤姐曾孝敬过一道“野鸡崽子汤”,投了贾母的胃口,依的就是这种规矩。

此回中的几样菜,就分别是王夫人、贾赦和“外头老爷”送上的。


莼菜

王夫人因为要吃斋,又知道贾母不喜欢面筋豆腐,便只送了这道小菜。莼菜又称马蹄草,水生植物,嫩叶可做菜

此处的酱便是将莼菜捣碎,拌上盐粒、姜末、葱末、椒油等腌制而成,虽说家常,却咸香微辣,正好下饭


鸡髓笋

鸡髓笋的做法便有争议了,一说是将鸡骨敲碎取髓,点缀盘中;一说则指就是鲜笋,不过是以鸡汤调味而已。无论如何,这道菜是以嫩笋为主料,在中秋的北地,也算是难得而珍贵的一道美味了。


风腌果子狸

对,你没看错,就是SAS期间出了名的那种小动物。《随园食谱》云:

“果子狸,鲜者难得。其腌干者,用蜜酒酿,蒸熟,快刀切片上桌。先用米计水泡一日,去尽盐秽。较火腿觉嫩而肥。”

在清代它是美食,现在却已经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名录,为安全见,为环保见,这菜在书上看看也就行了。


红稻米粥

贾府饮食自有规矩,主子和奴才们吃的米饭并不一样。比如主子们吃“碧粳米“和”红稻米”,奴才们吃的就只是普通的“白粳米”了。

这里的红稻米,全称“御田胭脂米”,产于河北丰南县玉兰庄,米粒里外都呈暗红,营养极为丰富,煮熟时异香扑鼻、色如胭脂

 


尤氏

这里有个小插曲:贾母吃完后,轮到东府贾珍的夫人尤氏吃,伺候添饭的人给她盛的却是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贾母骂那人“昏了”。

王夫人和鸳鸯便解释道,近年年景差,田庄上的米不能按数上交,“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再联系贾母说的,要免掉各房孝敬菜的旧规矩,“如今比不得先前辐辏的时光了”,真让人有点唏嘘: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一碗米饭可见兴衰啊。


十九  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


见于七十六回。

如果不算王道士胡诌的那个冰糖雪梨“疗妒汤”,这块月饼,差不多算是前八十回中最后一次详细提到的美食了。

月饼本身并无太多可说之处,它出现的那个情境在红楼中却极为动人。


松瓤月饼

这又是一年中秋节,宝钗宝琴早已家去了,李纨凤姐都病着,贾赦磕了腿,于是邢夫人去了,贾蓉之妻送邢夫人也去了,黛玉湘云逃席自去联诗,宝玉因晴雯之病郁郁寡欢——一桌席面便显得空了许多

 


大家正饮酒说话,桂花树下忽然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地吹出了笛声

“趁着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贾母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并一杯热茶赏给谱笛之人。片刻间笛声又起,却比先前越发凄凉,

夜静月明,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此情此景,长笛桂花,这一段书,叫人读来心觉戚戚,竟有如同亲历之感。

 


自此回以后,晴雯死了,尤三姐死了,柳湘莲遁了,迎春所嫁非人,香菱受尽挫磨…红楼中的人们在命运的波涛中上下起伏,而贾府也日渐走向了末路

大家渐渐不再关心要吃些什么喝些什么,曾经的金莼玉粒、珍馐佳肴在文字中退到了后台,夜阑酒尽,杯盘狼藉,这十里筵席快要到了散场的时候

 

这舌尖上的红楼,好一场饕餮盛宴,酸甜苦辣之后,只剩下些饮冰嚼雪之味!看客如我,掩卷只觉怅然若失、心思难平,但生活还要继续,一日三餐哪顿都舍不得省下,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再吃顿小龙虾压压惊了。

(完)


本订阅号文章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各种分享和转发。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小言宋詹詹,个人微信号viking-s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美食
一碗碧荧荧的粳米饭
【清谈红楼⑲】过目难忘的红楼“三大吃货”
桐语红楼|下酒菜与醒酒汤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过年哪能不聊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