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星闪烁的夜空,为何明月会从中原升起?探寻中原文化崛起的秘密

公元前2300年,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在文明的前夜消亡;公元前2200年,长江中游已经进入衰败期的石家河文化被南下的中原文化灭亡;公元前2000年进入考古学上的夏纪年以后,关中的客省庄文化被一步步驱逐出关中平原,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也逐渐被压缩至胶东一隅,进入了衰亡的节奏。一轮明月在中原冉冉升起。中华大地随后进入了王朝时代。是什么原因让中原文化区成为笑到最后的一支文化势力呢?

中原

“中原”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如《诗经》中“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指的是田野中间的意思。从地域来说,中原一词多出现于汉以后,而先秦时期多用“土中”“天下之中”这样的词汇。其实这些能够反映出来周人“求中”的思想在逐渐加深。

《逸周书·作雒》“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尚书· 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曾运乾《尚书正读》作释:“服,治也。土中,谓洛邑 ,为天下中也。”

《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注曰: “王者封诸侯必居土中,所以教化者平,贡赋者均。”

《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 ,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

由上可知,在周人“求中”的意识中,洛阳一带为“天下之中”,此处可以看到古人敏锐的地理直觉。我们在讲述商人迁都的文章中有对商人“求中”思想的初步解读。周人“求中”思想根源应该与之有关,随着我国古代王朝控制区域的扩大,对于“天下之中”“中原”概念也在不断变化中。不过基本上都不出今天河南省这个中心地带。

从古代文献来看,广义的中原多指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狭义中原指的是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河南全部。

本文的中原指的就是这个狭义的中原地区,这个地区的考古文化也通常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面貌,同时有着连续发展的考古文化脉络,我们后面会对此作出详细分析。事实上苏秉琦先生在很早时候就为我国考古文化划分了六个区系,今天看来不得不佩服苏先生的远见卓识。

苏先生六个区系是这样划分的“①陕豫晋临境地区、②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③湖北和临近地区、④长江下游地区、⑤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⑥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这个区域的划分出自四十年前。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区系划分多有变化,变化其实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

苏秉琦先生定义的六个文化区系

本文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将中原地区考古文化分成两个作用圈,一个是苏先生所划分的晋陕豫邻境区,我们称之为“华山圈”,另一个就是郑洛地带的“嵩山圈”。从考古文化的发展变化来看,这两个文化圈分别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此消彼长的现象很明显,但对中原地区考古文化的连续发展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下节开始会对中原地区考古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详细梳理,本节还是继续对文中“中原”区的地理位置做下基本介绍。

本文定义的“中原”基本上涵盖了目前河南省的全部地区,北部边界截止到山西省北部山脉和陕西省北部高原的南部,这里不包括山西的忻州、朔州、大同以及陕西的榆林和延安地区。这几个地区的考古文化、地貌以及生态系统乃至族群与本文的中原地区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东部边界在山东中部的大泽山、牙山一线,再往东的威海烟台地区则排除在外,向南的边界则基本上维持在现在的安徽湖北北部,西部边界截止到西安泾河这线。

中原文化区分成两个文化圈

本文所指的“中原”地区是我国考古文化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严文明先生所说的“重瓣花朵”的花蕊部分。与之相邻的各个文化区,北部长城一线从陕北到辽西分布着以“细石器”为主的考古文化带,晋中以北、冀北等地则为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碰撞地带,其考古文化均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甘青地区与关中平原的中西部则是河湟文化圈与中原文化圈的碰撞地带。汉中及丹江地区的考古文化则受到了中原文化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的双重影响。豫东鲁西地带是中原文化与海岱文化的碰撞区。淮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原、海岱、长江下游考古文化的碰撞地带,这些碰撞地带的考古文化面貌因此显得非常复杂。

各个文化区碰撞地带

由上图我们完全能够看出来,中原地区是中华大地各个考古文化的汇聚点,是各个考古文化互相交流的中心点。这也是中原考古文化能够持续更新及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限于篇幅只对中原考古文化进行解读,其他地区考古文化,可以参看笔者其他文章。那么,中原文化区的考古文化脉络是怎样的呢?从里面我们能够窥得中原文化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的奥妙吗?

起源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对7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各个考古文化势力有过总结分析。本文将甘青地区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主文化区是缘于本文的时空范围不只是7000年前了,我们至少会将视线进入到夏文化阶段,也就是大概在3500-4000年前这个时间点。在仰韶后期,甘青地区的考古文化已经独立发展,成为了我国考古文化大家庭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按照业界主流划分标准,距今12000年-9000年为新石器早期、距今9000年-7000年为新石器中期。北方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主要出现在现在的海河流域,目前发现的考古遗存有“南庄头遗存”、“于家沟遗存”,以及稍微晚一些的 “东胡林遗存”、“转年遗存”、“西庙遗存”几支考古文化,几支文化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发展。

转年遗存示意

其中“于家沟遗存”是中原考古文化的主要源头,海河流域的这几支考古遗存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在之后就不见了踪影,应该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古人发生了迁徙。其中于家沟人离开海河流域,向南进入了本文的“中原”区域,形成李家沟遗存。

李家沟遗存的年代在10000-9000年前,分布于嵩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低丘陵地带,海拔在200米左右,位于溱水旁边的二级阶地上。

按照学者的分析,新石器早期的古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他们是无法选择广阔的平原地区作为栖息地的,大多选择地貌过渡带的支流阶地作为生活的场所。

原因其实很简单,地貌过渡带地势上的落差让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能够在这里堆积,形成肥沃的冲击平原。对于尚以采集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古人类来说,临近山地茂密的森林及植物类型的多样化,让人们更容易获得食物来源。

李家沟遗址就处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向黄淮平原过渡的这样一个地貌特征带上。这里不仅适合古人类的生存,同时对于原始农业的诞生也非常有利。

李家沟文化

这个区域处于我们上文谈到的嵩山文化圈范围,嵩山文化圈的核心区就是郑州地区,据学者统计,仅郑州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就有300多处,裴李岗时代的考古文化遗址有100多处,仰韶时代遗址有300多处,龙山时代的遗址400余处,夏商两代遗址也都有百余处,充分说明这个地区成为中原地区核心考古文化区绝对不是偶然的,中原地区原始农业的源头也在这里。

从李家沟遗址的发掘报告来看,李家沟人已经掌握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这个时间应该在10000年前左右,据推测,李家沟人应该已经培育了粟、黍等农作物作为食物的来源,同时李家沟人还驯化了牛、马、羊、猪等家畜。我们知道,拥有了以杂粮为主的家猪常常标志着稳定的农业生产及定居生活的出现。加上发掘出来大量的陶器残片,也同样说明了此时的李家沟人已经处于有了原始农业的定居生活阶段。

李家沟遗址的发现,将中原地区农业及考古文化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充分证明了中原地区考古文化的本地起源特点,同时为南稻北粟的中国古农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考古证据。

高规格的起点为中原地区考古文化之后的迅速崛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终于在公元前7000年新石器中期到来的这个时刻,中原地区的古文化开始全面爆发,成为那个年代中华大地上最杰出的一支考古文化,这个时代也被学者称作“裴李岗时代”,裴李岗时代以让人吃惊的文化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崛起

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山组成,从洛阳东延伸到郑州西,整个区域南到郏县,北抵黄河,东西长60多公里,这里是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交汇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属于黄河流域的有伊河、洛河、汜水,归属淮河流域的有颍河、汝河、索河、贾鲁河、双洎河等。

我们上面提到的李家沟遗址旁边的溱水就是双洎河的支流。在这片河网密布,并于全新世温暖期堆积出来的黄土层上诞生了强大的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位置

目前在河南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时期的文化遗址有150多处。己经发掘的遗址有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唐户、新密莪沟北岗、马良沟、中牟宋庄、郑州朱寨、长葛石固、郏县水泉、汝州中山寨、舞阳贾湖等。

裴李岗文化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这个期间,我们这里不对文化内涵做详细解读,在几个遗址中,贾湖遗址发达的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唐户遗址140平米的巨大面积值得我们好好关注。

裴李岗文化分布

裴李岗文化独立发展了五六百年左右,不仅在中原地区稳定扩张势力范围,同时也向周边地区扩张,促成了渭河及汉水上游的“白家文化”的诞生。按照韩建业先生推测,白家文化的来源是由“裴李岗文化西进”以及长江中游的城背溪文化北上促成的。

白家文化是甘青及秦岭南北两侧考古文化的源头,也有被称作“大地湾一期”“老官台文化”。至此,河湟文化区开始形成,首先蔓延到关中平原上的碰撞地带。

裴李岗文化西渐

裴李岗文化同时在黄河下游地区北辛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还有淮河中下游的各支考古文化在此时也基本上是在贾湖类型扩张过程中形成的。

裴李岗文化以其强势的面貌,对中原及周边地区同时代的考古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有学者将其年代范围即公元前7000年-5000年这个期间称作裴李岗时代。本文对此表示赞同。

虽然裴李岗时代,中原地区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食物的来源仍然非常依赖生态环境,采集和狩猎在这中间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环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影响非常大。

7000年前文化势力序列

从考古来看,裴李岗时代的下限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公元前5000年这个时间点是中国考古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分界点。之前三支最强大的考古文化在这个时间点都走向了衰亡,就是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长江中游的城背溪和皂市下层文化及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

我们知道,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爆发了全新世以来最大的海侵,海平面的上升同时也让内陆河流水面整体上升,导致河流湖泊的泛滥,原来居于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古人被迫远离家园。裴李岗文化的衰落盖是由此吧。与跨湖桥人迁往浙西山谷一样,裴李岗人也向西迁徙,停留在豫西和晋南地区的河谷盆地中。在考古学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裴李岗文化消亡,前仰韶时代来临了。

7000年前海侵

巅峰

嵩山文化圈虽然进入衰败,但华山文化圈却在此时开始崛起,位于陕晋豫交境地区的枣园文化在裴李岗文化强大基因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而关中地区此时已经演化成独立的半坡文化,在半坡文化强势东进的压力下,尚显弱势的枣园文化蜕变成东庄文化。

枣园文化

学界通常将公元前5000年这个时间点作为仰韶时代的开始,在仰韶时代早期,关中地区与以华山文化圈为主的中原地区形成了既相似又有不同的两种文化面貌。本文称之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和东山类型。

对于仰韶时代早期文化的命名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我们这里简化各种分歧,就按照上面的定义进行了划分,实际上这时候正是强大文化势力衰退后的分裂期,这点无论在长江流域还是西辽河流域都有非常明显的反映。

同时这个时期在原来裴李岗文化的势力范围内还存在着后岗一期、王湾一期、石固V期等考古文化,在中华文明分久必合的惯性推动下,强大的庙底沟文化出现了,庙底沟文化的主要来源就是华山文化圈的东山类型。

庙底沟扩张

从考古上来看,庙底沟文化一经诞生,就开始向周围扩张,不仅迅速进军关中平原,同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河湟文化圈,东部原有裴李岗时代消失后遗留下来的几支考古文化也分别被庙底沟文化取代,如果我们换种思路,这个时期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族群,占领了半坡人掌控的关中、甘青、以及陕北河套地区。

向东则占据了后岗人和王湾人的势力范围。这个族群是谁呢?本文暂不对历史传说做解读,读者可以自行想象下,我们会在后期文章中专门结合历史传说和考古文化变迁做详细推测。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期是中原文化的巅峰时期,有不少学者将庙底沟时期作为早期中国形成的标志。庙底沟文化的势力范围几乎就是夏商时期中原王朝有效的势力范围。

我们这里做下简单回顾,裴李岗人在嵩山文化圈创造了辉煌的裴李岗时代,随着环境的变化,裴李岗时代结束,移居华山文化圈的这群裴李岗人的后代在与来自陇东及关中的半坡人争斗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终于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重新崛起,创造了庙底沟文化。

按照学界的划分,从裴李岗时代结束到庙底沟时代,再到龙山时代早期的这段时间是仰韶时代(文化),这个时间段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黄河流域文化谱系

裴李岗时代起于公元前7000年,强盛于公元前6000年,衰落于公元前5000年。仰韶时代起于公元前5000年,强盛于公元前4000年,衰落于公元前3000年。裴李岗时代由嵩山文化圈创建,而仰韶时代由华山文化圈创建。多么巧合的时间安排,有没有千年一轮回的感觉呢?笔者深有此感。

如果我们往下再推千年,按照上面的演化规律来看,又将有一个王者会诞生,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公元前2000年。想必很多朋友已经看出来了,公元前2000年就是夏纪年的开始,中华大地从此将进入王朝时代。

如果说,裴李岗时代的结束是由于公元前5000年全新世海侵的巅峰所导致,那么仰韶时代的结束是因为什么呢?公元前3000年发生了什么?良渚、大汶口、屈家岭这些强大的文化势力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跟他们的出现有关系吗?而公元前2000年中原文化再次崛起的动因都有哪些?我们下文会继续解读。

结语:我们认为,考古文化与族群是无法完全一一对应的,一个考古文化不一定是一个族群所拥有,但一定会存在一个主导的族群,这个族群本身扩大的同时会吸收其他族群的人员和文化特征,在考古上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考古文化的自然演化。而文化的骤然消失往往是族群战争所至。中原地区的族群演化完全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变化的,长江流域的族群演化也大致是这个模式。所谓神话传说则通常是各个族群远古的记忆综合而成。这些考古文化族群的变化是中华民族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一个完美的缩影,我们从中可以领会到很多,中国诸考古文化的兴衰起伏与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下篇文章会详解,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与中原地区恩怨情仇几千年,却从未缺席中华文明的形成历史
国之重器,从炊器到核心礼器的华丽转身,陶鼎的由来与发展
裴李岗遗址——追溯中原远古文化
考古发现实证河南万年文明根系
【礼乐书院】史前礼制的形成、演进模式与特征①
中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