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该如何欣赏张九齡的千古名篇《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大约作于诗人被贬荆州之后,与他的《感遇诗》大约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全诗很好理解,诗人由明月寄相思,想到在远方的情人(也有一说是亲人,个人比较倾向情人),夜里辗转无眠,披衣而起,出门望月,借着明月来抚慰分离两处的相思之情,既然不能亲手将此月色赠予你,不如期待与你在梦里欢聚。

唐朝诗歌盛行,诗人以诗铭志,以诗抒情,以诗寄情,以诗感怀等,它承载了诗人们的所有情绪,对于张九龄也不例外。

从诗名《望月怀远》看,这是一首感怀诗。我们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怀,月亮在我们眼中并不纯粹是一个物理的存在,它还是一个有生命带有感情色彩的物象,随着它的形态变化,我们的情绪也会起伏。比如天上月圆时,地上的人也该是团圆的,如果没有团圆,就会生出几分遗憾,添加几许分离之苦,就会想到托明月寄相思。诗人正是在夜晚看到空中明月,才想到远方情人,不禁感慨万千。

月亮与酒, 在唐诗和宋词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物象,酒助诗兴,月寄相思。《望月怀远》全诗几乎是浸泡在月光下完成的,因此明月意象在全诗中是一个亮点。

我们先看明月在本诗中的寓意,再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最后总结出张九龄写此诗最有可能想表达的几种情绪。

诗中的明月意象

从上古神话脱胎而出的月亮是阴性的,通常代表女性。诗中的明月挂在空中,诗人的周遭没有海,也没有天涯。海上的明月是诗人加工出来的意境,海上明月带有浪漫主义的审美色彩。而天涯通常都蕴含着一种被遗弃的情绪,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在诗中可以理解为不得志的苦闷情绪,实际上就是孤独。

“情人”也是诗人幻想出来的,就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是指明月、我还有影子。在诗中,也出现了“三人”,即我、明月还有情人。我与情人分隔两地,并不能看到情人埋怨夜的漫长,还生出相思。这样的情景恰是通过明月传递给我的,与第一句“天涯共此时”相呼应。

“灭烛怜光满”,这句表意表达是怜惜满屋的月光,实际上的意境还是在表达相思之情,因为相思之苦,所以辗转难眠。出到院子里又觉寒露冰凉,“不堪盈手赠”,还是在写月光的美好,意在表达诗人不能把内心的相思向情人倾诉,这实在是一种痛苦,不如索性到梦里与你相见吧。

月亮意象的符号,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到唐代,它在思乡的亲情和友情方面趋于稳定,具备公共性。因此,明月在诗中代表的一种寓意即为相思。

另外,明月还是传递“我与情人”之间的快递工具,它还作为一个见证者的身份存在。明月见证了我和情人之间的相互思念,以及我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种,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明月与情人当作一个女性对象来看待,也就是说,诗人把明月当作自己的情人,在一个美好的月夜之下,向情人诉说着自己的相思之苦。

通过诗体的语言,解读诗中的意象,再通过意象去感悟诗人真正的表达意图。本诗围绕明月,意在表达的是一种流落他乡的孤独之感。通过言-象-意的结构范式,最终领悟诗体所打造的一个美的境界。

张九龄遭贬

全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绪,那么诗人何以如此?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张九龄身上有三个特征:第一,少年天才,文坛领袖。他7岁就能写文章,20岁考中进士,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张说。张说对他的诗才大加赞赏,说他以后就是诗词一哥了。《唐诗三百首》开篇两首就是他的《感遇》,而这首《望月怀远 》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成为我们中秋节的必上“点心”。

第二,张九龄虽出身寒门,但却有着贵族范,风度翩翩。唐朝官员上朝要带着笏板,用完了将笏板往腰里一插。张九龄为了骑马方便发明了笏袋,并得到唐玄宗的大力推广。足以证明,张九龄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第三,张九龄性格上有些自负,这大概也是全唐诗人的通病,毕竟诗人是唐朝的宠儿。他自负起来连自己政治上的贵人张说都不让。

有才有范儿有性格,这样的张九龄在仕途上一直很顺利,在张说的保护下,连皇帝也捧着他。即便张说下台以后,唐玄宗看在张说的面子上,还是让他当了集贤院学士,同时担任集贤院副知院学士,打算重用他。

张九龄凭着自己的才干,在工作上也的确没让玄宗失望。当宰相的岗位空出来的时候,张九龄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个才子型的宰相。但与此同时,李林甫也凭着自己的“才干”当上了宰相。二人同时为相,轻重还是有别,张九龄为官职为中书令,名副其实的第一宰相。而李林甫官职是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在地位上还是与张有很大差别。

但张九龄性格上的自负,很快让他陷入了不利地位。唐玄宗生日会,别人是按例送铜境,他送得是《千秋金境录》,里面记载的以往皇帝兴亡的故事,意在提醒唐玄宗要时刻记得国家兴亡。玄宗已年过半百,皇帝也当了二十多年,早已不是需要时刻提点的年轻皇帝了。张九龄这样做完全就是不识时务,说白了就是矫情。

不止如此,他还阻碍了玄宗正常的奖罚实施。当时东北战场有个叫张守珪的将领,很受玄宗赏识。唐朝有出将入相的传统,玄宗想让他宰相,实际上也就是个名誉职称。但是这个提议最终被张九龄硬是驳回了,书生固执起来,实在是可怕。

几次三番类似这样的事件下来,唐玄宗对张九龄逐渐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这时,善于抓住时机的李林甫,便有了上位的机会。

直言进谏坚持原则,也不能说是张九龄有错,只是此时的玄宗已然有些骄傲自满了。之后李林甫通过还都事件、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终于在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将张九龄挤出了长安城,就这样,张九龄被贬到了荆州当长史去了。

一个才高八斗的高材生,一心为国为民的正人君子,最终却败在了一个口蜜腹剑的白字先生手下,这让张九龄情何以堪,他又怎么能够甘心呢?

全诗表达的真正意图

这首诗就是在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的作品,让我们再来看诗名《望月怀远》,诗人月夜所怀念的远方,不只是亲朋好友,所思念的人,也不只是情人,还有他大半生的辉煌岁月,还有他执着卖力工作过的长安城,还有朝堂之上的玄宗。

年过花甲的张九龄,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诗词中意在表达人生深沉而又复杂的感受,排遣心中的孤独之感。

明月与其说是寄相思,倒不如说是诗人的知己,她明白诗人的相思,看到他内心的苦闷。诗人借月抒怀,融情于景,通过诗歌中散发的女性悲秋情结,表达了自己心有不甘的情绪,并期待能在梦中实现。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梦也只是一个梦,公元740年,张九龄去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
古诗词日历 |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中秋之夜张九龄望月怀人时,写下一首诗,开头10个字便是千古名句
中秋必读唐诗:一代贤相的著名望月诗,开篇就意境深远,流传千古
张九龄《望月怀远》
唐朝宰相诗人张九龄,一首《望月怀远》吟出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